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天然纤维> 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独创技术21108字

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

2021-02-11 09:36:04

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

  背景技术

  给纤维施加捻生成纺纱并卷绕在卷装上的纺纱机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纺纱机在文献中记载的纺机通过从气流纺纱喷嘴喷出压缩空气,在纺纱室内产生旋转气流,用该旋转气流给纤维束施加捻,生成纱线。以往,通过牵伸纤维束并将被牵伸的纤维束加捻制造纺纱的纺纱单元为我们所知,在纺纱单元中设置有能够检测纺纱的缺陷部的纱疵检测部和卷绕纺纱作成卷装的卷绕部。

  以往,具备多个纺纱单元的纺纱机为我们所知,在纺纱机中设置有当一个纺纱单元中纺纱的连续状态被截断时行走到改纺纱单元,进行捻接作业的作业台车,在捻接作业台车中设置有能够制动卷装的旋转的制动部、捕捉并引导纺纱的引导部和将纺纱的纱头彼此接合的接头部。

  纺纱单元在纱疵检测部检测到纺纱的缺陷部时将该纺纱切断和其他断纱,中断卷装的作业。捻接作业台车到达纺纱单元时使制动部与卷装接触,使该卷装的旋转停止。然后,捻接作业台车用引导部移动到卷装边上,然后为了引导部(大吸嘴)能够捕捉卷装纺纱头,用逆转辊使卷装沿退绕方向旋转(逆转),使引导部(大吸嘴)能顺利捕捉纺纱头,并退完纱疵、引导到规定的位置,用捻接作业台车接头部在将缺陷部除去后将纺纱的纱端彼此接合。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工序,纺纱单元重新开始卷装的作成。

  在卷装的外径因卷绕的纺纱变大时等卷装的转动惯量大时,即使使制动部与卷装接触规定时间,也有不能使该卷装的旋转停止的时候。有时候制动部与卷装摩擦使引导部(大吸嘴)捕捉纺纱头变困难。在不能使该卷装的旋转停止的情况下,即使使用逆转辊也不能够使卷装逆转,引导部(大吸嘴)不能够捕捉卷绕到卷装上的纺纱头时候。用逆转辊有卷绕到卷装上的纺纱的质量恶化的情况。

  为了解决问题,申请号为201210323456.2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方案,通过调节卷装与制动部的接触时间,从而使该卷装的旋转能够稳固地停止的纺纱机。使逆转辊顺利反转,使引导部(大吸嘴)规定时间顺利捕捉到纺纱头。上述解决方案还是没彻底解决所有问题,还是有制动部与卷装接触相对摩擦、逆转辊与卷装的接触相对摩擦,有时候还有引导部(大吸嘴)捕捉不到卷绕到卷装上的纺纱头时候的情况,即使捕捉到卷绕到卷装上的纺纱头还有退绕纱疵的时间,捻接作业台车作业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减少作业流程、减少捻接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牵伸装置、纺纱部、输出装置、储纱装置和卷绕部,所述储纱装置包括储纱罗拉和导纱锭翼,所述导纱锭翼的一侧设有可伸缩和移动的锭翼挡件,所述锭翼挡件控制所述储纱装置在断纱时完成纱线退绕。

  纺纱机具有多个排列设置的纺纱机构、捻接作业台车,从牵伸装置经过的纤维束经纺纱部生成纺纱,再经输出装置输送后,通过储纱装置输送被底部卷绕部卷绕形成卷转。纺纱过程中,当有疵点的纱线被切断或其它情况纺纱被切断时,纺纱机构的卷绕部停止转动,储纱罗拉带动导纱锭翼继续旋转,当储纱装置检测到没纱时,启动锭翼挡件使其与导纱锭翼接触,由于导纱锭翼与储纱罗拉之间通过磁力贴合控制共同旋转,因此当锭翼挡件与导纱锭翼之间的力大于其与储纱罗拉之间的磁力时,导纱锭翼不与储纱罗拉一起旋转,存余纱经锭翼挡件退绕,同时卷绕部反转退完纱疵。捻接作业台车行走到纺纱机构处直接进行捻接作业操作完成断纱接头工作。本实用新型纺纱机构设计简单,减少了作业流程、减少捻接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卷绕部连接有驱动其独立旋转的制动部,纺纱机构的制动部能够独立驱动卷绕部停止或转动。纺纱过程中,当有疵点的纱线被切断或其它情况纺纱被切断时,纺纱机构的制动部独立驱动卷绕部停止转动,当上游纱端完成退绕后,制动部驱动卷绕部反转退完纱疵,使得捻接作业台车完成断纱接头工作。去掉了对纺纱机构卷装旋转停止的间歇式制动方式,反转卷装的逆转辊、捕捉纺纱头引导部和退完纱疵的时间,从而减少作业流程、减少捻接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锭翼挡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调节气缸,所述调节气缸伸缩后与所述导纱锭翼接触。固定板固定在导纱锭翼的一侧,调节气缸安装在固定板上,当纺纱被切断后,启动气缸与导纱锭翼接触,通过气缸推动导纱锭翼,当其推力超过导纱锭翼与储纱罗拉之间的磁力时,导纱锭翼不再与储纱罗拉一通旋转,存余纱经锭翼挡件退绕。

  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为沿所述调节气缸伸缩方向的腰形孔。通过腰形孔的设计可以将固定板的位置前后移动调节,以保证与导纱锭翼的接触。

  进一步,所述卷绕部包括用于卷绕纱线的筒管,所述筒管的表面与所述制动部接触,所述筒管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当筒管由于防线被卷绕而使得卷装的纱层直径增大时,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调节筒管与制动部的接触,能够使卷装的表面持续地与滚筒适当接触。

  进一步,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与所述筒管两端连接的摇臂架,所述摇臂架的底部铰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运行推动旋转块向上使得摇臂架带动滚筒远离。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气缸,所述旋转块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气缸活塞杆配合的顶杆。驱动气缸运行向上伸出顶住上方的顶杆,使得旋转块转动。

  进一步,所述制动部包括卷绕滚筒,所述卷绕滚筒与所述卷绕部的表面接触,所述卷绕滚筒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电机。卷绕滚筒包括中心的定子部分和定子外周的外转部分,由电机单独驱动其旋转。

  进一步,所述输出装置与所述储纱装置之间设有电子清纱器、张力传感器,所述储纱装置与所述卷绕部之间依次设有纱线传感器、具有负压的保持部、断纱传感器。由纺纱部生成的纺纱在被储纱装置卷绕之前经过电子清纱器、张力传感器,电子清纱器监视行走的纺纱的粗细等,张力传感器监视行走的纺纱的张力值,当纺纱中检测到缺陷和和张力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将纺纱切断。纱线被剪断后纱端被具有负压的保持部吸引,断纱传感器发送信号使得捻接作业台车行走到该处进行接头。

  进一步,还包括横动装置,所述横动装置控制纱线横动卷绕成卷装,横动装置具备能够引导纺纱的横动导纱器,通过驱动横动导纱器的往复运动,使纺纱横动并卷绕到筒管上形成卷装。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部,所述控制部控制整体纺纱机构的自动运行。控制部能够接收各种信号,控制纺纱机构自动运行,不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整个工作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设置至少一个锭翼挡件配置于导纱锭翼一侧,下游处的纺纱头保持部和独立驱动卷绕部。纺纱机构在检测到纺纱的缺陷部时将该纺纱切断或其它情况纺纱切断时。独立驱动卷绕部停止转动,储纱罗拉带动导纱锭翼继续旋转。然后当储纱罗拉传感器检测到没纱时,起动锭翼挡件使其与导纱锭翼接触,导纱锭翼不与纱线储纱罗拉一起旋转,存余纱经锭翼挡件退绕在具有负压的吸引纱线头保持部内。同时独立驱动卷绕部反转退完纱庛,纱疵进入保持部纱线负压通道,并保持在规定位置上,捻接作业台车行走到纺纱单元定位后,直接进行捻接作业操作。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去掉了对纺纱机构卷装旋转停止的间歇式制动方式,反转卷装的逆转辊、捕捉纺纱头引导部和退完纱疵的时间,从而减少作业流程、减少捻接作业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捻接作业台车没有制动部对卷装部的相对摩擦、逆转辊对卷装部的相对摩擦,没有对卷装部纺纱造成损伤,从而提高了纺纱的品质,确保了引导部捕捉到纺纱头的可能性。能够提高各纺纱机构中纺纱的制造效率,进而能够提高纺纱机中的卷装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纺纱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储纱装置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锭翼挡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锭翼挡件工作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纺纱机构在纺纱时和作业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纺纱机构在断纱时和作业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纺纱机构在捻接时和作业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纺纱机构在吸纱管吸纱时和作业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纺纱机构在吸纱管把纱引导到捻接器下方时和作业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另一角度结构视图。

  标注说明:1、纺纱机;2、纺纱机构;3、捻接作业台车;5、控制部;6、 机架框;7、牵伸装置;8、纤维束;9、纺纱部;10、纺纱;11、输出装置;12、储纱装置;13、卷绕部;15、纱条;16、后辊对;17、第三辊对;18、皮圈;19、中间辊对;20、前辊对;21、储纱罗拉;22、导纱锭翼;25、驱动电机;39、输出罗拉;40、送出皮辊;41、轨道;43、捻接器;44、吸纱管;45、卷装;46、纱线传感器; 47、驱动气缸;48、筒管;52、电子清纱器;65、压缩空气源;70、支承轴;71、 摇臂架;71a、臂一;71b、臂二;72、卷绕滚筒;72a、外转;72b、定子;73、横动电机;74、顶杆;75、旋转块;76、横动导纱器;77、保持部;78、断纱传感器;80、负压风机;81、把手;83、张力传感器;85、锭翼挡件;85a、固定板;85b 、调节气缸;85c、气缸伸缩杆;85d、接头;85e、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1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另在本说明书中“上游”和“下游”实质纺纱时纱线的行走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如图1所示,纤维纺纱机1设有排列设置的多个纺纱机构2,纺纱机1具有捻接作业台车3、负压风机80、和安装在车头的控制部5。各纺纱机构2作为主要机构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牵伸装置7、纺纱部9、输出装置11、储纱装置12和卷绕部13,所述储纱装置12包括储纱罗拉21和导纱锭翼22,所述导纱锭翼22的一侧设有可伸缩和移动的锭翼挡件85,所述卷绕部13连接有驱动其独立旋转的制动部。牵伸装置7设置在纺纱机1所具备的机架框6的上游附近,用纺纱部9纺纱10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由纺纱部9生成的纺纱10经输出装置11输送后,被卷绕部13卷绕到筒管48上,形成卷装45。

  牵伸装置7为将纱条15的纤维束8变成细的纤维束8的装置,如图5所示,牵伸装置7具备后辊对16、第三辊对17、各辊上安装有皮圈18的中间辊对19和前辊对20这四组辊对。

  纺纱部9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利用气流纺纱10喷嘴喷出压缩空气,在纺纱10室内产生旋转气流,用该旋转气流给纤维束8加捻,生成纺纱10的空气式结构。

  输出装置11具备支撑在纺纱机1的机架框6上的送出皮辊40和与之接触配置的输出罗拉39。通过将纺纱部9送出的纺纱10夹在输出罗拉39和送出皮辊40之间,用电动机(图中未示出)旋转驱动输出罗拉39,能够向储纱装置12输送纺纱10,经储纱装置12退绕处纱线向卷绕部13输送纱线。

  储纱装置12包括储纱罗拉21、导纱锭翼22和驱动电机25,储纱罗拉21和导纱锭翼22由驱动电机25旋转驱动,导纱锭翼22能够与纺纱10在纺纱10时产生相对摩擦,将纺纱10引导到储纱罗拉21的外周面上储存,导纱锭翼22能够使纺纱10保持一定张力地向卷绕部13连续地输送纱线。

  在纺纱机1的机架框6的前侧、输出罗拉39和储纱罗拉21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电子清纱器52、张力传感器83,由纺纱部9生成的纺纱10在被储纱罗拉21卷绕之间经过电子清纱器52、张力传感器83,电子清纱器52的结构为监视行走的纺纱10的粗细等情况,张力传感器83监视行走的纺纱10的张力,在纺纱10中检测到缺陷和张力值低于设定值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部5,控制部5发送信号在检测到纱疵时切断纺纱10。

  卷绕部13包括摇臂架71、卷绕滚筒72和横动装置。卷绕滚筒72能够与筒管48或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而进行驱动,横动装置设有能够引导纺纱10的横动导纱器76,通过横动电机73驱动使横动导纱器76往复运动,卷绕滚筒72包括中心的定子72b部分和定子72b外周的外转72a部分,卷绕滚筒72连接有独立的制动部,由电机单独驱动其旋转,卷绕部13旋转驱动与卷绕滚筒72接触的卷装45,使纺纱10横动并卷绕到卷装45上。筒管48连接有能够控制其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在筒管两端的摇臂架71,摇臂架71通过支承轴70转动地支撑着,能够向卷装45靠近卷绕滚筒72的方向和离开卷绕滚筒72的方向中任一方向转动。即使由于纺纱10被卷绕而使卷装45的纱层直径增大,通过摇臂架71转动也能随着纱层直径的增大,使卷装45的表面持续地与卷绕滚筒72适当接触。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摇臂架71的底部通过支承轴70铰接有旋转块75,旋转块75上设有顶杆74,顶杆74的下方设有与之对应配合的驱动气缸47,驱动气缸47运行顶住顶杆74使得旋转块75推动摇臂架71旋转,向远离或者靠近卷绕滚筒72的方向移动,从而保证卷装45的表面持续与卷绕贯通保持适当的接触力。

  如图11所示,摇臂架71的一端包括相互铰接的臂一71a和臂二71b两部分,在摇臂架71安装在筒管48的两端时,能够通过臂一71a和臂二71b相互旋转将其打开,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筒管48的安装,且操作方便。摇臂架71的上端连接有把手81,能够通过把手81手动调节。

  捻接作业台车3设有捻接器43和吸纱管44,如图1所示,捻接作业台车3能够固定与机架框6上的轨道41上行走,当某个纺纱机构2处发生断纱或者纱线被切断时,捻接作业台车3沿着轨道41行走到该纺纱机构2,停止下来进行接头。在纺纱10过程中检测到缺陷和断纱的情况下,发送信号给控制部5,立即后辊对16、第三辊对17停止旋转,纺纱机构2停止纺纱,如图6所示,此时在储纱罗拉21表面上还存储着一定量的纱线,卷绕滚筒72继续旋转。

  接着控制部5控制卷绕滚筒72旋转,当储纱罗拉21表面纱线退掉一部分时,纱线传感器46检测到信号,控制部5发送信号控制卷绕滚筒72停止转速,并迅速反转退完纱疵,纱疵进入具有负压通道的保持部77内,负压风机80为保持部77提供负压。锭翼挡件可以设置为气缸推动、电磁阀控制或其它方式驱动,使得其能够伸缩和移动,以便在纱线传感器46检测到信号时,启动锭翼挡件85使其与导纱锭翼22接触,导纱锭翼22不与储纱罗拉21一起旋转,导纱锭翼22与纺纱10减少相对摩擦,存于纱线过锭翼挡件85由保持部77吸引,顺利退绕纺纱10进入保持部77,如图7所示。

  如图2-4所示,以气缸控制锭翼挡件为例说明,锭翼挡件85通过固定板85a安装在导纱锭翼22的一侧,调节气缸85b安装在固定板85a上,调节气缸85b经接头85d连接有压缩空气源65。当纺纱10被切断后,通过电磁阀启动控制压缩空气源65,气缸伸缩杆85c伸出与导纱锭翼22接触,通过调节气缸85b推动导纱锭翼22,当其推力超过导纱锭翼22与储纱罗拉21之间的磁力时,导纱锭翼22不再与储纱罗拉21一通旋转,存余纱经锭翼挡件85退绕。固定板85a上的安装孔85e为沿调节气缸85b伸缩方向的腰形孔。通过腰形孔的设计可以将固定板85a的位置前后移动调节,以保证与导纱锭翼22的接触。

  控制部5得到断纱传感器78的信号,给捻接作业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使捻接作业台车3行走到进行接头的该纺纱机构2,开始控制接头工作。首先,控制部5控制牵伸装置7和纺纱部9等再次动作,重新开始纺纱10的生成,与重新开始纺纱10并行地,控制部5控制吸纱管44转动到纺纱部9的下游侧附近,同时使该吸纱管44产生吸引流、捕捉有纺纱部9送出的纺纱10端部(上纱)进行控制,接着,控制储纱罗拉21电动机转动,通过边持续进行吸引边使吸纱管44转动到下方,用吸纱管44从纺纱部9抽出纺纱10冰箱储纱罗拉21和捻接器43引导。

  吸纱管44能够以轴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吸引并捕捉从纺纱部9送出的纱端部,在吸引过程中纺纱10在锭翼作用下卷绕在储纱罗拉21上,并继续向捻接器43引导到捻接器43下方。

  捻接器43将纺纱10头进入保持部77的纱线,并在规定位置上的纱线(下纱)与被吸纱管44捕捉并引导的纱端部(上纱)捻接。有关捻接器43的详细结构省略,通过该捻接器43利用捻回空气流将纱端部互相捻合在一起,进行将上纱和下纱捻接的作业。

  参照图5到图9说明在本实施形态的纺纱机1中纺纱10检测到缺陷的情况下的动作。

  当上纱和下纱被引导到捻接器43时,进行该捻接器43进行的接头,在接头过程中,纺纱部9进行的纺纱10也被继续纺纱。由于在接头过程中,卷绕装置进行的卷绕停止,但在该期间纺纱10仍从纺纱部9连续地送出,因此,连续将纺纱10卷绕到储纱罗拉21上,防止纺纱10的松弛。

  当捻接器43进行的接头结束时,由此,控制部5控制卷绕滚筒72旋转带动卷装45转动,重新开始纺纱10的卷绕。另外,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始终保持接触,没有像其它方案一样,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分开合上产生冲击。

  由此,由于不需要用来调整卷装45的位置的特殊机构,因此能够简化捻接作业台车3的结构。

  本实施形态的纺纱机1具备纺纱部9、储纱罗拉21、吸纱管44和捻接器43,吸纱管44捕捉并引导来自纺纱部9的纱头部。捻接器43将由纺纱10头进入保持部77的纱线并在规定位置上的纱线(下纱)与由吸纱管44捕捉到的纱端部连接。

  由此,在没有卷装45制动部,逆转辊和引导部(大吸嘴)的情况下,不需要对卷装45制动、反转退绕纱疵、引导部(大吸嘴)吸纱引导情况下,捻接器43能够精确地进行控制捻接。结果,没有了对卷装45退绕纱疵、卷装45制动的时间,能够顺利地进行捻接作业台车3进行的接头动作。捻接效率提高了30%,并减少了卷装45磨损和冲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纱线的纺纱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