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运输技术 > 水泥加工> 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及其施工方法独创技术23291字

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及其施工方法

2021-02-01 10:48:42

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梁底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预制梁是采用工厂预制,再运至施工现场按设计要求位置进行安装固定的梁。

  然而,现有的,在制作预制梁时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针对较少用到的规格且生产数量较少的预制梁,通常存在没有相应规格的底模,需要拆除原先底模重新制作对应规格底模以满足生产,这样反复操作大大降低了预制梁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浪费材料及人工。

  二、当预制梁厂需要生产多种规格的预制梁时,需要准备好各种规格的底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安装底模,而且还占用过多用地,存在浪费空置情况。

  三、预制梁的规格众多,如果需要满足生产各种规格的预制梁,就要制作各种规格的底模用于生产,并且还需要人工维护。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操作灵活,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及能够降低施工成本的新型预制梁底模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包括:钢板底模、移动系统及定位件,所述移动系统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上,所述移动系统用于带动所述钢板底模移动,以将所述钢板底模移动至预设区域,所述定位件用于固定所述钢板底模,以将所述钢板底模限位在所述预设区域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系统包括转轴、连接杆、转动杆、电机及滚轮,所述转轴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活动设置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电机与所述滚轮连接,所述电机用于带动所述滚轮转动,所述滚轮用于带动所述钢板底模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钢板侧模,所述钢板底模及所述钢板侧模通过槽钢进行连接以形成拼接底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防漏胶条,所述防漏胶条设置于所述槽钢的钢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拉紧杆,所述拉紧杆设置于所述拼接底模的两侧上,所述拉紧杆用于向内拉紧以使所述钢板底模、所述防漏胶条及所述钢板侧模向内紧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限位螺栓,所述钢板底模的底面上设置有工字底座,所述移动系统设置于所述工字底座内,所述工字底座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螺栓用于穿设所述定位孔将所述工字底座固定在所述预设区域的预留孔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包括多个所述移动系统,所述钢板底模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工字底座,各所述移动系统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工字底座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手摇挎顶,所述手摇挎顶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上,所述手摇挎顶用于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

  一种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所述钢板底模,以将所述钢板底模移动至预设区域;

  固定所述钢板底模,以防止所述钢板底模发生位移;

  锁紧所述拼接底模,用于锁紧所述钢板底模、所述防漏胶条及所述钢板侧模;

  往所述钢板底模上刷隔离剂,用于隔离所述钢板底模与混凝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所述钢板底模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转动所述手摇挎顶以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下放所述移动系统,转动收回所述手摇挎顶,控制所述电机转动对所述钢板底模进行平移操作,以将所述钢板底模移动至所述预设区域,再次转动手摇挎顶以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收回所述移动系统,再次转动收回所述手摇挎顶,以将所述钢板底模放置在底面的所述预留孔位置处;

  所述固定所述钢板底模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限位螺栓插入所述钢板底模的所述定位孔及地面的所述预留孔中,以将所述钢板底模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锁紧所述拼接底模包括如下步骤:将挤塑板胶条压入所述槽钢钢槽内,将所述钢板侧模卡入所述槽钢的钢槽及所述挤塑板胶条上,以形成所述拼接底模,在所述拼接底模的下方每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拉紧杆,以将所述拼接底模锁紧。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首先,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包括钢板底模、移动系统及定位件,通过在所述钢板底模上设置所述移动系统可以实现所述钢板底模的灵活移动拼接组合,提升施工效率、节约转换预制规格的机械台班及人工,因为本发明将所述拼接底模和移动系统固定为一个可移动的体系,能在水平方向对所述钢板底模进行移动拼装,对于钢筋、钢板底模及混凝土施工可以连续一体操作,且都不影响钢板底模偏移。

  其次,钢板底模构造简单,材料易得,通过所述移动系统实现可快速拼接,在拼接的钢板底模两边接口焊接槽钢,任意相邻两所述钢板底模可拼接成不同规格的拼接底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1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10包括钢板底模100、移动系统200及定位件300,所述移动系统200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100上,所述移动系统200用于带动所述钢板底模100移动,以将所述钢板底模移动至预设区域,即,通过所述移动系统200 的移动带动所述钢板底模100移动,以便于钢板底模后续的拼接操作,亦即,所述移动系统200的作用是为了带动所述钢板底模100移动。所述定位件300用于固定所述钢板底模100,以将所述钢板底模限位在所述预设区域上,即所述定位件300用于将所述钢板底模100固定在地面的预设区域上,亦即,所述定位件300对所述钢板底模100起固定、定位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10还包括钢板侧模100a,所述钢板底模100及所述钢板侧模100a通过槽钢400进行连接以形成拼接底模。又如,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防漏胶条,所述防漏胶条设置于所述槽钢的钢槽内。又如,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拉紧杆,所述拉紧杆设置于所述拼接底模的两侧上,所述拉紧杆用于向内拉紧以使所述钢板底模、所述防漏胶条及所述钢板侧模向内紧靠。

  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为限位螺栓,所述钢板底模的底面上设置有工字底座,所述移动系统设置于所述工字底座内,所述工字底座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限位螺栓用于穿设所述定位孔将所述工字底座固定在所述预设区域的预留孔上。又如,请参阅图2,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10包括多个所述移动系统200,所述钢板底模100的底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工字底座110,各所述移动系统200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工字底座110内。又如,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手摇挎顶,所述手摇挎顶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上,所述手摇挎顶用于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一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包括多个所述钢板底模100,每相邻两个所述钢板底模100通过槽钢400进行连接以形成拼接底模,即,所述拼接底模是由多个所述钢板底模100拼接而成的,每相邻两个所述钢板底模100通过所述槽钢400进行连接。

  为了使得每相邻两个所述钢板底模100之间能够连接的更加紧密,也为了减少拼接不严及混凝土漏浆情况出现,请参阅图1,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防漏胶条500,所述防漏胶条500设置于所述槽钢400的钢槽内。又如,所述防漏胶条500为挤塑板胶条,需要说明的是,在每相邻两个所述钢板底模100通过所述槽钢400进行拼接后,通过向所述槽钢400的钢槽内放入所述挤塑板胶条,所述挤塑板胶条与所述槽钢400的钢槽的内侧壁紧密贴合,以减少拼接位置处出现拼接不严及混凝土漏浆的情况。所述钢板底模的规格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选择,例如,所述钢板底模的规格有长度为1450mm、6000mm、6000mm、5240mm、 6000mm、6000mm、1450mm的32M梁型钢底模或1450mm、6000mm、4620mm、 4620mm、6000mm、1450mm的24M梁型钢底模。

  为了使通过所述槽钢400拼接后的所述拼接底模的结构更加稳固,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拉紧杆600,所述拉紧杆600 设置于所述拼接底模的两侧上,所述拉紧杆600用于向内拉紧以使各所述钢板底模100向内靠紧,即,所述拉紧杆600用于将拼接后的各所述钢板底模100起紧固的作用,以减少相邻两个所述钢板底模100之间出现间隙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所述钢板底模100的长度较长,所以在所述钢板底模100每间隔预设距离需要设置一所述拉紧杆600,以使各所述钢板底模100产生向内的压力,以确保所述拼接底模整体结构更加稳固、紧密。又如,所述拉紧杆600为对拉螺杆。即,为了实现所述拼接底模在长度方向上能够绑扎的更加稳固,在所述拼接底模的每间隔距离上绑扎所述对拉螺杆,防止所述拼接底模在中间部分发生分离的情况,所述预设距离为0.5m~2m中的任一数值。

  为了减少所述拼接底模在施工的时候发生位移的情况,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300为限位螺栓,所述钢板底模100的底面上设置有工字底座110,所述转轴210设置于所述工字底座110内,所述工字底座110上开设有定位孔111,所述限位螺栓用于穿设所述定位孔111将所述工字底座110固定在地面的预留孔上。又如,所述工字底座110为工字钢底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制梁模板包括多个所述钢板底模100,每一所述钢板底模100在通过所述位移系统移动至地面的所述预留孔上后,均需要通过所述限位螺栓进行固定,即,所述限位螺栓穿设所述钢板底模100上的所述定位孔111进而将所述钢板底模100固定在地面的所述预留孔上,这样,进一步对所述拼接底模起加固和稳定的作用。

  为了详细说明所述钢板底模100的位移操作,现对所述移动系统200的具体结构做详细的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4,所述移动系统200包括转轴210、连接杆220、转动杆230、电机240及滚轮250,所述转轴210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100上,所述连接杆220的一端与所述转轴210转动连接,即,所述连接杆220 通过所述转轴210转动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100上,所述连接杆220需要通过手动的形式进行转动。所述连接杆220的另一端与所述转轴210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接杆220的另一端通过固定卡与所述转轴210转动连接。所述滚轮250活动设置于所述转轴210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滚轮250活动设置于所述转轴210的端部上,所述电机240与所述滚轮250连接,所述电机240用于带动所述滚轮250转动,即,所述滚轮250通过所述电机240活动设置于所述转轴 210上。所述滚轮250用于带动所述钢板底模100移动,即,所述电机240带动所述滚轮250转动,所述滚轮250带动所述钢板底模100移动,亦即,所述滚轮 250对所述钢板底模100起移动的作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还包括手摇挎顶700,所述手摇挎顶700设置于所述钢板底模100上,所述手摇挎顶700与所述转轴210 之间设置有间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手摇挎顶700为现有技术中的手摇挎顶 700。手摇挎顶700,又称机械千斤顶,是手摇式起重工具,能在多种工程中担任顶和挎的起重升降作用,对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移动所述钢板底模100时,需要转动所述手摇挎顶700将所述钢板底模100顶起,后手动放下所述移动系统200,后手摇收回所述手摇挎顶700,在地面上选定所述预留孔,通过遥控控制所述电机240转动所述滚轮250,进行平行移动需拼接的所述钢板底模100,将所述钢板底模100移动至相应位置,通过所述手摇挎顶 700再次将所述钢板底模100顶起,手动向上将所述移动系统200的所述滚轮250 收回,手摇收回所述手摇挎顶700,所述钢板底模100降回地面进行支撑。

  一实施例中,所述钢板底模上涂覆有隔离剂,所述隔离剂用于将所述钢板底模与混凝土隔离,需要说明的是,涮所述隔离剂是为了防止混凝土与所述钢板底模的模板发生粘连,方便之后拆模,防止所述钢板底模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述的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由多个钢板底模组成,相邻两个所述钢板底模拼接处通过挤塑板胶条拼装形成快速对接,并且防止底模漏浆的情况。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电控移动系统在地面上可以将所述钢板底模进行快速移动,达到相应位置后使用限位螺栓对钢板底模进行固定,从而达到校准调整的效果。钢板底模拼接处通过放入挤塑板胶条及后续装有一所述钢板底模时可以通过对拉螺杆固定,以达到快速拼装底模的效果,减少了因施工造成拼接底模漏浆的情况,同时,使用同一移动系统能快速拼接成不同规格的底模进行施工,这样使得底模的拼装操作更加灵活,施工效率更高,以及底模的利用效率更高。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的形成是通过对移动系统和钢板底模,即工字钢等结构的拼装形成类似于“龙门架”结构的轻质可移动的固定装置,充分结合了装置作用和承受预制梁重力的效果,形成一个移动拼装体系,可以快速拼装施工,而现有技术通过前期根据预制梁人工焊接固定底模,最终形成一个“不可移动式的固定体系”,整个局限了底模可预制梁的多样性,并且焊接过程往往需要多次调整。为了适用不同规格预制梁的施工,本发明结合了滚轮动力原理和平行移动结构稳定性强原理,通过电控移动系统,即滚轮行走系统来移动钢板底模的位置来达到快速拼装底模,从而满足不同规格预制梁的需求,无需像现有技术中的针对较少用到的规格且生产数量较少的预制梁,通常存在没有相应规格的底模,需要拆除原先底模重新制作对应规格底模以满足生产,这样反复操作大大降低了预制梁的生产效率,而且还浪费材料及人工,该所述新型预制梁底模的能够满足不同规格预制梁的需求,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大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首先,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10包括钢板底模100、移动系统200及定位件 300,通过在所述钢板底模100上设置所述移动系统200可以实现所述钢板底模的灵活移动拼接组合,提升施工效率、节约转换预制规格的机械台班及人工,因为本发明将所述拼接底模和移动系统固定为一个可移动的体系,能在水平方向对所述钢板底模进行移动拼装,对于钢筋、钢板底模及混凝土施工可以连续一体操作,且都不影响钢板底模偏移。

  其次,钢板底模构造简单,材料易得,通过所述移动系统实现可快速拼接,在拼接的钢板底模两边接口焊接槽钢,任意相邻两所述钢板底模可拼接成不同规格的拼接底模。

  一实施例中,钢板底模下面每50公分焊接一道工字钢底座,其中两边及中间焊接手摇挎顶及移动系统,用于钢板底模的平行移动。钢板底模两边接口焊接槽口直径为8mm的槽钢,槽钢的钢槽内放入挤塑板胶条,防止漏浆。限位螺栓固定销由直径为8mm的钢筋开螺纹与螺帽组成。预制梁的钢板侧模100a下方通过对拉螺杆锁紧钢板底模。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阅图1及图3所述新型预制梁底模的拼装流程有:启动移动系统,即滚轮行走系统移动钢板底模→限位螺栓固定钢板底模→槽钢的钢槽内放置挤塑板胶条→加设紧拉杆进一步锁紧钢板底模→往钢板底模上刷隔离剂→钢筋、模板、混凝土施工。具体为:首先,移动钢板底模:转动手摇挎顶将钢板底模的工字钢底座顶起将移动系统手动放下,手摇收回手摇挎顶,预选好移动位置,通过遥控控制电机转动,对需拼接的钢板底模进行平行移动,移至相应位置,通过手摇挎顶再次将钢板底模的工字钢底座顶起,手动向上将滚轮行走系统的滚轮收回,手摇收回手摇挎顶,钢板底模的工字钢底座降回地面进行支撑;其次,固定钢板底模:用对应限位螺栓插入工字钢底座的定位孔及地面的预留孔位上将钢板底模固定;再者,钢板底模的槽钢的钢槽内按入挤塑板胶条:按照要求在钢板底模拼接的槽钢的钢槽处通过人工将相应规格的挤塑板胶条按压进槽钢的钢槽内卡住,防止拼接不严及混凝土漏浆情况出现,安装预制梁的钢板侧模 100a,即,另一个钢板底模时,需将钢板侧模100a卡入已安上挤塑板胶条的槽钢的钢槽内,然后在钢板底模下方每隔1m距离通过设置对拉螺杆将钢板侧模 100a、钢板底模100及挤塑板胶条500进行锁紧,使钢板底模产生向内压力,更好的保持结构稳定;最后,隔离剂:在拼接好的钢板底模上涮隔离剂防止水泥和模板的粘连,方便之后拆模,同时也防止钢板底模损坏。将所述新型预制梁底模拼装好之后是在其上安装钢筋及倾倒混凝土的施工操作,即按照设计要求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进行施工。

  本发明还包括了一种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移动拼接式拼接底模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移动所述钢板底模、固定所述钢板底模、锁紧所述拼接底模及往所述钢板底模上刷隔离剂。需要说明的是,移动所述钢板底模以将所述钢板底模移动至预设区域;固定所述钢板底模以防止所述钢板底模发生位移;锁紧所述拼接底模,用于锁紧所述钢板底模、所述防漏胶条及所述钢板侧模;往所述钢板底模上刷隔离剂,用于隔离所述钢板底模与混凝土。

  为了详细说明所述移动拼接式拼接底模的使用方法,所述移动所述钢板底模包括如下步骤:通过转动所述手摇挎顶以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下放所述移动系统,转动收回所述手摇挎顶,控制所述电机转动对所述钢板底模进行平移操作,以将所述钢板底模移动至所述预设区域,再次转动手摇挎顶以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收回所述移动系统,再次转动收回所述手摇挎顶,以将所述钢板底模放置在底面的所述预留孔位置处;所述固定所述钢板底模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限位螺栓插入所述钢板底模的所述定位孔及地面的所述预留孔中,以将所述钢板底模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锁紧所述拼接底模包括如下步骤:将挤塑板胶条压入所述槽钢钢槽内,将所述钢板侧模卡入所述槽钢的钢槽及所述挤塑板胶条上,以形成所述拼接底模,在所述拼接底模的下方每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所述拉紧杆,以将所述拼接底模锁紧。具体地,所述移动所述钢板底模包括如下步骤:转动所述手摇挎顶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手动放下所述移动系统,手摇收回所述手摇挎顶,在地面上选定预留孔,遥控控制所述电机转动,平行移动所述钢板底模,将所述钢板底模移至所述预留孔位置,通过所述手摇挎顶再次将所述钢板底模顶起,手动向上将所述移动系统的所述滚轮收回,手摇收回所述手摇挎顶,所述钢板底模降回地面的所述预留孔位置进行支撑;所述固定所述钢板底模包括如下步骤:所述限位螺栓插入所述钢板底模的所述定位孔及地面上的所述预留孔,将所述钢板底模固定在地面上;所述锁紧所述拼接底模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人工将挤塑板胶条按压入所述槽钢钢槽内,将另一所述钢板底模卡入所述槽钢的钢槽内以形成所述拼接底模,在所述拼接底模的下方每隔预设距离通过设置所述拉紧杆将所述拼接底模进行锁紧。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新型预制梁底模及其施工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