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建筑物> 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及女儿墙吊篮系统独创技术13760字

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及女儿墙吊篮系统

2021-02-08 07:06:56

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及女儿墙吊篮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及女儿墙吊篮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现场中,建筑物外立面保温、涂料、幕墙等施工均需要使用吊篮,吊篮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必备的施工工具,有着广泛的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平衡配重式吊篮其配重部分需占用屋面空间,造成屋面防水、保温、面层等施工与建筑外立面施工形成界面冲突,往往需要在屋面工程施工完成后才能进行吊篮的搭设,而后进行建筑外立面作业,严重影响总工期。随着建筑行业对工期的紧迫形式,传统的平衡配重式吊篮已无法满足如今建筑施工现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及女儿墙吊篮系统,该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屋面施工的情况下进行建筑外立面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及女儿墙吊篮系统;

  该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包括:

  底座,设置在女儿墙顶部;

  支撑部,设置在底座上;

  牵引部,设置在女儿墙一侧,并通过牵引绳与支撑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底座包括:

  支撑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相对设置在支撑板两侧。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夹持板包括:

  板体,与支撑板的一侧连接;

  若干固定孔,设置在板体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部包括:

  纵向立柱,一端设置在底座上;

  支撑横梁,设置在纵向立柱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横梁包括:

  连接套,设置在纵向立柱上;

  第一梁体,穿设在连接套一端;

  第二梁体,穿设在连接套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部还包括:

  平衡绳,一端与支撑横梁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纵向立柱后与支撑横梁另一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部还包括:

  限位凸块,设置在纵向立柱的另一端,且平衡绳穿设在限位凸块上。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部还包括:

  第一吊耳,设置在支撑横梁的一端;

  第二吊耳,设置在支撑横梁的另一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牵引部包括:

  固定板,设置在女儿墙一侧;

  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在固定板上,且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上相对设置有连接孔。

  该女儿墙吊篮系统,包括吊篮,还包括若干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若干吊篮分别通过吊绳与若干支撑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座体直接与女儿墙进行固定,并通过支撑部和牵引部的配合实现对整体平衡的限制,这样通过吊篮与支撑部的连接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占用屋面面积,与屋面相应工作不冲突,进而能够缩短整体工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有效避免了建筑外立面作业与屋面防水、保温、面层等施工形成界面冲突;

  (2)节约工期,使得外立面工程利用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提前进行作业施工,无需等待屋面相应工作完成;

  (3)结构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稳定,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4)构造简单,操作方便,适用性强;

  (5)便于安拆,可操作性强,解决现有技术中吊篮灵活性不足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牵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牵引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女儿墙吊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11-支撑板;12-第一夹持板;121-板体;122-固定孔;13-第二夹持板;

  2-支撑部;

  21-纵向立柱;22-支撑横梁;221-连接套;222-第一梁体;223-第二梁体;23-平衡绳;24-限位凸块;25-第一吊耳;26-第二吊耳;

  3-牵引部;

  31-固定板;32-第一连接板;33-第二连接板;34-加强板;

  4-牵引绳;

  5-吊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包括:

  底座1设置在女儿墙顶部;具体的,底座1与女儿墙顶部卡接,如图1-3所示,底座1包括支撑板11、第一夹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第一夹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相对设置在支撑板11两侧。通过支撑板11、第一夹持板12和第二夹持板13的配合,将底座1卡接在女儿墙底部,且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板12包括板体121和若干固定孔122;该板体121与支撑板11的一侧连接;若干固定孔122设置在板体121上,并通过螺栓与女儿墙进行固定,提高底座1的固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第一夹持板12上的中心位置设置尺寸较大的中心孔,在中心孔的外围等间距设置有四个边孔,通过大尺寸的螺栓穿过中心孔与女儿墙进行固定,通过小尺寸的螺栓穿过边孔与女儿墙固定;螺栓的尺寸需要根据女儿墙的墙体结构确定,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再进一步限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板12是设置在与吊篮5的相对侧,这样当吊篮5使用时,整体产生的力倾向于吊篮5一侧,而通过第一夹持板12和若干螺栓的配合能够实现对整体结构的固定,即产生一个与吊篮形成的拉力相反的一个力;并且无需在第二夹持板13上设置固定孔122的结构也能够使整体保证足够的固定强度;同时由于第二夹持板13未设置固定孔122,降低了生产周期,进而使成本得到降低;

  支撑部2设置在底座1上;其中,支撑部2包括纵向立柱21和支撑横梁22,该纵向立柱21一端设置在底座1上;支撑横梁22设置在纵向立柱21上;通过纵向立柱21和支撑横梁22的配合进行吊篮5的悬挂;

  且,支撑横梁22包括:连接套221、第一梁体222和第二梁体223;该连接套221设置在纵向立柱21上;第一梁体222穿设在连接套221一端;第二梁体223穿设在连接套221另一端;一方面通过连接套221增加第一梁体222和第二梁体223的固定强度,另一方面在第一梁体222和第二梁体223上设置有定位孔,可以在连接套221上设置与定位孔相适配的调整孔,并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和调整孔后进行第一梁体222和第二梁体223与连接套221的分别固定;实现增加固定强度的同时,可以调整第一梁体222和第二梁体223的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

  当然,为保证支撑部2的平衡,本实用新型中,支撑部2还包括平衡绳23,该平衡绳23一端与支撑横梁22一端连接,另一端穿过纵向立柱21后与支撑横梁22另一端连接。如图1所示,通过平衡绳23与支撑横梁22的两端连接,借由纵向立柱21的一端同时承受支撑横梁22两端向下的力,实现增加支撑部2整体的平衡;

  而,为更好的进行平衡绳23的固定,提高拆装的效率;优选的,支撑部2还设置有限位凸块24,该限位凸块24设置在纵向立柱21的另一端,且平衡绳23穿设在限位凸块24上;如图1所示,限位凸块24设置在纵向立柱21顶部,且在限位凸块24上设置有孔,平衡绳23穿过该孔分别与支撑横梁22两端固定;当然,限位凸块24可以为两个定位片,定位片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平衡绳23置于螺栓上,并通过两个定位片限制平衡绳23的位置;具体的,通过限位凸块24进行平衡绳23的定位和导向;

  牵引部3设置在女儿墙一侧,并通过牵引绳4与支撑部2连接;具体的牵引部3设置在与吊篮5相对一侧,牵引部3通过牵引绳4与支撑部2连接,在使用时会给支撑部2一定的拉力,进而保证的吊篮5在使用的过程,中支撑部2不会出现倾斜,即通过牵引部3保证了支撑部2两侧均存在拉力;其中,

  牵引部3包括固定板31、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该固定板31设置在女儿墙一侧;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相对设置在固定板31上,且在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上相对设置有连接孔;如图4和图5所示,固定板31上下相对设置有两个孔,通过螺栓穿过该两个孔与女儿墙进行固定,而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的连接孔中穿设有螺栓,并将牵引绳4的一端缠绕在该螺栓上,进而实现对牵引绳4的固定;

  另外,为增加固定板31的强度,优选的固定板31与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之间设置有加强板34,即加强板34设置在固定板31上,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相对设置在加强板34上,加强板34可以与固定板31焊接或通过螺栓等进行固定连,而第一连接板32和第二连接板33与加强板34进行焊接;

  如图1所示,为更好的配合牵引部3,支撑部2还包括第一吊耳25和第二吊耳26,该第一吊耳25设置在支撑横梁22的一端,通过第一吊耳26与牵引绳4连接,能够在不改变支撑部2结构的情况下实现牵引绳4的快速安装,且能够保证牵引绳4安装时有一定的角度变化;第二吊耳26设置在支撑横梁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吊耳26与吊绳连接,同样在不改变支撑部2结构的情况下实现吊绳的快速安装,且能够保证吊绳安装时有一定的角度变化;

  如图6所示,女儿墙吊篮系统,包括吊篮5,还包括若干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若干吊篮5分别通过吊绳与若干支撑部2连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包括两组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和两个吊篮5,两个吊篮5分别通过吊绳与支撑部2连接;连接后的吊篮5处于牵引部3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设置后不占用屋面面积,与屋面相应工作不冲突;且采用合理的结构能够实现快速拆装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一种夹具式女儿墙骑梁吊篮装置及女儿墙吊篮系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