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独创技术16157字

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

2021-03-17 23:16:54

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建筑抗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区划是根据可能的地震破坏程度和强地面运动参数的大小所做的地震区域划分。地震安全性评价系指对具体建设工程区域或场地周围的地震地质、地球物理、地震活动性、地形变等的研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应采用的风险概率水准,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和设计所需要的有关抗震设防要求的地震参数和基础资料。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即可作为该具体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

  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时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要求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提高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地震灾害主要是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提高现有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计规范进行抗震设计,并按照抗震设计进行施工。抗震设计是根据设防要求和规范进行的,而施工要根据设计进行。抗震设计与施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措施。良好的抗震设计应尽可能考虑下述原则:选择坚硬地;结构体形要均匀规整;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设计多道抗震防线;防止脆性和失稳破坏。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在一般都是经过设备结构来对地震中建筑本体中的主要构架进行保护,防止其在使用时其构建坍塌而发生重大危险的情况发生,然而对于建筑内部的墙体一般很少做出抗震处理,使得在地震发生时其墙体更容易崩塌造成危险,从而无法满足现有技术所需。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包括:纵向阻尼杆,两根所述的纵向阻尼杆相邻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的纵向阻尼杆与第一连接杆连接端外围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套管。

  横向阻尼杆,两根所述的横向阻尼杆相邻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两根横向阻尼杆连接处外围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套管。

  吸能盒,两根所述的纵向阻尼杆相离端均焊接有吸能盒,两根所述的横向阻尼杆相离端焊接在吸能盒的另一侧,所述的吸能盒内侧焊接有内板,所述的内板与吸能盒之间焊接有六根外杆,六根所述的吸能盒之间的空隙处焊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半径小于外杆。

  优选的,所述的吸能盒还包括:连接片和中心柱,四个所述的吸能盒之间焊接有连接片,所述的连接片中心位置焊接有中心柱。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片还包括:定位环和内孔,所述的连接片呈X型结构,所述的连接片之间靠近中心位置焊接有定位环,所述的连接片上均开设有内环,所述的内环上焊接有铸铁环。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套管相邻面均焊接有垫板。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套管相邻面均焊接有贴片,所述的贴片上均开设有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的外杆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镶嵌有内腔,所述的内腔呈球形结构,所述的内腔内的气压大于常规大气压。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腔,所述的外杆上的内腔小于支撑杆上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的吸能盒内开设有吸能腔,所述的吸能盒外侧拐角处呈直角,所述的吸能盒内侧拐角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半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半径。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经过设置吸能盒以及相应的纵向阻尼与横向阻尼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并且在吸能盒中设置支撑杆以及外杆配合其中的内腔,以及相应的吸能腔,使得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抗挤压的效果,使得在使用时对于墙体的保护大大增加,配合其中的连接片,从而使得其大大有效的对墙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地图发生后墙体倒塌而发生的危险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纵向阻尼杆;11-垫板;12-第一连接杆;13-第一套管;2-横向阻尼杆;21-第二连接杆;22-贴片;23-螺纹孔;24-第二套管;3-连接片;31-定位环;32-内孔;33-中心柱;4-吸能盒;41-内板;42-支撑杆;43-内腔;44-外杆;45-吸能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包括:纵向阻尼杆1,两根所述的纵向阻尼杆1相邻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的纵向阻尼杆1与第一连接杆12连接端外围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套管13。

  其中,经过纵向阻尼杆1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纵向震动波对建筑梁柱产生的损害,并且经过纵向阻尼杆1配合其中的连接杆12在使用时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当一根阻尼杆的损坏二不影响设备的继续使用。

  横向阻尼杆2,两根所述的横向阻尼杆2相邻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1与两根横向阻尼杆2连接处外围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套管24。

  其中,经过横向阻尼杆2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横向震动波对建筑墙体与梁柱的损害,从而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建筑自身产生的伤害。

  吸能盒4,两根所述的纵向阻尼杆1相离端均焊接有吸能盒4,两根所述的横向阻尼杆2相离端焊接在吸能盒4的另一侧,所述的吸能盒4内侧焊接有内板41,所述的内板41与吸能盒4之间焊接有六根外杆44,六根所述的吸能盒4之间的空隙处焊接有支撑杆42,所述的支撑杆42的半径小于外杆44。

  其中,在使用时经吸能盒4的设置在产生挤压时,更有效的抵抗其梁柱对墙面墙体的挤压强度,使得在使用时大大有效的保护了墙体的完整性,防止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其建筑本身完好而其内部结构的墙体产生大量的破损的情况发生。

  所述的第一套管13相邻面均焊接有垫板11;所述的第二套管24相邻面均焊接有贴片22,所述的贴片22上均开设有螺纹孔23。

  其中,在使用时第一套管13上的垫片11以及第二套管24上的贴片22在使用时有效的支撑墙体,并且在贴片22上开设有螺纹孔23,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对于设设备安装在墙体上的稳定性。

  其中,经过第一套管13与第二套管24的设置再说会用是起到了有效保护横向阻尼杆2和纵向阻尼杆1的伸缩杆外围的防护。

  所述的外杆44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镶嵌有内腔43,所述的内腔43呈球形结构,所述的内腔43内的气压大于常规大气压;所述的支撑杆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腔43,所述的外杆44上的内腔43小于支撑杆42上的内腔43。

  其中,在使用时经过内腔43的设置,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吸能的效果,防止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在收到挤压时其承受的压力更容易的被泄去,从而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的效果。

  所述的吸能盒4内开设有吸能腔45,所述的吸能盒4外侧拐角处呈直角,所述的吸能盒4内侧拐角呈弧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2的半径大于第一连接杆21的半径。

  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21在使用时主要用于支撑其结构的连接杆,在使用时也有效的起到传到力的作用。

  其中,所述的吸能盒4内的吸能腔45,用于使用时当其吸能和设备的强度无法支撑时,其形变尽可能的发生在吸能盒4本身上,防止其对墙体直接产生挤压二破坏墙体结构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包括:纵向阻尼杆1,两根所述的纵向阻尼杆1相邻端焊接有第一连接杆12,所述的纵向阻尼杆1与第一连接杆12连接端外围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套管13。

  其中,经过纵向阻尼杆1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纵向震动波对建筑梁柱产生的损害,并且经过纵向阻尼杆1配合其中的连接杆12在使用时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当一根阻尼杆的损坏二不影响设备的继续使用。

  横向阻尼杆2,两根所述的横向阻尼杆2相邻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的第二连接杆21与两根横向阻尼杆2连接处外围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套管24。

  其中,经过横向阻尼杆2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横向震动波对建筑墙体与梁柱的损害,从而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建筑自身产生的伤害。

  吸能盒4,两根所述的纵向阻尼杆1相离端均焊接有吸能盒4,两根所述的横向阻尼杆2相离端焊接在吸能盒4的另一侧,所述的吸能盒4内侧焊接有内板41,所述的内板41与吸能盒4之间焊接有六根外杆44,六根所述的吸能盒4之间的空隙处焊接有支撑杆42,所述的支撑杆42的半径小于外杆44。

  其中,在使用时经吸能盒4的设置在产生挤压时,更有效的抵抗其梁柱对墙面墙体的挤压强度,使得在使用时大大有效的保护了墙体的完整性,防止现有技术中在使用时其建筑本身完好而其内部结构的墙体产生大量的破损的情况发生。

  所述的第一套管13相邻面均焊接有垫板11;所述的第二套管24相邻面均焊接有贴片22,所述的贴片22上均开设有螺纹孔23。

  其中,在使用时第一套管13上的垫片11以及第二套管24上的贴片22在使用时有效的支撑墙体,并且在贴片22上开设有螺纹孔23,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对于设设备安装在墙体上的稳定性。

  其中,经过第一套管13与第二套管24的设置再说会用是起到了有效保护横向阻尼杆2和纵向阻尼杆1的伸缩杆外围的防护。

  所述的外杆44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镶嵌有内腔43,所述的内腔43呈球形结构,所述的内腔43内的气压大于常规大气压;所述的支撑杆42的中心位置开设有内腔43,所述的外杆44上的内腔43小于支撑杆42上的内腔43。

  其中,在使用时经过内腔43的设置,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吸能的效果,防止现有技术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在收到挤压时其承受的压力更容易的被泄去,从而加强了其整体在使用时的效果。

  所述的吸能盒4内开设有吸能腔45,所述的吸能盒4外侧拐角处呈直角,所述的吸能盒4内侧拐角呈弧形结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2的半径大于第一连接杆21的半径。

  其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杆12与第二连接杆21在使用时主要用于支撑其结构的连接杆,在使用时也有效的起到传到力的作用。

  其中,所述的吸能盒4内的吸能腔45,用于使用时当其吸能和设备的强度无法支撑时,其形变尽可能的发生在吸能盒4本身上,防止其对墙体直接产生挤压二破坏墙体结构的情况发生。

  所述的吸能盒4还包括:连接片3和中心柱33,四个所述的吸能盒4之间焊接有连接片3,所述的连接片3中心位置焊接有中心柱33。

  其中,经过在吸能和4上焊接相应的连接片3以及中心柱33,在使用时加强了其产品整体的强度使得其对于墙体保护效果大大增加,也降低了其墙体倒塌的可能,从而大大加强了其保护墙体的效果。

  所述的连接片3还包括:定位环31和内孔32,所述的连接片3呈X型结构,所述的连接片3之间靠近中心位置焊接有定位环31,所述的连接片3上均开设有内环32,所述的内环32上焊接有铸铁环。

  其中,经过在连接片3上焊接相应的定位环31,使得其对于X型结构的定位环的支撑效果大大增加,并且讲过在连接片3上开设相应的内环32以及焊接相互的铸铁环,使得其整体的强度也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

  使用时是在建筑框架建筑完成后,需要对内部进行墙体的建造用于隔离处多个房间,而在建造墙体时首先将设备对于四个吸能盒4安装在墙体的四个拐角处,而后进行建造墙体,墙体在其四个吸能盒4以及第一阻尼杆1与第二阻尼杆2之间进行砌墙,墙体建造好后在四个吸能盒两侧分别焊接好相应的连接连接片3,建造完成后当发生地震时首先经过第一阻尼杆1和第二阻尼杆2来进行实现其减震,同时经过经过连接片3的结构以及吸能盒4的结构来进行吸能方式其对墙体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其中吸能盒,在发生灾难时,必然是易损部件,在地震结束后需要对其进行更换再进行安装。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拼接式建筑的抗震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