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铁路建筑> 一种模块化常温浇筑式沥青路面早期强度提升设备独创技术10487字

一种模块化常温浇筑式沥青路面早期强度提升设备

2021-02-03 15:59:29

一种模块化常温浇筑式沥青路面早期强度提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沥青路面修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沥青路面修补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沥青路面施工使用微波加热车和电加热板对沥青路面加热再生。其中,整车功率大能耗较高,加热面积大且固定,无法现场根据需求调整,加热系统依托重载汽车安装,施工工作面大,路面加热产生的水蒸汽无法及时排除,用于日常小坑槽修补经济效益差,设备初次投入极高;而电加热板加热主要通过电加热板热量的传递,普遍存在表层过热,内部温度不够现象,且加热面积大且固定,设备初次投入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常温浇筑式沥青路面早期强度提升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块化常温浇筑式沥青路面早期强度提升设备包括罩体,该罩体底部为敞口,罩体内安装有微波发生器,该微波发生器发射出的微波经罩体内空间照射至罩体底部的敞口区域。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罩体侧壁安装有排气扇。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微波发生器包括激发源磁控管、波导盒和云母片,所述波导盒安装于罩体顶部,所述云母片安装于波导盒下透波口处,所述激发源磁控管安装在波导盒旁侧。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发源磁控管旁侧安装有散热风扇和温度传感器。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罩体的纵向剖面为等腰梯形,并且该等腰梯形的平行边中的短边为顶部、长边为底部且敞口,所述微波发生器安装在罩体顶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还包括外壳,所述罩体安装在外壳内,且罩体与外壳内顶部之间有空间,外壳内底部为敞口结构且与罩体的敞口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通风孔。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设有挂钩,相对侧设有挂构槽。

  可选的,沿罩体或外壳的敞口边缘设有屏蔽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基于微波技术,并且采用方便携带的特定尺寸,同时可根据修补区域自行拼装。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在路面集中作用,加热效率高、纵向温度梯度小、加热纵深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罩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结构示例图。

  图中:1—激发区域限位罩、2—安全防护罩、3—激发源磁控管、4—波导盒、5—云母片、6—冷却风扇、7—除湿风扇、8—屏蔽圈、9—温度传感器、10—220V交流电压输入端、11—电源开关、12—4000V直流电源、13 —输出电压调节器、14—温度控制继电器、15—高压输出线路、16—交流输出线路、17—挂钩、18—挂钩槽、19—通风孔、20—高压输入端、2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一种方案是底部敞口的罩体内安装一用于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的微波发生器,其中罩体具有微波工作限位的作用,确保微波在有限区域内有效激发路面材料,微波发生器可采用相关领域已有的微波发生器或微波发生装置,参考图1~3,一般的微波发生器包括激发源磁控管3、波导盒4、云母片5,其中磁控管3是用来产生微波,波导盒是用来为微波导向,使微波全部从波导盒空口处传入加热区域,云母主要是阻挡路面沥青烟气、沥青等溅入波导盒,影响磁控管。

  为确保装置工作有效性,罩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进一步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排气扇,该排气扇用于散热和除湿气。具体示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罩体材质可选择不锈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还可以是在罩体外设有外壳,以确保装置的工作安全性,并且,外壳与罩体顶部留有空间。

  更优选的是,罩体或外壳底部边缘与地面接缝处处设有屏蔽条或屏蔽圈,避免施工时微波外漏。具体示例中,屏蔽圈具体可安装在外壳2与罩体 1下底部边缘之间,屏蔽圈材质可选用铜丝网折叠而成,进一步优选的,屏蔽圈8在设备外露出适宜长度。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同时使用多台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且相邻设备之间可通过设在外壳外壁上的挂钩和挂钩槽组装在一起,实现模块化拼接。

  实施例:

  参考图1~3,一种具体的模块化常温浇筑式沥青路面早期强度提升设备,包括底部敞口的罩体1和安装在罩体顶部的波导盒4,

  其中罩体1选用不锈钢钢板弯折焊接而成,其纵截面为等腰梯形,且顶面和底面均为正方形,罩体台高10cm、顶面边长10cm、底面边长30cm,上底面中心位置开有4cm×8cm方孔,用于安装波导盒4;罩体四个斜侧面中心位置均开有一组直径1.5mm圆孔构成的通风孔19,用于空气流通,其中一个斜侧面中心位置安装除湿风扇7;

  波导盒4安装于罩体1上顶面中心位置,波导盒4下透波口处安装云母片5,波导盒4侧面安装激发源磁控管3;激发源磁控管3侧面散热处安装冷却风扇6和温度传感器9;

  进一步的方案中,设备还包括一底部敞口的外壳2,罩体及其内部结构安装在外壳内,外壳2由不锈钢钢板弯折焊接而成,呈正方体状,顶面和侧面完全封闭、下底面完全敞开,边长30cm,外壳2与罩体1下底部边缘之间安装屏蔽圈,屏蔽圈材质为两层铜丝屏蔽网折叠而成,屏蔽圈8外露长度为1-2cm;外壳2、罩体1与屏蔽圈8通过螺丝连接固定,且确保无宏观可见缝隙;以有效减少微波流散。

  外壳2侧面与冷却风扇6和除湿风扇7临近处开有一组构成的通风孔 19,用于空气流通;外壳2对称两侧面分别设有四个挂钩17与四个挂钩槽 18,施工过程中各挂钩挂在相应的挂钩槽中将不同独立模块拼装在一起;

  所述安全防护罩上顶面中间设有一个把手19,用于激发系统的挪动与拼装。

  工作时,激发源磁控管3与高压输出线路15连通;冷却风扇6和除湿风扇7并联与交流输出线路16连通;适用于本实用新型设备的控制电路可选用常规电路,具体示例如图4所示:220V交流电压输入端10与电源开关 11连通,温度控制继电器14与交流输出线路16并联于电源开关11输出端; 4000V直流电源12连接于温度控制继电器14输出端,高压输出线路15连通于4000V直流电源12输出端和激发源磁控管3的高压输入端20,输出电压调节器13连接于4000V直流电源12信号控制端;温度传感器9连接于温度控制继电器14温度输入端,冷却风扇6和所述除湿风扇7并联于电源开关11输出端;4000V直流电源12与激发源磁控管3需通过同一地线接地。

  具体使用实例:

  该实例为一具体的本实用新型设备使用实施例,具体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进行沥青路面的修补。

  该实施例的修补材料为一种包含可激发材料的沥青路面施工材料,除该例材料外,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还适用于其他沥青路面的修补材料,例如 AC-13沥青混合料。

  该实施例的修补材料由矿料、乳液两部分组成,所述矿料由下述原材料按照以下质量份的混和而成:集料70份、矿粉10份、可激发矿料20份配置而成;所述乳液为乳化沥青,乳液用量为5.0份。

  其中:所述矿料选择满足技术要求的石灰岩矿料,其中13.2mm、9.5mm、 4.75mm、2.36mm、1.18mm、0.6mm、0.3mm、0.15mm、0.075mm各档矿料质量比为5:33:21:4:0.5:0.5:2:2:2;

  矿粉选择满足要求的石灰岩磨细矿粉;可激发矿料选用炼钢厂的废钢渣破碎而成,其中4.75mm、2.36mm、1.18mm、0.6mm各档可激发矿料质量比为 14:3:1:2;

  乳化沥青选用阳离子慢裂型乳化沥青,固含量63%。并且所选用配料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中的相关要求。

  施工过程为:

  将修补材料与水2.5质量份比使用滚筒式搅拌机拌合时间宜控制在45 秒;

  然后将混合物人工浇筑于已清扫的沥青路面坑槽中,浇筑厚度宜为坑槽深度的1.1倍左右,并使用塑料抹子将混合料表面抹平;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照射修补坑槽及周边5cm的旧路面,激发8分钟,混合物内部温度达152℃以上。

  最后使用2吨小型压路机碾压5遍,使坑槽内修补材料表面与旧路面平齐。

  完成修补后,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完成修补后,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其中修补材料压实度、修补料劈裂强度依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相关规定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中温度测试均使用数显接触式温度计测试,测温范围-50-500℃,精度±0.5℃,每点位测试 3次取平均值;界面拉拔强度测试采用UTM-100万能试验机测试,测试范围: 0~100kN,加载速度50mm/min,将界面钻芯试件加工成直径50mm、高度50mm试件,粘结界面处于试件中部且垂直于受力方向,平行测试2组取平均值;界面粘结状态通过外观观测确定。

  测试结果表明:8min时修补材料核心温度最高可达170℃,沥青路面新 -旧界面温度达168℃,原路面受激发区域温度亦有一定升高,温度变化梯度较小,碾压成型后新-旧界面痕迹模糊,表面构造良好。

  1d后钻心取样,压实性能良好,压实度达98%以上,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沥青路面修补材料修补路面测试结果

  

《一种模块化常温浇筑式沥青路面早期强度提升设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