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旅行物品> 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独创技术9175字

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

2023-04-07 11:15:50

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

  背景技术

  遮阳伞是一种适宜于家庭草坪、游泳池旁、海滨沙滩、公园、茶座、野外作业等场所休闲享受或遮阳用的伞具,又名太阳伞,其按照中间立杆与伞面的位置而分成直撑式和斜吊式两种。目前市场上这两种类型的遮阳伞基本为完全独立的结构,即直撑式遮阳伞与斜吊式遮阳伞之间并不能相互转化,在实际使用时,人们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需要将遮阳伞放置在桌边或桌子中间或是根据阳光照射角度调整伞面角度,以使休闲活动更加舒适,因此,开发一种将直撑式和斜吊式相结合并能灵活切换的遮阳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实现了直撑式和斜吊式两种使用方式的灵活切换及伞面高度的自由调节,满足了多种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包括伞杆及安装在伞杆上的伞面,所述伞杆包括通过转向机构上下转动连接的上杆和中杆、通过三通机构转动连接在中杆下部一侧的下杆,所述三通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中杆上的三通套A和固定套设在下杆顶部的三通套B,所述三通套A包括与三通套B及下杆串联铰接的侧套体,所述三通套B靠近侧套体的一侧内腔设有周向均布的卡齿,所述侧套体内嵌设有通过弹簧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卡齿卡合形成三通套A与三通套B间的周向限位,所述侧套体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带动齿轮脱离卡齿的扳手。

  所述扳手套设在侧套体外且扳手上下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螺丝铰接至侧套体。

  所述扳手上下两端还分别通过第二螺丝与齿轮固定连接。

  所述侧套体上开设有使第二螺丝穿过并可供第二螺丝横向来回滑动的通孔。

  所述三通套A还包括主套体和旋拧在主套体上的旋钮,所述主套体外壁横向凸起形成螺接部,所述旋钮内端卡合嵌设有内堵,所述中杆穿过主套体并通过旋钮拧紧至螺接部使得内堵内端抵接至中杆而被固定。

  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卡接在上杆下端的上节和卡接在中杆上端的下节,所述上节与下节间通过第二销轴铰接。

  所述下节中部横向滑动嵌设有按钮,所述按钮竖直部分下端通过回位弹簧与下节连接,所述上节下部嵌入至下节中部并与按钮卡合。

  所述上节下部背向按钮按压方向的侧面凹陷形成若干呈圆弧状分布的限位槽,所述按钮的水平部分上表面凹陷形成凹槽,所述凹槽远离按钮竖直部分的内壁凸起形成限位块,所述上节下部嵌入凹槽且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卡合。

  所述侧套体连接在主套体的一侧且侧套体与主套体为垂直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杆、中杆和下杆通过转向机构和三通机构转动连接,利用上杆、中杆和下杆间的相对转动使得遮阳伞调整到直撑式或斜吊式的使用方式,操作简单、省力,两种使用方式切换灵活,此外还可通过调节三通套A对中杆的固定位置实现伞面高度的调节,满足了多种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剖面图;

  图6为图4中D处的剖面图;

  图7为图6中E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F处的部分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体现中杆与下杆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体现上节与按钮卡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伞面 1、上杆 2、中杆 3、下杆 4、转向机构 5、上节 51、下节 52、第二销轴53、按钮 54、限位槽 55、凹槽 56、限位块 57、回位弹簧 58、三通机构 6、三通套 A61、侧套体 611、凸柱 612、通孔 613、主套体 614、螺接部 615、内堵 616、旋钮 617、三通套 B62、卡齿 63、齿轮 64、弹簧 65、扳手 66、第一螺丝 67、第二螺丝 68、第一销轴 6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11所示,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包括伞杆及安装在伞杆上的伞面1,所述伞杆包括通过转向机构5上下转动连接的上杆2和中杆3、通过三通机构6转动连接在中杆3下部一侧的下杆4,所述三通机构6包括固定套设在中杆3上的三通套A61和固定套设在下杆4顶部的三通套B62,所述三通套A61包括与三通套B62及下杆4串联铰接的侧套体611,具体铰接方式为:侧套体611底面凸起形成横向的凸柱612,凸柱612外分别套设齿轮64及弹簧65,下杆4上部垂直穿入三通套B62内,第一销轴69穿过凸柱612并将三通套B62与下杆4串联。

  所述三通套B62靠近侧套体611的一侧内腔设有周向均布的卡齿63,所述侧套体611内嵌设有通过弹簧65连接的齿轮64,所述齿轮64与卡齿63卡合形成三通套A61与三通套B62间的周向限位,所述侧套体611上活动连接有用于带动齿轮64脱离卡齿63的扳手66。

  所述扳手66套设在侧套体611外且扳手66上下两端部分别通过第一螺丝67铰接至侧套体611。

  所述扳手66上下两端还分别通过第二螺丝68与齿轮64固定连接。

  所述侧套体611上开设有使第二螺丝68穿过并可供第二螺丝68横向来回滑动的通孔613。拉动扳手66时,扳手以第一螺丝67为支点发生转动,同时带动第二螺丝68移动,进而带动齿轮64移动而脱离卡齿63。

  所述三通套A61还包括主套体614和旋拧在主套体614上的旋钮617,所述侧套体611连接在主套体614的一侧且侧套体611与主套体614为垂直交错设置,所述主套体614外壁横向凸起形成螺接部615,所述旋钮617 内端卡合嵌设有内堵616,所述中杆3穿过主套体614并通过旋钮617拧紧至螺接部615使得内堵616内端抵接至中杆3而被固定。内堵616采用PVCL 材料制成,当拧紧旋钮617时,内堵616与中杆3相互抵接,利用内堵616 与中杆3间的摩擦力使得中杆3被固定,需要调节伞面1高度时,拧开旋钮617,拉动中杆3至所需高度,再拧紧旋钮617即可。

  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卡接在上杆2下端的上节51和卡接在中杆3上端的下节52,所述上节51与下节52间通过第二销轴53铰接。

  所述下节52中部横向滑动嵌设有按钮54,所述按钮54竖直部分下端通过回位弹簧58与下节52连接,回位弹簧58为横向设置,所述上节51 下部嵌入至下节52中部并与按钮54卡合,第二销轴53设置在上节51与按钮54卡合处的上方。

  所述上节51下部背向按钮54按压方向的侧面凹陷形成若干呈圆弧状分布的限位槽55,所述按钮54的水平部分上表面凹陷形成凹槽56,所述凹槽56远离按钮54竖直部分的内壁凸起形成限位块57,所述上节51下部嵌入凹槽56且限位块57与限位槽55相互卡合。本实用新型中,限位槽55 设置为三个,中间的限位槽55位于上节51的中心轴线上,当限位块57与中间的限位槽55卡合时,上杆2与中杆3为垂直连接,当限位块57与旁边的限位槽55卡合时,上杆2与中杆3呈夹角设置,即伞面1呈倾斜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上杆2与中杆3间的角度以及中杆3与下杆4间角度实现直撑式或斜吊式遮阳伞的灵活切换。

  通过调整中杆3与下杆4间的角度以调整伞面1遮阳角度时,手握三通套A61并向靠近三通套A61方向拉动扳手66,扳手66的移动带动齿轮 64脱离卡齿63,同时弹簧65被压缩,此时转动中杆3至所需位置,放开扳手66,齿轮64在弹簧65回弹力的作用下向靠近卡齿63方向运动进而与卡齿63重新卡合,中杆3的位置被固定。

  通过调整上杆2与中杆3间的角度以调整伞面1遮阳角度时,按下按钮54,限位块57后退而脱离限位槽55,同时回位弹簧58被拉伸,此时转动上杆2至所需位置,松开按钮54,按钮54在回位弹簧58回弹力作用下向外移动进而使得限位块57与限位槽55重新卡合,上杆2的位置被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直吊两用遮阳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