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独创技术7617字

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

2021-01-31 21:37:51

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由于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因此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类型。但这类型换热冷凝器仍存在以下缺陷:其一,采用管壳列管式结构,装置结构简单,但占地空间大;其二,通过间壁式换热冷凝,冷凝气与被冷凝气体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冷凝效率低;其三,没有设置液体收集,而在换热冷凝过程中,被冷凝气体会被冷凝成液体,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本冷凝装置在冷凝腔的上、左、右侧设置与冷凝气腔相通的冷凝板,实现冷凝气多方向进入冷凝腔内,在冷凝腔的前、后侧设置旋转扇叶,给冷凝腔提供旋转风力,冷凝腔内的气体进行上下、顺逆时针以及翻滚等复合多向运动,且结合高温气体往高处走、低温气体往低处流的惯性原理,有效增加了冷凝气与被冷凝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充分接触,冷凝效率高。此外,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液体通过出液管进行回收,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

  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包括呈方状的冷凝本体,所述冷凝本体包括冷凝气腔、设于冷凝气腔内的冷凝腔,所述冷凝本体的顶端设有一压缩制冷机,所述压缩制冷机的出气口与冷凝气腔相通,所述冷凝腔内壁的上侧、左侧、右侧上均均匀设有若干块冷凝板,所述冷凝板上均开设满通气孔,所述冷凝板均与冷凝气腔相通,所述冷凝腔内壁的前侧设有出气管、后侧设有进气管,所述出气管、进气管的端部均延伸出冷凝本体的外壁外,所述冷凝本体的前侧和后侧的中心处均设有一驱动电机,两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均延伸入冷凝腔体内,且两输出轴的端部均设有旋转扇叶,所述冷凝腔内的底端设有一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延伸出冷凝本体外。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便于冷凝液体从出液管流出,尽可能回收冷凝液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述冷凝腔的底端设有与出液管承接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倾斜向下设置。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为了防止冷凝腔内的热量与外界交换,进一步提高冷凝效率,所述冷凝腔的外侧均设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冷凝装置在冷凝腔的上、左、右侧设置与冷凝气腔相通的冷凝板,实现冷凝气多方向进入冷凝腔内,在冷凝腔的前、后侧设置旋转扇叶,给冷凝腔提供旋转风力,冷凝腔内的气体进行上下、顺逆时针以及翻滚等复合多向运动,且结合高温气体往高处走、低温气体往低处流的惯性原理,有效增加了冷凝气与被冷凝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实现充分接触,冷凝效率高。此外,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液体通过出液管进行回收,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冷凝腔底端设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便于冷凝液体从出液管流出,尽可能回收冷凝液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冷凝腔的外侧均设有保温层,防止冷凝腔内的热量与外界交换,进一步提高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1、冷凝本体,1-1、冷凝气腔,1-2、冷凝腔,2、压缩制冷机, 3、冷凝板,4、出气管,5、进气管,6、驱动电机,7、旋转扇叶,8、出液管,9、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提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包括呈方状的冷凝本体1,所述冷凝本体1包括冷凝气腔1-1、设于冷凝气腔1-1内的冷凝腔1-2,所述冷凝本体1的顶端设有一压缩制冷机2,所述压缩制冷机2的出气口与冷凝气腔1-1相通,所述冷凝腔1-2内壁的上侧、左侧、右侧上均均匀设有若干块冷凝板3,所述冷凝板3上均开设满通气孔,所述冷凝板3均与冷凝气腔1-1相通,则压缩制冷机产生的冷凝气先经冷凝气腔1-1后再由冷凝板3多方向进入冷凝腔1-2内,如图3 所示,所述冷凝腔1-2内壁的前侧设有出气管4、后侧设有进气管5,所述出气管4、进气管5的端部均延伸出冷凝本体1的外壁外,结合高温气体往上走的惯性,本实施例设置进气管设置在冷凝腔1-2内壁的后侧下端,出气管4设置在冷凝腔1-2内壁的前侧上端,所述冷凝本体1的前侧和后侧的中心处均设有一驱动电机6,则两驱动电机6对称设置,两驱动电机 6的输出轴均延伸入冷凝腔1-2内,且两输出轴的端部均设有旋转扇叶7,如图2所示,则两驱动电机6通过输出轴带动旋转扇叶7同步旋转,进而给冷凝腔1-2提供风力,使冷凝腔1-2内的气体可以进行多向运动,所述冷凝腔1-2内的底端设有一出液管8,所述出液管8延伸出冷凝本体1外,本实施例在出液管8的底端设有一回收容器10。

  所述冷凝腔1-2的底端设有与出液管8承接的导流板9,所述导流板 9倾斜向下设置,如图2所示,便于冷凝液体从出液管8流出,尽可能回收冷凝液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所述冷凝腔1-2的外侧均设有保温层,防止冷凝腔1-2内的热量与外界交换,进一步提高冷凝效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启动压缩制冷机3和驱动件5,驱动件5带动旋转管4同步旋转,启动压缩制冷机3产生的冷凝气进入从旋转管4由风扇式喷射件7向冷凝腔6底端由上往下喷射,被冷凝气体从进气管8进入冷凝腔6,结合高温气体往上走、低温气体往下走的惯性原理,实现了冷凝气与被冷凝气之间相向碰撞,且旋转管在冷凝腔内旋转,使冷凝腔内的气体进行上下、顺逆时针以及翻滚等复合多向运动,气体之间相互接触面积大、且接触充分,从而冷凝效率高。在冷凝过程中产生的液体,由导流板 12流经出液管10,进入回收容器11进行回收利用。

  当然,上面只是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描述,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构造以及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基于搅拌混合的冷凝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