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一种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及构造柱施工方法独创技术13868字

一种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及构造柱施工方法

2021-03-18 05:44:03

一种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及构造柱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砌块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及构造柱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逐步加快,各地商场、住宅、厂区等建筑物都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由于资金周转压力、人力成本高企等诸多因素,都要求承建企业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尽可能短的工期内完成建筑任务,在这种情形下,装配式建筑工艺就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实践中发现,整体式构造柱加工缓慢,安装不便。

  因此,建筑砌块加工技术领域亟需一种加工迅捷、操作方便的拼接式构造柱的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及构造柱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加工迅捷,操作方便的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及构造柱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包括平置的方形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框板,所述第一框板两端分别垂直设置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构成呈直角C形的半包围结构;所述第二框板远离第一框板的端头和第三框板远离第一框板的端头设有第四框板,所述第一框板、第二框板、第三框板和第四框板构成口字形的全包围结构;所述第四框板朝向第一框板的侧面设有向第一框板延伸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互相平行且垂直于第四框板,所述第一框板、第二框板、第三框板、第四框板、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围空间构成E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从第四框板向第一框板延伸的长度为第一框板与第四框板相对侧面之间距离的1/2~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与第四框板垂直的侧面中部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线与第四框板平行,所述第二框板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框版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构成注浆孔。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中设有直径适配的占位棒,所述占位棒的长度大于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相背侧面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面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吊装螺孔。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螺孔设有插拔连接的胶塞。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靠近第二框板的面和靠近第三框板的面之间的距离,随着与第四框板距离的增大而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凸块靠近第二框板的面和靠近第三框板的面之间的距离,随着与第四框板距离的增大而逐渐缩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构造柱施工方法,利用前述构造柱拼接块加工装置所制造的拼接块,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在构造柱的柱脚处主体结构中预埋不小于4C10的纵筋,通长布置到柱顶主体结构中;

  B、在基层表面上铺设水泥砂浆,将拼接块放入构造柱柱脚位置,保证纵筋穿过构造柱竖向通槽;

  C、在步骤B中所述拼接块两侧的空间砌筑砌块直至砌块层与步骤B中所述拼接块顶面持平;

  D、在拼接块竖向通槽中填注自膨胀水泥砂浆直至与步骤B中所述拼接块顶面持平。

  E、在步骤D中所得砌层的拼接块上放置拉结筋并与纵筋绑扎,拉结筋的两端延伸至步骤D中所得砌层的砌块上;

  F、在步骤D中所得砌层上铺设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覆盖步骤E中所述拉结筋;

  G、在步骤F所述水泥砂浆层上对应柱脚的位置放置拼接块,并使本步骤所述拼接块与步骤B所述拼接块的竖向通槽的开口朝向相反;

  H、重复前述操作,交替向上砌筑,直至接近柱顶主体结构;

  I、在次上层的水泥砂浆层上对应柱顶的位置放置设有注浆孔的拼接块;

  J、砌筑最上层拼接块两侧空间中砌筑砌块直至填满;

  K、从注浆孔往拼接块中注入自膨胀水泥砂浆,注满后封堵注浆孔。

  进一步的,在步骤E中,所述拉结筋呈U形,拉结筋的U形底一端框套在纵筋外侧,拉结筋的开口一端朝远离纵筋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的,在步骤I中,紧贴最上层设有注浆孔的拼接块的外侧,设有U 形夹板,所述U形夹板的上端抵触柱顶主体结构的底面,所述U形夹板开口一端的两侧板之间设置U形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包括平置的方形底板,底板上设有第一框板,第一框板两端分别垂直设置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第二框板远离第一框板的端头和第三框板远离第一框板的端头设有第四框板,第四框板朝向第一框板的侧面设有向第一框板延伸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互相平行且垂直于第四框板,第一框板、第二框板、第三框板、第四框板、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围空间构成E形结构,制备迅捷,加工方便,构造柱施工方法采用装配式工艺,并且最上层使用设有注浆孔的拼接块,可以保证各个拼接块与纵筋密实相连,同时又能使构造柱顶部与柱顶主体结构紧密贴合,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固,提升抗震、抗剪能力,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图4去除占位棒后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构造柱拼接块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构造柱拼接块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构造柱施工的正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剖切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构造柱施工过程中设置拉结筋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构造柱最上层设有注浆孔的拼接块施工时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构造柱最上层设有注浆孔的拼接块的辅助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板,2-第一框板,3-第二框板,4-第三框板,5-第四框板,51-第一凸块,52-第二凸块,6-吊装螺孔,7-注浆孔,8-占位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一种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包括平置的方形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第一框板2,所述第一框板2两端分别垂直设置第二框板3和第三框板4,所述第一框板2、第二框板3和第三框板4构成呈直角C形的半包围结构;所述第二框板3远离第一框板2的端头和第三框板4远离第一框板2的端头设有第四框板5,所述第一框板2、第二框板3、第三框板4和第四框板5构成口字形的全包围结构;所述第四框板5朝向第一框板2的侧面设有向第一框板2延伸的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所述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互相平行且垂直于第四框板5,所述第一框板2、第二框板3、第三框板4、第四框板5、第一凸块 51和第二凸块52所围空间构成E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从第四框板5向第一框板2延伸的长度为第一框板2与第四框板5相对侧面之间距离的1/2~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与第四框板5垂直的侧面中部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线与第四框板5 平行,所述第二框板3对应第二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框版对应第一通孔的位置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构成注浆孔7。

  进一步的,所述注浆孔7中设有直径适配的占位棒8,所述占位棒8的长度大于第二框板3和第三框板4相背侧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占位棒8 的长度大于第二框板3和第三框板4相背侧面之间的距离,也即至少一端能够伸出来,便于占位棒的取出。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1顶面靠近四角的位置设有吊装螺孔6。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吊装螺孔6可以使被浇筑好的底板连同框板和拼接块一起搬运至用于凝固的场地上。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螺孔6设有插拔连接的胶塞。可以理解的是,设置胶塞可以避免在浇筑时混凝土进入吊装螺孔6。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51靠近第二框板3的面和靠近第三框板4的面之间的距离,随着与第四框板5距离的增大而逐渐缩小;所述第二凸块52靠近第二框板3的面和靠近第三框板4的面之间的距离,随着与第四框板5距离的增大而逐渐缩小。可以理解的是,也即第一凸块51和第二凸块52 设有拔模斜度,便于脱模时框板可以方便得取出。

  一种构造柱施工方法,利用前述构造柱拼接块加工装置所制造的拼接块,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在构造柱的柱脚处主体结构中预埋不小于4C10的纵筋,通长布置到柱顶主体结构中;

  B、在基层表面上铺设水泥砂浆,将拼接块放入构造柱柱脚位置,保证纵筋穿过构造柱竖向通槽;

  C、在步骤B中所述拼接块两侧的空间砌筑砌块直至砌块层与步骤B中所述拼接块顶面持平;

  D、在拼接块竖向通槽中填注自膨胀水泥砂浆直至与步骤B中所述拼接块顶面持平。

  E、在步骤D中所得砌层的拼接块上放置拉结筋并与纵筋绑扎,拉结筋的两端延伸至步骤D中所得砌层的砌块上;

  F、在步骤D中所得砌层上铺设水泥砂浆,所述水泥砂浆覆盖步骤E中所述拉结筋;

  G、在步骤F所述水泥砂浆层上对应柱脚的位置放置拼接块,并使本步骤所述拼接块与步骤B所述拼接块的竖向通槽的开口朝向相反;

  H、重复前述操作,交替向上砌筑,直至接近柱顶主体结构;

  I、在次上层的水泥砂浆层上对应柱顶的位置放置设有注浆孔7的拼接块;

  J、砌筑最上层拼接块两侧空间中砌筑砌块直至填满;

  K、从注浆孔7往拼接块中注入自膨胀水泥砂浆,注满后封堵注浆孔7。

  进一步的,在步骤E中,所述拉结筋呈U形,拉结筋的U形底一端框套在纵筋外侧,拉结筋的开口一端朝远离纵筋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设置拉结筋可以防止墙体开裂,还能使构造柱两侧砌体与构造柱的整体性更高,提高建筑体的抗剪、抗震性能。

  进一步的,在步骤I中,紧贴最上层设有注浆孔7的拼接块的外侧,设有U 形夹板,所述U形夹板的上端抵触柱顶主体结构的底面,所述U形夹板开口一端的两侧板之间设置U形夹。可以理解的是,构造柱顶部施工时,U形夹板可以沿设有注浆孔的拼接块上下滑动,以适配不同的顶部空隙误差,从而使构造柱顶部间隙能够被密实填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机构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构造柱拼接块的加工装置及构造柱施工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