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 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独创技术15823字

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

2023-02-05 00:30:08

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

  背景技术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按照有无轴结构,可分直线泵,和传统泵。水泵只能输送以流体为介质的物流,不能输送固体。

  目前,泵在使用的过程中,其通过压力,能够将流体进行传送,在输送流体时,泵也会受到流体的冷却,从而让泵能够持续的运转。而在流体泵送完后,泵会进行空运转,而在空运转时,泵会发热,从而导致泵损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其通过辅助装置能够让泵长时间空运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包括泵壳以及安装在泵壳内部的输送螺杆,所述螺杆将泵壳分为进入腔体和输出腔体,所述泵壳上连接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输入箱体和输出箱体,所述输入箱体与进入腔体联通,所述输出箱体与输出腔体联通,所述输出箱体与输入箱体之间设置有将输出箱体内的冷却介质送入到输入箱体的补充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入箱体和输出箱体内暂存冷却介质,从而对输送螺杆进行冷却,从而双螺杆泵能够进行长时间空运转,提高了双螺杆泵的实用寿命。由于输入箱体的冷却介质一般都是被输送至输出箱体,因此,输入箱体内的冷却介质大多的时间是处于空缺的状态,通过设置补充组件让输出箱体内的冷却介质送回到输入箱体,从而进一步对螺杆泵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箱体上设置有进入口,所述输入箱体与进入腔体通过进入口联通,且进入口高于输入箱体底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出箱体上设置有输出口,所述输出箱体与输出腔体通过输出口联通,且输出口高于输出箱体底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入箱体以及输出箱体底部设置有清理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口和输出口的设置能够让其与泵壳进行连接固定,同时将其高于底部设置,让其能够有效的防止杂质进入到泵内部,提高了泵的使用寿命。另外,在其底部设置清理口,让其能够将杂质进行清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充组件包括暂存箱、分别与暂存箱和输入箱体连接的补液管以及分别与输出箱体和暂存箱连接的回液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暂存箱通过回液管,让输出箱体内的冷却介质进入到暂存箱内,再通过补液管,将冷却介质送入到输入箱体,从而让输入箱体内的冷却介质可以持续的送到泵内,进而让泵得以冷却,让其能够有效提高泵的空运转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液管以及补液管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阀的设置能够控制回液管和补液管,从而让对暂存箱的冷却介质的补充阶段和冷却介质送入到输入箱体的阶段进行分离,进而让补液过程不会过多影响整个泵的泵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暂存箱上安装有抽取组件,所述抽取组件包括安装在暂存箱上的抽取管、置于抽取管内的活塞以及用于驱动活塞活动的动力件,所述抽取管与暂存箱联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推动活塞在抽取管里面互动,进而让抽取管让暂存箱处于负压状态,从而让输出箱体内的冷却介质能够吸附到暂存箱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暂存箱与输出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抽取组件排气的联通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充组件包括暂存箱、分别安装在暂存箱上的回液管以及补液管,所述暂存箱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以及用于产生形变的中间箱体,所述回液管与上箱体连接,所述补液管与下箱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箱体采用波纹状结构构成,且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层能够让螺杆在进行转动时,减少磨损,另外,采用耐磨橡胶,其能够在降低磨损的同时,减少噪音。另外,采用聚四氟乙烯作为耐磨层,聚四氟乙烯本身具有较为良好的自润滑性,进而让其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减少摩擦,让其转动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输入箱体和输出箱体,让冷却介质能够停留在输入箱体和输出箱体内,从而对泵进行降温,从而在空运转时,不会出现高温而将泵损坏,提高了泵的空运转时间;

  (2)通过暂存箱通过回液管,让输出箱体内的冷却介质进入到暂存箱内,再通过补液管,将冷却介质送入到输入箱体,从而让输入箱体内的冷却介质可以持续的送到泵内,进而让泵得以冷却,让其能够有效提高泵的空运转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泵壳;11、进入腔体;12、输出腔体;2、螺杆;21、耐磨表层;3、输入箱体;31、进入口;4、输出箱体;41、输出口;5、补充组件;51、暂存箱;511、上箱体;512、下箱体;513、中间箱体;514、弹性件;52、回液管;53、补液管;54、控制阀;55、联通管;56、软管;6、抽取组件;61、抽取管;62、活塞;63、动力件;64、短管;7、清理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如图1所示,包括泵壳1以及安装在泵壳1内部的螺杆2,通过螺杆2将泵壳1分为进入腔体11和输出腔体12,在螺杆2转动时,将进入腔体11内的介质送至输出腔体12,达到输送介质的目的。

  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当介质不存在,或介质为气体时,螺杆2与螺杆2之间以及螺杆2与泵壳1之间容易因为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为了提高泵的空运转时间,在泵壳1外部设置辅助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辅助装置包括输入箱体3和输出箱体4,将输入箱体3与进入腔体11联通,并且让输出箱体4与输出腔体12联通。使用时,在输入箱体3以及输出箱体4内均填充有为螺杆2进行润滑和冷却的冷却介质,在螺杆2转动时,通过介质以及冷却介质进行冷却,从而让螺杆2能够持续运转而不会由于高温对泵损坏,在空转时,通过辅助装置内的冷却介质进入到泵壳1内后进行润滑和冷却,减少泵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当具有输送介质时,冷却介质直接为输送的介质,而当输送的介质为气体时,冷却介质一般采用与输送的介质不相容的液体作为冷却介质。

  如图1和图2所示,输入箱体3设置进入口31,输出箱体4上设置有输出口41,进入口31与以及输出口41分别与壳体连接,从而让输入箱体3能够进入腔体11联通,让输出箱体4与输出腔体12联通。在实际的输送过程中,输送介质有可能存在杂质,因此,将输出口41位置高于输出箱体4底部设置,进入口31高于进入口31底部设置,让杂质能够停留在输出箱体4或者输入箱体3的底层。为了将杂质方便去除,在输入箱体3以及输出箱体4底部设置清理口7,通过清理口7进行杂质清理。

  如图1和图2所示,另外,在泵输送的过程中,输入箱体3内的介质会抽取到输出箱体4内,因此,在空运转时,最后抽取空气进入到输出箱体4,并且将空气输出,在将介质输出后,输入箱体3内不存在冷却介质,而本身泵体会由于输送过程中不会浸没在冷却的介质中,因此,其温度会升高,从而造成泵体高温烧坏的现象,尤其是在输入腔体一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输入箱体3连接有用于补充冷却介质的补充组件5。在泵进行空转一定时间后,通过补充组件5将冷却介质充入到输入箱体3,从而让泵的进入腔体11部分得到冷却。而输出箱体4一般为冷却介质输出部分,因此,在输出箱体4内存在大量的冷却介质。为了让输出箱体4内的冷却介质能够进一步使用,让输出箱体4与补充组件5连接,从而让输出箱体4内的冷却介质能够通过补充组件5进入到输入箱体3内,起到冷却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补充组件5包括暂存箱51、用于联通暂存箱51和输出箱体4的回液管52以及用于联通暂存箱51和输入箱体3的补液管53,通过回液管52将输出箱体4内的多余的冷却介质送回到暂存箱51,再通过补液管53将暂存箱51内的冷却介质补入到输入箱体3内。回液管52一端连接在输出箱体4靠近底部位置,另一端连接在暂存箱51靠近顶部位置,而补液管53一端连接在暂存箱51靠近底部位置,另一端连接在输入箱体3靠近顶部位置。在使用的时候,为了防止输入箱体3、输出箱体4直接连通而导致泵送过程中的压力泄漏,因此,在补液管53和回液管52上均设置有电磁阀作为控制阀54,隔绝两个箱体之间的直接连通。

  为了方便将输出箱体4内的冷却介质送入到暂存箱51,在暂存箱51上安装有抽取组件6,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抽取组件6将液体抽上来,从而让暂存箱51内暂存冷却介质。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在将冷却介质从输出箱体4抽入到暂存箱51内的过程中以及在将暂存箱51内的冷却介质送入到输入箱体3的过程中,在这两个过程中,都需要将暂存箱51与相对应的箱体联通,并且需要让暂存箱51处于能够存放液体的状况,即需要让暂存箱51与外界联通,而在联通时,会导致冷却介质受到外部的影响,同时,可能会让泵出现泄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暂存箱51与输出箱体4之间还设置有联通管55,如图1和图2所示,联通管55一端设置在输出箱体4水平上方位置,另一端设置在暂存箱51上方位置。并且在联通管55上设置电磁阀作为控制阀54,控制其通断,当将冷却介质在存储时,将电磁阀打开,让其联通,并且通过抽取组件6将气体从联通管55排出,而在不抽取时进行闭合。同样的,在将冷却介质放入到输入箱体3内时,同样将联通管55的电磁阀打开,让其联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抽气组件包括安装在暂存箱51上的抽取管61以及至于抽取管61内的活塞62,通过安装动力件63拉动活塞62,让抽取管61能够将暂存箱51内的空气进行抽出。在抽取管61与暂存箱51之间联通有一节短管64,联通管55与短管64联通。动力件63可以采用气缸或者电机构成,当使用电机是,需要通过四连杆机构实现转动转换为往复的活塞62运动。

  如图1所示,在螺杆2表面设置有耐磨表层21,通过耐磨表层21,从而降低其摩擦产生的热量,其一般可以采用耐磨橡胶构成。另外,在螺杆2摩擦的过程中,其表面的摩擦系数和润滑系数是导致螺杆2表面生热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让螺杆2在转动的过程中的产生的热量降低,在其表面设置有润滑度比高的表层。为了同时提高其耐磨和润滑,可以在螺杆2表层设置聚四氟乙烯层。其可以将两螺杆2均在其表面上设置聚四氟乙烯层,可以其一根螺杆2为聚四氟乙烯层,另一跟采用陶瓷表层。

  实施例2: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2泵,其大体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点在于补充组件5的设置,在实施例2中,如图3和图4所示,补充组件5包括暂存箱51、分别安装在暂存箱51上的回液管52以及补液管53,其中回液管52联通输出箱体4和暂存箱51,补液管53联通输入箱体3和暂存箱51。回液管52与输出箱体4连接的一端靠近输出箱体4底部设置,另一端与至于暂存箱51水平位置高的一侧联通。补液管53一端连接在暂存箱51靠近底部位置,另一端连接在输入箱体3水平位置较高的一端。在回液管52和补液管53上均安装有电磁阀作为控制阀54,对回液管52和补液管53的联通与否进行控制。

  为了方便冷却介质的回流,暂存箱51设置成具有形变能力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其包括上箱体511、下箱体512以及连接上箱体511和下箱体512的中间箱体513,其中中间箱体513采用波纹结构的橡胶或塑料套筒构成,回液管52与上箱体511连接,补液管53与下箱体512连接。在使用时,当在进行补液时,让补液管53处于联通状态,而回液管52处于关闭状态,在输入箱体3的吸附力的作用下,将暂存箱51内的冷却介质补入到输入箱体3,此时,中间箱体513发生形变,而在发生形变时,上箱体511会发生位置变化,进而在回液管52与上箱体511之间设置软管56或波纹管,图示为软管56,让上箱体511活动比较方便。而在补液完成后,此时关闭回液管52,让补液管53处于联通状态,而中间箱体513在本身结构存在的恢复力状态下,对回液管52存在吸附力,从而将输出箱体4内的冷却介质抽取进入到暂存箱51内。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螺杆2泵本身的吸附力让冷却介质能够进行循环,另外,通过将冷却介质分段进行补充,让输入箱体3和输出箱体4之间一直处于隔绝状态,从而降低其对泵的工作效率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中间箱体513的吸附和复位能力,在上箱体511和下箱体512之间设置弹性件514,弹性件514采用弹簧构成,直接通过弹簧进行复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能长时间空运转的双螺杆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