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 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独创技术27727字

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

2021-01-31 18:46:15

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以往的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以下,简称为压缩机。)。该压缩机具备壳体、斜板、多个活塞、容量控制阀以及开度调整阀。

  在壳体形成有吸入室、多个气缸筒、曲柄室以及喷出室。斜板设置于曲柄室内,并通过曲柄室内的曲柄室压力来变更倾斜角度。各活塞与斜板卡合并且收容于气缸筒内,在与壳体之间形成压缩室。容量控制阀能够变更曲柄室压力。开度调整阀调整向吸入室吸入的制冷剂量。

  在壳体形成有将外部回路与吸入室连接的吸入通路、经由容量控制阀而将喷出室与曲柄室连接的供气通路、将曲柄室与吸入室连接的抽气通路、以及将供气通路与开度调整阀连通的控制通路。

  开度调整阀具有阀外壳、第一阀体、第二阀体以及施力弹簧。在阀外壳形成有构成吸入通路的一部分的第一阀室、以及构成抽气通路的一部分的第二阀室。第一阀体设置于第一阀室,并调整吸入通路的开度。第二阀体设置于第二阀室,并调整抽气通路的开度。施力弹簧跨第一阀室以及第二阀室设置,并以使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分开的方式对第一阀体以及第二阀体施力。

  在该压缩机中,能够防止大容量时的吸入压力的压力损失,并且能够确保小容量时的安静性。另外,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高昂化和设计自由度的降低,而能够实现小容量时的较高的效率。并且,在起动时迅速地流出填充于曲柄室内的液体制冷剂等,从而能够迅速地提升容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7/145798号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压缩机中,对从最小容量状态提升容量的迅速性存在进一步的期望。

  即,该压缩机在最小容量状态下,第二阀体关闭抽气通路。为了从该状态提升容量,考虑通过容量控制阀而使曲柄室压力比控制压力高,而将第二阀体推下。此时,在第二阀体关闭了抽气通路的状态下,即使以第二阀体通过曲柄室压力而打开抽气通路的方式在第二阀体设置供曲柄室压力作用的受压面,到第二阀体打开抽气通路为止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

  发明者们如以下那样推测其原因。首先,从容量控制阀供给的高压的曲柄室压力的制冷剂从抽气通路经过第二阀体的周面而绕向第二阀体的背后,高压的曲柄室压力向关闭抽气通路的方向推压第二阀体。另外,即使第二阀体通过高压的曲柄室压力而从阀外壳稍微分离,并稍微打开抽气通路,由于高压的曲柄室压力的制冷剂以较大的流速流向第二阀室,因此在阀外壳与第二阀体之间产生负压,第二阀体也会再次落座于阀外壳。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应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在从最小容量状态提升容量的迅速性上优异的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压缩机具备:壳体,其形成有吸入室、气缸筒、曲柄室以及喷出室;

  斜板,其设置于所述曲柄室内,并通过所述曲柄室内的曲柄室压力来变更倾斜角度;

  活塞,其与所述斜板卡合并且收容于所述气缸筒内,在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压缩室;

  容量控制阀,其能够变更所述曲柄室压力;以及

  开度调整阀,其调整向所述吸入室吸入的制冷剂量,

  在所述壳体形成有将所述吸入室与外部回路连接的吸入通路、经由所述容量控制阀而将所述喷出室与所述曲柄室连接的供气通路、将所述曲柄室与所述吸入室连接的抽气通路、以及将所述供气通路与所述开度调整阀连接的控制通路,

  所述开度调整阀具有:

  阀外壳,其形成有构成所述吸入通路的一部分的第一阀室、以及构成所述抽气通路的一部分的第二阀室;

  第一阀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一阀室,并调整所述吸入通路的开度;

  第二阀体,其设置于所述第二阀室,并调整所述抽气通路的开度;以及

  施力弹簧,其跨所述第一阀室以及所述第二阀室设置,并以使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第二阀体分开的方式对所述第一阀体以及所述第二阀体施力,

  所述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阀外壳设置有供所述第二阀体落座、并限制所述第二阀体朝向所述第一阀体的移动的阀座面,

  在所述阀外壳的划分出所述第二阀室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阀体的外周面之间设置有抑制所述第二阀室内的所述抽气通路与所述控制通路之间的制冷剂的泄漏的密封件。

  本发明的压缩机在最小容量状态下,第二阀体将抽气通路关闭。此时,密封件将从抽气通路经过第二阀体的周面而绕向第二阀体的背后的制冷剂密封。在该状态提升容量时,第二阀体通过施力弹簧而从阀外壳迅速地分开。因此,曲柄室内的制冷剂经由抽气通路经过第二阀室、第一阀室以及吸入通路而流向吸入室,因此曲柄室压力迅速地下降,斜板的倾斜角度迅速地变大。

  因此,本发明的压缩机在从最小容量状态提升容量的迅速性上优异。

  在阀外壳形成有在周壁开口、并将第二阀室与抽气通路连通的抽气窗。另外,优选为,第二阀体具有:弹簧承受部,其承接施力弹簧,并且保持密封件;以及筒部,其从弹簧承受部向轴心方向的前端侧呈筒状地延伸,并在前端形成有抵接面,且周面与抽气窗面对。在该情况下,从抽气窗进入第二阀体的周面的曲柄室压力的制冷剂容易进入密封件的背后,而容易向第二阀体传递曲柄室压力。

  优选为,第二阀体具有绕轴心而呈环状、并承受曲柄室压力的受压面。在该情况下,也通过受压面来承受曲柄室压力,从而能够使第二阀体更加迅速地从阀外壳分开。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压缩机在从最小容量状态提升容量的迅速性上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最小容量时的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控制止回阀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最小容量时的开度调整阀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从最小容量状态起动的状态下的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最大容量时的压缩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压缩机的刚起动后的开度调整阀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5a…吸入室

  7a…气缸筒

  15…曲柄室

  5b…喷出室

  1…壳体

  Pc…曲柄室压力

  23…斜板

  35…压缩室

  33…活塞

  13…容量控制阀

  61…开度调整阀

  100…外部回路

  51…吸入通路

  41、43…供气通路(41…第一供气通路,43…第二供气通路)

  52a、52b…抽气通路(52a…第一抽气通路,52b…第二抽气通路)

  59…控制通路

  71a…第一阀室

  71b…第二阀室

  63…阀外壳

  65…第一阀体

  67…第二阀体

  69…施力弹簧(螺旋弹簧)

  75a…阀座面

  82…端部密封件(密封件)

  61d…抽气窗

  77a…弹簧承受部

  77f…抵接面

  77b…筒部

  77e…受压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2。实施例1、2的压缩机是单头活塞式的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这些压缩机搭载于车辆,并构成了空调装置的冷冻回路。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的压缩机的壳体1具备前壳体3、后壳体5、气缸体7以及阀单元9。在本实施例1中,将前壳体3所处的一侧设为压缩机的前方侧、并将后壳体5所处的一侧设为压缩机的后方侧而规定了压缩机的前后方向。另外,将图1的纸面的上方设为压缩机的上方、并将图1的纸面的下方设为压缩机的下方而规定了压缩机的上下方向。并且,在图2以后,与图1对应地规定了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与所搭载的车辆等对应地适当变更压缩机的姿势。

  在前壳体3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起3a。在突起3a内形成有沿压缩机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轴孔3b。在第一轴孔3b内设置有轴封装置11a以及第一径向轴承11b。另外,在前壳体3的后表面设置有第一推力轴承11c。

  在后壳体5形成有吸入室5a以及喷出室5b。另外,在后壳体5设置有容量控制阀13、控制止回阀14、止回阀55以及开度调整阀61。吸入室5a位于后壳体5的径向的外侧。吸入室5a通过后述的吸入通路51而与设置于压缩机之外的蒸发器101连接。在吸入室5a连续地形成有沿后壳体5的径向延伸的阀收容室47。换句话说,阀收容室47构成了吸入通路51的一部分。

  喷出室5b位于后壳体5的径向的内侧。喷出室5b通过喷出通路53而与设置于压缩机之外的冷凝器102连接。在喷出通路53设置有止回阀55。通过蒸发器101、冷凝器102、膨胀阀103、配管104等而构成了外部回路100。并且,通过压缩机以及外部回路100而构成了空调装置。

  气缸体7位于前壳体3与阀单元9之间。在前壳体3与气缸体7之间形成有曲柄室15。在气缸体7沿周向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有多个气缸筒7a。各气缸筒7a在前方与曲柄室15连通。

  另外,在气缸体7形成有与第一轴孔3b成为同轴的第二轴孔7b。在第二轴孔7b内设置有第二径向轴承17a、第二推力轴承17b以及压缩弹簧17c。

  在前壳体3和气缸体7贯穿有驱动轴19。驱动轴19在前壳体3内贯穿轴封装置11a。另外,驱动轴19在气缸体7内贯穿第二径向轴承17a以及第二推力轴承17b。由此,驱动轴19支承于壳体1,并能够绕与压缩机的前后方向平行的驱动轴心旋转。

  在驱动轴19压入有凸耳板21。凸耳板21在曲柄室15内配置于前方,并能够随着驱动轴19的旋转在曲柄室15内旋转。在凸耳板21与前壳体3之间设置有第一径向轴承11b以及第一推力轴承11c。

  另外,在驱动轴19贯穿斜板23。斜板23在曲柄室15内位于凸耳板21的后方。在凸耳板21与斜板23之间绕驱动轴19设置有倾角缩小弹簧25。另外,在驱动轴19的后方固定有弹簧环27,在弹簧环27与斜板23之间绕驱动轴19设置有复位弹簧29。

  在曲柄室15内,凸耳板21与斜板23通过连杆机构31而连接。连杆机构31以能够变更斜板23相对于与驱动轴19的驱动轴心正交的方向的倾斜角度的方式支承斜板23。

  在各气缸筒7a内能够进行往复运动地分别收纳有活塞33。各活塞33的后端面在各气缸筒7a内与阀单元9对置。由此,各活塞33在各气缸筒7a的后方划分出压缩室35。

  在各活塞33与斜板23之间设置有在前后成对的靴37a、37b。各活塞33通过各对的靴37a、37b而与斜板23卡合。并且,通过各对的靴37a、37b,斜板23的旋转变换为活塞33的往复运动。另外,各活塞33通过各对的靴37a、37b,能够在与斜板23的倾斜角度相应的行程中在各气缸筒7a内进行往复运动。

  阀单元9是从前方层叠吸入阀板、阀板以及喷出阀板而成的构件。在阀单元9与各气缸筒7a对应地形成有吸入簧片阀、吸入端口、喷出端口以及喷出簧片阀。在阀单元9的后表面固定有保持件39。保持件39配置于喷出室5b内,并限制喷出簧片阀的最大开度。

  如图1以及图2所示,该压缩机具备将曲柄室15与吸入室5a连通的第一抽气通路52a以及第二抽气通路52b、如图2所示将喷出室5b与容量控制阀13连通的第一供气通路41、经由控制止回阀14将容量控制阀13与曲柄室15连接的第二供气通路43、以及将吸入室5a与容量控制阀13连通的检测通路45。另外,在后壳体5形成有控制通路59。控制通路59的一方侧与第二供气通路43的比控制止回阀14靠容量控制阀13侧的位置连接,另一方侧与阀收容室47连接。

  第一抽气通路52a形成于气缸体7、阀单元9以及后壳体5,经由开度调整阀61将曲柄室15与吸入室5a连通,并调整连通面积。第二抽气通路52b形成于气缸体7以及阀单元9,经由第二轴孔7b、阀单元9将曲柄室15与吸入室5a连通。在后述的断开运转时,第一抽气通路52a关闭,另一方面第二抽气通路52b打开。在起动时以及最大容量运转时,第一抽气通路52a以及第二抽气通路52b这两方处于打开的状态。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第一供气通路41以及检测通路45形成于后壳体5。第二供气通路43形成于后壳体5、阀单元9以及气缸体7。容量控制阀13设置于后壳体5。容量控制阀13基于吸入室5a内的吸入压力Ps以及控制器49的控制信号来调整第一供气通路41与第二供气通路43的连通面积。

  在气缸体7内设置有控制止回阀14。如图3所示,该控制止回阀14包括形成于气缸体7的阀收容室14a、以及收容于阀收容室14a内的阀体14b。阀收容室14a与阀单元9面对而形成于第二供气通路43的中途。阀体14b呈帽状,并在侧壁形成有适当个数的通孔14c。在控制止回阀14中,若从容量控制阀13向第二供气通路43供给高压的制冷剂,则阀体14b向曲柄室15侧移动,制冷剂通过通孔14c而向曲柄室15供给。另一方面,若不从容量控制阀13向第二供气通路43供给高压的制冷剂,则阀体14b由于曲柄室15的曲柄室压力Pc而向阀单元9侧移动,阀体14b将阀单元9的第二供气通路43封闭,因此曲柄室15内的制冷剂不从第二供气通路43向第一供气通路41内供给。

  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形成于后壳体5的阀收容室47形成为沿后壳体5的径向延伸的大致圆柱状。在阀收容室47内设置有开度调整阀61。开度调整阀61包括阀外壳63、第一阀体65、第二阀体67、以及螺旋弹簧69。阀外壳63、第一阀体65以及第二阀体67为树脂制,螺旋弹簧69为金属制。在开度调整阀61从下方依次保持有O型环79a、79b、79c。开度调整阀61在该状态下收纳于阀收容室47内,并被弹簧环48固定。

  阀外壳63包括沿轴心V方向延伸的呈圆筒状的筒体63a、盖体63b、以及支承体63c。筒体63a构成了阀外壳63的周壁。另外,盖体63b固定于筒体63a的下端。在盖体63b形成有连通窗61b。连通窗61b在比O型环79a靠下方的位置与控制通路59连通。支承体63c呈圆筒状而固定于筒体63a的上端,并在阀外壳63的上端形成了吸入口61a。吸入口61a在比O型环79c靠上方的位置与外部回路100连通。

  在筒体63a内形成有第一阀室71a以及第二阀室71b。第一阀室71a相比第二阀室71b为大径,并位于第二阀室71b的上方。第一阀室71a以及第二阀室71b呈沿轴心V方向延伸的同轴的圆柱状。

  在筒体63a沿周向形成有多个吸入窗61c。各吸入窗61c位于O型环79b与O型环79c之间,并与吸入通路51连通。另外,在筒体63a沿周向形成有多个抽气窗61d。各抽气窗61d形成于从外侧朝向轴心V的径向。各抽气窗61d位于O型环79a与O型环79b之间,并与第一抽气通路52a连通。

  在筒体63a中,在第一阀室71a与第二阀室71b之间形成有向内侧呈环状地突出的突出部75。突出部75限制第一阀体65的下位置,并且限制第二阀体67的上位置。突出部75的内侧形成了将第一阀室71a与第二阀室71b连通的连通孔75c。如图4所示,在突出部75的与轴心V正交的下表面形成有绕轴心V而呈圆环状的阀座面75a。

  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阀体65包括弹簧承受部65a、第一筒部65b、以及第二筒部65c。弹簧承受部65a绕轴心V而呈圆环状,并承接螺旋弹簧69的上端部。在弹簧承受部65a形成有与第二筒部65c内连通的冲孔65d。冲孔65d将吸入通路51的蒸发器101侧与第一阀室71a连通。第一筒部65b从弹簧承受部65a的外周缘向轴心V方向的下方延伸。第一筒部65b绕轴心V而呈圆筒状,且周面与吸入窗61c面对。在第一筒部65b形成有将第一筒部65b贯通的连通孔65e。连通孔65e经由吸入窗61c而使第一阀体65与第二阀体67之间的空间70与吸入室5a连通。第二筒部65c在比第一筒部65b靠内侧的位置从弹簧承受部65a向轴心V方向的下方延伸。第二筒部65c绕轴心V而呈圆筒状,并在外周面上保持螺旋弹簧69的上端部。

  第一阀体65收容于第一阀室71a内,并能够沿阀外壳63的轴心V方向、换句话说沿压缩机的上下方向在第一阀室71a内滑动。如图2以及图5所示,第一阀体65能够向上方滑动到与支承体63c抵接为止。在该状态下第一筒部65b将吸入窗61c的开度缩小。另外,如图6所示,第一阀体65能够向下方滑动到与突出部75抵接。在该状态下第一筒部65b将吸入窗61c完全开放。

  如图4所示,第二阀体67包括第二阀体主体77和端部密封件82。第二阀体主体77包括弹簧承受部77a和筒部77b。弹簧承受部77a绕轴心V而呈圆环状,并承接螺旋弹簧69的下端部。在弹簧承受部77a的外周面凹陷设置有绕轴心V而呈环状的密封槽77g,在密封槽77g内设置有端部密封件82。在弹簧承受部77a的下表面形成有朝向上方凹陷的凹部77d。在弹簧承受部77a形成有沿着轴心V延伸的冲孔77c。冲孔77c经由凹部77d而将第二阀室71b的盖体63b侧与第一阀室71a连通。在盖体63b形成有连通窗61b,因此连通窗61b将第二阀室71b的内部与第二阀室71b的外部连通。

  筒部77b从如下位置向轴心V方向的上方延伸:从弹簧承受部77a的外周缘稍微靠近轴心V的位置。筒部77b绕轴心V而呈圆筒状,且周面与抽气窗61d面对,但是周面在与抽气窗61d之间具有间隙C。因此,第二阀体主体77在间隙C的下方具有供曲柄室压力Pc作用的受压面77e。

  在筒部77b的与轴心V正交的上表面形成有绕轴心V而呈圆环状的抵接面77f。该抵接面77f能够与阀外壳63的突出部75的阀座面75a抵接。在筒部77b内在内周面上保持螺旋弹簧69的下端部。

  端部密封件82为PTFE制,允许第二阀体主体77与筒体63a的轴心V方向的相对滑动,并且将第二阀体主体77的外周面与筒体63a的内周面之间密封。端部密封件82相当于本发明的密封件。

  第二阀体67收容于第二阀室71b内,并能够沿阀外壳63的轴心V方向、换句话说沿压缩机的上下方向在第二阀室71b内滑动。第二阀体67能够向上方滑动到筒部77b与突出部75抵接。在该状态下,抵接面77f与阀座面75a一起形成限制部74。

  如图2、图5以及图6所示,螺旋弹簧69保持于第一阀体65的弹簧承受部65a以及第二筒部65c与第二阀体67的弹簧承受部77a以及筒部77b之间。螺旋弹簧69通过其作用力使第一阀体65与第二阀体67在轴心V方向上分开。螺旋弹簧69相当于施力弹簧。

  在该压缩机中,通过车辆的发动机、马达而驱动驱动轴19旋转,凸耳板21以及斜板23旋转,各活塞33在气缸筒7a内进行往复运动。此时,各活塞33在与斜板23的倾斜角度相应的行程中在气缸筒7a内进行往复运动。因此,各活塞33将吸入室5a内的制冷剂向压缩室35内吸入,在压缩室35内压缩制冷剂,并从压缩室35将高压的制冷剂向喷出室5b喷出。吸入室5a从外部回路100经由开度调整阀61吸入制冷剂。若喷出压力Pd打开止回阀55,则喷出室5b将高压的制冷剂向外部回路100喷出。

  在此期间,在该压缩机中,通过利用容量控制阀13来调整曲柄室15的曲柄室压力Pc,能够适当变更容量。例如,若容量控制阀13增大第一供气通路41与第二供气通路43的连通面积,则喷出室5b内的喷出压力Pd的制冷剂容易向曲柄室15内流入,曲柄室压力Pc变高。在该情况下,斜板23的倾斜角度变小,且驱动轴19的每旋转一周的容量变小。另外,若容量控制阀13减小第一供气通路41与第二供气通路43的连通面积,则喷出压力Pd的制冷剂难以向曲柄室15内流入。另一方面,曲柄室15内的制冷剂经过第一抽气通路52a、第二抽气通路52b以及开度调整阀61而向吸入室5a流出,曲柄室压力Pc变低。在该情况下,斜板23的倾斜角度变大,且容量变大。

  另外,在该压缩机中,预先设定了设定吸入压力和设定曲柄室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阀体65打开时的开阀压设为设定吸入压力,并将第二阀体67关闭时的闭阀压设为设定曲柄室压力。设定吸入压力以及设定曲柄室压力的大小能够适当设定。

  当车辆的发动机的开关被接通时,压缩机以最小容量状态(关闭状态)运转。在此期间,容量控制阀13由于来自控制器49的信号而打开。因此,控制止回阀14为打开状态,喷出室5b与曲柄室15连通,经过容量控制阀13的控制压力Pcv比曲柄室压力Pc高。因此,如图2所示,在开度调整阀61中,第一阀体65向上方滑动而缩小吸入窗61c的开度,并且第二阀体67向上方滑动而关闭抽气窗61d。

  更加详细而言,如图4所示,第二阀体67与阀外壳63的突出部75抵接而形成限制部74。并且,限制部74限制从抽气窗61d经过第二阀室71b、第一阀室71a、吸入窗61c以及吸入通路51而流向吸入室5a的制冷剂。

  若车辆长时间停车、或者空调装置停止并经过长时间,则存在曲柄室15内的制冷剂冷却而成为液体制冷剂的情况。在该状态下打开空调装置的开关而起动压缩机时,第一阀体65由于螺旋弹簧69的作用力而在第一阀室71a内位于上位置,各吸入窗61c的开度为最小。容量控制阀13由于来自控制器49的信号而关闭,喷出室5b与曲柄室15的连通缩小。此时,控制压力Pcv被减压,另一方面,曲柄室压力Pc由于曲柄室15内的液体制冷剂的存在而比控制压力Pcv高,控制止回阀14关闭。

  在第二阀体67中,对一方的端面作用曲柄室压力Pc,并且对另一方的端面作用控制压力Pcv。此时,高压的曲柄室压力Pc的制冷剂从抽气窗61d向间隙C供给。因此,曲柄室压力Pc作用于受压面77e,曲柄室压力Pc的制冷剂将阀座面75a与抵接面77f推开。因此,第二阀体67以将抽气窗61d开放的方式向下方滑动。此时,螺旋弹簧69的作用力也作用于使第二阀体67向下方滑动的方向。

  绕向第二阀体67的背后的制冷剂的泄漏被端部密封件82抑制,因此第二阀体67由于曲柄室压力Pc与控制压力Pcv的压差而在第二阀室71b内迅速地位于下位置,第二阀室71b打开各抽气窗61d。

  因此,在起动时积存于曲柄室15内的液体制冷剂经过各抽气窗61d、第二阀室71b、第一阀室71a以及吸入窗61c而向吸入室5a迅速地移动。由此,在该压缩机中,曲柄室压力Pc迅速地降低,因此容易迅速地提升容量。

  第二阀体67由于进一步的时间的经过,如图5所示向下方滑动到与盖体63b抵接。在此期间,端部密封件82将从抽气窗61d经过第二阀体主体77的周面而要绕向第二阀体67的背后的制冷剂密封。另外,从抽气窗61d进入第二阀体主体77的周面的曲柄室压力Pc的制冷剂容易进入密封槽77g内的端部密封件82的背后,而使密封槽77g承受曲柄室压力Pc,从而容易向第二阀体主体77传递曲柄室压力Pc。另外,采用了PTFE制的端部密封件81,因此第二阀体主体77在第二阀室71b内容易沿轴心V方向滑动,从而第二阀体67的响应性提升。

  因此,曲柄室15内的制冷剂经过第一抽气通路52a、抽气窗61d、第二阀室71b、第一阀室71a、吸入窗61c以及吸入通路51而流向吸入室5a,因此曲柄室压力Pc迅速地下降,斜板23的倾斜角度迅速地变大,迅速地转换为图6所示的最大容量状态。

  因此,该压缩机在从最小容量状态提升容量的迅速性上优异。

  在压缩机的运转中成为最小容量状态(关闭运转状态)之后,在再次成为最大容量状态的情况下,也要求第二阀体67从图2所示的封闭抽气窗61d的上位置向图6所示的打开抽气窗61d的下位置移动。

  在最大容量时,由于控制器49的信号,容量控制阀13缩小喷出室5b与曲柄室15之间的连通面积。曲柄室压力Pc由于来自压缩室35的窜气而处于比第二供气通路43内的控制压力Pcv高的状态,从而控制止回阀14被关闭。

  在开度调整阀61中,吸入压力Ps比设定吸入压力高,第一阀体65通过吸入制冷剂而向下方移动。在第二阀体67的受压面77e作用有曲柄室压力Pc,曲柄室压力Pc的制冷剂将阀座面75a与抵接面77f推开。因此,第二阀体67以将抽气窗61d开放的方式向下方滑动。此时,由于端部密封件82的存在,绕向第二阀体67的背后的制冷剂的泄漏被抑制,第二阀体67迅速地移动,迅速地转换为最大容量状态。

  (实施例2)

  如图7所示,实施例2的压缩机在筒部77b的周面与抽气窗61d之间部不存在间隙C,第二阀体主体77不具有受压面77e。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在该压缩机中,得不到受压面77e的作用效果,但是能够起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作用效果。

  以上,结合实施例1、2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例1、2的限制,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适当变更而应用。

  例如,在实施例1、2中,端部密封件82设置于第二阀体主体77的密封槽77g内,但也可以将密封件设置于阀外壳63。

  另外,在实施例1、2的压缩机中,吸入室5a设为与阀收容室47一体,但也可以是将吸入室5a与阀收容室47设为分体、并且吸入室5a与阀收容室47通过通路而连通的结构。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车辆的空调装置等。

《容量可变型斜板式压缩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