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织物处理> 一种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及脱水方法独创技术27289字

一种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及脱水方法

2021-03-16 13:28:12

一种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及脱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式洗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及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洗染行业中,对于布料的脱水,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方式:

  1、大部分传统的卧式工业洗衣机虽然载量大,但都不具备脱水功能,单纯的洗染,洗染完成后再通过人工转到工业脱水机进行脱水;

  2、小部分小型工业洗脱机虽配备脱水功能,但基本都采用的是缸体全悬浮结构避震,即由原来硬性冲击设计改为液压缓冲加弹簧组合避震结构,通常最大载量只能做到200Kg左右。

  对于第1种方式,洗染完成后再通过人工转到工业脱水机进行脱水,这样增加了一道工序,从生产角度来说生产效率低,周转时间长,人工成本高;对于第2种方式,小部分小型工业洗脱机的脱水功能采用液压缓冲加弹簧组合避震结构,在高速脱水时虽可达到部分减震的目的,但并不能消除转鼓在高速运转时由于不平衡所产生的震动,所以这种设计只适用小载量的工业洗脱机(最大载量通常只能做到200Kg左右),120Kg以下的洗脱机最大脱水速度可以达到500转/分钟以上,但200Kg的洗脱机最大脱水速度只能达到250转/分钟左右,脱水效果不理想,载量小产能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实现大载量脱水的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及脱水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其中,包括:

  壳体;

  滚筒,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其后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滚筒沿其周向分为若干个扇形分区,所述滚筒的后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圈直径不同的导水环,所述导水环用于向各所述扇形分区中补水;

  补水单元,所述补水单元用于向所述导水环中补水;

  震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滚筒式洗脱机沿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震动系数;

  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所述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

  驱动单元,与所述滚筒的后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

  可选的,若干个所述扇形分区包括沿所述滚筒的周向均匀且依次分布的1扇区、2扇区、3扇区及4扇区,所述1扇区与所述2扇区之间设置有A扇区,所述2扇区与所述3扇区之间设置有B扇区,所述3扇区与所述4扇区之间设置有C扇区,所述4扇区与所述1扇区之间设置有D扇区。

  可选的,所述滚筒中设置四条集水槽,四条所述集水槽分别与所述1扇区、所述2扇区、所述3扇区及所述4扇区对应,并且每条所述集水槽25均连通与其相对应的扇区内部。

  可选的,所述导水环为U形,所述滚筒的所述后侧壁作为所述U形的其中一个侧壁,所述U形的底部侧壁由所述滚筒的所述后侧壁向后延伸形成,所述U形的另一个侧壁由所述U形的底部侧壁的末端向所述滚筒的中心轴线延伸形成;

  所述U形的底部侧壁上位于所述U形的两个侧壁之间处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以使所述导水环分为前环、中环和后环;

  所述前环、所述中环和所述后环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若干个所述扇形分区中的一个所述扇形分区对应,以使水从所述开口流入该扇形分区中。

  可选的,所述后环和所述中环上的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后环和所述中环的底部,所述前环上的所述开口设于所述滚筒的所述后侧壁上;

  所述导水环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板,以使所述后环和所述中环中的水从所述后环和所述中环底部的所述开口流经所述导流板并进入所述滚筒中。

  可选的,若干所述导水环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导水环、第二导水环以及第三导水环,所述第一导水环、所述第二导水环以及所述第三导水环在所述滚筒的所述后侧壁上由外到内依次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水环用于向所述4扇区、所述A扇区以及所述B扇区补水;

  所述第二导水环用于向所述3扇区、所述C扇区以及所述D扇区补水;

  所述第三导水环用于向所述1扇区以及所述2扇区补水;

  所述补水单元包括八条补水管,八条所述补水管分别用于向所述1扇区、所述2扇区、所述3扇区、所述4扇区、所述A扇区、所述B扇区、所述C扇区以及所述D扇区补水。

  可选的,所述A扇区包括A1扇区和A2扇区,所述B扇区包括B1扇区和B2扇区,所述C扇区包括C1扇区和C2扇区,所述D扇区包括D1扇区和D2扇区;

  所述A扇区处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A1扇区和所述A2扇区之间,所述B扇区处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B1扇区和所述B2扇区之间,所述C扇区处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C1扇区和所述C2扇区之间,所述D扇区处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D1扇区和所述D2扇区之间。

  可选的,所述滚筒后端设置一夹层,所述夹层作为补水区域。

  本法民还提供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滚筒式洗脱机的脱水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通过震动检测单元检测滚筒式洗脱机沿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震动系数;

  B、通过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

  C、根据震动系数和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判断哪个扇形分区需要补水;

  D、控制补水单元向需要补水的扇形分区进行补水。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将滚筒沿其周向分为若干个扇形分区,滚筒的后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圈直径不同的导水环,导水环能向各分区中补水,在滚筒式洗脱机的使用过程中,震动检测单元,能检测滚筒式洗脱机沿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震动系数,而位置检测单元能检测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结合滚筒式洗脱机沿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震动系数数据,以及各扇形分区的位置数据,即可判断出是哪个扇形分区重量太小导致滚筒不平衡而产生震动,也就可以通过向该扇形分区补水的方式来使滚筒达到平衡,减轻滚筒式洗脱机的震动;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脱机即使在大载量脱水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平衡,实现减震,本发明可以实现大载量全自动洗脱,比如500Kg载量最大脱水速度可以达到500转/分钟以上,有效的解决了大型传统的卧式工业洗衣机无法脱水的问题,以及小型工业洗脱机载量小,载量增大时脱水效果又不理想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滚筒式洗脱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沿Q-Q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导水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导水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导水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电磁阀和补水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补水管与导水环的对应分布示意图。

  图中:

  101、轴线;W1、接近开关;S1、第一传感器;S2、第二传感器;S3、第三传感器;

  10、壳体;11、底架;12、前门板;13、后封板;14、外筒体;15、工作门;

  20、滚筒;21、内滚筒;22、后侧壁;23、导水环;24、隔断板;25、集水槽;26、开口;27、导流板;231、第一导水环;232、第二导水环;233、第三导水环;

  30、驱动单元;31、马达;32、减速机;33、离合器;34、第一轴承座;35、主动皮带轮;36、传动皮带;37、从动皮带轮;38、第二轴承座;39、主轴;

  41、电磁阀;42、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如图1至图3所示,滚筒式洗脱机包括壳体10、滚筒20以及驱动单元30。如图2所示,壳体10包括底架11、前门板12、后封板13、外筒体14以及工作门15。滚筒20设置在壳体10内,且滚筒20的后端与壳体10转动连接,以使滚筒20能在壳体10内绕轴线101转动。滚筒20包括内滚筒21和设于内滚筒21后端的夹层,如图2所示,夹层作为补水区域,请结合图2及图3,补水区域中设置隔断板24,使补水区域分成若干扇形分区。内滚筒21为放置布料或衣物的容器。

  驱动单元30与滚筒20的后端连接,用于驱动滚筒20转动,驱动单元30可以是任意一种能实现旋转驱动的结构,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驱动单元30为皮带传动结构,包括马达31、减速机32、离合器33、第一轴承座34、主动皮带轮35、传动皮带36、从动皮带轮37、第二轴承座38、以及主轴39。马达31可采用伺服马达,减速机32可采用双速减速机,离合器33可采用电磁离合器,传动皮带36可采用三角皮带。马达31安装于壳体10顶部,马达31的输出端连接减速机32,减速机32与主动皮带轮35连接,主动皮带轮35通过第一轴承座34支撑在壳体10上,传动皮带36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主动皮带轮35和从动皮带轮37上,从动皮带轮37与主轴39连接,主轴39连接滚筒20,主轴39通过第二轴承座38转动连接在壳体10上。

  如图3所示,滚筒20沿其周向分为若干个扇形分区(例如图3中的1扇区、A1扇区、A2扇区……D1扇区、D2扇区),请结合图2,具体主要是将补水区域分为若干个扇形分区,补水时能向补水区域中的各扇形分区补水。滚筒20的后侧壁22上设置有若干圈直径不同的导水环23,导水环23用于向各扇形分区中补水,补充的水进入到补水区域中。

  滚筒式洗脱机还包括补水单元、震动检测单元和位置检测单元,补水单元用于向导水环23中补水,以使补充的水流入个扇形分区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补水单元包括电磁阀41和补水管42,电磁阀41与补水管42设置在壳体10上,电磁阀41与补水管42连接,电磁阀41能控制补水管42的通断和流量。震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滚筒式洗脱机沿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震动系数。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震动检测单元包括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和第三传感器S3,分别用于检测滚筒式洗脱机沿X向、Y向和Z向的震动,X向、Y向和Z向对应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位置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位置检测单元包括测速板和接近开关W1,测速板安装在从动皮带轮37上与从动皮带轮37同步转动,接近开关W1固定在壳体10上,测速板与接近开关W1接近时能被检测到,从而通过测速板与接近开关W1的配合来实现从动皮带轮37转速的检测,也就可以间接的检测到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将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和第三传感器S3检测的震动系数与接近开关W1检测到的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结合,即可判断出哪个扇形分区需要补水,进而保持整机的平衡,减小震动,使得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脱机在高速运转时也能保持平衡。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脱机即使在大载量脱水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平衡,实现减震。本发明可以实现大载量全自动洗脱,比如500Kg载量最大脱水速度可以达到500转/分钟以上,有效的解决了大型传统的卧式工业洗衣机无法脱水的问题,以及小型工业洗脱机载量小,载量增大时脱水效果又不理想等问题。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脱机主要是依靠自身重量,采用硬性冲击设计,无需液压缓冲加弹簧进行避震。

  根据上述滚筒式洗脱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脱水方法,脱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通过震动检测单元检测滚筒式洗脱机沿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的震动系数;

  步骤2、通过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

  步骤3、根据震动系数和各扇形分区所处的位置判断哪个扇形分区需要补水;

  步骤4、控制补水单元向需要补水的扇形分区进行补水。

  可以理解的是,扇形分区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调整,可以多设置一些分区,使整机的平衡调节更精细,也可以少设置一些,使整体结构和控制程序更简单。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若干个扇形分区包括沿滚筒20的周向均匀且依次分布的1扇区、2扇区、3扇区及4扇区,所述1扇区与所述2扇区之间设置有A扇区,所述2扇区与所述3扇区之间设置有B扇区,所述3扇区与所述4扇区之间设置有C扇区,所述4扇区与所述1扇区之间设置有D扇区,共8个扇形区域。设置A扇区、B扇区、C扇区、和D扇区是为了在滚筒式洗脱机向1扇区、2扇区、3扇区或4扇区补水不能很好的降低震动时可以尝试向其邻近的两个扇形分区补水,例如图3所示,如果向1扇区加水不能有效的降低震动时,可以尝试向其周围的A扇区和/或D扇区补水。

  请结合图2及图3,补水区域中的各扇形分区之间可设置隔断板24,也就是说隔断板24使补水区域形成扇形分区,以使补充进各扇形分区中的水保持在该扇形分区中。

  请结合图2及图3,滚筒20中设置四条集水槽25,四条集水槽25沿前后方向延伸,四条集水槽25分别与1扇区、2扇区、3扇区及4扇区对应,每条集水槽25均连通与其相对应的扇区内部。四条集水槽25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在内滚筒21的四周,集水槽25不但对内滚筒21起到加强作用,还可以用来存贮补水时加进来的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从动皮带轮37的测速板与1扇区对应,也就是说从动皮带轮37的测速板与1扇区同在一个角度上。当接近开关W1检测到测速板时,即1扇区转动到了接近开关W1的位置,以此为依据来推测其它扇形分区的位置,再结合震动系数,进而判断哪个扇形分区需要补水。

  请结合图2至图6,导水环23为U形,滚筒20的后侧壁22作为U形的其中一个侧壁,U形的底部侧壁由滚筒20的后侧壁22向后延伸形成,U形的另一个侧壁由U形的底部侧壁的末端向滚筒20的中心轴线(即轴线101)延伸形成。如图4至图6所示,U形的底部侧壁上位于U形的两个侧壁之间处间隔设置有两个隔板,以使导水环23分为前环、中环和后环。前环、中环和后环中至少一者上设置有开口26,开口26与若干个扇形分区中的一个扇形分区对应,以使水从开口26流入该分区中。把一个导水环23分成前、中、后三个环,可以使得一个导水环23最多能向不同的三个扇形分区中补水,大大减少了导水环23的数量,使整体结构更紧凑。

  请继续参考图4至图6,后环和中环上的开口26设置于后环和中环的底部,前环上的开口26设置于滚筒20的后侧壁22上,导水环23的底部设置有导流板27,以使后环和中环中的水从后环和中环底部的开口26流经导流板27并进入滚筒20的补水区域中。

  请结合图2及图3,导水环23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导水环231、第二导水环232以及第三导水环233,第一导水环231、第二导水环232以及第三导水环233在滚筒20的后侧壁22上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由于每个导水环23上都设置有前环、中环和后环,所以足够为8个扇形分区补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结合图3、图7及图8,第一导水环231用于向4扇区、A扇区以及B扇区补水。如图3所示,4扇区采用在第一导水环231的前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4扇区处的E-E即对应图4所示的前环开口形式。A扇区采用在第一导水环231的中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A扇区处的F-F即对应图5所示的中环开口形式。B扇区采用在第一导水环231的后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B扇区处的G-G即对应图6所示的后环开口形式;

  请继续参考图3、图7及图8,第二导水环232用于向3扇区、C扇区以及D扇区补水。如图3所示,3扇区采用在第二导水环232的前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3扇区处的E-E即对应图4所示的前环开口形式。C扇区采用在第二导水环232的中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C扇区处的F-F即对应图5所示的中环开口形式。D扇区采用在第二导水环232的后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D扇区处的G-G即对应图6所示的后环开口形式;

  请继续参考图3、图7及图8,第三导水环233用于向1扇区以及2扇区补水。如图3所示,1扇区采用在第三导水环233的后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1扇区处的G-G即对应图6所示的后环开口形式。2扇区采用在第三导水环233的前环设置开口26来补水,如图3中2扇区处的E-E即对应图4所示的前环开口形式。

  请参考图7,补水单元包括八条补水管42,图8所示中的A、B、C、D、1、2、3、4八个电磁阀41分别连接图7所示中A、B、C、D、1、2、3、4八条补水管42,八条补水管42分别用于向A扇区、B扇区、C扇区以、D扇区、1扇区、2扇区、3扇区以及4扇区补水。

  请参考图3,A扇区包括A1扇区和A2扇区,B扇区包括B1扇区和B2扇区,C扇区包括C1扇区和C2扇区,D扇区包括D1扇区和D2扇区。A扇区处的开口26设置在A1扇区和A2扇区之间,如图3所示,A1扇区和A2扇区之间的F-F处即A扇区对应的开口26位置,如图前文所述,A扇区采用在第一导水环231上的中环开口,即对应图5中的开口方式;A1扇区和A2扇区实际上是连通的,如图3所示,只是在A1扇区和A2扇区之间设置了一块隔板,隔板末端没有延伸到扇区边缘,这样就使得A1扇区和A2扇区在隔板末端处连通,隔板的作用是作为一块加强板,但是隔板的设置使得A扇区分成了A1扇区和A2扇区两个扇区,实际上A1扇区和A2扇区是连通成一个扇区,也就是A扇区。同理,B1扇区和B2扇区也是连通成一个扇区的,C1扇区和C2扇区也是连通成一个扇区的,D1扇区和D2扇区也是连通成一个扇区的。

  B扇区处的开口26设置在B1扇区和B2扇区之间,如图3所示,B1扇区和B2扇区之间的G-G处即B扇区对应的开口26位置,如图前文所述,B扇区采用在第一导水环231上的后环开口,即对应图6中的开口方式。

  C扇区处的开口26设置在C1扇区和C2扇区之间,如图3所示,C1扇区和C2扇区之间的F-F处即C扇区对应的开口26位置,如图前文所述,C扇区采用在第二导水环232上的中环开口,即对应图5中的开口方式。

  D扇区处的开口26设置在D1扇区和D2扇区之间,如图3所示,D1扇区和D2扇区之间的G-G处即D扇区对应的开口26位置,如图前文所述,D扇区采用在第二导水环232上的后环开口,即对应图6中的开口方式。

  将开口26设置在两个扇区之间使得两个扇区可以共用该开口26,可以理解的是,无论是向哪个扇区加水都是在该扇区转动到底端时再添加,这样才能利用导水环23将水补入滚筒20内,同理,如图2所示,补水管42也设置在壳体10的较底端的位置,待需要补水的扇区转动到底端时相应的补水管42便能与该扇区处导水环23上的开口26相对,向该扇区补水。也正是由于补水时是在需要补水的扇区转动到底端时才向其补水,所以A1扇区和A2扇区、B1扇区和B2扇区、C1扇区和C2扇区、D1扇区和D2扇区之间可共用开口26,因为A1扇区、A2扇区、B1扇区、B2扇区、C1扇区、C2扇区、D1扇区以及D2扇区都是作为辅助补水扇区,主要是对1扇区、2扇区、3扇区以及4扇区补水,所以以图3为例,当需要向3扇区补水时,3扇区在滚筒20的最底端,C1扇区和B2扇区与3扇区相邻,作为辅助补水扇区,当向C扇区导水环23上的开口26(即图3中C扇区的F-F处)补水时,由于重力作用,补充的水会进入C1扇区而不是C2扇区。同理当需要向4扇区补水时,4扇区在滚筒20的最底端,其相邻的C2扇区和D1扇区就作为辅助补水扇区,此时如果再向C扇区导水环23上的开口26(即图3中C扇区的F-F处)补水时,由于重力作用,补充的水则会进入C2扇区而不是C1扇区了。因此,A1扇区和A2扇区、B1扇区和B2扇区、C1扇区和C2扇区、D1扇区和D2扇区之间可共用开口26。

  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脱机的脱水过程如下:

  1)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脱机在500Kg载量时设置的最大脱水速度为500转/分钟,脱水保持时间2分钟,脱水程序启动;

  2)马达31启动,马达31连接有驱动器,通过驱动器控制马达31使滚筒20低速运转进行均布,为后面高速脱水作准备;

  3)当均布时间与速度达到电器控制系统设定的时间,再通过驱动器加速,在滚筒20速度提升的过程中,滚筒20会因为织物分布不均以及织物脱水率不一致导致不平衡而产生震动;

  4)通过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以及第三传感器S3不断反馈滚筒式洗脱机的震动系数给电器控制系统,并设定一个最大的安全震动系数和一个合格的安全震动系数,在滚筒20速度提升的过程中,当传感器检测到滚筒式洗脱机的震动系数达到设定的最大安全系数时,电器控制系统会马上传一个信号给马达31,这时马达31会停止加速;

  5)紧接着自动补水程序启动,电器控制系统会根据接近开关W1反馈的数据和第一传感器S1、第二传感器S2、第三传感器S3反馈回来的震动系数初步分析出八个区域中(1扇区,2扇区,3扇区,4扇区,A扇区,B扇区,C扇区,D扇区)哪个区域不平衡导致失重,需要补水;

  6)比如在滚筒20速度提升至200转/分钟时,第一传感器S1检测到X向(前后方向)震动系数已达到设定的最大安全系数时,马达31停止加速,通过接近开关W1与第一传感器S1反馈回来的信号,电器控制系统分析出2扇区失重,需要补水,这时图8中标号为“2”的电磁阀41开启几秒,再经补水管42把水打到相应的导水环23,利用离心力的作用,补进去的水会进入到2扇区,此时三个传感器(S1、S2、S3)不断反馈相关震动系数给电器控制系统,相对补水前的震动系数要是有所下降,说明系统检测的补水区域是正确的,系统会继续向这个2扇区补水,直到震动系数降至设定的合格安全值,相对补水前的震动系数要是继续增大,说明系统检测的补水区域错误,系统会输出一个信号向相反方向4扇区进行补水,这时电磁阀41开启,要是此时三个传感器(S1、S2、S3)反馈回来的震动系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不明显,系统会向相近的C扇区或D扇区尝试补水,通过电器控制系统高速的运算,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失重的扇区,并进行补水,直到震动系数降至设定的合格安全值才停止补水;马达31继续加速,在加速的过程中,如再次出现失重导致震动系数达到最大安全系数时,会再次启动自动补水功能,直至滚筒20转速达到设定的最大脱水速度500转/分钟;

  7)当达到设定的最大脱水速度,会以此速度保持运转2分钟,这里的2分钟为设定的脱水时间,此时间可以根据需要具体设定,运转2分钟后再通过刹车装置按照系统设定的时间减速;

  8)当滚筒20速度减慢时,补水区域的水没有离心力,会顺着轴心倒流出来,脱水程序结束。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平衡减震的滚筒式洗脱机及脱水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