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水泥加工> PC构件浇筑装置独创技术10845字

PC构件浇筑装置

2021-02-01 19:02:18

PC构件浇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构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PC构件浇筑装置。

  背景技术

  PC为混凝土预制件的英文缩写,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如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地基基础、预制钢结构钢柱基础、路灯广告牌柱钢筋混凝土基础、预制楼板等,而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等已经慢慢被混凝土预制件所替代,混凝土预制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前人们在对PC构件进行加工时,首先将混凝土浇筑于模具内,然后通过人工使用钉耙将混凝土扒开,从而将混凝土打松,从而便于后续的模具成型,但是人工将混凝土扒开或打散时十分的费力,且对混凝土的打散不均匀,不仅加工效率低下、且劳神费力,同时因为混凝土被打散的不均匀,导致后续加工出的模具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PC构件浇筑装置,具备浇筑效率高、对混凝土打散的更加均匀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浇筑装置对混凝土打散困难、浇筑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PC构件浇筑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杆,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部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通过传送带相固定连接,传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具,模具沿传送带的水平方向等距设置,传送带正面右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正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固定杆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转杆,该结构设置,使得模具能够在传送带上向右匀速运动,从而使得PC构件的浇筑加工能够自动化,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PC构件浇筑装置,其中连接板背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辊筒,辊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齿,破碎齿以辊筒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等距设置,该结构设置,使得破碎齿能够将模具内的混凝土打散的更加细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后续加工成型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PC构件浇筑装置,其中辊筒的中心与模具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辊筒的底部与模具内壁的底部相互贴合,转动杆的背面贯穿连接板的背面且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板,承重板的背面与连接板的正面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二电机能够带动转动杆和辊筒转动,从而对放入到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打散,从而代替人工使用钉耙打散混凝土的过程,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PC构件浇筑装置,其中固定杆正面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下料桶,下料桶内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料齿,导料齿沿下料桶的垂直方向等距设置,旋转杆的中心与下料桶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下料桶的中心和模具的中心也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该结构设置,使得混凝土被加入到下料桶内后,不会在下料桶内堵塞,从而提高了下料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PC构件浇筑装置,其中旋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凸起,旋转杆的顶部贯穿固定板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旋转杆转动,从而带动起表面的螺纹凸起转动,对加入到下料桶内的混凝土进行第一次碾碎和搅拌,提高了后续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轴和传送带,配合模具,使得模具能够在传送带上向右匀速运动,从而使得PC构件的浇筑加工能够自动化,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设置的下料桶和导料齿,使得混凝土被加入到下料桶内后,不会在下料桶内堵塞,从而提高了下料的效率,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和旋转杆,配合螺纹凸起,使得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旋转杆转动,从而带动起表面的螺纹凸起转动,对加入到下料桶内的混凝土进行第一次碾碎和搅拌,提高了后续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动杆和辊筒,配合第二电机,使得第二电机能够带动转动杆和辊筒转动,从而对放入到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打散,从而代替人工使用钉耙打散混凝土的过程,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通过设置的破碎齿和辊筒,使得破碎齿能够将模具内的混凝土打散的更加细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后续加工成型的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辊筒和转动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转轴;4、传送带;5、模具;6、固定杆;7、下料桶;8、固定板;9、旋转杆;10、螺纹凸起;11、第一电机;12、导料齿;13、固定块;131、连接板;14、转动杆;15、辊筒;16、破碎齿;17、承重板;18、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PC构件浇筑装置,包括底座1和固定杆6,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支撑杆2顶部的中央转动连接有转轴3,两个转轴3通过传送带4相固定连接,传送带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模具5,模具5沿传送带4的水平方向等距设置,传送带4正面右侧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正面的中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31,固定杆6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固定板8底部的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旋转杆9,该结构设置,使得模具5能够在传送带4上向右匀速运动,从而使得PC构件的浇筑加工能够自动化,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提高了加工效率。

  连接板131背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辊筒15,辊筒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破碎齿16,破碎齿16以辊筒15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等距设置,该结构设置,使得破碎齿16能够将模具5内的混凝土打散的更加细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后续加工成型的质量。

  辊筒15的中心与模具5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辊筒15的底部与模具5内壁的底部相互贴合,转动杆14的背面贯穿连接板131的背面且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8,第二电机18底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承重板17,承重板17的背面与连接板131的正面相固定连接,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二电机18能够带动转动杆14和辊筒15转动,从而对放入到模具5内的混凝土进行打散,从而代替人工使用钉耙打散混凝土的过程,减少了人工工作量,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

  固定杆6正面且靠近中央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下料桶7,下料桶7内壁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导料齿12,导料齿12沿下料桶7的垂直方向等距设置,旋转杆9的中心与下料桶7的中心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下料桶7的中心和模具5的中心也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该结构设置,使得混凝土被加入到下料桶7内后,不会在下料桶7内堵塞,从而提高了下料的效率。

  旋转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凸起10,旋转杆9的顶部贯穿固定板8的顶部且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该结构设置,使得第一电机11能够带动旋转杆9转动,从而带动起表面的螺纹凸起10转动,对加入到下料桶7内的混凝土进行第一次碾碎和搅拌,提高了后续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工作人员将混凝土加入到下料桶7内,然后打开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8,此时传送带4开始向右转动,并带动传送带4上的模具5依次向右运动,第一电机11转动,带动底部的旋转杆9和其表面的螺纹凸起10转动,从而对混凝土进行第一次搅拌和打散,使得加入模具5内的混凝土更加细,接着混凝土从下料桶7内落入到模具5内,然后接着在传送带4上向右运动,此时第二电机18带动旋转杆9转动,旋转杆9带动辊筒15转动,模具5在向右运动时,模具5慢慢进入到辊筒15的底部,此时辊筒15表面的破碎齿16对模具5内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打散和碾碎,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质量,完成对混凝土的浇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PC构件浇筑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