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节点连接结构独创技术17305字

节点连接结构

2021-03-24 05:05:26

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篷房或其他需要搭建的房体,在搭建遇到节点连接时,通常会采用外夹片式螺栓安装或内置件式螺旋连接;外夹片式螺栓安装和内置件式螺旋连接都是采用普通的螺栓安装方式,螺母预紧时型材侧壁产生变形,导致螺栓与螺母之间无法拧紧,外夹片或内置片与型材侧壁之间无摩擦力,主要靠孔壁挤压承载,孔壁容易破坏,节点承载能力差。另,外夹片式螺栓与连接孔之间存在间隙,节点在受力时螺栓与孔壁会产生相对滑动,导致节点位置发生转动,型材较长时结构会发生大位移,无法达到刚接效果,节点钢性差。而采用内置件连接方式时内置件规格小于型材内空,型材与内置件之间无面接触,节点易转动,刚性差。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可消除型材与连接结构之间的间隙,使得节点连接刚性好、抗震性强的节点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刚性好、抗震性强的节点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点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连接结构,第一型材连接于第二型材形成中空的内腔,连接结构设置于内腔中且多面抵接于内腔,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由于包括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置于第一型材与第二型材的内腔中且多面抵接于内腔,使得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与连接结构之间为面接触,面接触可以产生较大摩擦力以承受载荷,使得螺栓不受剪,孔壁不受挤压,节点刚性效果好。另,连接结构采用两个连接板连接,连接更紧密,节点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

  较佳地,内腔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第一连接板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表面抵接于底壁,上表面与顶壁之间形成一夹角。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平行于内腔的底壁且抵接于底壁,而上表面与顶壁之间形成一呈夹角的空间,以用于安装第二连接板,结构简单,连接效果好。

  较佳地,第二连接板安装于上表面与顶壁之间且抵接于上表面和顶壁。第二连接板由夹角的宽口端进入到内腔中,并挤压上表面和顶壁,使得上表面和顶壁之间无间隙,结构紧凑,不会产生滑动,节点的连接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

  较佳地,第二连接板呈横截面渐小的结构。第二连接板由小端先进入夹角空间内,使得第二连接板可以置满整个夹角空间,结构紧凑,不会产生滑动,节点的连接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

  较佳地,内腔还包括两个侧壁,第一连接板远离侧壁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固定于侧面且凸伸出上表面,借由限位块以使第二连接板按预设轨迹连接于第一连接板。设置有凸伸的限位块,可以使得第二连接板在与第一连接板配合时,沿着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滑行,不会偏离出第一连接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顶壁和/或底壁设置有用于限位的筋板,借由筋板以使第二连接板按预设轨迹连接于第一连接板。通过在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内腔中设置用于限位的筋板,安装第一连接板后,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与内腔的侧壁以及筋板形成一限位空间,使得第二连接板在与第一连接板配合时,沿着第一连接板的上表面滑行,不会偏离出第一连接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侧面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螺接于第二连接孔,以使第一连接板安装于内腔中。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板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通过螺栓连接,结构简单,连接稳固。

  较佳地,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孔,第一螺孔螺接于第二螺孔以使第二连接板固定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置于夹角空间不会晃动后,再通过螺丝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结构更稳固。

  较佳地,顶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长条形孔,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三螺孔,长条形孔螺接于第三螺孔以使第二连接板固定于第一型材或第二型材。在型材上开设长条形孔,使得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任意位置均能通过长条形孔锁紧于第一型材或第二型材,长条形孔的适应性更强,安装更方便。

  较佳地,上表面还设置有凸部,借由凸部以确定第二连接板安装到位。设置有凸部,可以在安装时将第一连接板卡合于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而且凸部可以对第二连接板进行限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较佳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倒角部,借由倒角部以缓和第二连接板与凸部的接触。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倒角部,可以避免第二连接板直接碰撞凸部,设置有倒角部,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节点连接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第一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型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第一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节点连接结构;101、内腔;

  10、第一型材;11、第一连接孔;12、长条形孔;13、筋板;

  20、第二型材;

  30、第一连接板;31、限位块;32、凸部;33、第二连接孔;34、第一螺孔;

  40、第二连接板;41、倒角部;42、第二螺孔;43、第三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点连接结构100,包括第一型材10、第二型材20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的连接结构,第一型材10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二型材20,并形成中空的内腔101。具体的,连接结构设置于内腔101中且多面抵接于内腔101,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40。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100,由于包括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置于第一型材10与第二型材20的内腔101中且多面抵接于内腔101,使得连接结构与内腔101之间没有活动间隙,也使得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 与连接结构之间为面接触,面接触可以产生较大摩擦力以承受载荷,使得螺栓不受剪,孔壁不受挤压,节点刚性效果好。另,连接结构采用两个连接板连接,连接更紧密,节点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内腔10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第一连接板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表面抵接于底壁,上表面与顶壁之间形成一夹角(图中未示)。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板30的下表面平行于内腔101的底壁且抵接于底壁,而上表面与顶壁之间形成一呈夹角的空间,夹角空间用于安装第二连接板40,结构简单,连接效果好。当然,也可以在第一连接板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设置有夹角,然后上下端都采用第二连接板40与夹角空间进行配合,使得整个连接结构与内腔101之间没有活动间隙,结构更加稳固。只要能在第一连接板30与内腔101之间存在夹角以安装呈楔形体的第二连接板40即可,夹角空间可以在上表面、下表面或两个表面均存在都可,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2至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0安装于第一连接板30的上表面与内腔101的顶壁之间,且第二连接板40抵接于上表面和顶壁,即第二连接板40安装于夹角空间内并分别与第一连接板30的上表面和内腔101的顶壁抵接。可以理解的,第二连接板40由夹角的宽口端进入到内腔101 中,直至第二连接板40挤压上表面和顶壁,使得上表面和顶壁之间无间隙,结构紧凑,不会产生滑动,节点的连接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

  请参阅图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0呈横截面渐小的结构,即呈楔形体结构。可以理解的,第二连接板40由小端先进入夹角空间内,使得第二连接板40可以置满整个夹角空间,结构紧凑,不会产生滑动,节点的连接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

  请参阅图3至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内腔101还包括两个侧壁,第一连接板30安装于内腔101中远离侧壁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块31,限位块31 固定于侧面且凸伸出顶面,借由限位块31以使第二连接板40按预设轨迹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0限位块31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0上,或者在成型第一连接板30时与第一连接板30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凸伸的限位块31,可以使得第二连接板40在与第一连接板30配合时,第二连接板40沿着第一连接板30的上表面在限位块31与内腔101的侧壁之间滑行。可以理解的,预设轨迹为第二连接板40沿着第一连接板30上表面安装的轨迹,即第二连接板40不会偏离出第一连接板30,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请参阅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顶壁和/或底壁设置有用于限位的筋板13,借由筋板13以使第二连接板40按预设轨迹连接于第一连接板30。通过在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的内腔101中设置用于限位的筋板13,在安装第一连接板30后,第一连接板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与内腔101的侧壁以及筋板13形成一限位空间,使得第二连接板40在与第一连接板30配合时,沿着第一连接板3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滑行,不会偏离出第一连接板30。可以理解的,设置筋板13后,第一连接板30可以不用再设置凸伸的限位块31,结构更简单,成型更方便。预设轨迹为第二连接板40沿着第一连接板30上表面安装的轨迹,即第二连接板40不会偏离出第一连接板30,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连接孔11,侧面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连接孔33,第一连接孔11螺接于第二连接孔 33,以使第一连接板30安装于内腔101中。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第一连接板30的外型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 外型相匹配,在第一连接板30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33,第一连接孔11 和第二连接孔33通过螺栓连接,使得第一连接板30固定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上,结构简单,连接稳固。第一型材10、第二型材20、第一连接板30 和第二连接板40分别可以采用钢材、铜材等各种金属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材质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7和图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30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34,第二连接板40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二螺孔42,第一螺孔34螺接于第二螺孔42以使第二连接板40固定于第一连接板30。可以理解的,当第二连接板40置于夹角空间不会晃动后,再通过螺丝将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40连接在一起,结构更稳固。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顶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长条形孔 12,第二连接板40上开设有第三螺孔43,长条形孔12螺接于第三螺孔43以使第二连接板40固定于第一型材10或第二型材20。可以理解的,在第一型材10 和第二型材20上开设长条形孔12,使得第二连接板40无论位于第一连接板30 的任意位置均能通过长条形孔12锁紧于第一型材10或第二型材20,长条形孔 12的适应性更强,安装更方便。

  请参阅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表面还设置有凸部32,借由凸部 32可以确定第二连接板40已经安装到位。另,设置有凸部32,可以在安装时将第一连接板30卡合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在第一连接板30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配合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而且凸部32可以对第二连接板 40进行限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请参阅图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40的端部设置有倒角部 41,借由倒角部41以缓和第二连接板40与凸部32的接触。可以理解的,第二连接板40的端部设置有倒角部41,可以避免第二连接板40直接碰撞凸部32,设置有倒角部41,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节点连接结构100采用以下连接方法,包括如下连接步骤:

  提供第一型材10、第二型材20、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40,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通过第一连接板30连接并形成具有中空内腔101的结构。

  第一连接板30分别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螺接固定,且第一连接板 30与内腔101的顶壁之间形成一夹角;

  将第二连接板40置于夹角处,敲击第二连接板40,以使第二连接板40抵接于第一连接板30和第一型材10/第二型材20;

  螺接固定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螺接固定第二连接板40与第一型材10/第二型材20。

  本实用新型的节点连接方法,先通过第一连接板30将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连接于一起,且第一连接板30内置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内,为内接式结构,再通过螺丝将第一连接板30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固定。第一连接板30的侧面和底面抵接于内腔101,第一连接板30的顶面与内腔101 之间形成一夹角空间,第二连接板40安装于夹角空间内,然后通过敲击的方式使得第二连接板40逐渐进入夹角空间内,并使得第二连接板40抵接于内腔101 和第一连接板30,从而使得第一连接板30和型材之间没有活动间隙,连接紧密,节点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最后再通过螺丝锁紧第一连接板30与第二连接板40,并锁紧第二连接板40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点连接结构100,包括第一型材10 和第二型材20,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置于第一型材10与第二型材20的内腔101中且多面抵接于内腔101,使得连接结构与内腔101之间没有活动间隙。可以理解的,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 与连接结构之间为面接触,面接触可以产生较大摩擦力以承受载荷,使得螺栓不受剪,孔壁不受挤压,节点刚性效果好。另,连接结构采用两个连接板连接,连接更紧密,节点不会因为振动影响刚性,抗震性好。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连接板30和第二连接板40可以通过激光加工,可以适用于任意角度的连接节点,而且精度高,质量有保障。另,连接结构内置于第一型材10和第二型材20内,更加美观可靠。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节点连接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