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独创技术8965字

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

2021-03-26 02:32:29

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温板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流密度散热与高均温性是现在载荷散热技术发展的趋势。均温板良好的导热性能,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芯片和器件越来越轻薄化,轻薄化和加工工艺简单的均温板越来越被需求。

  现有技术中均温板在工艺和结构方面存在如下不足:

  1盖板一般采用CNC/蚀刻的加工工艺来做支撑结构,均热面积减少,废品率高,污染大,成本高,并很难做到真正的轻薄化;

  2采用其他辅助结构来做均温板的支撑,例如柱状,或凹凸体,增加均温板的加工流程及难度,也很难做到轻薄化;

  3抽气注液口需要额外的套管进行外接操作,并且完成抽气注液后需要复杂的(压合+焊接)封口操作;

  这种情况下,急需一种新型均温板结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其使得均温板内腔内的毛细结构在作为均温板相变介质毛细力结构的同时、具有支撑力结构的功能,其提高了均温板的热传导能力和散热效率。

  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上凸腔体,所述第二盖板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盖板的外边框盖装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外围区域,其还包括有毛细支撑结构,所述毛细支撑结构的整体平面面域的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外凸的支撑部件,所述毛细支撑结构位于所述上凸腔体内布置,所述毛细支撑结构的整体平面面域的平面表面贴合所述上凸腔体的内表面布置,所有的所述支撑部件的外凸点形成一等效平面,所有的支撑部件的外凸点贴合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布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上凸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处工质注入孔,所述工质注入孔在注入相变介质并抽真空后封口;

  所述毛细支撑结构的面域覆盖所述上凸腔体的对应面域,确保均温板的热传导能力和散热效率;

  所述毛细支撑结构具体为粉末烧结支撑结构时,其根据预设厚度烧结粉末烧结支撑结构,在所述粉末烧结支撑结构的朝向所述第二盖板内表面上排布若干外凸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连同粉末烧结支撑结构整体烧结成型,烧结成型后的粉末烧结支撑结构的内部的粉末之前形成冷却工质的导向通路,导向通路涵盖对应的支撑部件内的通路;

  所述支撑部件包括但不限于为圆柱形、立方体形、半球形、椭球形,所有的支撑部件成矩形阵列排布于所述粉末烧结支撑结构的对应表面,确保制作简单、方便;

  所述毛细支撑结构具体为毛细金属管组装形成的网目支撑结构,所述网目支撑结构的毛细金属管内填充有工质,网目支撑结构的对应于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排布有若干外凸的立体编织状凸起,所述立体编织状凸起的外凸点形成一等效平面,所有的立体编织状凸起的外凸点贴合所述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对应位置布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第一盖板的热源端受热,工质沸腾蒸发为气体,气态工质在两块盖板的远离热源端液化释放能量,液态工质在毛细芯的作用下回到热源位置,周而复始工作,毛细支撑结构在作为均温板相变工质毛细力结构的同时、成型出具有支撑力结构的支撑部件,均温板的两块盖板不再需要加工复杂的结构、从而进行厚度向定位,其用料厚度可以使用最薄 0.05mm的钣金材料进行加工,成本大幅降低;且传统支撑结构占用均温板内部空间,对内部腔体相变物质气液回流起到阻碍,不利于均温板的热传导,而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没有额外的支撑部件,支撑结构也能有很好的毛细功能,内部空间更大,热传导能力更好,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二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三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第一盖板1、上凸腔体11、外边框12、工质注入孔13、封口14、第二盖板2、粉末烧结支撑结构3、支撑部件31、网目支撑结构4、立体编织状凸起41。

  具体实施方式

  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见图1-图5:其包括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2,第一盖板1的中心区域设置有上凸腔体11,第二盖板2为平板结构,第一盖板1的外边框12盖装于第二盖板2的外围区域,其还包括有毛细支撑结构,毛细支撑结构的整体平面面域的一表面设置有若干外凸的支撑部件,毛细支撑结构位于上凸腔体11内布置,毛细支撑结构的整体平面面域的平面表面贴合上凸腔体11的内表面布置,所有的支撑部件的外凸点形成一等效平面,所有的支撑部件的外凸点贴合第二盖板2的内表面布置,

  上凸腔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处工质注入孔13,工质注入孔13在注入相变介质并抽真空后设置封口14;

  毛细支撑结构的面域覆盖上凸腔体11的对应面域,确保均温板的热传导能力和散热效率。

  具体实施例一、二,见图1、图2:毛细支撑结构具体为粉末烧结支撑结构3时,其根据预设厚度烧结粉末烧结支撑结构3,在粉末烧结支撑结构3的朝向第二盖板内表面上排布若干外凸的支撑部件31,支撑部件31连同粉末烧结支撑结构3整体烧结成型,烧结成型后的粉末烧结支撑结构3的内部的粉末之前形成冷却工质的导向通路,导向通路涵盖对应的支撑部31件内的通路;所有的支撑部件31成矩形阵列排布于粉末烧结支撑结构3的对应表面,确保制作简单、方便。

  具体实施例一、见图1:支撑部件31具体为圆柱形。

  具体实施例二、见图2:支撑部件31具体为立方体形。

  具体实施例三、见图3和图4:毛细支撑结构具体为毛细金属管组装形成的网目支撑结构4,网目支撑结构4的毛细金属管内填充有工质,网目支撑结构4的对应于第二盖板2的内表面排布有若干外凸的立体编织状凸起41,阵列排布的立体编织状凸起41的外凸点形成一等效平面,所有的立体编织状凸起41的外凸点贴合第二盖板的内表面对应位置布置。

  其有益效果如下:

  毛细结构在作为均温板相变介质毛细力结构的同时成型出具有支撑力结构的功能,均温板的两块盖板不再需要加工复杂的结构,用料厚度可以使用最薄0.05mm的钣金材料进行加工,成本大幅降低;现有技术中的支撑结构占用均温板内部空间,对内部腔体相变物质气液回流起到阻碍,不利于均温板的热传导。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没有额外的支撑部件,支撑结构也能有很好的毛细功能,内部空间更大,热传导能力更好,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可使均温板的厚度最薄可达到0.3mm,做到轻薄化,其结构更简单,加工工艺少,降低生产成本,也提高了散热效率。也符合现代电子产品轻薄化发展趋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薄型毛细结构支撑均温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