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 电动机、泵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独创技术40190字

电动机、泵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2021-03-24 14:04:45

电动机、泵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装置等中使用的电动机。另外,本发明涉及具备该电动机的泵装置及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泵装置中使用的电动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是三相无刷电动机。该电动机具备转子和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定子。定子具备:绝缘体;多个驱动用线圈;以及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具有多个突极部,驱动用线圈经由绝缘体卷绕在多个突极部上。定子铁芯是在电动机的轴向上层叠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磁性板而形成的层叠铁芯。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中,绝缘体具备在驱动用线圈的外周侧覆盖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端面的铁芯外侧面覆盖部。铁芯外侧面覆盖部还起到防止卷绕在定子的突极部的驱动用线圈向电动机的径向上的外侧塌陷的作用。即,铁芯外侧面覆盖部起到防止驱动用线圈向径向外侧散开的作用。另外,在电动机的轴向上的输出侧覆盖定子铁芯的端面的铁芯外侧面覆盖部的输出侧的端面,形成有向输出侧突出的壁部。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中,在定子的输出侧,连接U相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连接V相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以及连接W相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沿着电动机的径向上的壁部的外侧面配置。穿绕搭接线时,壁部起到向电动机的周向引导搭接线的作用。壁部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的输出侧的端面靠输出侧的位置,搭接线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的输出侧的端面靠输出侧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133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中,因为在用于防止卷绕在定子的突极部的驱动用线圈散开的铁芯外侧面覆盖部的输出侧的端面,以向输出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沿着径向外侧面配置搭接线的壁部,所以电动机在轴向上大型化。为了使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在轴向上小型化,只要减少磁性板的层叠数并缩短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长度,或者减少驱动用线圈的匝数即可,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的转矩降低。

  于是,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具备经由绝缘部件卷绕多个驱动用线圈的定子铁芯,即使在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在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搭接线的导向壁,也能够确保转矩并且在轴向上小型化。另外,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该电动机的泵装置及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具备转子和定子,该转子具有驱动用磁铁,该定子形成为筒状,且配置于转子的外周侧,定子具备绝缘部件、多个驱动用线圈以及定子铁芯,该定子铁芯具有分别经由绝缘部件卷绕多个驱动用线圈的多个突极部,将形成为筒状的定子的轴向上的一方设为第一方向时,在绝缘部件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防止驱动用线圈向定子的径向外侧散开的导向壁,连接同相的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沿着定子的径向上的导向壁的外侧面配置。

  在本发明中,电动机例如是三相电动机,电动机的定子具备:多个U相的驱动用线圈、多个V相的驱动用线圈、多个W相的驱动用线圈、连接多个U相的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连接多个V相的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以及连接多个W相的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

  在本发明的电动机中,在绝缘部件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形成有防止驱动用线圈向定子的径向外侧散开的导向壁。另外,在本发明中,连接同相的驱动用线圈的搭接线沿着定子的径向上的导向壁的外侧面配置。即,在本发明中,搭接线沿着防止驱动用线圈散开的导向壁的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因此,在本发明中,没有必要将沿着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搭接线的壁部等形成为从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

  因此,在本发明中,即使没有为了缩短定子铁芯的轴向上的长度而减少磁性板的层叠数或减少驱动用线圈的匝数,也能够在轴向上使定子小型化。其结果是,在本发明中,即使在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在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搭接线的导向壁,也能够确保电动机的转矩,并且在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将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搭接线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像这样构成时,能够缩短轴向上的导向壁的长度。因此,能够在轴向上使电动机更加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形成有突起痕,该突起痕是从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被去除的痕迹。即,在本发明中,在制造电动机时,理想的是,在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形成有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

  像这样构成时,在完成后的电动机中,即使搭接线沿着防止驱动用线圈散开的导向壁的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在制造电动机时,也能够利用从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突出的突起穿绕搭接线。因此,即使缩短轴向上的导向壁的长度,也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另外,在完成后的电动机中,因为从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已被去除,所以即使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也可以在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绝缘部件由安装至每个突极部的多个独立绝缘部件构成,将定子的周向中的、搭接线所穿绕的方向设为第三方向、将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设为第四方向时,在独立绝缘部件上,作为导向壁形成有第一导向壁,该第一导向壁配置于安装该独立绝缘部件的突极部的第三方向侧,在第一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的第四方向端侧形成有突起痕,该突起痕是从第一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被去除的痕迹。

  像这样构成时,在完成后的电动机中,即使搭接线沿着第一导向壁的径向外侧面配置,在制造电动机时,也能够利用从第一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突出的突起穿绕搭接线。因此,即使缩短轴向上的第一导向壁的长度,也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另外,在完成后的电动机中,因为从第一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被去除,所以即使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也可以在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另外,像这样构成时,在制造电动机时,因为在配置于突极部的第三方向侧的第一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的第四方向端侧形成有突起,所以在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时容易从经由绝缘部件卷绕于定子铁芯的突极部上的驱动用线圈将搭接线引出。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独立绝缘部件上,作为导向壁形成有第二导向壁,该第二导向壁配置于安装该独立绝缘部件的突极部的第四方向侧,在第二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的第三方向端侧形成有突起痕,该突起痕是从第二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被去除的痕迹。

  像这样构成时,在制造电动机时,因为能够利用从第二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突出的突起穿绕搭接线,所以即使缩短轴向上的第二导向壁的长度,也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另外,在完成后的电动机中,因为从第二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被去除,所以即使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也可以在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另外,像这样构成时,在制造电动机时,因为在配置于突极部的第四方向侧的第二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的第三方向端侧形成有突起,所以在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时容易朝向定子铁芯的突极部引入搭接线。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独立绝缘部件上,作为导向壁形成有在定子的周向上配置于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之间的第三导向壁。像这样构成时,能够有效地防止驱动用线圈向径向外侧的散开。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定子的径向上的导向壁的外侧面的从第一方向侧观察时的形状为以定子的轴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像这样构成时,容易抑制搭接线的松弛和张紧。

  本发明的电动机可以应用于下述的泵装置,该泵装置具备:叶轮,该叶轮与转子一体形成或固定于转子上;泵室,该泵室配置叶轮及转子并且供流体通过;以及隔壁部件,该隔壁部件配置于定子和泵室之间,且具有防止泵室内的流体流入到定子的配置部位的隔壁。在该泵装置中,即使在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在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搭接线的导向壁,也能够确保电动机的转矩,并且在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因此,在该泵装置中,能够确保泵装置的特性,并且在轴向上使泵装置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隔壁具备:圆筒状的圆筒部,其在定子的径向上配置于转子和定子之间;底部,其封闭圆筒部的第二方向端;以及凸缘部,其从圆筒部的第一方向端向定子的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配置于定子的第一方向侧,在凸缘部的第二方向侧的表面形成有向第一方向侧凹陷的凹部,在凹部配置有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侧的端部。像这样构成时,能够在轴向上使泵装置更小型化。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凹部以在定子的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按多个突极部中的每一个形成于多个部位,定子的周向上的凹部之间为加强用的肋。像这样构成时,即使在凸缘部形成有凹部,也能够确保凸缘部的强度。

  本发明的电动机例如通过下述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制造,该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具备:绕线工序,经由绝缘部件将驱动用线圈卷绕到突极部并且沿着突起穿绕搭接线;以及突起去除工序,在绕线工序之后去除突起。在该制造方法中,因为在绕线工序中利用从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突出的突起穿绕搭接线,所以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另外,在该制造方法中,因为在突起去除工序中从导向壁的第一方向上的端面向第一方向侧突出的突起被去除,所以即使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也可以在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在具备经由绝缘部件卷绕多个驱动用线圈的定子铁芯的电动机中,即使在绝缘部件上形成有在径向上的外侧面配置搭接线的导向壁,也能够确保电动机的转矩,并且在轴向上使电动机小型化。另外,在本发明的泵装置中,能够确保泵装置的特性,并且在轴向上使泵装置小型化。另外,只要通过本发明的电动机的制造方法制造电动机,则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的绕线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及隔壁部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定子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的隔壁部件的立体图。

  图7的(A)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7的(B)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定子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制造图3所示的定子时的、图7的(B)的E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装置;2…叶轮;3…电动机;5…转子;6…定子;9…泵室;11…隔壁部件;11a…隔壁;11b…圆筒部;11c…底部;11d…凸缘部;11j…凹部;11k…肋;14…驱动用磁铁;23U、23V、23W…驱动用线圈;24…定子铁芯;24b…突极部;25…绝缘体(绝缘部件);26…独立绝缘体(独立绝缘部件);26b…导向壁(第一导向壁);26c…导向壁(第二导向壁);26d…导向壁(第三导向壁);26e、26g…突起;26f、26h…突起痕;27U、27V、27W…搭接线;CW…第四方向;CCW…第三方向;Z1…第一方向;Z2…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泵装置的概略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6及隔壁部件11的立体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1的上侧(Z1方向侧)设为“上”侧,将图1的下侧(Z2方向侧)设为“下”侧。

  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是称为密封泵(屏蔽电动泵)类型的泵,具备叶轮2和使叶轮2旋转的电动机3。电动机3为三相电动机。具体地说,电动机3为三相无刷电动机。电动机3具备转子5、定子6及用于控制电动机3的电路基板4。叶轮2及电动机3配置于壳体的内部,该壳体具备外壳7和覆盖外壳7的上部的上壳8。外壳7和上壳8通过省略了图示的螺丝互相固定。

  在上壳8形成有流体的吸入部8a和流体的排出部8b。在外壳7和上壳8之间形成有供从吸入部8a吸入的流体朝向排出部8b通过的泵室9。另外,在外壳7和上壳8的接合部分配置有用于确保泵室9的密闭性的密封部件(O型圈)10。外壳7具备隔壁部件11和树脂制的树脂密封部件12,该隔壁部件11具有配置于泵室9和定子6之间以便将泵室9和定子6隔开的隔壁11a,该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隔壁部件11的下表面及侧面。

  转子5具备驱动用磁铁14、圆筒状的套筒15以及保持驱动用磁铁14及套筒15的保持部件16。保持部件16形成为带凸缘的大致圆筒状。驱动用磁铁14固定于保持部件16的外周侧,套筒15固定于保持部件16的内周侧。在配置于上侧的保持部件16的凸缘部16a固定有叶轮2。即,在转子5上安装有叶轮2。叶轮2及转子5配置于泵室9。

  转子5被固定轴17能旋转地支承。固定轴17配置为固定轴17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即,上下方向是转子5的轴向。固定轴17的上端部被上壳8保持,固定轴17的下端部被外壳7保持。固定轴17插通到套筒15的内周侧。另外,在固定轴17上安装有与套筒15的上端面抵接的推力轴承部件18。在本实施方式中,套筒15作为转子5的向心轴承发挥作用,套筒15及推力轴承部件18作为转子5的推力轴承发挥作用。

  定子6具备多个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定子铁芯24以及作为绝缘部件的绝缘体25,整体上形成为筒状。具体地说,定子6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定子6隔着隔壁11a配置于转子5的外周侧,定子6配置为定子6的轴向和上下方向一致。即,上下方向是定子6的轴向。关于定子6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上方向(Z1方向)为第一方向,该第一方向是定子6的轴向上的一方,下方向(Z2方向)为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是与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转子5及定子6的径向(即,电动机3的径向)设为“径向”,将转子5及定子6的周向(即,电动机3的周向(圆周向))设为“周向”。

  如上所述,隔壁部件11具备隔壁11a。隔壁11a形成为带凸缘的大致有底圆筒状,具备圆筒部11b、底部11c以及凸缘部11d。圆筒部11b形成为圆筒状,以覆盖驱动用磁铁14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即,圆筒部11b配置于转子5和定子6之间。具体地说,圆筒部11b在径向上配置于转子5和定子6之间。

  底部11c形成为封闭圆筒部11b的下端的圆盘状。凸缘部11d形成为从圆筒部11b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展。如图1所示,隔壁11a的内侧及上侧为泵室9,叶轮2及转子5配置于隔壁11a的内侧及上侧。隔壁11a起到防止泵室9内的流体流入到定子6及电路基板4的配置部位的作用。关于隔壁部件11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定子、外壳及电路基板的结构)

  图3是图2所示的定子6的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定子6的俯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定子6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图2所示的隔壁部件11的立体图。

  如上所述,定子6具备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定子铁芯24以及绝缘体25。定子铁芯24是层叠铁芯,该层叠铁芯是通过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磁性板在上下方向上层叠而形成的。定子铁芯24具备形成为环状的外周环部24a和从外周环部24a朝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部24b。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24具备九个突极部24b。九个突极部24b以等角度间距形成,在周向上以规定间距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定子铁芯24所具有的突极部24b的数量也可以是九个以外的数量。

  外周环部24a形成为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的外周面的形状为大致圆形状的环状。外周环部24a的外周面构成定子铁芯24的外周面。外周环部24a由九个外周部24e构成。即,外周环部24a由与突极部24b相同数量的外周部24e构成。突极部24b形成于周向上的外周部24e的中心。构成突极部24b的前端部(径向的内侧端部)的突极前端部24c的前端面(径向的内侧端面)隔着圆筒部11b与驱动用磁铁14的外周面对置。从上下方向观察时,突极前端部24c的形状为圆弧状。

  本实施方式的定子铁芯24是卷边铁芯,该卷边铁芯通过将以直线状连接的九个外周部24e(参照图5)在外周部24e和外周部24e间的边界部分折弯并将其端部彼此连接而形成。即,定子铁芯24通过将由作为外周环部24a的带状铁芯和从该带状铁芯的一表面立起的九个突极部24b构成的铁芯的端部彼此连接而形成为环状。

  绝缘体25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体25由安装在每个突极部24b上的多个独立绝缘体26构成。即,绝缘体25由九个独立绝缘体26构成。独立绝缘体26形成为两端具有凸缘部的带凸缘的筒状,以形成为筒状的独立绝缘体26的轴向和定子6的径向一致的方式安装于突极部24b。本实施方式的独立绝缘体26是独立绝缘部件。需要说明的是,独立绝缘体26由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分割的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构成,通过组合上绝缘体和下绝缘体形成独立绝缘体26。

  独立绝缘体26具备在径向上构成独立绝缘体26的外侧部分的外侧凸缘部26a。外侧凸缘部26a覆盖外周环部24a的上下两端面和外周环部24a的内周侧。覆盖外周环部24a的上端面的外侧凸缘部26a的上端部的上表面(即,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是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在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形成有防止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向径向外侧散开的导向壁26b~26d。即,在绝缘体25的上端部形成有防止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向径向外侧散开的导向壁26b~26d。

  导向壁26b~26d从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朝向上侧立起。另外,在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形成有三个导向壁26b~26d。即,在独立绝缘体26上形成有三个导向壁26b~26d。三个导向壁26b~26d以在周向上隔开间隔的状态配置。

  具体地说,将周向中的、图4的顺时针的方向(图4的CW方向)设为“顺时针方向”、将图4的逆时针的方向(图4的CCW方向)设为“逆时针方向”时,导向壁26b配置于安装独立绝缘体26的突极部24b的逆时针方向侧,导向壁26c配置于安装独立绝缘体26的突极部24b的顺时针方向侧,导向壁26d在周向上配置于导向壁26b和导向壁26c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壁26b配置于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的逆时针方向端侧,导向壁26c配置于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的顺时针方向端侧,导向壁26d配置于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的周向上的中心位置。另外,导向壁26b~26d形成于外侧凸缘部26a的上表面的径向上的大致中心位置。本实施方式的导向壁26b是第一导向壁,导向壁26c是第二导向壁,导向壁26d是第三导向壁。

  导向壁26b~26d形成为弯板状。具体地说,导向壁26b~26d形成为从上侧观察时的形状呈以定子6的轴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的弯板状,导向壁26b~26d以导向壁26b~26d的厚度方向和径向一致的方式配置。即,径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外侧面的从上侧观察时的形状是以定子6的轴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导向壁26b~26d的上端面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上端面靠上侧的位置。

  在导向壁26b的上端面形成有突起痕26f,该突起痕26f是从导向壁26b的上端面向上侧突出的突起26e(参照图5)被去除的痕迹。同样地,在导向壁26c的上端面形成有突起痕26h,该突起痕26h是从导向壁26c的上端面向上侧突出的突起26g(参照图5)被去除的痕迹。突起痕26f形成于导向壁26b的上端面的顺时针方向端侧,突起痕26h形成于导向壁26b的上端面的逆时针方向端侧。

  具体地说,突起痕26f形成于导向壁26b的上端面的顺时针方向端,突起痕26h形成于导向壁26c的上端面的逆时针方向端。突起26e、26g形成为圆柱状,突起痕26f、26h形成为圆盘状。在制造定子6时,穿绕后面将描述的搭接线27U、27V、27W时,突起26e、26g起到引导搭接线27U、27V、27W的作用。

  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由铝合金或铜合金制成的导线构成。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经由绝缘体25分别卷绕到九个突极部24b的每一个上,定子6具备九个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3是三相无刷电动机。九个驱动用线圈23U、23V、23W中的三个驱动用线圈23U是U相线圈,其余六个驱动用线圈23V、W中的三个驱动用线圈23V是V相线圈,剩下的三个驱动用线圈23W是W相线圈。

  即,定子6具备三个U相驱动用线圈23U、三个V相驱动用线圈23V以及三个W相驱动用线圈23W。驱动用线圈23U、驱动用线圈23V以及驱动用线圈23W在周向上按顺序排列。通过将一根导线按顺序卷绕于三个突极部24b而形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U,通过将一根导线按顺序卷绕于三个突极部24b而形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V,通过将一根导线按顺序卷绕于三个突极部24b而形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W。

  构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U的一根导线的一端部通过软钎焊固定于电路基板4上。同样地,构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V的一根导线的一端部及构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W的一根导线的一端部通过软钎焊固定于电路基板4上。构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U的一根导线的另一端部、构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V的一根导线的另一端部及构成三个驱动用线圈23W的一根导线的另一端部连接到公用线(省略图示)。

  三个驱动用线圈23U由两根搭接线27U连接。同样地,三个驱动用线圈23V由两根搭接线27V连接,三个驱动用线圈23W由两根搭接线27W连接。即,定子6具备连接三个驱动用线圈23U的两根搭接线27U、与三个驱动用线圈23V连接的两根搭接线27V以及连接三个驱动用线圈23W的两根搭接线27W。

  如图3、图4所示,连接U相驱动用线圈23U的搭接线27U、连接V相驱动用线圈23V的搭接线27V及连接W相驱动用线圈23W的搭接线27W沿着径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外侧面配置。即,连接同相的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搭接线27U、27V、27W沿着径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外侧面配置。

  搭接线27U、27V、27W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上端面靠下侧的位置。另外,搭接线27U、27V、27W沿逆时针方向穿绕。本实施方式的逆时针方向(CCW方向)为第三方向,该第三方向是定子6的周向中的、搭接线27U、27V、27W所穿绕的方向,顺时针方向(CW方向)为第四方向,该第四方向是与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

  隔壁部件11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形成。如上所述,隔壁部件11的隔壁11a具备圆筒部11b、底部11c以及凸缘部11d。另外,如上所述,底部11c封闭圆筒部11b的下端,凸缘部11d从圆筒部11b的上端向径向外侧扩展。在底部11c的上表面形成有保持固定轴17的下端侧的轴保持部11f(参照图1)。在底部11c的下表面形成有用于将电路基板4固定于隔壁部件11的固定用突起11g和用于将电路基板4定位的定位用突起11h。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了固定用突起11g及定位用突起11h的图示。

  凸缘部11d配置于定子6的上侧。在凸缘部11d的下表面形成有配置导向壁26b~26d的上端部的凹部11j。凹部11j从凸缘部11d的下表面向上侧凹陷。另外,凹部11j以在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形成于多个部位。具体地说,按每个突极部24b以在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状态形成有凹部11j。即,在凸缘部11d的下表面形成有九个凹部11j。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凹部11j的形状为以圆筒部11b的轴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周向上的凹部11j之间成为加强用的肋11k。

  电路基板4是玻璃环氧基板等刚性基板,形成为平板状。在电路基板4的厚度方向和上下方向一致的状态下、且由固定用突起11g和定位用突起11h定位的状态下,电路基板4由拧入到固定用突起11g的螺丝28固定。即,电路基板4在比底部11c靠下侧的位置处固定于底部11c,且配置于泵室9的外侧。另外,电路基板4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及定子铁芯24靠下侧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电路基板4的外周端形成有缺口,构成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导线的一端部配置在该缺口中。另外,在电路基板4的下表面沿着缺口的边缘形成有软钎焊导线的一端部的焊料焊盘。

  树脂密封部件12由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塑料)形成。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定子6及电路基板4。树脂密封部件12起到保护电路基板4及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等不受流体影响的作用。另外,树脂密封部件12整体上形成为大致有底圆筒状,完全覆盖定子6、圆筒部11b及底部11c。另外,树脂密封部件12覆盖除了前后方向上的一部分以外的整个电路基板4和凸缘部11d的下表面。

  (定子的制造方法)

  图7的(A)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定子6的制造方法的俯视图,图7的(B)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定子6的制造方法的侧视图。图8是用于说明制造图3所示的定子6时的图7的(B)的E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在制造定子6时,首先,将绝缘体25安装到形成环状的定子铁芯24之前的带状铁芯上。即,将独立绝缘体26安装到形成环状的定子铁芯24之前的带状铁芯的每个突极部24b。具体地说,将突起26e、26g被去除之前的独立绝缘体26安装至带状铁芯的每个突极部24b上。即,将形成有突起26e、26g的独立绝缘体26安装至带状铁芯的每个突极部24b上(参照图5)。

  之后,经由绝缘体25将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卷绕至九个突极部24b(绕线工序)。在绕线工序中,使用绕线机自动卷绕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另外,在绕线工序中,按顺序卷绕驱动用线圈23U、驱动用线圈23V及驱动用线圈23W。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W,其次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V,最后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U。

  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W时,例如,首先将第一个驱动用线圈23W卷绕在配置于带状铁芯的一端的突极部24b(例如,配置于图7的左端的突极部24b)。当第一个驱动用线圈23W被卷绕时,沿着突起26e(具体地说,沿着突起26e的突极部24b侧的侧面)引出搭接线27W之后(参照图7的(A)),将搭接线27W穿绕到卷绕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参照图7的(B))。

  这时,沿着安装于卷绕了第一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上的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e、配置于卷绕了第一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和卷绕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之间的两个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e、26g及安装于卷绕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上的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g穿绕搭接线27W。

  之后,沿着安装于卷绕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上的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g(具体地说,沿着突起26g的突极部24b侧的侧面)引入搭接线27W之后(参照图7的(A)),卷绕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在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的卷绕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因为构成驱动用线圈23W的导线被拉至比导向壁26b~26d的上端面靠下侧的位置,所以第一个驱动用线圈23W和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之间的搭接线27W沿着导向壁26b~26d的径向外侧面向下侧移动(参照图8的(A))。

  当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被卷绕时,同样地,沿着突起26e引出搭接线27W,之后,将搭接线27W穿绕到供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卷绕的突极部24b(参照图8的(A))。这时,沿着安装至卷绕了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上的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e、配置于卷绕了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的突极部24b和供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卷绕的突极部24b之间的两个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e、26g及安装至供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卷绕的突极部24b上的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g穿绕搭接线27W。

  之后,沿着安装至供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卷绕的突极部24b上的独立绝缘体26的突起26g引入搭接线27W之后,卷绕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在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的卷绕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因为构成驱动用线圈23W的导线被拉至比导向壁26b~26d的上端面靠下侧的位置,所以第二个驱动用线圈23W和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之间的搭接线27W沿着导向壁26b~26d的径向外侧面向下侧移动(参照图8的(B))。当第三个驱动用线圈23W被卷绕时,构成驱动用线圈23W的导线的一端部向下侧引出。

  当三个驱动用线圈23W被卷绕时,同样地,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V。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V时,沿着突起26e、26g穿绕搭接线27V。另外,当三个驱动用线圈23V被卷绕时,同样地,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U。卷绕三个驱动用线圈23U时,沿着突起26e、26g穿绕搭接线27U。当三个驱动用线圈23U被卷绕时,绕线工序结束。

  当绕线工序结束时,之后,去除突起26e、26g(突起去除工序)。在突起去除工序中,切断并去除突起26e、26g。当在突起去除工序中突起26e、26g被去除时,形成突起痕26f、26h。需要说明的是,在绕线工序中,搭接线27U、27V、27W未沿着导向壁26b~26d的径向外侧面向下侧移动的情况下,使搭接线27U、27V、27W沿着导向壁26b~26d的径向外侧面向下侧移动,之后,在突起去除工序中,切断并去除突起26e、26g。

  当突起去除工序结束时,以突极部24b向径向内侧突出的方式将带状铁芯的端部彼此连接,形成环状的定子铁芯24。当环状的定子铁芯24形成时,定子6完成。需要说明的是,当定子6完成时,将隔壁部件11的圆筒部11b插入到定子6的内周侧,将定子6安装至隔壁部件11上。另外,将电路基板4固定至隔壁部件11上。之后,将向下侧引出的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导线的一端部软钎焊固定至电路基板4上。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防止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向径向外侧散开的导向壁26b~26d形成于绝缘体25的上端部,搭接线27U、27V、27W沿着径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外侧面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搭接线27U、27V、27W沿着防止驱动用线圈23U、23V、23W散开的导向壁26b~26d的径向外侧面配置。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必要将沿着径向外侧面配置搭接线27U、27V、27W的壁部等形成为从导向壁26b~26d的上端面向上侧突出。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没有为了缩短定子铁芯24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而减少磁性板的层叠数或者减少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匝数,也能够在上下方向(轴向)上使定子6小型化。其结果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绝缘体25上形成有在径向外侧面配置搭接线27U、27V、27W的导向壁26b~26d,也能够确保电动机3的转矩,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使电动机3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搭接线27U、27V、27W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上端面靠下侧的位置,所以能够缩短上下方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长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电动机3更加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能够确保电动机3的转矩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使电动机3小型化,所以能够确保泵装置1的特性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使泵装置1小型化。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隔壁部件11的凸缘部11d的下表面形成有配置导向壁26b~26d的上端部的凹部11j,所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泵装置1更加小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周向上的凹部11j之间成为加强用的肋11k,所以即使在凸缘部11d形成有凹部11j,也能够确保凸缘部11d的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向壁26b的上端面形成有突起痕26f,该突起痕26f是从导向壁26b的上端面向上侧突出的突起26e被去除的痕迹,在导向壁26c的上端面形成有突起痕26h,该突起痕26h是从导向壁26c的上端面向上侧突出的突起26g被去除的痕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造定子6时,在导向壁26b的上端面形成有突起26e并且在导向壁26c的上端面形成有突起26g。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绕线工序中,沿着突起26e、26g穿绕搭接线27U、27V、27W。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完成后的电动机3中,即使搭接线27U、27V、27W沿着防止驱动用线圈23U、23V、23W散开的导向壁26b~26d的径向外侧面配置,在制造定子6时,也能够利用从导向壁26b~26d的上端面突出的突起26e、26g穿绕搭接线27U、27V、27W。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缩短导向壁26b~26d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也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绕线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突起去除工序中,从导向壁26b、26c的上端面向上侧突出的突起26e、26g被切断并去除,所以能够使用绕线机容易地进行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绕线作业,还能够在上下方向上使电动机1小型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造定子6时,在配置于突极部24b的逆时针方向侧的导向壁26b的上端面的顺时针方向端形成有突起26e。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绕线作业时,容易从卷绕在突极部24b的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引出搭接线27U、27V、27W。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造定子6时,因为在配置于突极部24b的顺时针方向侧的导向壁26c的上端面的逆时针方向端形成有突起26g,所以在进行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绕线作业时容易朝向突极部24b引入搭接线27U、27V、27W。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周向上,在导向壁26b和导向壁26c之间形成有导向壁26d。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有效地防止驱动用线圈23U、23V、23W向径向外侧的散开。另外,将带状铁芯的端部彼此连接而形成环状的定子铁芯24时,容易抑制搭接线27U、27V、27W的松弛。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径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外侧面的从上侧观察时的形状是以定子6的轴心为曲率中心的圆弧状,所以容易抑制搭接线27U、27V、27W的松弛和张紧。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的一例,但不限于此,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径向上的导向壁26b~26d的外侧面的从上侧观察时的形状也可以是直线状。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独立绝缘体26上形成导向壁26d。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一体形成九个独立绝缘体26的上绝缘体,并且一体形成九个独立绝缘体26的下绝缘体。另外,独立绝缘体26也可以通过嵌件成型与定子铁芯24一体形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搭接线27U、27V、27W的上端部也可以配置于比驱动用线圈23U、23V、23W的上端面靠上侧的位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突起26e、26g也可以形成为圆柱状以外的形状。例如,突起26e、26g也可以形成为多棱柱状,也可以形成为长方体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绕线工序结束之后形成环状的定子铁芯24,然后切断并去除突起26e、26g。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突起去除工序中,通过切断去除了突起26e、26g,但是在突起去除工序中,也可以通过熔融等去除突起26e、26g。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导向壁26d的上端面形成从导向壁26d的上端面向上侧突出的突起被切断的痕迹即突起痕。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在导向壁26b、26c的上端面形成突起痕26f、26h。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部11j也可以贯穿周向上的整个区域形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形成凹部11j。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叶轮2也可以与转子5一体形成。例如,叶轮2也可以与保持部件16一体形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也可以是三相电动机以外的多相电动机。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动机3应用于泵装置1中,但电动机3也可以应用到泵装置1以外的装置中。

《电动机、泵装置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