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热交换> 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独创技术7446字

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

2021-02-26 00:16:31

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尤其是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热网加热器管束采用拉管定矩管安装管束,此方法适用于直径较小、重量较轻的热网加热器设备。目前热网加热器设备有大型化趋势,拉管定矩管形式不再适合大型设备,导致安装管束成本高,耗时大、安装不方便。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滑道槽钢装置方便安装,省时省力,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该加热器内设置有滑道槽钢装置,方便管束支持板的安装,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筒体和管束支持板,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多个管束支持板,所述的筒体包括大筒体和小筒体,大筒体和小筒体之间通过半波膨胀节相连,大筒体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槽钢装置,管束支持板上相应位置开有与滑道槽钢装置相配合的槽钢槽,多个管束支持板通过连接槽钢相连,与连接槽钢相对的大筒体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钢支撑件。

  所述的滑道槽钢装置包括两个,两个滑道槽钢装置对称设置。

  每个滑道槽钢装置分别包括滑道槽钢、第一支撑槽钢、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的滑道槽钢设置在第一支撑槽钢的上部,所述的滑道槽钢和第一支撑槽钢分别沿大筒体轴线方向纵向设置,第一支撑槽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的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分别包括多个,且左右对应设置,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的下部分别与大筒体内壁相固定,所述的滑道槽钢与管束支持板上的槽钢槽相配合。

  每个管束支持板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筋板和一个第二支撑筋板,所述的第二支撑筋板与第一支撑槽钢垂直设置。

  末端的两个第一支撑筋板之间增设有一个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三支撑筋板,所述的第三支撑筋板倾斜设置,且与第一支撑筋板等宽。

  所述的第三支撑筋板的倾斜角度为20度。

  所述的连接槽钢与管束支持板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定。

  所述的连接槽钢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槽钢,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上排支撑板本体和下排支撑板本体,上排支撑板本体和下排支撑板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槽钢,所述的第二支撑槽钢与连接槽钢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加热器筒体采用大筒体和小筒体间用一个半波膨胀节相连,间接扩大了热网加热器的直径,这样既满足了蒸汽进口的流通面积要求,同时也减小了蒸汽直接对管束的冲击作用,为滑道槽钢装置提供了空间;滑道槽钢装置均匀焊接分布在大筒体中;在管束支持板相应位置上开槽钢槽,管束支持板通过滑道槽钢装置的导向作用下可顺利安装在筒体中,滑道槽钢装置可以满足管束支持板直接推入筒体中,省时省力,成本低、耗时少;大筒体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钢支撑件,对管束支持板进行支撑定位,防止晃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图1中所示的A向视图;

  附图4是图1中所示的B向视图;

  附图5图2中所示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6是管束支持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大筒体,12、小筒体,13、半波膨胀节,2、管束支持板,21、槽钢槽,3、滑道槽钢装置,31、滑道槽钢,32、第一支撑槽钢,33、第一支撑筋板,34、第二支撑筋板,35、第三支撑筋板,4、连接槽钢,5、连接槽钢支撑件,511、上排支撑板本体,512、下排支撑板本体,52、第二支撑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其结构包括筒体和管束支持板2,所述的筒体内设置有多个管束支持板2,所述的筒体包括大筒体11和小筒体12,大筒体11和小筒体12之间通过半波膨胀节13相连,大筒体11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槽钢装置3,管束支持板2上相应位置开有与滑道槽钢装置3相配合的槽钢槽21,多个管束支持板2通过连接槽钢4相连,与连接槽钢4相对的大筒体11内壁上设置有连接槽钢支撑件5,对管束支持板2进行支撑定位,防止晃动。

  所述的滑道槽钢装置3包括两个,两个滑道槽钢装置3对称设置。

  每个滑道槽钢装置3分别包括滑道槽钢31、第一支撑槽钢32、第一支撑筋板33和第二支撑筋板34,所述的滑道槽钢31设置在第一支撑槽钢32的上部,所述的滑道槽钢31和第一支撑槽钢32分别沿大筒体11轴线方向纵向设置,第一支撑槽钢3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板33和第二支撑筋板34,所述的第一支撑筋板33和第二支撑筋板34分别包括多个,且左右对应设置,第一支撑筋板33和第二支撑筋板34的下部分别与大筒体11内壁相固定,所述的滑道槽钢31与管束支持板2上的槽钢槽21相配合。

  每个管束支持板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支撑筋板33和一个第二支撑筋板34,所述的第二支撑筋板34与第一支撑槽钢32垂直设置。

  末端的两个第一支撑筋板33之间增设有一个第一支撑筋板33和第三支撑筋板35,所述的第三支撑筋板35倾斜设置,且与第一支撑筋板33等宽。增加对滑道槽钢31的支撑力。

  所述的第三支撑筋板35的倾斜角度为20度。

  所述的连接槽钢4与管束支持板2通过焊接的方式相固定。

  所述的连接槽钢支撑件5包括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槽钢52,所述的支撑板包括上排支撑板本体511和下排支撑板本体512,上排支撑板本体511和下排支撑板本体512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槽钢52,所述的第二支撑槽钢52与连接槽钢4相对设置。

  将管束支持板2安装于筒体内时,将滑道槽钢31装置3的滑道槽钢31卡于管束支持板2上的槽钢槽21内,然后通过滑道槽钢31的导向作用将管束支持板2顺利推入筒体内。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一种方便热网管束安装的加热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