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缝纫绣花> 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独创技术43929字

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

2021-04-02 19:22:33

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

  在工业上,缝纫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缝纫机台板。尽管表面上看,缝纫机台板就只是一块板子而已,但它在工业应用中却有多诸多性能要求,例如要求台板表面光滑,以利于布料的推送;要求台板不会对面料产生挂丝;要求有一定的强度和刚性,具备一定的承重能力,以对缝纫机提供支撑并提供较大的平台而便于放置布料;要求具备高耐磨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要求台板能防渗水渗油,保持台板干净;同时最好还具备生产成本低、防火、阻燃、可回收等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最常用于制作缝纫机台板的材质为木材。但采伐树木会破坏环境,并且台板在使用后不能回收,不够环保。同时,木材制作的台板的防渗水渗油性能不够好,且木材制作的台板在受到重物或利器敲击时,极易损坏,此外,木材制作的缝纫机台板也极易受到空气湿度和温度的影响而影响使用性能。如我国纺织行业较发达的江浙、广东等地区,临近海边,湿度较大,严重影响木材的性质,严重的甚至可能发霉等。

  为了避免木材制作的台板防渗水渗油性能不好的缺陷,技术人员在木材的表面粘贴塑料板或涂覆油漆等,由此改善台板的防渗水渗油性能。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粘贴塑料板,会使得台板质量较重,搬运困难,且粘贴牢度也受限。涂覆的油漆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胳膊肘等的摩擦而掉漆,不耐用。

  为了减少木材的使用,申请号为CN201510990758.9的中国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采用金属板制成缝纫机台板的技术方案,具体的金属板可以采用钢板、铁板等金属板。然而,采用金属板制作的缝纫机台板,若采用铁板时,容易受到环境温湿度的影响而生锈等;若采用不锈钢制作,则生产成本较高。若采用较薄的金属板制作缝纫机台板,则台板的刚度和强度都会受到影响。此外,由于金属材质的比热容一般较低,在工人操作缝纫机时,手会经常接触缝纫机台板,这会给工人一种冰凉的感觉,尤其是在冬季时候。因此,受限于这些缺陷,市面上并未推广使用金属材质制得的缝纫机台板。

  为了减少木材的使用,技术人员也采用了多层胶合板制作缝纫机台板,如申请号为CN98211521.0以及CN98211521.0的中国专利申请。然而,这种材质制得的缝纫机台板含有大量甲醛,不利于工人身体健康,同时,其也不具备防火阻燃等性能。

  因此,为了满足缝纫机台板的性能要求,如何生产一种表面光滑且不挂丝、高耐磨、能防渗水渗油、防火阻燃、成本低、经久耐用、不变形、不开裂的缝纫机台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表面光滑且不挂丝、高耐磨、能防渗水渗油、防火阻燃、成本低、经久耐用、不变形、不开裂、重量轻的缝纫机台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中部区域开有槽体,所述的板体的至少上表面部分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包括高性能纤维与树脂的材料经复合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更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砜酰胺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改性酚醛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包括玻璃纤维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材料经复合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在复合成型时,可加入各种助剂(如阻燃剂,增塑剂、防老化剂、促进剂、交联剂等)以利于复合成型的顺利进行或为复合材料增加更多的功能性。

  优选地,所述的槽体呈方形,在方形的两个相邻的角处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插槽,在与两个第一插槽所在的边相对的另一边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插槽。所述的槽体、第一插槽以及第二插槽都是为了方便缝纫机等部件的安装而设置。所述槽体、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的尺寸根据需要安装的部件进行适应性设置。当然,槽体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其它形状,如椭圆形、跑道形等。

  优选地,在所述的板体上开设有针线槽,便于放置针线及其它小物件。更优选地,针线槽呈凹坑状,有两个,其大小不同。更优选地,针线槽的长度分别为5-15cm,宽度为3-8cm。针线槽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针线槽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优选地,在板体的前后两个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的上沿和/或下沿处均具有倒角,更优选地,至少板体的前侧侧边和后侧侧边的上沿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更优选为弧形倒角。关于板体的前后位置关系,如此约定:在缝纫机安装在台板上后进行操作时,面对操作工人的一侧为前侧,与前侧相对的一侧为后侧,操作工人左侧的位置为左侧,操作工人右侧的位置为右侧。设置倒角,能够尽量避免操作工人在操作缝纫机时,由于推送待缝纫的物体,待缝纫的物体(如布料等)受到板体的棱角等作用而出现挂丝或损坏的情况出现。

  优选地,所述的板体的截面整体呈“C”字形,“C”字形的板体的两个弯钩部分别位于缝纫机台板的前侧和后侧,“C”字形的板体的两个弯钩部之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呈平面状,形成板体的上表面。如此设置,使得板体的前侧和后侧的上下边沿均是弧形过渡,这不会出现对待缝纫的物体(如布料等)因受到板体的棱角等作用而出现挂丝或损坏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的板体为多层板状材料经胶粘剂粘结、榫接和铆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连接成一体。更优选地,在板体的内部存在空腔层,以减轻板体的重量。更优选地,在所述的空腔层内填充轻质材料。

  优选地,所述板体至少包括表层板、中间框架和下层板三个部分,所述表层板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中间框架的上部与表层板固定连接,中间框架的下部与下层板固定连接。中间框架优选为诸如钢筋、铁条、铝合金条等刚性材质制成。由此形成的板体,不仅能够增强板体的刚性和强度,还能够减轻板体的重量,同时还由于下层板的存在使得中间框架被封在表层板与下层板之间,使得板体在满足缝纫机台板的性能需要的同时还不会带来负面作用。如此设置,当表层板由于损坏需要更换时,中间框架和下层板可以继续使用,这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中间框架还可以回收利用。

  优选地,所述板体至少包括表层板、中间板和下层板三个部分,所述表层板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中间板为轻质材料制成,下层板为防火阻燃材料制成。如此设置,能显著减少表层板的厚度,节约成本,同时减轻了整个板体的重量。所述的轻质材料可以是木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轻质树脂板等等。当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更多层的板进行组装。

  优选地,所述表层板的下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条状的第一燕尾突起,在中间板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燕尾突起相配合的条状的第一燕尾凹槽;在中间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燕尾凹槽;在下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燕尾凹槽相配合的条状的第二燕尾突起。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燕尾突起、第二燕尾突起、第一燕尾凹槽以及第二燕尾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板体的前后侧边平行。如此设置,能够在安装板体时,将中间板从左侧或右侧推动,通过第一燕尾凹槽与第一燕尾突起的滑动配合而固定;之后再将下层板从左侧或右侧推动,利用第二燕尾突起与第二燕尾凹槽的滑动配合而固定。由于表层板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突起,中间板的上表面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凹槽,由于第一燕尾突起与第一燕尾凹槽的配合,使得中间板不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与表层板分离。由于中间板的下表面设置的是第二燕尾凹槽,下层板设置的是第二燕尾突起,由于第二燕尾突起卡在第二燕尾凹槽内,使得下层板不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与中间板分离。由此,使得表层板、中间板以及下层板牢固地固定在一起,这减少了胶粘剂的使用,减少了甲醛的产生,不仅环保,还不会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当然,也可以采取在表层板上设置第一燕尾凹槽,在中间板上设置于第一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燕尾突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采取在中间板的下表面设置第二燕尾突起,在下层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二燕尾凹槽的技术方案。之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前述在表层板和下层板上设置突起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减少表层板和下层板的整体厚度,节约原材料的使用。若在表层板上开槽,那通常会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这不利于节约成本。而中间板可以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材料制备,因此更优选在中间板上开设凹槽。

  优选地,表层板的下表面上设置的第一燕尾突起的高度为h,中间板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燕尾凹槽的深度为H,H大于h;第一燕尾突起与第一燕尾凹槽配合安装后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梯形孔洞;在梯形孔洞中插入与其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刚性条材或者在梯形孔洞中灌入树脂熔体以使熔体在凝固后能完全填充梯形孔洞;更优选地,在灌入树脂熔体的梯形孔洞中插入刚性杆。优选地,所述树脂熔体的温度低于表层板材质和中间板材质的熔点。如此设置,可避免由于树脂熔体的温度而使表层板和中间板的形状发生变化,同时还能够在表层板发生损坏时(板体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就是表层板,而中间板位于板体的内部而基本不会损坏),只需要将板体加热至树脂熔体的熔点即可方便地拆卸表层板和中间板,而此时表层板和中间板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中间板还可以继续回收使用。更优选地,在往梯形孔洞中灌入树脂熔体后,在树脂熔体凝固前往梯形孔洞中插入刚性杆,所述的刚性杆可以是铁棍、钢棍等。如此设置,由于刚性杆的刚性而使得板体的刚性和承重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此处插入的刚性杆的截面不用做成与梯形孔洞相适应的梯形,且截面积大小也小于梯形孔洞,这可以省去将刚性杆截面加工至特定形状(如梯形)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H与h的差ΔH(ΔH=H-h)的数值范围为1-6mm。更优选地,H为4-12mm,h为3-6mm。所述的刚性条材可以是钢条、铁条、铝合金条等。所述的刚性条材的厚度等于H与h的差ΔH。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刚性条材而卡紧表层板和中间板,同时,还由于刚性条材的加入而使得整个板体的强度和刚性得以提升,增加了板体的使用寿命和承重能力。更优选地,多根刚性条材通过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连接成整体,由此形成框架结构。连接方式优选为螺杆连接。在多根刚性条材的两端开设螺孔,在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的位置相对应,利用螺杆穿过通孔,再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由此而固定连接成整体框架结构。这有利于板体在受到压力等外力作用时,顺利地传导作用力,将作用力分散到板体的更多部位,从而增加板体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的表层板整体呈“C”字形,“C”字形的表层板的两个弯钩部分别位于板体的前侧和后侧,“C”字形的表层板的两个弯钩部之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呈平面状,形成板体的上表面。所述的两个弯钩部的连接线与“C”字形所围成的内部区域用于安装中间板和下层板;所述的下层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下层板侧边部,所述的下层板侧边部位于“C”字形的内部,且与“C”字形的表层板的两个弯钩部配合设置。所述的下层板与表层板之间的区域用于安装中间板。优选地,在中间板安装完毕后,板体内部无空腔部分。由此,表层板、中间板和下层板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当表层板选择为“C”字形时,在“C”字形的弯钩部的内侧也可以设置第一燕尾突起,与此相应地在中间板的对应位置设置能与第一燕尾突起相配合的燕尾凹槽。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增加表层板与中间板之间的固定牢度。当然,由于弯钩部位于板体的前后两侧,因此此处的第一燕尾凹槽和第一燕尾突起也可以采用普通的相配合的其它形状的凹槽和突起代替。

  优选地,所述板体包括表层板和下层板两个部分,所述表层板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下层板为轻质材料制成。所述表层板的下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条状的第一燕尾突起,在下层板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燕尾突起相配合的条状的第一燕尾凹槽,所述的第一燕尾突起和第一燕尾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板体的前后侧边平行。如此设置,能够在安装板体时,将下层板从左侧或右侧推动,通过第一燕尾凹槽与第一燕尾突起的滑动配合而固定。由于表层板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突起,下层板的上表面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凹槽,由于第一燕尾突起与第一燕尾凹槽的配合,使得下层板不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与表层板分离。由此,使得表层板、下层板牢固地固定在一起,这减少了胶粘剂的使用,减少了甲醛的产生,不仅环保,还不会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当然,也可以采取在表层板上设置第一燕尾凹槽,在下层板上设置于第一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燕尾突起的技术方案。之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前述在表层板上设置突起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减少表层板的整体厚度,节约原材料的使用。若在表层板上开槽,那通常会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这不利于节约成本。

  优选地,表层板的下表面上设置的第一燕尾突起的高度为h,下层板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燕尾凹槽的深度为H,H大于h;第一燕尾突起与第一燕尾凹槽配合安装后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梯形孔洞;在梯形孔洞中插入与其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刚性条材或者在梯形孔洞中灌入树脂熔体以使熔体在凝固后能完全填充梯形孔洞;更优选地,在灌入树脂熔体的梯形孔洞中插入刚性杆。优选地,所述树脂熔体的温度低于表层板材质和中间板材质的熔点。如此设置,可避免由于树脂熔体的温度而使表层板和中间板的形状发生变化,同时还能够在表层板发生损坏时(板体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就是表层板,而中间板位于板体的内部而基本不会损坏),只需要将板体加热至树脂熔体的熔点即可方便地拆卸表层板和中间板,而此时表层板和中间板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中间板还可以继续回收使用。更优选地,在往梯形孔洞中灌入树脂熔体后,在树脂熔体凝固前往梯形孔洞中插入刚性杆,所述的刚性杆可以是铁棍、钢棍等。如此设置,由于刚性杆的刚性而使得板体的刚性和承重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此处插入的刚性杆的截面不用做成与梯形孔洞相适应的梯形,且截面积大小也小于梯形孔洞,这可以省去将刚性杆截面加工至特定形状(如梯形)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H与h的差ΔH(ΔH=H-h)的数值范围为1-6mm。更优选地,H为4-12mm,h为3-6mm。所述的刚性条材可以是钢条、铁条、铝合金条等。所述的刚性条材的厚度等于H与h的差ΔH。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刚性条材而卡紧表层板和下层板,同时,还由于刚性条材的加入而使得整个板体的强度和刚性得以提升,增加了板体的使用寿命和承重能力。更优选地,多根刚性条材通过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连接成整体,由此形成框架结构。连接方式优选为螺杆连接。在多根刚性条材的两端开设螺孔,在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的位置相对应,利用螺杆穿过通孔,再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由此而固定连接成整体框架结构。这有利于板体在受到压力等外力作用时,顺利地传导作用力,将作用力分散到板体的更多部位,从而增加板体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的表层板整体呈“C”字形,“C”字形的表层板的两个弯钩部分别位于板体的前侧和后侧,“C”字形的表层板的两个弯钩部之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呈平面状,形成板体的上表面。所述的两个弯钩部的连接线与“C”字形所围成的内部区域用于安装下层板;所述的下层板的两侧的部分分别位于“C”字形的内部,且与“C”字形的表层板的两个弯钩部配合设置。优选地,下层板在安装完毕后,板体内部无空腔部分。由此,表层板和下层板形成为一体。优选地,当表层板选择为“C”字形时,在“C”字形的弯钩部的内侧也可以设置第一燕尾突起,与此相应地在下层板的对应位置设置能与第一燕尾突起相配合的燕尾凹槽。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增加表层板与下层板之间的固定牢度。当然,由于弯钩部位于板体的前后两侧,因此此处的第一燕尾凹槽和第一燕尾突起也可以采用普通的相配合的其它形状的凹槽和突起代替。

  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中包括增强织物,所述的增强织物由高性能纤维与金属丝经机织或编织而成。所述的增强织物的组织结构为平纹或斜纹或缎纹,更优选为平纹。增强织物中使用了金属丝,是为了利用金属丝同时具有柔性和一定刚性的性质。金属丝的柔性,能在制备增强织物时便于编织成型;金属丝的刚性,能够使得在利用增强织物复合成型时,将增强织物沿模具的成型表面铺设后即可保持住形状,不会发生变形。简而言之,假如增强织物全部采用高性能纤维编织成型,那么由于一般的高性能纤维的柔性高,刚性很小,因此制得的增强织物比较柔软,在将增强织物沿模具的成型表面铺设时,一旦没有外力的作用,则增强织物很容易发生变形,这不利于复合材料的成型,尤其是要在表层板上形成燕尾突起这种精确结构。同时,增强织物的柔性变形,会使得表层板中的增强织物分布不均,部分地方树脂较多,由此影响表层板的性能均一性。若由于增强织物的变形而使得形成的燕尾突起等部分尺寸不合适,则会严重影响后续的燕尾突起与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增强织物中加入金属丝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提高板体的强度,还有利于复合材料的精确成型。

  所述的高性能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砜酰胺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改性酚醛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属丝为钢丝、铁丝、铜丝、银丝、铝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丝的直径可以在0.1-2mm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本实用新型制得的缝纫机台板,包括板体,在板体的中部区域开有槽体,板体的至少上表面部分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与传统的缝纫机台板相比,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表面光滑且不挂丝。板体的表层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是采用复合成型模具加工而成,由此形成的表面光滑,不挂丝,利于缝纫机工作时操作工人推送待缝纫物体(如布料)等。在板体的侧边开设倒角或者表层板选择为“C”形时,倒角或弧形过渡,使得待缝纫物体(如布料)不会受到棱角等作用而出现挂丝或损坏等情况。

  (2)高耐磨、能防渗水渗油、经久耐用、不变形、不开裂。本实用新型制得的缝纫机台板的板体的至少上表面部分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选用高性能纤维与树脂一体成型,使得板体的表面的性能优异。在操作工人操作缝纫机时,胳膊肘会按压缝纫机台板并经常发生摩擦。由于采用了高性能复合材料,使得板体具有高耐磨性质。高性能复合材料中内衬有增强织物(一般为经纬交织的面料),这使得板体不会开裂,也不易变形。

  (3)防火阻燃。高性能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树脂材料。树脂的熔点一般较高,且遇到火后,一般是先发生熔融而不是像木材那样发生燃烧。此外,树脂中添加阻燃剂,可以进一步增强防火阻燃性能。

  (4)成本低。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方式制备,省去了对木材等材质制作板体时对表面的光滑处理工序。同时,在采用多层结构时,所设置的中间板和下层板不易损坏,可以多次回收利用,一般只需要更换损坏的表层板即可。此外,可在板体的内部设置空腔或者设置轻质材料制成的中间板,不用整个板体都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这节省了大量的高性能纤维和树脂的使用。

  (5)重量轻。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的板体的厚度可以适当降低,由此带来重量的减轻。同时,在板体内部设置空腔或者在空腔内填充轻质材料,也能够减轻板体的重量。

  (6)刚性好,强度高。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选取能为增强板体的刚性和强度。此外,在板体组装时,插入刚性条材或者刚性杆,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板体的刚性和强度,还能使作用于板体上的外力均匀分散开,由此还能够增加板体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台板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台板的板体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缝纫机台板的板体的表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缝纫机台板的板体的中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缝纫机台板的板体的下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缝纫机台板的板体的下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制备缝纫机台板的板体的表层板时使用的增强织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板体;2、槽体;3、第一插槽;4、第二插槽;5、针线槽;6、表层板;7、中间板;8、下层板;9、梯形孔洞;10、第一燕尾突起;11、弯钩部;12、第一燕尾凹槽;13、第二燕尾凹槽;14、第二燕尾突起;15、下层板侧边部;16、金属丝;17、高性能纤维;18、增强织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包括板体1,在板体1的中部区域开有槽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体1的至少上表面部分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包括高性能纤维17与树脂的材料经复合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更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纤维17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砜酰胺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改性酚醛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包括玻璃纤维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材料经复合成型得到的复合材料。在复合成型时,可加入各种助剂(如阻燃剂,增塑剂、防老化剂、促进剂、交联剂等)以利于复合成型的顺利进行或为复合材料增加更多的功能性。

  优选地,所述的槽体2呈方形,在方形的两个相邻的角处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插槽3,在与两个第一插槽3所在的边相对的另一边上设置有两个第二插槽4。所述的槽体2、第一插槽3以及第二插槽4都是为了方便缝纫机等部件的安装而设置。所述槽体2、第一插槽3和第二插槽4的尺寸根据需要安装的部件进行适应性设置。当然,槽体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其它形状,如椭圆形、跑道形等。

  优选地,在所述的板体1上开设有针线槽5,便于放置针线及其它小物件。更优选地,针线槽5呈凹坑状,有两个,其大小不同。更优选地,针线槽5的长度分别为5-15cm,宽度为3-8cm。针线槽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针线槽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优选地,在板体1的前后两个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的上沿和/或下沿处均具有倒角,更优选地,至少板体1的前侧侧边和后侧侧边的上沿设置有倒角,所述倒角更优选为弧形倒角。关于板体1的前后位置关系,如此约定:在缝纫机安装在台板上后进行操作时,面对操作工人的一侧为前侧,与前侧相对的一侧为后侧,操作工人左侧的位置为左侧,操作工人右侧的位置为右侧。设置倒角,能够尽量避免操作工人在操作缝纫机时,由于推送待缝纫的物体,待缝纫的物体(如布料等)受到板体1的棱角等作用而出现挂丝或损坏的情况出现。

  优选地,所述的板体1的截面整体呈“C”字形,“C”字形的板体1的两个弯钩部11分别位于缝纫机台板的前侧和后侧,“C”字形的板体1的两个弯钩部11之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呈平面状,形成板体1的上表面。如此设置,使得板体1的前侧和后侧的上下边沿均是弧形过渡,这不会出现对待缝纫的物体(如布料等)因受到板体1的棱角等作用而出现挂丝或损坏的情况。

  优选地,所述的板体1为多层板状材料经胶粘剂粘结、榫接和铆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连接成一体。更优选地,在板体1的内部存在空腔层,以减轻板体1的重量。更优选地,在所述的空腔层内填充轻质材料。

  优选地,所述板体1至少包括表层板6、中间框架和下层板8三个部分,所述表层板6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中间框架的上部与表层板6固定连接,中间框架的下部与下层板8固定连接。中间框架优选为诸如钢筋、铁条、铝合金条等刚性材质制成。由此形成的板体1,不仅能够增强板体1的刚性和强度,还能够减轻板体1的重量,同时还由于下层板8的存在使得中间框架被封在表层板6与下层板8之间,使得板体1在满足缝纫机台板的性能需要的同时还不会带来负面作用。如此设置,当表层板6由于损坏需要更换时,中间框架和下层板8可以继续使用,这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中间框架还可以回收利用。

  优选地,如图2-5所示,所述板体1至少包括表层板6、中间板7和下层板8三个部分,所述表层板6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中间板7为轻质材料制成,下层板8为防火阻燃材料制成。如此设置,能显著减少表层板6的厚度,节约成本,同时减轻了整个板体1的重量。所述的轻质材料可以是木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轻质树脂板等等。当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更多层的板进行组装。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表层板6的下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条状的第一燕尾突起10,如图4所示,在中间板7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燕尾突起10相配合的条状的第一燕尾凹槽12;在中间板7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二燕尾凹槽13;如图5所示,在下层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燕尾凹槽13相配合的条状的第二燕尾突起14。更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燕尾突起10、第二燕尾突起14、第一燕尾凹槽12以及第二燕尾凹槽13的长度方向与板体1的前后侧边平行。如此设置,能够在安装板体1时,将中间板7从左侧或右侧推动,通过第一燕尾凹槽12与第一燕尾突起10的滑动配合而固定;之后再将下层板8从左侧或右侧推动,利用第二燕尾突起14与第二燕尾凹槽13的滑动配合而固定。由于表层板6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突起10,中间板7的上表面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凹槽12,由于第一燕尾突起10与第一燕尾凹槽12的配合,使得中间板7不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与表层板6分离。由于中间板7的下表面设置的是第二燕尾凹槽13,下层板8设置的是第二燕尾突起14,由于第二燕尾突起14卡在第二燕尾凹槽13内,使得下层板8不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与中间板7分离。由此,使得表层板6、中间板7以及下层板8牢固地固定在一起,这减少了胶粘剂的使用,减少了甲醛的产生,不仅环保,还不会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当然,也可以采取在表层板上设置第一燕尾凹槽,在中间板上设置于第一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燕尾突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采取在中间板的下表面设置第二燕尾突起,在下层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二燕尾凹槽的技术方案。之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前述在表层板和下层板上设置突起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减少表层板和下层板的整体厚度,节约原材料的使用。若在表层板上开槽,那通常会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这不利于节约成本。而中间板可以选择成本相对较低的材料制备,因此更优选在中间板上开设凹槽。

  优选地,表层板6的下表面上设置的第一燕尾突起10的高度为h,中间板7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燕尾凹槽12的深度为H,H大于h;第一燕尾突起10与第一燕尾凹槽12配合安装后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梯形孔洞9;在梯形孔洞9中插入与其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刚性条材或者在梯形孔洞9中灌入树脂熔体以使熔体在凝固后能完全填充梯形孔洞9。优选地,所述树脂熔体的温度低于表层板6材质和中间板7材质的熔点。如此设置,可避免由于树脂熔体的温度而使表层板6和中间板7的形状发生变化,同时还能够在表层板6发生损坏时(板体1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就是表层板6,而中间板7位于板体1的内部而基本不会损坏),只需要将板体1加热至树脂熔体的熔点即可方便地拆卸表层板6和中间板7,而此时表层板6和中间板7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中间板7还可以继续回收使用。更优选地,在往梯形孔洞9中灌入树脂熔体后,在树脂熔体凝固前往梯形孔洞9中插入刚性杆,所述的刚性杆可以是铁棍、钢棍等。如此设置,由于刚性杆的刚性而使得板体1的刚性和承重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此处插入的刚性杆的截面不用做成与梯形孔洞9相适应的梯形,且截面积大小也小于梯形孔洞9,这可以省去将刚性杆截面加工至特定形状(如梯形)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H与h的差ΔH(ΔH=H-h)的数值范围为1-6mm。更优选地,H为4-12mm,h为3-6mm。所述的刚性条材可以是钢条、铁条、铝合金条等。所述的刚性条材的厚度等于H与h的差ΔH。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刚性条材而卡紧表层板6和中间板7,同时,还由于刚性条材的加入而使得整个板体1的强度和刚性得以提升,增加了板体1的使用寿命和承重能力。更优选地,多根刚性条材通过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连接成整体,由此形成框架结构。连接方式优选为螺杆连接。在多根刚性条材的两端开设螺孔,在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的位置相对应,利用螺杆穿过通孔,再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由此而固定连接成整体框架结构。这有利于板体1在受到压力等外力作用时,顺利地传导作用力,将作用力分散到板体1的更多部位,从而增加板体1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的表层板6整体呈“C”字形,“C”字形的表层板6的两个弯钩部11分别位于板体1的前侧和后侧,“C”字形的表层板6的两个弯钩部11之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呈平面状,形成板体1的上表面。所述的两个弯钩部11的连接线与“C”字形所围成的内部区域用于安装中间板7和下层板8;所述的下层板8的两侧分别具有下层板侧边部15,所述的下层板侧边部15位于“C”字形的内部,且与“C”字形的表层板6的两个弯钩部11配合设置。所述的下层板8与表层板6之间的区域用于安装中间板7。优选地,在中间板7在安装完毕后,板体1内部无空腔部分。由此,表层板6、中间板7和下层板8形成为一体。

  优选地,当表层板6选择为“C”字形时,在“C”字形的弯钩部11的内侧也可以设置第一燕尾突起10,与此相应地在中间板7的对应位置设置能与第一燕尾突起10相配合的燕尾凹槽。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增加表层板6与中间板7之间的固定牢度。当然,由于弯钩部11位于板体1的前后两侧,因此此处的第一燕尾凹槽12和第一燕尾突起10也可以采用普通的相配合的其它形状的凹槽和突起代替。

  优选地,所述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中包括增强织物18,所述的增强织物18由高性能纤维17与金属丝16经机织或编织而成。所述的增强织物的组织结构为平纹或斜纹或缎纹,更优选为平纹。增强织物中使用了金属丝,是为了利用金属丝同时具有柔性和一定刚性的性质。金属丝的柔性,能在制备增强织物时便于编织成型;金属丝的刚性,能够使得在利用增强织物复合成型时,将增强织物沿模具的成型表面铺设后即可保持住形状,不会发生变形。简而言之,假如增强织物全部采用高性能纤维编织成型,那么由于一般的高性能纤维的柔性高,刚性很小,因此制得的增强织物比较柔软,在将增强织物沿模具的成型表面铺设时,一旦没有外力的作用,则增强织物很容易发生变形,这不利于复合材料的成型,尤其是要在表层板上形成燕尾突起这种精确结构。同时,增强织物的柔性变形,会使得表层板中的增强织物分布不均,部分地方树脂较多,由此影响表层板的性能均一性。若由于增强织物的变形而使得形成的燕尾突起等部分尺寸不合适,则会严重影响后续的燕尾突起与燕尾凹槽配合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在增强织物中加入金属丝的技术方案,不仅能够提高板体的强度,还有利于复合材料的精确成型。

  所述的高性能纤维为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化硅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苯砜酰胺纤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乙烯基酯树脂、改性酚醛树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金属丝为钢丝、铁丝、铜丝、银丝、铝丝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金属丝的直径可以在0.1-2mm范围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板体1包括表层板6和下层板8两个部分,而实施例一中的板体1包括表层板6、中间板7和下层板8三个部分。基于此,实施例二针对此处的不同而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

  板体1包括表层板6和下层板8两个部分,此时的下层板如图6所示。所述表层板6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下层板8为轻质材料制成。所述表层板6的下表面上设置若干个条状的第一燕尾突起10,在下层板8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与第一燕尾突起10相配合的条状的第一燕尾凹槽12,所述的第一燕尾突起10和第一燕尾凹槽12的长度方向与板体1的前后侧边平行。如此设置,能够在安装板体1时,将下层板8从左侧或右侧推动,通过第一燕尾凹槽12与第一燕尾突起10的滑动配合而固定。由于表层板6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突起10,下层板8的上表面上设置的是第一燕尾凹槽12,由于第一燕尾突起10与第一燕尾凹槽12的配合,使得下层板8不会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与表层板6分离。由此,使得表层板6、下层板8牢固地固定在一起,这减少了胶粘剂的使用,减少了甲醛的产生,不仅环保,还不会危害操作工人的健康。当然,也可以采取在表层板上设置第一燕尾凹槽,在下层板上设置于第一燕尾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燕尾突起的技术方案。之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前述在表层板上设置突起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减少表层板的整体厚度,节约原材料的使用。若在表层板上开槽,那通常会需要更多的原材料,这不利于节约成本。

  优选地,表层板6的下表面上设置的第一燕尾突起10的高度为h,下层板8的上表面设置的第一燕尾凹槽12的深度为H,H大于h;第一燕尾突起10与第一燕尾凹槽12配合安装后形成截面呈梯形的梯形孔洞9;在梯形孔洞9中插入与其截面形状相适应的刚性条材或者在梯形孔洞9中灌入树脂熔体以使熔体在凝固后能完全填充梯形孔洞9。优选地,所述树脂熔体的温度低于表层板6材质和中间板7材质的熔点。如此设置,可避免由于树脂熔体的温度而使表层板6和中间板7的形状发生变化,同时还能够在表层板6发生损坏时(板体1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受到损坏的就是表层板6,而中间板7位于板体1的内部而基本不会损坏),只需要将板体1加热至树脂熔体的熔点即可方便地拆卸表层板6和中间板7,而此时表层板6和中间板7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中间板7还可以继续回收使用。更优选地,在往梯形孔洞9中灌入树脂熔体后,在树脂熔体凝固前往梯形孔洞9中插入刚性杆,所述的刚性杆可以是铁棍、钢棍等。如此设置,由于刚性杆的刚性而使得板体1的刚性和承重能力得以提升。同时,此处插入的刚性杆的截面不用做成与梯形孔洞9相适应的梯形,且截面积大小也小于梯形孔洞9,这可以省去将刚性杆截面加工至特定形状(如梯形)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H与h的差ΔH(ΔH=H-h)的数值范围为1-6mm。更优选地,H为4-12mm,h为3-6mm。所述的刚性条材可以是钢条、铁条、铝合金条等。所述的刚性条材的厚度等于H与h的差ΔH。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刚性条材而卡紧表层板6和下层板8,同时,还由于刚性条材的加入而使得整个板体1的强度和刚性得以提升,增加了板体1的使用寿命和承重能力。更优选地,多根刚性条材通过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连接成整体,由此形成框架结构。连接方式优选为螺杆连接。在多根刚性条材的两端开设螺孔,在另一刚性材质的条材上设置多个通孔,通孔的位置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的位置相对应,利用螺杆穿过通孔,再与多根刚性条材上的螺孔进行螺纹连接,由此而固定连接成整体框架结构。这有利于板体1在受到压力等外力作用时,顺利地传导作用力,将作用力分散到板体1的更多部位,从而增加板体1的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的表层板6整体呈“C”字形,“C”字形的表层板6的两个弯钩部11分别位于板体1的前侧和后侧,“C”字形的表层板6的两个弯钩部11之间的部分的外表面呈平面状,形成板体1的上表面。所述的两个弯钩部11的连接线与“C”字形所围成的内部区域用于安装下层板8;所述的下层板8的两侧的部分分别位于“C”字形的内部,且与“C”字形的表层板6的两个弯钩部11配合设置。优选地,在下层板8在安装完毕后,板体1内部无空腔部分。由此,表层板6和下层板8形成为一体。优选地,当表层板6选择为“C”字形时,在“C”字形的弯钩部11的内侧也可以设置第一燕尾突起10,与此相应地在下层板8的对应位置设置能与第一燕尾突起10相配合的燕尾凹槽。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增加表层板6与下层板8之间的固定牢度。当然,由于弯钩部11位于板体1的前后两侧,因此此处的第一燕尾凹槽12和第一燕尾突起10也可以采用普通的相配合的其它形状的凹槽和突起代替。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一种高性能缝纫机台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