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动物脂肪> 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独创技术11123字

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

2021-02-07 19:15:38

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脱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食用油生产工艺中对油脂进行脱臭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目前通用的脱臭工艺为在高温和高真空条件下借助水蒸汽蒸馏脱除臭味物质。但是,蒸汽蒸馏脱臭的装置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蒸汽进入脱臭装置后与油品混合不均匀造成脱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解决油脂流动性差,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是,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包括用于油脂与蒸汽反应的反应罐和将蒸汽输送至反应罐内的蒸汽管,所述反应罐通过蒸汽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反应罐上部设置有蒸汽排放管道,所述反应罐为空腔圆柱体,所述蒸汽管在反应罐空腔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喷器口,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反应罐内油脂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轮和转杆,所述转杆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套在转杆上并与转杆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转杆包括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位于第二转杆上方,所述第一转杆上的齿轮与第二转杆上的齿轮位于同一竖直方向,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之间设置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内壁与齿轮相连接,所述转轮位于第二转杆上,所述转轮包括搅拌叶和轮轴,所述轮轴套在第二转杆中部位置,所述轮轴与第二转杆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搅拌叶有多个,各所述搅拌叶在轮轴上等距排列,各所述搅拌叶与轮轴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转杆两端与反应罐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轮安装在第二转杆上,所述第一转杆连接外部电机,并由电机提供第一转杆转动所需的动力源,第一转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同步带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转杆转动,与第二转杆固定连接的转轮在反应罐内转动并搅拌反应罐内油脂,转轮上的搅拌叶用于加强搅拌强度,使反应罐内油脂充分与蒸汽进行反应。

  更进一步,所述反应罐内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反应罐一体制成,所述卡槽有多个且成对设置,各所述卡槽上槽体为圆形槽,每对卡槽在反应罐内相互对称,且每对卡槽之间的连线经过反应罐横截面所在圆的圆心,所述卡槽中设置有轴承,所述圆形槽的直径与轴承外圈所对应的直径一致,所述轴承外表面与卡槽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轴承内表面与转杆端部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转杆在轴承的作用下实现转动。

  更进一步,所述蒸汽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位于反应罐空腔内部,所述外管位于反应罐外部,所述外管与内管一体制成且彼此连通,所述内管上设置有多个喷漆口,所述外管与内管的连接点位于反应罐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尽量保证蒸汽管从下至上输送蒸汽,水蒸气在反应罐中向上升腾可有效提高反应效率。

  更进一步,所述内管为环形管,所述内管自反应罐内部空腔底部向上呈螺旋状上升,所述内管环绕在转轮周围,所述内管位于第一转杆下方,所述内管绕过第二转杆,所述螺旋内管的直径大于转轮高度,保证转轮在转动过程中搅拌叶不会碰到内管,内管避开转杆与转轮。

  更进一步,所述反应罐上方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便于使用者观察反应罐内油脂反应状态,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照明设备。

  更进一步,所述反应罐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支撑圈、减震装置和支脚,所述支撑圈的直径小于反应罐内部空腔所对应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所述支撑圈直接与反应罐接触,所述支撑圈起固定作用,所述减震装置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减震装置上部设置有空槽,空槽供反应罐底部放置,所述减震装置与支撑圈固定连接,改固定连接方式采用胶黏,所述支脚有三个,各所述支脚在减震装置底面外边缘等距排列,呈三角状态,用于加强底座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改变油脂在反应罐中流动性差,导致与蒸汽反应不充分,脱臭效果不佳的现状,蒸汽进入反应罐中后,搅拌装置对反应罐中的油脂进行搅拌,加强反应罐中油脂的流动性,且搅拌装置位于蒸汽管附近,搅拌均匀的油脂可直接与从蒸汽管上喷口处出来的蒸汽进行反应,通过搅拌装置,将反应充分的油脂与反应不充分的油脂混合并不断改变其位置,避免距离蒸汽管较远的油脂得不到反应机会,另外,环形的蒸汽管在反应罐中与油脂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范围更广,便于油脂充分反应,反应罐下方的底座增加减震功能,减小反应罐受力后的振动,增加反应罐的安全性能,延长反应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轴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蒸汽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至图4给出,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包括用于油脂与蒸汽反应的反应罐1和将蒸汽输送至反应罐1内的蒸汽管2,所述反应罐1通过蒸汽管2与蒸汽发生器相连接,所述反应罐1上部设置有蒸汽排放管道,所述反应罐1为空腔圆柱体,所述蒸汽管2在反应罐1空腔的部分设置有多个喷器口,所述反应罐1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反应罐1内油脂的搅拌装置3,所述搅拌装置3包括转轮4和转杆5,所述转杆5上设置有齿轮 12,所述齿轮12套在转杆5上并与转杆5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转杆 5包括第一转杆51和第二转杆52,所述第一转杆51位于第二转杆52上方,所述第一转杆 51上的齿轮与第二转杆52上的齿轮位于同一竖直方向,所述第一转杆51与第二转杆52之间设置有同步带8,所述同步带8内壁与齿轮12相连接,所述转轮4位于第二转杆52上,所述转轮4包括搅拌叶6和轮轴7,所述轮轴7套在第二转杆52中部位置,所述轮轴7与第二转杆52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搅拌叶6有多个,各所述搅拌叶6 在轮轴7上等距排列,各所述搅拌叶6与轮轴7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转杆5两端与反应罐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轮4安装在第二转杆52上,所述第一转杆51 连接外部电机,并由电机提供第一转杆51转动所需的动力源,第一转杆51转动的同时带动同步带8转动,继而带动第二转杆52转动,与第二转杆52固定连接的转轮4在反应罐1内转动并搅拌反应罐1内油脂,转轮4上的搅拌叶6用于加强搅拌强度,使反应罐1内油脂充分与蒸汽进行反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罐1内壁设置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与反应罐1一体制成,所述卡槽10有多个且成对设置,各所述卡槽10上槽体为圆形槽,每对卡槽10在反应罐1内相互对称,且每对卡槽10之间的连线经过反应罐1横截面所在圆的圆心,所述卡槽 10中设置有轴承9,所述圆形槽的直径与轴承9外圈所对应的直径一致,所述轴承9外表面与卡槽10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所述轴承9内表面与转杆5端部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方式采用焊接,转杆5在轴承9的作用下实现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2包括外管21和内管22,所述内管22位于反应罐1空腔内部,所述外管21位于反应罐1外部,所述外管21与内管22一体制成且彼此连通,所述内管22上设置有多个喷漆口,所述外管21与内管22的连接点位于反应罐1上靠近底部的位置,尽量保证蒸汽管从下至上输送蒸汽,水蒸气在反应罐1中向上升腾可有效提高反应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内管22为环形管,所述内管22自反应罐1内部空腔底部向上呈螺旋状上升,所述内管22环绕在转轮4周围,所述内管22位于第一转杆51下方,所述内管22绕过第二转杆52,所述螺旋内管22的直径大于转轮4高度,保证转轮4在转动过程中搅拌叶6不会碰到内管22,内管22避开转杆5与转轮4。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罐1上方设置有观察窗11,所述观察窗11便于使用者观察反应罐1内油脂反应状态,所述观察窗11上设置有照明设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罐1下方设置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支撑圈14、减震装置15和支脚16,所述支撑圈14的直径小于反应罐1内部空腔所对应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所述支撑圈14直接与反应罐1接触,所述支撑圈起固定作用,所述减震装置1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减震装置15上部设置有空槽,空槽供反应罐1底部放置,所述减震装置15与支撑圈14固定连接,改固定连接方式采用胶黏,所述支脚16有三个,各所述支脚16在减震装置15底面外边缘等距排列,呈三角状态,用于加强底座13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改变油脂在反应罐中流动性差,导致与蒸汽反应不充分,脱臭效果不佳的现状,蒸汽进入反应罐中后,搅拌装置对反应罐中的油脂进行搅拌,加强反应罐中油脂的流动性,且搅拌装置位于蒸汽管附近,搅拌均匀的油脂可直接与从蒸汽管上喷口处出来的蒸汽进行反应,通过搅拌装置,将反应充分的油脂与反应不充分的油脂混合并不断改变其位置,避免距离蒸汽管较远的油脂得不到反应机会,另外,环形的蒸汽管在反应罐中与油脂的接触面积更大,接触范围更广,便于油脂充分反应,反应罐下方的底座增加减震功能,减小反应罐受力后的振动,增加反应罐的安全性能,延长反应罐的使用寿命。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便于油脂充分反应的脱臭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