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 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独创技术8268字

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

2021-04-23 18:03:05

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车底架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底架牵引通风风道是机车牵引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机将风吹入主风道和侧风道,然后吹向牵引电机进行散热。随着机车性能的不断提高、机车牵引功率以及机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机车机组牵引电机的散热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机车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由于环境的原因,例如温度、海拔的不同,导致机车底架牵引通风系统风机会发生降效问题,导致底架各个牵引电机所需风量不足,最终引起内部温度偏高等不良后果,影响机车的正常运行。

  为避免风机降效问题,往往选择大功率风机,提高风机工作点,但大功率风机使得机车运行工况发生变化时,底架风量余量过大,牵引电机过度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解决底架风量余量过大的问题,防止过度散热。

  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包括:固定在机车底架主风道内的壳体,所述壳体设于风机的出风口处;

  所述壳体包括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主风道的两个侧壁上,所述侧板上设有通向侧风道的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至少两个叶片,所述叶片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打开或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上设有相对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对数与所述叶片的数量相等,每对所述转轴上设有一个所述叶片。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杆、转动臂、连接板和控制连杆,所述转动连杆、转动臂均与所述叶片数量相同,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同轴固定,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臂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转动臂相互平行,所述连接板上可转动的固定有控制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杆侧面设有限位柱,所述横板上设有两个限位突起,所述限位突起和限位柱将所述转动连杆的可转动角度范围限制为0°-90°。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固定在所述转轴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从所述主风道的顶部向所述主风道中风流动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风道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通过推动控制连杆,控制叶片的开合,改变侧板上开口的大小,解决底架风量余量过大的问题,防止过度散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壳体;101、侧板;103、弧形板;2、叶片;3、横板;4、转轴;5、驱动装置;51、转动连杆;52、转动臂;53、连接板;54、控制连杆;6、限位柱;7、限位突起;8、牵引电机风道进风口;9、主风道;10、风机;11、侧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包括固定在机车底架主风道9内的壳体1,壳体1设于风机10的出风口处;

  壳体1包括两个侧板101,两个侧板101固定在主风道9的两个侧壁上,侧板101上设有通向侧风道11的开口,开口处设有至少两个叶片2,叶片2在驱动装置5的驱动下打开或闭合。

  风机10向主风道9送风,一部分风沿主风道流动,一部分风从开口处进入侧风道11。风经由主风道9和侧风道11,吹向牵引电机及其他需要散热的部件。机车在运行过程中,当牵引电机所需风量较大时,叶片完全打开,较多风量进入侧风道11,并通过牵引电机风道进风口8对牵引电机进行散热,当牵引电机所需风量较小时,叶片部分甚至全部闭合,避免牵引电机过度散热。

  进一步地,开口上边缘和下边缘均设有横板3,两个横板3上设有相对的转轴4,转轴4的对数与叶片2的数量相等,每对相对的转轴4上设有一个叶片2。叶片2可以绕转轴4转动,在叶片2转动的过程中,侧板101上通往侧风道11的开口会被叶片2逐渐挡住或者逐渐打开。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5包括转动连杆51、转动臂52、连接板53和控制连杆54,转动连杆51、转动臂52均与叶片2数量相同,转动连杆51的一端与转轴4同轴固定,转动连杆51的另一端与转动臂5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臂52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固定在连接板53上,转动臂52相互平行,连接板53上可转动的固定有控制连杆54。

  推动控制连杆54,连接板53随控制连杆54运动,带动每一个转动臂52运动,转动连杆51在转动臂52带动下转动,进而转轴4和叶片2随之转动,侧板101上的开口大小随之变化。

  进一步地,转动连杆51侧面设有限位柱6,横板3上设有两个限位突起7,限位突起7和限位柱6将转动连杆51的可转动角度范围限制为0°-90°。转动连杆51的可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即叶片的可转动角度为0°-90°,这个范围内,侧板101上的开口从最大到关闭。限位柱6固定在转动连杆51上,随着转动连杆51转动,转动过程中,会碰到横板3上固定的限位突起7,并由限位突起7限制转动。

  进一步地,叶片2固定在转轴4的侧面。转轴4固定在侧板所在平面的一侧,叶片2固定在转轴4的侧面,通过转轴4的转动,叶片2恰好可以转动到侧板所在平面内,使叶片2处于侧板101上的开口内,将开口挡住。

  进一步地,壳体1还包括固定在两个侧板101之间的弧形板102,弧形板102从主风道9的顶部向主风道9中风流动的方向延伸至主风道9的底部。风机在安装时,出风口方向垂直于机车底架,风垂直吹进主风道,导致风道内阻力很高。增加弧形板102,使风吹入主风道时,可以顺着弧形板102的弧形,平缓吹入风道,降低风道内阻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一种混合动力机车底架风机进风口导流卸压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