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帽类制品> 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独创技术26251字

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

2022-12-29 20:40:23

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享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电动车的普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但共享电动车在运输及应用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共享电动车需要从集中放置处运走时,工作人员就将传统的货车开来,人工将笨重的共享电动车举起至车厢位置高度处,车厢上的工作人员接过共享电动车摆放在车厢里;由于共享电动车重量较大,举起的过程让工作人员非常吃力,劳动强度很大。而且,在共享电动车的日常运营过程中,常出现由于车胎缺气而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影响正常运营也影响使用者骑行,特别是在骑行中途发现缺气状况,就更麻烦了。而且,北方冬天天气很寒冷,共享电动车的使用者又无法随身携带头盔,所以在骑共享电动车时往往感觉头部很冷,寒风刺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以克服上述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运载共享电动车的运输货车,所述共享电动车上固定有一自动充气筒,共享电动车上还可拆卸地固定有一头盔;

  所述共享电动车包括带有车架、前车轮、后车轮的电动车本体,车架包括与把手相连的前架、与车座相连的后架、前端固定连接于前架且后端固定连接于后架的倾斜架,倾斜架上固定有一第三控制器;所述倾斜架上固定着一自动充气筒,该自动充气筒包括打气杆、与打气杆相配合的筒体、连通于筒体的两根气管、固定在气管出气端的气嘴、固定在倾斜架上且用于驱动打气杆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三电动伸缩杆,该第三电动伸缩杆电连接于第三控制器;

  所述倾斜架上可拆卸地固定着一个头盔,该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头盔本体上固定有一插柱,倾斜架上固定有一与头盔本体相对应的头盔座,头盔座上开设有一与插柱相对应的插孔,头盔放置在头盔座上且插柱插入插孔内;头盔座内开设有一与插孔相连通的控制室,控制室内固定有一电连接于第三控制器的第四电动伸缩杆,第四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有一限位柱,插柱内开设有一与限位柱相对应的限位孔;当插柱插入插孔内后,利用第三控制器操控第四电动伸缩杆伸长驱动限位柱插入插柱的限位孔内;

  所述运输货车包括驾驶室、车厢、可上下翻转地转动连接在车厢上的后车门、固定在车厢上且用于驱动后车门开合的关门液压油缸、倾斜攀爬装置、攀登台阶、第二控制器,所述后车门底端转动连接在车厢底端、顶端为活动端,所述后车门上表面上开设有纵向分布的攀爬槽,所述倾斜攀爬装置包括有固定在攀爬槽内的两排传送电梯、均匀固定在传送电梯上若干个车轮卡座,相邻两个车轮卡座之间间距大于共享电动车总长度,传送电梯电连接于第二控制器,车轮卡座随传送电梯的转动实现在攀爬槽内的循环旋转;所述后车门上表面上固定有若干层纵向依次分布的攀登台阶;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头盔本体包括有盔体、固定在盔体内的保护层、固定在保护层上的头部防护垫、及固定在保护层上的L型耳朵防护垫,耳朵防护垫与头部防护垫之间则形成了用于容纳耳朵的耳朵容纳空间,耳朵防护垫固定在一个固定垫上,盔体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着L型耳朵防护垫的角平分线均匀分布的安装盲孔,固定垫通过固定螺钉与安装盲孔的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在盔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前架及后架上均开设有与气管相对应的缠绕槽,一根气管缠绕在前架上、另一根气管缠绕在后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车轮卡座包括卡座本体、开设在卡座本体上的卡位槽,卡位槽的前侧面为向上倾斜分布的倾斜面、后侧面为竖直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气管的可开合的固定夹。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限位孔内固定有一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无线传输连接于第三控制器,当限位柱插入限位孔内时,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并传输给第三控制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运输货车,在后车门上设置倾斜攀爬装置,配合运输器很方便地即可将共享电动车运至车厢摆放,避免传统人力搬起笨重的共享电动车入车厢过程中的高强度劳动。共享电动车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为共享电动车的两个车轮充气的自动充气筒,利用自动充气筒设备,当骑行者骑行前或者骑行过程中遇到车轮缺气的情况,可以自主为电动车充气,继续骑行。而且共享电动车上可拆卸地设置了头盔,在天气寒冷时间段内,共享电动车的投放方将头盔安装在共享电动车上,供骑行者选择性地使用;当天气转暖以后,骑行者不再需要头盔时,投放方可再将共享电动车上的头盔拆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运输器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运输器俯视角度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运输器侧视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牵拉组件中的连接座与牵拉座的连接杆两者脱离状态下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牵拉组件中的连接座与牵拉座的连接杆两者连接状态下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限位板与固定槽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运输货车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运输货车倾斜攀爬装置与后车门配合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运输货车倾斜攀爬装置与后车门配合的侧视角度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车轮卡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电动车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自动充气筒和头盔安装在倾斜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图14中的B处放大图;

  图16为本发明头盔中的耳朵防护垫的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头盔中的耳朵防护垫的另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一控制器工作原理框图;

  图19为本发明第三控制器工作原理框图。

  图中标号为:

  1-运输器,10-牵拉手柄;11-运输平板,111-可制动性万向轮112-放置孔,113-第一电动伸缩杆;12-支撑平板,121-滑动槽,122-牵拉容纳腔,123-贯穿槽,124-吸附槽,125-磁性固定块,126-固定槽,127-容纳室,128-存放空间;13-坡度板;14-移动板,141-止挡条;15-牵拉组件,151-气动弹簧,152-滑动块,153-牵拉杆,154-连接座,155-铁质连接块,156-第一牵拉部,157-第二牵拉部,158-连接腔;16-限位板,161-固定螺栓,162-固定部,163-止动部,164-第一压力传感器;17-第一控制器;18-挤压固定装置,181-第二电动伸缩杆,182-挤压板,183-橡胶凸起点;19-牵拉座,191-连接杆。

  2-运输货车,21-驾驶室,22-车厢,23-后车门,231-关门液压油缸,232-攀爬槽;24-第二控制器,25-攀登台阶,26-倾斜攀爬装置,261-传送电梯,262-车轮卡座,263-卡位槽,264-倾斜面,265-竖直面,266-卡座本体。

  3-电动车本体,31-前车轮,32-后车轮,33-车架,331-前架,332-倾斜架,333-后架。

  4-自动充气筒,41-第三控制器,42-第三电动伸缩杆,43-打气杆,44-筒体,45-气管,46-气嘴,47-缠绕槽,48-固定夹。

  5-头盔,51-头盔本体,511-盔体,512-保护层,513-头部防护垫,514-耳朵防护垫,515-耳朵容纳空间,516-固定垫,517-安装盲孔,518-固定螺钉;52-插柱,521-限位孔,522-第二压力传感器;53-头盔座,531-插孔,532-控制室,533-第四电动伸缩杆,534-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19可知,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包括用于辅助共享电动车移位的运输器1和用于运载共享电动车的运输货车2,利用运输器1将后车轮锁死的共享电动车辅助地移位至运输货车2位置处,然后再将该共享电动车装入运输货车2上,集中运走。

  参照图1至图8、图18所示,上述的运输器1,包括有运输平板11、固定在运输平板11底面四个拐角处的可制动性万向轮111、水平位于运输平板11上方的U型支撑平板12、固定在运输平板11上表面四个拐角处且用于驱动支撑平板12往复直线升降的第一电动伸缩杆113、坡度板13、移动板14、用于带动坡度板13和移动板14沿着U型支撑平板12内腔横向往复直线移动的牵拉组件15、第一控制器17。第一电动伸缩杆113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7,并在第一控制器17操控下实现伸缩运动驱动支撑平板12升降移动。

  所述运输平板11中部开设有与支撑平板12内腔位置相对应的放置孔112,支撑平板12左端为敞口端、右端为封闭端,支撑平板12两侧内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一横向分布的滑动槽121,滑动槽121内滑动连接有一牵拉座19,坡度板13顶部可上下翻转地转动连接在两侧牵拉座19之间,移动板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侧的牵拉座19上,移动板14上表面右端固定有一止挡条141,牵拉组件15带动牵拉座19横向往复直线运动,坡度板13和移动板14随牵拉座19的横向滑动实现在支撑平板12内腔中的横向移动,移动板14及坡度板13均位于支撑平板12的内腔中且移动板14相对位于坡度板13右侧。移动板14与支撑平板12右端之间形成了用于存放共享电动车后车轮32的存放空间128,该存放空间128的长度可通过调节移动板14的位置进行调整。

  所述支撑平板12两侧内侧壁内分别开设有横向分布的牵拉容纳腔122,该牵拉容纳腔122与滑动槽121平行分布且位于滑动槽121正下方,牵拉座19底面固定有一竖向分布的连接杆191,滑动槽121与牵拉容纳腔122之间开设有与连接杆191相对应的贯穿槽123,滑动槽121通过贯穿槽123与牵拉容纳腔122相连通且连接杆191可在贯穿槽123内横向往复移动。

  所述牵拉组件15包括有气动弹簧151、固定在气动弹簧151左侧伸缩端上的滑动块152、固定在滑动块152左侧面上的牵拉杆153、铰接在牵拉杆153左端上的连接座154、固定连接于连接座154左侧的铁质连接块155;所述牵拉组件15置于牵拉容纳腔122内,滑动块152在气动弹簧151作用下沿着牵拉容纳腔122横向往复直线移动,所述牵拉容纳腔122底面左端向下开设有一开口向上的三角形状的吸附槽124,吸附槽124左侧面上固定有一与铁质连接块155相吸附的磁性固定块125,连接座154左端向上延伸出一第一牵拉部156、右端向上延伸出一第二牵拉部157,第二牵拉部157高于第一牵拉部156且第二牵拉部157与第一牵拉部156之间形成有与连接杆191相对应的连接腔158。

  同时,在支撑平板12两侧内侧壁上开设有一横向分布、与牵拉容纳腔122相连通的固定槽126,固定槽126内放置有一L型限位板16,该限位板16包括竖直分布的固定部162及水平分布的止动部163,限位板16的固定部162贴合并通过固定螺栓161固定在支撑平板12内侧壁上、止动部163插入牵拉容纳腔122内用以限定滑动块152向右滑动的最大位移。当需要改变牵拉座19向右移动的最大位移时,通过左右调节限位板16在固定槽126内的位置即可。通过改变牵拉座19向右移动的最大位移即可改变移动板14与支撑平板12之间间距,进而改变存放空间128的实际使用长度,适用于不同大小后车轮的使用,适用性强。

  牵拉座19向右滑动带动连接杆191向右移动,连接杆191底端横移置入连接座154的连接腔158内并被第二牵拉部157挡住,实现连接杆191与连接座154装配在一起,继续使连接杆191右移,驱动连接座154右移牵拉铁质连接块155解除与磁性固定块125的吸附固定连接,然后连接座154、铁质连接块155、滑动块152即可在气动弹簧151收缩作用下实现向右滑动,进而牵拉连接杆191、牵拉座19向右移动;当滑动块152向右移动触碰到限位板16时则会停止右移,此时即是牵拉座19右移的最大位置。当牵拉座19向左移动时,连接杆191随之左移,利用第一牵拉部156对连接杆191的限位作用,连接座154、滑动块152也随着向左移动,当连接座154滑入吸附槽124时,铁质连接块155吸附连接于吸附槽124内的磁性固定块125,实现连接座154、滑动块152停止左移、位置固定,此时的连接座154倾斜落入吸附槽124内,继而解除了第一牵拉部156对连接杆191的限位作用,连接杆191及牵拉座19可继续向左移动。上述即为牵拉组件15与牵拉座19两者之间在右移、左移过程中的配合关系。

  同时,本发明的运输器1还包括有用于挤压固定牵拉座19位置的挤压固定装置18。所述支撑平板12两侧侧壁内分别开设有一与滑动槽121相连通的容纳室127,所述挤压固定装置18包括固定在容纳室127内的第二电动伸缩杆181、固定在第二电动伸缩杆181伸缩端上的挤压板182,第二电动伸缩杆181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7,挤压板182对应牵拉座19的侧面上均匀固定有若干橡胶凸起点183。所述限位板16的止动部163上固定有第一压力传感器164,第一压力传感器164电连接于第一控制器17。当滑动块152右移触碰到限位板16的止动部163时,第一压力传感器164检测到信号并传输给第一控制器17,第一控制器17经处理后操控第二电动伸缩杆181伸展、驱动挤压板182挤压固定住牵拉座19在滑动槽121内的位置,防止其自动移位。同时,第一控制器17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181收缩的收缩控制按钮,当按下该收缩控制按钮后,第二电动伸缩杆181自动收缩带动挤压板182解除对牵拉座19的挤压作用,牵拉座19即可移位了。

  同时,本发明运输器1的运输平板11右端固定着一个可左右转动的牵拉手柄10,第一控制器17固定在牵拉手柄10上。

  本发明利用上述运输器1用于辅助共享电动车移位时,预先根据待运输的共享电动车后车轮32大小而调节出想适用的存放空间128长度(具体调节原理为:根据后车轮32大小,调节限位板16在固定槽126内的位置,进而调节止动部163在牵拉容纳腔122内的位置,进而调节牵拉座19、移动板14右移的最大位置,实现调节出合适的移动板14与支撑平板12右端之间的间距,即合适的存放空间128长度)。人为地将牵拉座19左移至滑动槽121最左端,此时连接杆191与连接座154解除连接配合,连接座154倾斜置于吸附槽124内,铁质连接块155与磁性固定块125吸附固定在一起,而且移动板14随牵拉座19左移至支撑平板12左端,坡度板13随牵拉座19向左移动、坡度板13底端接触地面;将共享电动车后车轮移至移动板14上,后车轮抵住移动板14上的止挡条141,人为向右推动移动板14一定距离使连接杆191右移连接上连接座154,然后移动板14及共享电动车后车轮32即可自动向右移动,当牵拉组件15的滑动块152接触到止动部163是,第一控制器17则操控第二电动伸缩杆181伸展驱动挤压板182挤压固定住牵拉座19的位置,进而固定住移动板14的位置,再将共享电动车的后车轮右移落入存放空间128内(为了配合不同大小的后车轮存放,本发明还提供放置孔112及第一电动伸缩杆113的设计,利用放置孔112方便配合存放空间128更加稳定地放置后车轮,利用第一电动伸缩杆113可以改变支撑平板12与运输平板11之间间距,进而改变存放空间128与放置孔112之间间距,适用于不同大小后车轮放置,适用性更好,且调节灵活),即可推着运输器1将共享电动车移位至运输货车2位置处,避免传统人工搬动共享电动车移位的辛苦和低效率。

  参照图9至图12所示,上述的运输货车2,包括驾驶室21、车厢22、可上下翻转地转动连接在车厢22上的后车门23、固定在车厢22上且用于驱动后车门23开合的关门液压油缸231、倾斜攀爬装置26、攀登台阶25、第二控制器24,所述后车门23底端转动连接在车厢22底端、顶端为活动端,所述后车门23上表面上开设有纵向(即后车门长度方向)分布的攀爬槽232,所述倾斜攀爬装置26包括有固定在攀爬槽232内的两排传送电梯261、均匀固定在传送电梯261上若干个车轮卡座262,相邻两个车轮卡座262之间间距大于共享电动车总长度,传送电梯261电连接于第二控制器24,车轮卡座262随传送电梯261的转动实现在攀爬槽232内的循环旋转。上述的传动电梯261结构及工作原理均属于现有知识,此处不再赘述。而且,所述后车门23上表面上固定有若干层纵向依次分布的攀登台阶25,以供工作人员攀登使用。

  上述的车轮卡座262包括卡座本体266、开设在卡座本体266上的卡位槽263,卡位槽263的前侧面为向上倾斜分布的倾斜面264、后侧面为竖直面265,共享电动车的前车轮31卡入卡位槽263内,利用竖直面264防止倾斜攀爬时滑出车轮卡座262、利用倾斜面264方便前车轮31从车轮卡座262前侧推出。

  当共享电动车被运输器1移位至运输货车2位置处时,利用关门液压油缸231驱动打开后车门23,使后车门活动端触地,如图9所示。通过第二控制器24操控传送电梯261运转工作,共享电动车及运输器1人为地推上传送电梯261,并使共享电动车前车轮31卡在车轮卡座262上、后车轮32依然放在运输器1上,共享电动车在传送电梯261作用下向上移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攀登台阶25攀登上去、也可以站在传送电梯261上一同向上移动,待共享电动车运至车厢处,工作人员推着共享电动车进入车厢22内摆放,再将运输器1取下即可。当共享电动车都装车完成后,利用关门液压油缸231驱动后车门23关闭即可。本发明的运输货车2,在后车门23上设置倾斜攀爬装置26,配合运输器1很方便地即可将共享电动车运至车厢22摆放,避免传统人力搬起笨重的共享电动车入车厢过程中的高强度劳动。

  而且,参照图13和图14、图19,上述的共享电动车,均具备以下的技术特征:共享电动车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为共享电动车的两个车轮充气的自动充气筒4,利用自动充气筒4设备,当骑行者骑行前或者骑行过程中遇到车轮缺气的情况,可以自主为电动车充气,继续骑行。

  所述共享电动车包括带有车架33、前车轮31、后车轮32的电动车本体31,车架33包括与把手相连的前架331、与车座相连的后架333、前端固定连接于前架331且后端固定连接于后架333的倾斜架332,倾斜架332上固定有一第三控制器41;所述倾斜架332上固定着一自动充气筒4,该自动充气筒4包括打气杆43、与打气杆43相配合的筒体44、连通于筒体44的两根气管45、固定在气管45出气端的气嘴46、固定在倾斜架332上且用于驱动打气杆43直线往复移动的第三电动伸缩杆42,该第三电动伸缩杆42电连接于第三控制器41,利用第三控制器41操控第三电动伸缩杆42伸缩运动进而驱使打气杆43往复运动实现自动化的打气作业。

  同时,前架331及后架333上均开设有与气管45相对应的缠绕槽47,一根气管缠绕在前架331上、另一根气管缠绕在后架333上;在不需要使用自动充气筒时即常态下,将气管45缠绕固定在缠绕槽47内,且车架33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气管45的可开合的固定夹48;当需要为车胎打气时,根据就近原则,旋转车轮至合适位置,取下对应的气管45将气嘴46与车胎气门芯连接,利用自动充气筒4为车胎充气,充气完成后,将自动充气筒4的气管45恢复常态。其中的打气杆43、筒体44、气管45及气管46的结构及原理均是现有知识,本发明不同之处包括,自动充气筒在共享电动车上的应用,及本发明将自动充气筒4与共享电动车融为一体,便携便用,及本发明的自动充气筒4具备两根气管45,方便同时为前后两个车轮同时充气,及本发明打气工作的自动化操作。

  而且,参照图13至图17、图19所示,上述的共享电动车,还具备以下的技术特征:共享电动车上还可拆卸地设置有一头盔5。对于北方冬天使用共享电动车的骑行者而言,虽然传统的共享电动车给出行带来了方便,但是北方冬天很冷,骑行者又无法随身携带头盔,所以在骑共享电动车时往往感觉头部很冷,寒风刺骨。而本发明在共享电动车上可拆卸地设置了头盔,在天气寒冷时间段内,共享电动车的投放方将头盔安装在共享电动车上,供骑行者选择性地使用;当天气转暖以后,骑行者不再需要头盔时,投放方可再将共享电动车上的头盔5拆掉。

  所述共享电动车的倾斜架332上可拆卸地固定着一个头盔5,该头盔5包括头盔本体51,头盔本体51上固定有一插柱52,倾斜架332上固定有一与头盔本体51相对应的头盔座53,头盔座53上开设有一与插柱52相对应的插孔531,头盔5放置在头盔座53上且插柱52插入插孔531内。同时,头盔座53内开设有一与插孔531相连通的控制室532,控制室532内固定有一电连接于第三控制器41的第四电动伸缩杆533,第四电动伸缩杆533的伸缩端固定有一限位柱534,插柱52内开设有一与限位柱534相对应的限位孔521;当插柱52插入插孔531内后,利用第三控制器41操控第四电动伸缩杆533伸长驱动限位柱534插入插柱52的限位孔521内,实现对头盔5的锁死。同时,限位孔521内固定有一第二压力传感器522,第二压力传感器522无线传输连接于第三控制器41,当限位柱534插入限位孔521内时,第二压力传感器522检测到信号并传输给第三控制器41,供第三控制器41处理分析。

  为方便骑行者使用、同时避免被任意取走不回,可将第三控制器的开启与共享电动车本身的智能控制系统相连接,当骑行者通过扫码完成智能控制系统相关的开锁程序时,第三控制器也随之启动,便可利用第三控制器可操控完成充气作业,同时利用第三控制器操控第四电动伸缩杆收缩,限位柱从限位孔抽出,插柱便可从插孔内取出,便可取用头盔;当骑行结束后,完成关锁,并将头盔的插柱插入插孔内,并利用第三控制器操控第四电动伸缩杆伸展驱动限位柱插入限位孔内后,第二压力传感器则将信号传输给第三控制器,共享电动车本身的智能控制系统则确认结束整个骑行过程,骑行者支付相关费用即可;如果骑行者没有归回头盔,第二压力传感器则无法提供给第三控制器相关信号,共享电动车本身的智能控制系统则不结束骑行过程。

  而且,所述头盔本体51包括有盔体511、固定在盔体511内的保护层512、固定在保护层512上的头部防护垫513、及固定在保护层512上的L型耳朵防护垫514,耳朵防护垫514与头部防护垫513之间则形成了用于容纳耳朵的耳朵容纳空间515,耳朵防护垫514固定在一个固定垫516上,盔体511上开设有若干个沿着L型耳朵防护垫514的角平分线均匀分布的安装盲孔517,固定垫516通过固定螺钉518与安装盲孔517的配合实现固定连接在盔体511上。通过调节固定螺钉518与不同位置安装盲孔517的配合,可以实现耳朵防护垫514位置的调节,改变耳朵容纳空间515的大小,适用于不同人群头部套用,保证耳朵能够很好地放入耳朵容纳空间内,避免因为耳朵容纳空间过小而导致耳朵被耳朵防护垫挤压着。

《适用于共享电动车运输用运输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