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缝纫绣花> 一种移动压脚缝纫机构独创技术14512字

一种移动压脚缝纫机构

2021-03-20 03:48:52

一种移动压脚缝纫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压脚缝纫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消费者品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鞋子需要采用电绣工艺来达到美化鞋子的作用,例如鞋舌工艺要求鞋舌表面上打切口,为防止原材料切口横截面暴纱,目前采用电绣工艺逢合眼口;鞋舌开设两个相通的眼口,该两个眼口的间距及平齐,直接影响鞋舌的使用和美观,因此如何保证电锈两个眼口的位置至关重要。另外,工厂目前设备无法完成电绣与切口的一站式的生产模式,通常在电绣后移交至另一台机器完成切口,这样一来一回使得工厂的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因此急需改进目前电脑针车的机械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移动压脚缝纫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压脚缝纫机构,包括沿被缝制物进给方向移动地设置于缝纫台上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相对缝纫台升降移动的第一压板,用于迫紧一部分被缝制物,其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供织针在其内车缝被缝制物,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底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组件相对底座横向移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承接板、第二压板和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承接板用于承接被缝制物,其设有对应所述通槽的第一让位槽,以供织针穿过;

  所述第二压板相对所述第一压板错位地枢接于所述承接板,用于迫紧另一部分被缝制物,其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压板相对承接板横向移动的第二让位槽。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二压板相对承接板在释放位置和迫紧位置之间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滑块;

  所述底座设有横向滑道;

  所述滑块与滑道滑设配合;

  所述承接板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滑块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让位槽的横截面为n形,所述n形开口朝向第一压板的纵向边一侧且n形开口宽度大于第一压板纵向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板与被缝制物贴合的一面设有柔软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压板与承接板之间的模板,其设有贯穿槽,以将缝制物定位在内。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的材料为硅胶材料。

  进一步地,还包括切刀和第三驱动机构;

  所述切刀沿竖直方向设于缝纫机头,对应并位于所述通槽上方;

  所述缝纫台设有对应所述切刀的切刀槽;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切刀上下穿设所述通槽而与切刀槽相配合,以切开被缝制物。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用于配合迫紧被缝制物,当第一压板抬起释放被缝制物时,第二压板与承接板依然迫紧被缝制物一同横向移动,从而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缝制物因材料收缩、抖动而偏离第二电绣位置,以保证第二眼口电绣位置的准确,保障产品质量。

  2、采用滑块与滑道配合滑设,其结构简单,稳定性强。

  3、n形的开口朝向第一压板的纵向边一侧,且大于第一压板纵向宽度,其可供第一压板不受限制地横向移动于第二让位槽231的槽内和槽外。

  4、设有柔软层,以保护被缝制物,同时迫紧性更加紧密。

  5、设有直接置于第二压板与承接板间的模板,以保证同批次中的各件被缝制物的车缝初始位置相同,以此使得各件中的电绣位置一致,实现批量生产目的。

  6、模板采用硅胶材料,该材料吸附能力强(即摩擦力大)、韧性大,在第二压板释压时,其可吸附在承接板上不易跑偏。

  7、设有切刀,其体积小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更主要是能够实现电绣与切口一站式的生产模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移动压脚缝纫机构在缝纫机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移动压脚缝纫机构示意图;

  图3为移动压脚缝纫机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第二压板释放状态示意图;

  图5为第二压板迫紧状态示意图;

  图6为带有模板的移动压脚缝纫机构示意图;

  图7为布料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00,滑道101;

  缝纫台200;

  第一压板1,通槽11;

  移动组件2,滑块21;承接板22,第一让位槽221;第二压板23,第二让位槽231,柔软层232;第二驱动机构24;

  模板3,贯穿槽31;

  切刀4;

  第三驱动机构5;

  锁眼孔A,锁眼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至图6,图1至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移动压脚缝纫结构,其包括底座100、第一压板1、移动组件2、第一驱动机构、模板3、切刀4和第三驱动机构5。

  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如图2所示,文中所述被缝制物进给方向或纵向方向设定为图中y轴方向,文中所述横向方向设定为图中x轴方向,文中所述升降方向设定为图中z轴方向。

  底座100,其沿y轴方向可前后移动地设于缝纫台200上。底座100上设有相对缝纫台200升降移动的第一压板1,用于迫紧一部分被缝制物,第一压板1设有通槽11以供织针在其内车缝被缝制物,上述部分的具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100位于缝纫机头的后下方,其上表面设有横向滑道101。

  移动组件2设于底座上,其包括滑块21、承接板22、第二压板23和第二驱动机构24。

  其中,滑块21与滑道101滑设配合,并沿滑道101做横向线性移动。

  其中,承接板22用于承接被缝制物,其设有对应通槽11的第一让位槽221,以供织针穿过。具体地,承接板22后端与滑块21固接,前端沿伸形成一薄板,并位于机头正下方且间隔平行缝纫台200设置;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让位槽221为z轴方向的方形通槽,可供第一压板1在z轴方向上下穿进,并且还具有可供第一压板1在其内沿y或x轴方向相对移动空间,以依序实现二次位移缝制。

  其中,第二压板23相对第一压板1错位地枢接于承接板22,用于迫紧另一部分被缝制物,其设有可供第一压板1相对承接板22横向移动的第二让位槽231。具体地,第二压板23同样为一薄板,其可相对承接板22在释放位置和迫紧位置之间摆动。如图4和图5所示,在迫紧状态,第二压板23表现为将被缝制物压于承接板22上;在释放状态,第二压板23翘起,与承接板22形成一夹角,以供被缝制物的置入或取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板23后端通过直角三角连接件分别与承接板22和第二驱动机构24枢接;第二让位槽231同样为Z轴方向上的通槽,并且也是可供第一压板1在z轴方向上下穿进,并且还具有可供第一压板1在其内沿y或x轴方向相对移动空间。优先地,第二让位槽231的横截面为n形,所述n形的开口朝向第一压板1的纵向边一侧,且大于第一压板1纵向宽度,其可供第一压板1不受限制地横向移动于第二让位槽231的槽内和槽外。

  进一步地,第二压板23与被缝制物贴合的一面设有柔软层232,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海绵材料的柔软层232,其直接与第二压板23胶合,以保护被缝制物,同时迫紧性更加紧密。

  其中,第二驱动机构24与滑块21固接,并随滑块21左右移动,其输出端与三角连接件斜边的一个角枢接,三角连接件斜边的另一个角与第二压板固接,三角连接件的直角与承接板转轴枢接,以此,第二驱动机构21驱动三角连接件以转轴为轴心带动第二压板23相对承接板在释放位置和迫紧位置之间摆动。

  第一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其驱动移动组件2相对底座100横向移动。具体地,第一驱动机构可设于底座上,其输出端与滑块21连接。

  模板3为硅胶薄片,其设有贯穿槽31,以将缝制物定位在内。具体地,如图6所示,贯穿槽31只要能容纳且能定位被缝制物即可,其主要是用于定位被缝制物置于承接板22上的初始位置,使得各件被缝制物中的电绣位置一致,实现批量生产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模板3采用硅胶材料制成,该材料吸附能力强(即摩擦力大)、韧性大,在第二压板23释压时,其可吸附在承接板22上不易跑偏,以此模板3可直接置于第二压板23与承接板22之间。

  缝纫台200设有对应切刀4的切刀槽(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切刀槽与针槽相通,该两者相通后的面积与锁眼孔A面积对应且大于。

  切刀4沿竖直方向设于缝纫机头,对应并位于通槽11上方;具体地,切刀4与织针平行设置,其通过端部的连杆与第三驱动机构5的输出轴连接;第三驱动机构5装设于缝纫机头。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5驱动切刀4只在z轴方向上下移动。在缝纫过程中,切刀4始终与通槽11的上表面有一定间距,主要避免在缝制过程中与第一压板1碰撞;在缝纫结束时,第三驱动机构5迅速驱动切刀向下穿设通槽11而与切刀槽相配合,以切开被缝制物。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缝制两个锁眼孔A、B来介绍上述技术方案的使用过程:

  在启动车缝前,第二压板23处于释放位置,将模板3置入并调好位置;

  步骤一、先将被缝制物(下述简称布料)置于承接板22上的模板3内;

  步骤二、启动开关,第一压板1下压以迫紧布料内围,同时,第二驱动机构24驱动第二压板23摆动下压,以迫紧布料外围;

  步骤三、启动织针车缝动作,同时,使底座在人为设定车缝轨迹下沿y轴方向来回移动,以车缝出锁眼孔A,需注意的是,织针车缝的起始位置与结束位置重合;

  步骤四、锁眼孔A制成后,切刀4迅速向下切,再迅速复位。

  步骤五、第一压板1上抬释放布料;第二压板23保持迫紧;

  步骤六、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移动组件2沿x轴方向移动至人为预设位置停住(即第二压板23与承接板22依然迫紧并带动布料一同横向移动至第二电绣位置);

  步骤七、启动第一压板1下压以迫紧布料内围,随后按步骤三车缝出锁眼孔B。

  步骤八,锁眼孔B制成后,切刀迅速向下切,再迅速复位,之后,第一压板、第二压板和移动组件均复位初始状态。

  上述的一系列驱动可以通过电脑编程来实现智能控制。

  综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用于配合迫紧被缝制物,当第一压板抬起释放被缝制物时,第二压板与承接板依然迫紧被缝制物一同横向移动,从而避免在移动过程中,缝制物因材料收缩、抖动而偏离第二电绣位置,以保证第二眼口电绣位置的准确,保障产品质量。再者,该结构还设有切刀,其体积小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更主要是能够实现电绣与切口一站式的生产模式,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一种移动压脚缝纫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