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摄像光波> 传感器单元和成像装置独创技术58354字

传感器单元和成像装置

2021-02-12 00:01:13

传感器单元和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片材的卡塞的传感器单元以及包括该传感器单元的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包括电子照相类型的成像机构的复印机和打印机包括用于将图像定影在片材上的定影单元。在这种定影单元中,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被夹持并进给至按压构件与加热构件之间的夹持部中,因而被加热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

  这种定影单元设置有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检测进给通道中的片材卡塞的发生,即所谓卡塞的发生。在定影单元内部发生卡塞的情况下,施加至夹持部的压力被释放(在某种意义上包括压力降低),存在的优点是片材容易被移除。

  众所周知,偏心凸轮用作用于释放(消除)施加至夹持部的压力的机构(日本特开专利申请Hei 8-328406)。在偏心凸轮以这种方式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准确地判定按压构件和加热构件是处于按压状态还是处于压力释放状态。因此,在定影单元中,还安装有用于检测偏心凸轮的旋转相位的传感器。

  顺便提及,除了上述传感器以外,在成像装置中还设置有各种传感器(例如,用于检测片材进给的定时的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框架的门部分的打开/关闭的传感器),以检测设备的各种行为。然而,在针对要被检测对象的每种行为都设置传感器的情况下,需要在成像装置中安装许多传感器,从而会出现无法避免尺寸和成本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检测设备的多种行为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传感器单元,以及提供一种包括该传感器单元的成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片材卡塞的传感器单元,包括:可旋转的第一可动构件;传感器,其构造成检测第一可动构件的位置;和第二可动构件,其具有引导片材的运动的引导功能,其中,第一可动构件包括构造成由传感器检测的要被检测构件、和构造成朝其中要被检测构件相对于第一可动构件的相位是第一相位的位置推压要被检测构件的推压构件,其中,在片材正常地沿着第二可动构件进给时,第一可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要被检测构件处于第一相位,第二可动构件处于第三位置,并且要被检测构件相对于传感器的工作/非工作状态是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中的一种,其中,在没有进给片材并且第一可动构件处于在旋转方向上与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时,要被检测构件处于第一相位,第二可动构件处于第三位置,并且要被检测构件相对于传感器的工作/非工作状态是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中的另一种,并且其中,在第一可动构件处于第一位置并且第二可动构件通过被卡塞的片材推动而移动到与第三位置不同的第四位置时,通过经由第二可动构件推动要被检测构件而使要被检测构件移动到不同于第一相位的第二相位,要被检测构件相对于传感器的工作/非工作状态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并且传感器的输出改变。

  参考附图,根据下文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器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影夹持部附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的部分(a)和(b)是各自均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传感器检测标记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的相位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功能构造的控制框图。

  图6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加热单元和按压辊彼此接触时定影器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加热单元和按压辊彼此分离时定影器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由第一实施例中的压力释放传感器进行的检测模式的序列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卡塞检测期间定影夹持部附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第一实施例中的判定加热单元与按压辊之间接触还是分离以及在定影夹持部附近发生还是未发生卡塞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从转印夹持部到定影夹持部的片材进给通道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在关闭后门部期间定影夹持部附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3的部分(a)和(b)是各自均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要被检测标志相对于可旋转构件的相位的示意图。

  图14是示出了第二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的功能构造的控制框图。

  图15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在打开后门部期间定影夹持部附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6是第二实施例中的在卡塞检测期间定影夹持部附近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7是图6的透视图。

  图18是图7的透视图。

  图19是图9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传感器单元100的成像装置。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传感器单元100的作为成像装置的全彩色激光束打印机200的示意性剖视图。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200中,设置有用于控制整个打印机200的操作的控制器110(图5)和作为用于在片材2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器件的成像部210。

  将描述打印机200中的片材2的进给通道的构造。在打印机200中,设置有进给托盘1、进给辊3、传送辊4、排出辊15和排出辊16。容纳在进给托盘1中的片材2被进给辊3朝着传送辊4进给,然后被传送辊4传送至由内部带驱动辊5和二次转印辊6形成的转印夹持部T。由成像部210形成的图像在转印夹持部T中被转印到片材2上。

  接下来,将描述成像部210的构造。成像部210包括内部带驱动辊5、二次转印辊6、激光扫描仪8、感光鼓7Y、7M、7C和7K以及显影辊9Y、9M、9C和9K。成像部210还包括初次转印单元10Y、10M、10C和10K、中间转印带11和张紧辊12。成像部210是使用四个感光鼓的全彩色类型,并且分别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调色剂图像。

  在成像部210中,使用来自激光扫描仪8的激光照射感光鼓7Y、7M、7C和7K的外周表面,从而形成各种颜色的静电潜像。这些静电潜像利用由显影辊9Y、9M、9C和9K供应的Y、M、C和K调色剂显影,从而分别在感光鼓7Y、7M、7C和7K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鼓7Y、7M、7C和7K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在由初次转印单元10Y、10M、10C和10K施加的转印偏压的作用下被按压而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中间转印带11围绕内部带驱动辊5和张紧辊12卷绕,并且通过被未示出的驱动部驱动的内部带驱动辊5而在图1中顺时针地旋转。

  顺便提及,中间转印带11通过内部带驱动辊5而以与感光鼓7Y、7M、7C和7K的表面的移动速度基本相同的速度移动。然后,形成在感光鼓7Y、7M、7C和7K上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初次转印辊10Y、10M、10C和10K被相继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因此,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形成了各种颜色调色剂的各色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内部带驱动辊5与二次转印辊6之间的转印夹持部T中被共同地转印到片材2上。在该转印夹持部T相对于片材2的进给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包括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的定影单元220。

  在转印夹持部T中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2被进给至由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形成的定影夹持部F。然后,在定影夹持部F中,片材2被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夹持并且因而被加热加压。调色剂通过加热加压而熔化并且被定影在片材2上。在定影夹持部F中,调色剂图像因此被定影在片材2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2被排出辊15和16排出到打印机200的壳体的外部。

  顺便提及,成像部210是能够在作为记录材料(介质)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器件的示例,并且作为除了包括中间转印构件的上述中间转印类型之外的构造类型,也可以使用直接转印类型的构造,并且还可以使用例如喷墨类型之类的类型的其他成像机构。此外,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打印机200设置有能够正反转的反转辊对和再进给通道,并且其一面(例如,正面)上形成有图像的片材2被再次进给至成像部210,并且在片材2的两面(双面)上执行成像。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定影单元220。图2是示出了定影单元22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结构图。定影单元220包括加热单元(第一夹持部形成构件)13、按压辊(第二夹持部形成构件)14、传感器单元100(图3)、按压弹簧22、按压板23和受力块24。加热单元13包括圆筒形的定影膜18、与定影膜18的内表面接触并加热定影膜18的加热器19、具有耐热性的保持器20、和具有刚性的支架21。定影膜18是例如具有高耐热性和高导热性的薄的圆筒形塑料膜。加热器19例如是陶瓷加热器或碳加热器,并且是通过被未示出的电源通电而产生热量的热源。此外,加热器19被以加热器被接合并固定在保持器20的凹槽部中的状态得到支撑。定影膜18被以覆盖加热器19、保持器20和支架21的外周的状态安装,从而使定影膜18能够旋转。

  加热单元13被构造成能够通过经由按压板23和受力块24接收按压弹簧22的力而与按压辊14接触(从而能够形成定影夹持部F)。按压辊14包括芯部金属14b和在芯部金属14b的外周处以辊形状形成的橡胶层14a。相应地,按压辊14的表面具有弹性,因此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形成具有预定宽度的定影夹持部F并且被设置成能够以预定压力彼此压力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按压弹簧22收缩时,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处于压力释放状态(分离状态)。另一方面,在按压弹簧22伸展(扩展)时,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处于按压状态(其中形成适于定影的定影夹持部F的接触状态)。在按压辊14接触加热单元13的状态下,按压辊14被按压辊旋转马达140(图5)以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地驱动。然后,通过按压辊14的旋转,在定影膜18和按压辊14之间产生摩擦力。借助该摩擦力,定影膜18通过按压辊14的旋转而进行旋转运动。按压辊14和定影膜18在加热器19被通电并加热的同时旋转,从而将承载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片材2传送至定影膜18与按压辊14之间的定影夹持部F。然后,如上所述,在定影夹持部F中,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片材2上。

  在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片材2上之后,片材2被弯曲地分离并且被相对于片材进给方向从定影夹持部F朝定影夹持部F的下游侧传送。

  此时,片材2被诸如检测引导件31(图3)的引导构件引导至排出辊15和16之间的夹持部。被引导至该夹持部的片材2在片材2被排出辊15和16夹持的状态下被传送并被排出到片材排出/堆叠台17上。顺便提及,作为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的构造,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热源设置在例如辊的可旋转构件对内部,并且在片材2被夹在可旋转构件对之间的状态下通过加热片材2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片材2上。

  接下来,将参考图3描述本实施例中的传感器单元100的构造。图3是其中设置有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单元100的定影单元220的剖视图。传感器单元100包括旋转轴25、压力释放凸轮(第一可动构件)26、要被检测标志(要被检测构件)27、标志弹簧(推压构件)28、压力释放传感器29、作为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一部分并作用在标志弹簧28上的杆部29a、和检测引导件(第二可动构件)31。如图3所示,旋转轴25设置在按压板23的附近,并且压力释放凸轮26是能够围绕旋转轴25旋转的可旋转构件。压力释放凸轮26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可动构件。图3还示出了片材2正常地沿着检测引导件31传送时的状态。

  压力释放凸轮26设置有要被检测标志27。要被检测标志27被压力释放凸轮26以存在机械游隙的状态支撑,使得要被检测标志27能够围绕旋转轴25沿压力释放凸轮26的旋转方向移动。通过这种游隙,要被检测标志27能够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移动,并且能够移动到至少两个位置(图4的部分(a)的位置(第一相位)和图4的部分(b)的位置(第二相位))。

  此外,要被检测标志27与压力释放凸轮26一起可旋转地设置,同时随着压力释放凸轮26的旋转不改变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位置。作为要被检测标志27随着压力释放凸轮26的旋转而旋转的构造,例如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旋转轴相对于轴向方向设置有凹槽,并且能够与该凹槽接合的突起设置在压力释放凸轮26的旋转轴25与要被检测标志27接触的部分处。另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凹槽设置在压力释放凸轮26的旋转轴25与要被检测标志27接触的部分处,并且能够与该凹槽接合的突起设置在旋转轴25上。这样,通过使旋转轴25旋转,要被检测标志27随着压力释放凸轮26的旋转而旋转。

  这里,将参考图4描述要被检测标志27与压力释放凸轮26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4的部分(a)是示出了在标志弹簧28伸展时要被检测标志27与压力释放凸轮26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一相位)的示意图。标志弹簧28是压缩弹簧,并且沿着使要被检测标志27的突出部27a远离压力释放凸轮26的弹簧支承面26z移动的方向推压要被检测标志27。图4的部分(b)是示出了在标志弹簧28收缩时要被检测标志27与压力释放凸轮26之间的相对位置(第二相位)的示意图。如图4的部分(a)所示,标志弹簧28设置在要被检测标志27与压力释放凸轮26之间。通过这种构造,要被检测标志27被用作推压构件的标志弹簧28推压,并且布置成使得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位置是特定位置(第一相位)。在本实施例中,在标志弹簧28伸展(伸长)时,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相位是第一相位。在预定大小的力(力F31(图1),稍后描述)沿着使标志弹簧28收缩的方向施加至位于第一相位的要被检测标志27时,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位置从图4的部分(a)的位置变为图4的部分(b)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标志弹簧28收缩时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相位是第二相位。

  因此,在将比标志弹簧28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27的推压力更大的力沿着标志弹簧28的收缩方向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27时,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位置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相位从第一相位变为第二相位。另一方面,在已经沿着标志弹簧28的收缩方向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27的比标志弹簧28的推压力更大的所述力不再作用在要被检测标志27上时,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相位从第二相位变为第一相位。

  返回图3,将继续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在作为要被检测构件的要被检测标志27的移动轨迹上,设置有杆部29a。杆部29a是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一部分,是能够在其中杆部29a作用在要被检测标志27上的位置(接触位置)与其中杆部29a不作用在要被检测标志27上的位置(非接触位置)之间移动的作用(工作)部。压力释放传感器29是设置有开关的传感器,开关用于根据杆部29a与要被检测标志27之间接触还是不接触(即,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工作(作用)/非工作(非作用)状态)而切换要输出至控制器110(图5)的信号的ON(第一输出)和OFF(第二输出)。例如,如图3所示,在要被检测标志27接触杆部29a并且杆部29a处于图3、图6和图17(其是图6的透视图)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开关处于ON状态,使得压力释放传感器29向控制器110输出ON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这时,被压力释放传感器29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27的位置是“可检测位置”。可检测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位置(第一状态)”。

  另一方面,在要被检测标志27不与杆部29a接触并且杆部29a处于图7和图18(其是图7的透视图)所示的位置的情况下,开关处于OFF状态,使得压力释放传感器29向控制器110输出OFF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输出)。这时,未被压力释放传感器29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27的位置是“不可检测位置”。不可检测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检测位置(第二状态)”。因此,“第一检测位置”和“第二检测位置”是指在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出的信号在各个位置之间有所不同时要被检测标志27的位置。

  顺便提及,作为压力释放传感器29,除了上述接触检测类型的传感器以外,也可以使用能够检测要被检测标志27的位置的其他传感器27,包括诸如光断路器的光学传感器。即使在使用其他传感器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位置”和“第二检测位置”也是指在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彼此不同的情况下要被检测构件的位置。例如,在预先确定了其中传感器能够检测要被检测构件的位置的情况下,被传感器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27的位置是“第一检测位置”,而未被传感器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27的位置是“第二检测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打印机200的操作的控制器110的构造。图5是示出了控制器110的构造的控制框图。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件的控制器110包括作为计算器件的CPU、作为在CPU执行演算(计算)时的工作区域的RAM、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的ROM、以及诸如用于存储信息的各种存储介质的硬件。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向控制器110输入ON信号和OFF信号。此外,如图5所示,控制器110包括旋转控制器111、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和卡塞发生判定部113。

  旋转控制器111控制按压辊旋转马达140和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的驱动和转数(旋转频率)。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基于输入至控制器110的信息来判定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是彼此接触(按压状态)还是彼此分离(压力释放状态)。如上所述,在片材2通过定影夹持部F时(在定影过程期间),按压辊14以与加热单元13接触的状态旋转。相应地,在按压辊14旋转之前和之后、即在按压辊14不旋转时(在不执行定影处理时),执行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的接触/分离操作。因此,在按压辊14不旋转时,接触/分离判定部112获取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的控制信息和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然后,基于获取的信息,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判定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是彼此接触还是彼此分离(按压状态或压力释放状态)。

  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基于输入至控制器110的信息而判定在定影夹持部F的相对于片材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如上所述,通过与加热单元13接触的按压辊14的旋转,片材2穿过定影夹持部F。相应地,在按压辊14处于与加热单元13接触的状态并且按压辊14旋转时,在定影夹持部F处会发生片材2的卡塞。因此,在按压辊14旋转时,卡塞发生判定部113获取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的控制信息和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然后,基于获取的信息,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判定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

  接下来,参考图6、7、8、17和18,将描述在传感器单元100检测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的接触/分离时的模式。图6是在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接触(按压状态)时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图7是在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远离(分离)(压力释放状态)时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图8是其中按压辊14的操作、由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旋转导致的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的接触/分离、和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的信号彼此关联的定时图。

  在使加热单元13从与按压辊14分离的状态接触按压辊14的情况下(图8中的阶段t1),压力释放凸轮26从压力释放凸轮26接触按压板23的相位(图7)旋转至压力释放凸轮26不接触按压板23的相位(图6)。

  图6的压力释放凸轮26的位置(相位)是相对于压板23的“非工作(非作用)位置”。非工作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位置。在压力释放凸轮26处于如图6所示的非工作位置的情况下,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杆部29a和要被检测标志27处于接触状态。相应地,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开关处于ON状态。此时,只要片材2不被传送至定影夹持部F,则即使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处于接触状态,也不需要旋转按压辊14。通常,在按压辊旋转马达140的驱动停止时,控制器110接收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出的ON信号。因此,在按压辊旋转马达140的驱动停止并且控制器110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接收ON信号的情况下,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判定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接触。

  另一方面,压力释放凸轮26通过驱动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图5)而从图6所示的状态顺时针地旋转,压力释放凸轮26接触按压板23。压力释放凸轮26的位置(相位)是“工作(作用)位置”。工作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位置。通过压力释放凸轮26的进一步旋转,按压弹簧22收缩,使得按压板23沿图7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然后,受力块24沿按压板23的移动方向移动,由此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分离(图8中的t4)。相应地,压力释放凸轮26是使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彼此接触和使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彼此分离的机构的一部分。顺便提及,只要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彼此不接触,片材2就不会被传送至定影夹持部F,因此按压辊14不会旋转。

  在压力释放凸轮26旋转以使得按压弹簧22收缩时,如图7所示,形成了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杆部29a与要被检测标志27彼此不接触的状态。此时,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开关处于OFF状态,因此,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出的OFF信号被输入至控制器110。相应地,在按压辊旋转马达140处于旋转停止状态时,控制器110接收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出的OFF信号。因此,在按压辊旋转马达140的驱动停止并且控制器110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接收OFF信号的情况下,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判定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分开。顺便提及,在图6和图7的状态下,没有向标志弹簧28施加朝向标志弹簧28的收缩方向的力。因此,在没有向标志弹簧28施加朝向标志弹簧28的收缩方向的力时,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相位是第一相位。

  然后,参考图3、9和19,将描述在传感器单元100检测在定影夹持部F中发生了片材2的卡塞时的模式。如上文已经描述的,图3是在设置有传感器单元100的状态下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图9和图19分别是在检测片材2的卡塞期间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和透视图。顺便提及,在图9中,示出了在定影夹持部F在片材2的进给方向的下游侧附近发生卡塞时的剖视图。从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朝向片材2的进给方向的下游侧,设置有作为用于在进给期间引导片材2的引导构件的加热侧进给引导件30和按压侧进给引导件33。此外,加热侧进给引导件30设置有与片材2接触的检测引导件31。检测引导件31被保持弹簧32沿着朝按压侧进给引导件33移动的方向推压,使得检测引导件31相对于加热侧进给引导件30处于预定姿势并且是设置成能够与片材2接触地移动的第二可动构件。

  这里,将描述各个部分相对于片材2的与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即片材2的宽度方向的布置。如图19所示,检测引导件31是从前侧到后侧、即在片材2的宽度方向上以与片材2接触的方式设置的板状构件。检测引导件31布置成使得要被检测标志27的突出部27a能够在检测引导件31的后侧与检测引导件31接触。在要被检测标志27的接触压力释放凸轮26的部分是要被检测标志27的主体时,突出部27a设置成从主体部分沿旋转轴25的轴向(轴)方向突出。此外,突出部27a的后侧与要被检测标志27一体地形成,使得要被检测标志27的后侧部与杆部29a接触。另外,杆部29a布置在杆部29a不接触被进给在检测引导件31与按压侧进给引导件33之间的片材2的位置处。

  在此,假设在图8的阶段t2中、即在通过使处于与加热单元13接触的状态的按压辊14旋转而进给片材2期间,片材2的卡塞发生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定影夹持部F的相对于片材进给方向的下游位置的范围内的区域中。顺便提及,在图8中,卡塞发生定时由ta表示。在发生片材2的卡塞时,片材2由于被连续地进给而在检测引导件31和按压侧进给引导件33之间以波纹管形状滞留。此时,通过弯曲的(波纹管状的)片材2来扩展检测引导件31与按压侧进给引导件33之间的空间。然后,在片材2施加在检测引导件31上的扩展力大于保持弹簧32推压检测引导件31的力时,检测引导件31向加热侧进给引导件30移动。在检测引导件31进一步向加热侧进给引导件30移动时,检测引导件31与要被检测标志27的突出部27a接触,使得突出部27a被检测引导件31用力F31(图19)按压。

  此时,检测引导件31在与标志弹簧28的推压力被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27所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按压突出部27a。因此,在检测引导件31按压突出部27a的力大于标志弹簧28针对要被检测标志27的推压力时,要被检测标志27顺时针地旋转、即沿标志弹簧28的收缩方向旋转。这里,在检测引导件31没有被片材2扩展时检测引导件31的位置是“引导位置”,而在检测引导件31被扩展并按压突出部27a时检测导件31的位置是“推压位置”。“引导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位置,“推压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四位置。此外,在本示例中,检测引导件31在引导位置和推压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是“引导件移动方向”。引导件移动方向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方向。

  通过使要被检测标志2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相位从第一相位变为第二相位。此外,如图8中的定时ta所示,通过使要被检测标志2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要被检测标志27远离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杆部29a移动。为此,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开关从ON状态切换为OFF状态。相应地,在按压辊旋转马达140处于驱动状态时,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的信号从ON信号切换为OFF信号。因此,在按压辊旋转马达140被驱动并且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从ON信号切换为OFF信号的情况下,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判定在从定影夹持部F朝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区域中发生了卡塞。

  因此,在压力释放凸轮26处于第一位置并且检测引导件31通过被卡塞的片材按压而移动到与第三位置不同的第四位置时,要被检测标志27通过被检测引导件31按压而移动到与第一相位不同的第二相位。结果,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杆部29a的工作/非工作状态(作用/非作用状态)从第一状态变为第二状态,使得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输出从ON变为OFF。通过这种信号变化,卡塞发生判定部113能够判定发生了卡塞。

  假设在发生片材2的卡塞之后,用户在图8的阶段t3的定时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在卡塞的片材2被移除时,检测引导件31与按压侧进给引导件33之间的空间返回到发生片材卡塞之前的状态,即从图9的状态返回至图3的状态。相应地,检测引导件31以与加热侧进给引导件30分离的方式移动,即从按压位置移动到引导位置(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在检测引导件31从按压位置移动到引导位置时,检测引导件31处于检测引导件31不引导突出部27a的状态,因此,要被检测标志27相对于压力释放凸轮26的相位从第二相位变为第一相位。因此,在发生卡塞之后由用户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时,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的信号从OFF信号切换为ON信号。

  因此,在检测到卡塞之后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从OFF信号变为ON信号的情况下,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判定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定影夹持部F的相对于片材2的进给方向的下游位置的范围内的区域中发生的片材2的卡塞被清除(消除)。然后,在压力释放凸轮26随后旋转(从按压状态切换到压力释放状态)时,形成了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杆部29a和要被检测标志27彼此不接触的状态。结果,如图8的阶段t4所示,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的信号从ON信号切换为OFF信号。

  另一方面,只要在检测到卡塞后没有移除卡塞的片材2,就继续突出部27a被检测引导件31按压的状态。因此,在检测到卡塞之后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保持处于OFF信号状态的情况下,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判定没有消除定影夹持部F附近的卡塞。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传感器信号和按压辊14的驱动状态,能够检测打印机200中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以及按压辊14和加热单元13之间接触还是分离。

  在此,例如,将考虑这样的情况:假设设置用于检测构成打印机的各个构件的行为的传感器,例如用于检测按压辊与加热单元之间接触还是分离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片材的卡塞的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中,在打印机的壳体内侧需要确保用于提供以下传感器的空间,即用于检测允许按压辊与加热单元之间接触和分离的机构的运动量的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定影夹持部附近的片材卡塞的传感器。因此,无法避免打印机的大型化。此外,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用于检测构成打印机的各构件的行为的传感器本身的成本以及用于维护传感器的成本增加。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基于检测结果判定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接触还是分离以及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结果,可以减少要安装在打印机200中的传感器的数量,从而可以降低与传感器有关的成本。

  接下来,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判定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之间接触还是分离以及判定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的处理的流程。图10是示出了在控制器110中判定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接触还是分离以及判定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如参考图1描述的,在转印夹持部T处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2被进给至由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形成的定影夹持部F。相应地,只要在片材2上没有形成图像,就不需要使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接触。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打印作业,使得在成像部210中在片材2上形成图像,然后使用片材2穿过成像部210作为触发器来开始该处理的流程。

  顺便提及,根据片材2的进给通道、即从成像部210到定影夹持部F的距离,通过设置在片材2的进给通道中的传感器(未示出)对片材2朝定影夹持部F进给的状态的检测也可以用作触发器。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在成像部210中在片材2上形成图像作为触发器来进行以下描述。在片材2通过成像部210时,旋转控制器111使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开始驱动(S101)。旋转控制器111使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开始驱动时的定时由图8中的定时tb表示。

  在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驱动时,压力释放凸轮26围绕旋转轴25旋转。压力释放凸轮26围绕旋转轴25的移动方向是“凸轮旋转方向”。凸轮旋转方向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此时,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基于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传感器信号来判定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接触还是分离(S102)。在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OFF信号的情况下(S102/OFF信号),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判定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彼此分离(S103)。控制器110判定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处于分离状态,并且在片材2被排出到片材排出/堆叠台17上的情况下(S104/是),该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在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判定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处于分离状态且片材2未排出到片材排出/堆叠台17上的情况下(S104/否),控制器110再次从S102执行相同的处理。

  在S102的处理中,在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ON信号的情况下(S102/ON信号),接触/分离判定部112判定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处于接触状态(S105)。在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处于接触状态时,调色剂图像可以在定影夹持部F中定影在片材2上。相应地,在判定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处于接触状态时,旋转控制器111使按压辊旋转马达140开始驱动(S106)。旋转控制器111使按压辊旋转马达140开始驱动时的定时由图8中的定时tc表示。通过使按压辊14旋转,片材2被进给通过定影夹持部F。在按压辊14旋转期间,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基于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传感器信号来判定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2的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区域中是否发生片材2的卡塞(S107)。

  在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是ON信号的情况下(S107/是),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判定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区域中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在由卡塞控制判定部113做出没有发生片材2的卡塞的判定时,控制器110使定影单元220继续进给片材2(S108)。然后,控制器110再次从S106执行相同的处理(S109/否),直到片材2被排出到片材排出/堆叠台17上(S109/是)。在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是OFF信号的情况下(S107/否),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判定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区域中发生了片材2的卡塞(S110)。在图8中,在定时ta发生卡塞。

  在由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做出发生了卡塞的判定时,旋转控制器111使按压辊旋转马达140停止驱动。在做出发生卡塞的判定时,控制器110使安装在打印机200上的操作显示部(未示出)显示表明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区域中发生卡塞的错误画面(S111)。用户参考在操作显示部上显示的错误画面并执行用于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的操作。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仍然保留被卡塞的片材2的一部分。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基于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传感器信号判定在从做出片材卡塞的判定起经过预定时间后片材S的卡塞是否被消除(清除)(S112)。顺便提及,在用户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后用户在操作显示部上执行操作时的定时也可以设置在从做出发生卡塞的判定起经过预定时间后的时间。

  在发生卡塞之后,只要被卡塞的片材2未被移除,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的信号就保持为OFF信号。另一方面,在被卡塞的片材2被移除时,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的信号从OFF信号切换为ON信号。在控制器110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接收到OFF信号的情况下(S112/否),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判定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发生的卡塞未被消除。在判定没有消除卡塞的情况下,控制器110再次从S111执行相同的处理。在控制器110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接收到ON信号的情况下(S112/是),卡塞发生判定部113判定消除了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发生的卡塞。在做出消除了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发生的卡塞的判定时,控制器110将用于驱动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的信号发送至旋转控制器111,从而使压力释放凸轮26旋转(S113)。

  在定时ta,尽管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接触,但是形成了将OFF信号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的状态。然后,通过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ON信号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被卡塞的片材2被移除并且ON信号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时的定时是在图8中的定时td。在图8中的定时td,按压辊14停止并且压力释放凸轮29的信号保持为ON信号,即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的状态保持在接触状态。相应地,尽管没有片材要被进给至定影夹持部F,但是形成了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接触的状态。

  在S113中,控制器110使旋转控制器111驱动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直到OFF信号从压力释放传感器29输入至控制器110为止、即直到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彼此分离为止,然后结束该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旋转控制器111驱动压力释放凸轮旋转马达260,直到定时达到图8中的定时te。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压力释放传感器29的检测结果,能够检测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接触还是分离,并且能够检测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区域中卡塞的发生。结果,可以简化打印机200的传感器构造,并且此外还可以降低成本。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对能够检测加热单元13与按压辊14之间的接触和分离以及能够检测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区域中发生的卡塞的传感器单元100进行了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将描述传感器单元300(图12)的构造,所述传感器单元300用于检测后门部37(其是设置于打印机200的框架上的外壳构件)的打开/关闭状态并用于检测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2的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位置的区域中发生的卡塞。顺便提及,打印机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结构相同。此外,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组成元件相同的组成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或符号表示,并且将描述冗余的描述。

  首先,将描述片材2从转印夹持部T至定影夹持部F的进给通道的构造。图11是片材2从转印夹持部T到定影夹持部F的进给通道的剖视图。在成像部210中形成有图像的片材2从位于内部带驱动辊5和二次转印辊6之间的转印夹持部T朝位于加热单元13和按压辊14之间的定影夹持部F进给。作为用于引导片材2的引导构件,设置有转印进给引导件34和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从转印夹持部T排出的片材2在被引导状态下被沿着转印进给引导件34朝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进给,之后片材2被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引导并且进入定影夹持部F。

  转印进给引导件34设置在片材2的进给位置和后门部37之间,后门部37设置成能够相对于打印机200的框架打开和关闭。此外,转印进给引导件34构造成能够朝向打印机200的框架的外侧打开。通过这种构造,例如,在发生片材2的卡塞时,通过打开后门部37并且之后打开转印进给引导件34,可以移除停滞在转印进给引导件34附近的片材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可动构件的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设置成能够绕旋转中心35a旋转。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被设置在打印机2的框架中的引导件保持弹簧36推到其中片材2被朝向定影夹持部F引导的位置。在片材2以正常状态进给时、即在片材2以片材2弯曲成波纹管形状的状态从转印进给引导件34进给时,引导件保持弹簧36被设定在能够保持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的弹簧压力下。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单元300的构造。图12是与根据本实施例的传感器单元300相邻地设置的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图12示出了在后门部37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剖面。传感器单元300包括可旋转构件(第一可动构件)38、要被检测标志(要被检测构件)39、标志弹簧(推压构件)40、后门传感器41、杆部41a和夹持部入口引导件(第二可动构件)35。如图12所示,可旋转构件38设置在转印进给引导件34与后门部37之间。图12还示出了在沿着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正常地进给(传送)片材2时的状态。

  后门部37设置有可旋转构件按压(推压)部37a。在后门部37关闭时,可旋转构件按压部37a按压(推压)可旋转构件38并使可旋转构件38移动到图12所示的第一位置。另一方面,在后门部37打开时,可旋转构件按压部37a与可旋转构件38分离,从而使可旋转构件38旋转至图15所示的第二位置。作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可动构件的可旋转构件38设置有要被检测标志39。要被检测标志39由可旋转构件38以朝向可旋转构件38的旋转方向存在机械游隙的状态支撑,当可旋转构件38旋转时以轴38a为中心。可旋转构件38围绕轴38a的旋转方向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通过该游隙,要被检测标志39能够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移动并且能够移动至至少两个位置(第一相位和第二相位)。

  此外,要被检测标志39设置成能够随着可旋转构件38的旋转而移动,同时通过标志弹簧40的推压力而维持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相位。作为要被检测标志39能够随着可旋转构件38的旋转而移动的构造,例如还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可旋转构件38的轴相对于轴向方向设置有凹槽,而能够与该凹槽接合的突起设置在可旋转构件38与要被检测标志39彼此接触的部分处。另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凹槽设置在可旋转构件38与要被检测标志39彼此接触的部分处,而能够与该凹槽接合的突起设置在轴38a上。这样,要被检测标志39随着可旋转构件38的旋转而移动。

  此外,要被检测标志39设置有在相对于周向方向的不同位置处沿轴向方向向外突出的第一突出部39a和第二突出部39b。通过设置成在可旋转构件38的轴38a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突起,第一突出部39a被按压,由此要被检测标志39随着可旋转构件38的旋转而移动。在图12所示的方向上观察传感器单元300时,轴38a设置有用于推压可旋转构件38的推压构件(未示出),以使可旋转构件38逆时针地旋转。在后门部37通过该推压构件而被打开时,可旋转构件38逆时针地旋转。此外,随着可旋转构件38的旋转,要被检测标志39也旋转。

  这里,将参考图13描述要被检测标志39与可旋转构件38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13的部分(a)是示出了在标志弹簧40伸展时要被检测标志39与可旋转构件38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图13的部分(b)是示出了在标志弹簧40收缩时要被检测标志39与可旋转构件38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如图13的部分(a)所示,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推压构件的标志弹簧40设置在要被检测标志39与可旋转构件38之间。通过这种构造,要被检测标志39被用作推压构件的标记弹簧40推压,并且被布置成使得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位置是特定位置(第一相位)。在本实施例中,在标志弹簧40伸展(伸长)时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相位是第一相位。在预定大小的力沿使标志弹簧40收缩的方向施加至位于第一相位的要被检测标志39上时,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位置从图13的部分(a)的位置变为图13的部分(b)的位置(第二相位)。在本实施例中,在标记弹簧40收缩时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相位是第二相位。

  相应地,在比标志弹簧40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39的推压力更大的力沿标志弹簧40的收缩方向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39时,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位置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相位从第一相位变为第二相位。另一方面,在已经沿标志弹簧40的收缩方向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39的比标志弹簧40的推压力更大的所述力不再作用在要被检测标志39上时,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相位从第二相位变为第一相位。

  返回图12,将继续进行描述。如图12所示,在作为本实施例的要被检测构件的要被检测标志39的移动轨迹上,设置后门传感器41的杆部41a。后门传感器41是设置有开关的传感器,该开关用于根据杆部41a与要被检测标志39之间接触还是不接触来切换要输出至控制器120(图14)的信号的ON和OFF。例如,如图12所示,在要被检测标志39不与杆部41a接触的情况下,开关处于OFF状态,从而后门传感器41向控制器120输出OFF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未被后门传感器41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39的位置是“不可检测位置”。不可检测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检测位置(第一状态)”。

  另一方面,在要被检测标志39接触杆部41a的情况下,开关处于ON状态,从而后门传感器41向控制器120输出ON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输出)。被后门传感器41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39的位置是“可检测位置”。可检测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检测位置(第二状态)”。

  顺便提及,作为后门传感器41,除了上述接触检测类型的传感器以外,也可以使用能够检测要被检测标志39的位置的其他传感器,包括诸如光断路器的光学传感器。即使在使用其他传感器的情况下,“第一检测位置”和“第二检测位置”也是指要被检测构件的其中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彼此不同的位置。例如,在预先确定了传感器能够检测要被检测构件的位置的情况下,未被传感器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39的位置是“第一检测位置”,而被传感器检测到的要被检测标志39的位置是“第二检测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控制打印机200的操作的控制器120的构造。图14是示出了控制器120的构造的控制框图。作为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件的控制器120通过包括作为计算器件的CPU、作为CPU执行演算(计算)时的工作区域的RAM、其中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的ROM、以及诸如用于存储信息的各种存储介质的硬件而构成。ON信号和OFF信号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至控制器120。此外,如图14所示,控制器120包括旋转控制器121、锁定机构控制器122、打开/关闭判定部123、和卡塞发生判定部124。旋转控制器121控制马达240的驱动,所述马达240用于转动用于进给片材2的辊中的使用该马达作为驱动源的辊,例如内部带驱动辊5和按压辊14。

  锁定机构控制器122控制锁定机构230,并且因而控制后门部37的打开和关闭。锁定机构230是用于将后门部37保持在关闭状态的机构。在马达240被旋转控制器121驱动时锁定机构控制器122打开锁定机构230,并且因而限制后门部37的运动,使得后门部37不打开。打开/关闭判定部123基于输入至控制器120的信息来判定后门部37相对于打印机200的框架的状态是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在马达240被驱动时,后门部37被锁定机构230关闭,从而后门部37的运动被限制。相应地,在未驱动马达240时、即在未进给片材2时,执行后门部37的打开/关闭操作。因此,在锁定机构230处于OFF状态时,打开/关闭判定部123获取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的信号,并且判定后门部37相对于打印机200的框架的状态是打开状态还是关闭状态。

  卡塞发生判定部124基于输入至控制器120的信息而判定在定影夹持部F相对于片材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在马达240被驱动时,片材2被朝向定影夹持部F进给。此时,通过锁定机构控制器122接通锁定机构230,从而在使后门部37保持处于关闭状态的同时限制后门部37的移动。因此,在马达240处于驱动状态时,卡塞发生判定部124获取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的信号、并且判定在定影夹持部F相对于片材进给方向的上游侧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

  接下来,参考图12和15,将描述在传感器单元300检测后门部37的打开/关闭状态时的模式。图12是在后门部37处于上述关闭状态时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图15是在后门部37处于打开状态时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顺便提及,在图15中,示出了在不驱动马达50时、即在不进给片材2时定影夹持部F的剖面。图12也是在马达50被驱动并且片材沿着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正常地进给时的示意图。

  在后门部37关闭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可旋转构件38被定位成使得要被检测标志39处于要被检测标志39不与杆部41a接触的相位。此时的可旋转构件的位置是“门关闭位置”。位于门关闭位置的可旋转构件38的位置是“第一位置”。在可旋转构件38处于门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后门传感器41的杆部41a与要被检测标志39处于分离状态。相应地,后门传感器41的开关处于OFF状态,从而后门传感器41输出OFF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输出)。

  另一方面,在后门部37打开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可旋转构件38旋转,使得要被检测标志39与杆部41a接触。此时的可旋转构件的位置是“门打开位置”。位于门打开位置的可旋转构件38的位置是“第二位置”。顺便提及,在可旋转构件38处于门打开位置的情况下,如图15所示,后门传感器41的杆部41a与要被检测标志39处于接触状态。相应地,后门传感器41的开关处于ON状态。如上所述,图15示出了在未进给片材2时的定影夹持部F,因此图15示出了其中旋转控制器121使马达240停止驱动的状态。此时,锁定机构230处于OFF状态。在马达240处于驱动停止状态并且控制器从后门传感器41接收到ON信号(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输出)的情况下,开/关判定部123判定后门部37处于打开状态。顺便提及,此时,未向要被检测标志39施加诸如朝向标志弹簧40的收缩方向的力之类的力。即,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位于第一相位。

  然后,参考图12和16,将描述在传感器单元300检测在定影夹持部F中发生了片材2的卡塞时的模式。图12是进给片材2时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图16是在检测片材2的卡塞期间定影夹持部F的剖视图。顺便提及,在图16中,示出了在定影夹持部F的在片材2的进给方向的上游侧附近发生卡塞时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从定影夹持部F朝向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设置了转印进给引导件34和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设置成在引导件保持弹簧36以收缩方式移动时能够与第二突出部39b接触。

  如图16所示,在发生片材2的卡塞时,片材2由于被连续地进给而以波纹管形状停滞。然后,在卡塞的片材2施加在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上的扩展力变得大于由引导件保持弹簧36推压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的力时,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朝后门部37移动。

  此时,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沿与标记弹簧40的推压力施加至要被检测标志39所沿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按压第二突出部39b。因此,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逆时针地旋转、即沿标志弹簧40的收缩方向旋转。这里,在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没有被片材2扩展时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的位置是“引导位置”,而在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被扩展并按压第二突出部39b时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的位置是“推压位置”。“引导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位置,而“推压位置”是本实施例中的第四位置。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在引导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向是“引导件移动方向”。引导件移动方向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方向。

  通过使要被检测标志3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相位从第一相位变为第二相位。此外,通过使要被检测标志39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要被检测标志39接触后门传感器41的杆部41a,因此后门传感器41的开关从OFF状态切换为ON状态。图16示出了在片材2被进给并且因此旋转控制器121处于其中旋转控制器121驱动马达50的状态时的定影夹持部F。此时,锁定机构230处于ON状态。相应地,在马达240旋转时,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至控制器120的信号从OFF信号切换为ON信号。因此,在马达240处于旋转状态并且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的信号从OFF信号切换为ON信号的情况下,卡塞发生判定部124判定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片材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区域中发生了卡塞。

  假设在发生片材2的卡塞之后,通过打开后门部37和转印进给引导件34来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在卡塞的片材2被移除时,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返回到发生卡塞之前的状态,即从图16的状态返回到图12的状态。相应地,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移动成与后门部37分离,即从按压位置移动到引导位置(从第四位置移动到第三位置)。在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从按压位置移动到引导位置时,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处于其中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不按压第二突出部39b的状态,因此,要被检测标志39相对于可旋转构件38的相位从第二相位变为第一相位。相应地,在发生卡塞之后由用户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时,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至控制器120的信号从ON信号切换为OFF信号。

  因此,在检测到卡塞之后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的信号从ON信号变为OFF信号的情况下,卡塞发生判定部124判定在从定影夹持部F到定影夹持部F的相对于片材2的进给方向的上游位置的区域中发生的片材2的卡塞被清除(消除)。

  另一方面,只要在检测到卡塞之后未移除被卡塞的片材2,由夹持部入口引导件35按压第二突出部39b的状态就持续。相应地,在检测到卡塞之后从后门传感器41输入的信号保持处于ON信号状态的情况下,卡塞发生判定部124判定没有消除定影夹持部F附近的卡塞。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基于后门传感器41的传感器信号和马达240的驱动状态,可以检测在打印机200中发生还是未发生片材2的卡塞以及后门部37处于打开还是关闭状态。

  <其他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检测了打印机200在定影夹持部F附近的多种行为。除了定影夹持部F之外,例如,在打印机200中的其他夹持部(例如初次转印单元10Y、10M、10C和10K与感光鼓7Y、7M、7C和7K之间的夹持部)中,也可以检测诸如初次转印单元与感光鼓之间的接触/分离的行为。

  此外,在要被检测构件是设置于打印机200的框架上的可打开构件时,类似于后门部37的情况,可以检测所述可打开构件的打开/关闭状态。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这些修改和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传感器单元和成像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