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技术 > 旅行物品>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独创技术15063字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

2023-06-08 15:58:27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电吹风作为家庭常用的电器产品,通常用于湿发的吹风烘干。目前电吹风多数是在高温与大风量的配合下快速吹干湿发。但电吹风吹出的风的风速、风量及风温,甚至出风口离头发的距离都会对头发产生影响。

  通常认为,风温高,能够使头发上的水蒸发,再配合大风速,气流易带走水分子,从而使湿发变干。而现有的电吹风加热元件不仅耗电多,还大大增加了电吹风的体积和重量;且现有的电吹风通常采用直流风道吹风,只能通过加大风量来提高风速;同时由于气流离开电吹风出风口后风速会下降,因此使用者会下意识使电吹风出风口贴近头发,吹出的高温气流可能会灼伤头皮。且长期使用后,高温会蒸发头发养分,使头发出现枯损和发黄的情况,而大风量会使头发毛躁,不易打理,甚至断发脱发。

  为改善头发毛躁问题,现有技术中部分电吹风的风道内还设置了负离子发生结构,以弥补上述发质受损的问题,但实际效果的提升并不明显。此外,如果降低电吹风吹出的风温,只靠冲击柱似的大风量,也会因为干燥时间慢和风量过多,使头发毛躁打弯。

  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吹风机依靠高温、大风量迅速吹干头发,而损伤发质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其利用风道内的特殊结构设计,改变传统电吹风出风口大面积吹出高温大风以吹干头发的目的,将适量风挤压成高流速高风压的流风以线状形式吹出,在舒适风温配合下,以少量风快速吹干头发,达到减少损伤发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设置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风压件、风扇固定件和加热组件;所述风压件与所述风扇固定件相连;所述壳体与所述风压件、所述风扇固定件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侧为环形,所述风道出风口侧宽度小于进风口侧宽度;所述加热组件环绕安装在所述风压件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支撑网、发热层和电极条;所述支撑网环绕在所述风压件外侧;所述发热层环绕附着在所述支撑网外部,且所述发热层留有断口,两组所述电极条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层所述断口的两端连接电源两极;所述发热层为纳米碳纤维层。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组件为双层圆环柱状结构,并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两层支撑网,两层所述支撑网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两层所述支撑网上分别包裹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为纳米碳纤维层,两层所述发热层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所述风压件由靠近所述壳体轴心的所述支撑网中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风压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风压件后端内,所述电机输出轴伸出所述风压件与风扇相连,所述风扇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件内。

  进一步地,电机与风扇同轴固定在所述风扇固定件内,所述电机的电机通电端插入所述风压件后端的孔洞内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风压件包括风压前端和风压后端,所述风压前端和所述风压后端沿所述壳体轴向设置,彼此连接,所述风压前端靠近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侧,所述风压后端靠近所述风道的进风口侧。

  进一步地,所述风压前端和所述风压后端均为中空圆台结构,分别具有大截面和小截面,所述风压前端和所述风压后端的大截面直径相同并相接连成一体,所述风压前端的小截面直径大于所述风压后端的小截面直径,且所述风压前端和所述风压后端的小截面端面均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风扇固定件内端与所述风道的紧邻相接位置处设有环形的阻风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风压件安装在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侧,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风压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凸起,通过所述第一凸起插入所述第二凹槽使所述风压件拼接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风扇固定件安装在所述风道的进风口侧,所述风扇固定件两端外侧分别设有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壳体内壁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风扇固定件通过两个所述第二凸起分别插入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使所述风扇固定件与所述壳体拼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吹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吹风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风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壳体内壁与风压件共同作用挤压空气,形成强力风压,气流通过出风口的环形风道以线状形式吹出,改变传统的出风形式,在降低风量的同时提高出风压,配合舒适的风温,利用高压吹出的流风快速吹干头发,避免了高温大风对发质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吹风风道结构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风压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加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风扇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电吹风风道结构的平面结构图。

  其中:1、壳体;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第三卡槽; 14、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分隔件;2、出风罩;21、斜面卡扣;3、风压件;31、风压前端;32、风压后端;33、第一凸起;34、电机;341、电机通电端;4、风扇固定件;41、第二凸起;42、支架;5、滤风罩;6、加热组件;61、支撑网;62、发热层;63、电极条;7、加热腔;8、出风道;9、阻风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方位或位置关系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如图1所示,风道结构设置在壳体1内,出风罩2和滤风罩5分别安装在壳体1两端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上,空气经滤风罩5进入壳体1内,沿风道结构经出风罩2吹出。

  风道结构包括风压件3、风扇固定件4和加热组件6。风压件3与风扇固定件4在壳体1内相连设置,加热组件6设置在风压件3上,用于加热空气。壳体1与风压件3、风扇固定件4之间形成风道。

  如图2所示,壳体1内靠近出风口侧,依次设有第一卡槽11和第一凹槽14。出风罩2卡扣在第一卡槽11内。在出风罩2上与壳体1的拼接侧还设有若干个斜面卡扣21,第一凹槽14上设有与斜面卡扣21相匹配的斜面,斜面卡扣21可与第一凹槽14的斜面紧扣固定,从而使出风罩2紧扣在第一卡槽11上。出风罩2上具有环形出风口。出风罩2可装饰并保护风道结构避免外物损坏。

  风压件3安装在风道结构靠近出风口侧。如图2和图3所示,在壳体1 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15,风压件3上设有与第二凹槽15相匹配的若干个第一凸起33,通过第一凸起33插入第二凹槽15使风压件3拼接在壳体1内。

  本实施例中的风压件3为中空结构,并由风压前端31和风压后端32 沿壳体1轴向设置组成。风压前端31和风压后端32为同轴设置的中空圆台结构,且风压前端31和风压后端32的大截面底端直径相同并相接连成一体,风压前端31的小截面直径大于风压后端32的小截面直径,且小截面端面均密封,以避免风压件3内有气体流通。风压前端31由内向外及风压后端32向风扇固定件4方向整体直径逐渐缩小。风压后端32的小截面内固定有电机34,电机34输出轴伸出风压后端32与风扇相连,用于驱动风扇旋转。

  加热组件6通过支撑架套设在风压后端32上,加热流经壳体1与风压件3之间的空气。如图4所示,加热组件6包括支撑网61、发热层62和电极条63。支撑网61由耐高温绝缘网状材料制备而成,如采用特氟龙材料制成,环绕在风压后端32外侧。发热层62环绕附着在支撑网61外部,且发热层62在支撑网61上留有断口,即发热层62环绕周长小于支撑网61周长。两组电极条63分别设置在发热层62断口的两端,用于连通电源两极产生热量加热空气。发热层62为基于新型纳米碳纤维材料制备的纳米碳纤维层,纳米碳纤维具有柔性、高电热辐射转换率及高远红外发射率等特性。

  如图1所示,壳体1与风压件3、加热组件6之间形成了加热腔7。在壳体1出风口内侧的内壁与风压件3的风压前端31的圆柱侧面之间形成环形的出风道8,且由于风压前端31的圆柱截面直径由内向外逐渐减小,出风道8的整体向风压前端31轴心倾斜,出风道8的出口正对出风罩2上的出风口。

  风扇固定件4设置在壳体1内靠近进风口侧。如图2和图5所示,风扇固定件4两端外侧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二凸起41,风扇固定件4中间具有支架42。在壳体1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凸起41相匹配的环形的第二卡槽12 和第三卡槽13。风扇固定件4通过两个第二凸起41分别插入第二卡槽12 和第三卡槽13,使风扇固定件4与壳体1拼接固定,并通过支架42固定风扇。

  壳体1内壁加热腔7与风扇固定件4紧邻相接位置处设有环形的阻风凸起9,阻风凸起9高于壳体1与风扇固定件4之间的间距,可反弹流向阻风凸起9的气流,阻止加热腔7内的气体通过壳体1与风扇固定件4的间隙吹出。同时在壳体1的上下部内腔之间设有分隔件16,用于阻止加热腔 7中气流向壳体1内下部流窜。

  具有本实施例风道结构的电吹风在工作时,风道结构内空气流经的路径是:空气通过风扇固定件4中的风扇从滤风罩5外抽向加热腔7,在加热腔7中空气被加热组件6加热至预定温度。随着风压增大,流向出风道8 的空气,在壳体1与风压件3的圆台侧壁挤压下,以更高风压从出风口吹出。由于出风道8的外径呈收缩形式,使气流在吹出出风口后,在距出风口的一定距离内交叉。交叉的气流在增大吹发面积的同时,还可使气流在一定距离内稳定在一定的风压范围内。而加热腔7内流向进风口方向的气流受阻风凸起9的阻挡并反弹,被风扇再次吹向加热腔7,从而保证加热腔 7中的气体流向及稳定的风量。

  本实施例中的电吹风风道结构,利用风道内的特殊结构设计,使风扇吸入的空气受壳体内壁与风压件3的挤压,形成强力风压,再由环形的出风口吹出,实现适量风挤压成高流速高风压的流风以线状形式吹出,改变了传统电吹风从出风口直接以面状形式吹出大风量的模式,本实施例可配合舒适的风温以少量的风快速吹风头发,避免了大风高温对发质的伤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一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可最大程度的缩小电吹风体积。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风扇固定件4、风压后端32和加热组件6的改变。

  本实施例中的风扇与电机34集成安装在风扇固定件4内,风扇固定件4 内根据情况做出适应性调整,且风扇固定件4内的支架42为封闭结构。电机34固装在支架42中心,电机34前端为靠近风压件3的一端,其中心位置伸出电机通电端341。在电机34前端且电机通电端341四周为向内鼓风口,在电机34靠近进风口一侧,电机34与风扇相连,风扇向壳体1内鼓风。风扇与电机34集成后,可减少壳体1的内部空间,同时也可减少噪音,从而可缩减电吹风的体积,令电吹风便携成为可能。

  风压后端32在小截面端部分向中心聚合,并在小截面中心设置孔洞,孔洞直径与电机34的电机通电端341直径相对应,电机通电端341插入风压后端32的孔洞并固定。

  加热组件6为双层圆环柱状结构,并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加热组件 6包括两层支撑网61,且两层支撑网61之间留有一定空隙,两层支撑网61 上分别包裹有发热层62,发热层62为基于纳米碳纤维材料制备的纳米碳纤维层。两层发热层62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形成电性并联,可增大发热效率。风压后端32由靠近壳体1轴心的支撑网61中心穿过。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电吹风风道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