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水利工程> 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独创技术10099字

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

2021-02-26 10:53:11

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

  背景技术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对基坑支护的定义如下: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基坑开挖是否采用支护结构,采用何种支护结构,应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施工季节、地区工程经验等通过经济、技术、环境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在地下水位高、地层条件差、开挖深度大的基坑工程中,多采用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咬合灌注桩等支护结构。

  地下连续墙是基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护结构,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在地面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吊放钢筋笼,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从而形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

  在各个单元槽段之间,先后浇筑的水下混凝土在接缝处形成止水薄弱带,为提高接缝处的止水效果,可采用锁口管、工字钢等各种止水结构。一期槽段在浇筑混凝土前,设置锁口管或接头箱后,浇筑一期槽段混凝土;在二期槽段浇筑混凝土前,拔除锁口管或接头箱后,浇筑二期槽段混凝土,在二期槽段的混凝土与一期槽段的混凝土之间形成了一个人为延长的绕渗通道,从而达到止水要求。

  以上各种地下连续墙接缝止水结构适用于同步开工的新建结构,一期槽段、二期槽段地下连续墙在施工前已确定好各个槽段的长度、接缝布置,且施工前后间隔时间短,因此其接缝处理效果良好。

  随着城市地下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类地下基坑工程越来越多。新建的基坑工程受周边环境制约因素越发显著,紧贴原有地下基坑工程建设的案例越来越多。另外在轨道交通工程中,主体工程一般先开工,附属工程(例如风亭、出入口等)多受制于周边环境制约后开工,其平面布置方案存在不确定性,且附属工程均与主体工程相连。因此,当地下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地下水位高,地层条件差时,基坑支护结构多采用地下连续墙,但受制于各方面因素,原地下连续墙不能预留接口于后续地下连续墙,因此必须对新老地下连续墙之间的接缝进行处理,否则在基坑开挖期间易发生漏水漏砂,危及周边各类建构筑物的安全和基坑自身的安全。

  针对新老地下连续墙的接缝处理,目前在基坑接缝的迎土侧,一般采用注浆或高压旋喷桩进行土体加固,这种方法存在地面作业条件可能受周边管线制约、土体加固质量不宜控制、投资费用高等不利因素影响。

  因此,研发一种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用于处理当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地层条件差、地下水位高时,新老地下连续墙之间的接缝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长段地下连续墙、新地下连续墙和老地下连续墙;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一端与新地下连续墙连接、另一端与老地下连续墙接触,加长段地下连续墙与老地下连续墙接触处设置有多个注浆管;通过对所述注浆管注浆,填充新地下连续墙与老地下连续墙之间的缝隙,填充加长段地下连续墙与老地下连续墙之间的缝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新地下连续墙包括一期槽段和二期槽段,一期槽段和二期槽段之间有接缝止水装置;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与一期槽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浆管之间的平面布置间距为0.5-0.8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注浆管的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注浆孔孔径10mm,孔间距20-30cm;所述注浆管上下两端不钻孔长度为0.5-1.5m,作为止浆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和新地下连续墙的平面形式呈L型或Z型,加长段地下连续墙和新地下连续墙搭接段的长度在2-3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注浆管和一期槽段深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新老地下连续墙接缝附近新建一段加长地下连续墙,并在接缝处增设注浆管,注浆后再进行基坑开挖,通过人为延长的绕渗通道以及注浆加固,从而达到提高接缝止水效果,确保基坑开挖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缝止水装置为接头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缝止水装置为工字钢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加长段地下连续墙,2-新地下连续墙,21-一期槽段,22-二期槽段,23-接缝止水装置,3-老地下连续墙,41-附属基坑,42-主体基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新地下连续墙2和老地下连续墙3;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一端与新地下连续墙2连接、另一端与老地下连续墙3接触,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与老地下连续墙3接触处设置有多个注浆管11;通过对所述注浆管11注浆,填充新地下连续墙2与老地下连续墙3之间的缝隙,填充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与老地下连续墙3之间的缝隙。

  所述新地下连续墙2包括一期槽段21和二期槽段21,一期槽段21和二期槽段21之间有接缝止水装置23;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与一期槽段21连接。

  所述注浆管11之间的平面布置间距为0.5-0.8m。

  所述注浆管11的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注浆孔孔径10mm,孔间距20-30cm;所述注浆管11上下两端不钻孔长度为0.5-1.5m,作为止浆段。

  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和新地下连续墙2的平面形式呈L型或Z型,具体平面形式可根据主体基坑42的平面布置进行适时调整;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和新地下连续墙2搭接段的长度在2-3m。

  所述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注浆管11和一期槽段21深度一致,具体深度要求根据附属基坑41的要求确定。

  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多个注浆管11在加工完成后与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钢筋笼绑扎牢固,验收合格后分节编号;

  步骤2,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与新地下连续墙2的一期槽段21同步成槽、同步浇筑;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的注浆管11侧与老地下连续墙3接触;

  步骤3,在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达到设计强度后,附属基坑41(新建基坑)开挖施工前,在地面通过注浆管11的注浆;注浆时应分段、间隔施工,以便提高注浆质量;

  步骤4:注浆结束后,通过水泥浆液对注浆管11的注浆孔进行压力封孔。

  实际使用中,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成槽技术参数:

  1)紧邻主体基坑42(原有基坑)的槽段在开挖过程中,槽内应始终充满泥浆,以保持槽壁稳定;

  2)槽段开挖应加强稳定性的观测,如槽壁发生较严重局部坍塌时应及时回填并妥善处理;

  3)施工中泥浆漏失应及时补浆,始终保持所必须的液面高度。定期检查泥浆质量,及时调整泥浆指标;

  4)槽段开挖完毕,应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合格后方可进行清槽换浆工作;

  5)槽段终槽深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a.槽段终槽深度必须保证设计深度,同一槽段内,槽底开挖深度一致并保持平整;b.同一槽段内加长段地下连续墙1的槽底需与一期槽段21的槽底开挖深度一致;

  6)槽段的长度、厚度、倾斜度等应符合下列要求:a.槽段长度允许偏差±2.0%;b.槽段厚度允许偏差±10mm;c.槽段垂直度允许偏差±1/300;d.墙面局部突出不应大于100mm;e.墙面上预埋件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0mm;f.墙顶中心线偏差:≤30mm;g.孔洞、露筋、蜂窝的面积不得超过单元槽段裸露面积的5%;h.槽段接缝处无夹泥,无漏水现象;

  7)挖槽结束后应将槽底的沉渣等杂物清理干净,槽底清理和置换泥浆结束1小时后,槽底500mm高度以内的泥浆比重不大于1.15,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mm。

  注浆管11技术参数

  1)注浆管11采用42袖阀管,注浆液采用水泥浆液,浆液比例为0.5:1,水泥等级不低于42.5级;

  2)注浆压力0.15-0.2MPa;

  3)注浆管11应伸入孔底,注浆分段根据地层不同可取0.3-0.5m;

  4)浆液扩散半径应根据现场注浆试验确定,但不应小于250mm;

  5)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注浆:a.注浆量(每延米0.5m3)和注浆压力(0.2MPa)均达到设计要求;b.注浆量已达到设计值的75%,且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

  6)注浆结束后,采用0.5:1水泥浆液对注浆孔进行压力封孔。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新老地连墙接口处理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