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教育印鉴>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独创技术49161字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2021-01-31 21:20:03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电子设备显示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已开发了柔性电子设备和可拉伸电子设备。柔性电子设备是可以弯曲或折叠的设备,通常通过将电子器件安装在柔性基底基板上来制造。可拉伸电子设备是其长度能够在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增加的设备。可拉伸电子设备在包括显示设备和传感器阵列在内的各种应用中起到很大作用。因此作为电子设备显示装置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的可拉伸显示器,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可拉伸显示器具有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按原来的平面形状拉伸的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可拉伸显示器不仅适用于吸引眼球的手机,而且还能成为诸如智能手表、健身追踪器等可穿戴式显示设备的实用功能。当在可拉伸显示器中集成触控功能时,现有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在满足较高的可拉伸程度需求的同时,容易导致可拉伸显示器的显示可靠性和触控可靠性受到影响。

  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满足拉伸性能,又可以提升显示可靠性和触控可靠性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既有利于避免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发生串扰,提高显示可靠性与触控可靠性,又无需为触控电极层单独设置岛结构,因而还有利于简化制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显示岛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显示岛的拉伸桥;

  还包括显示功能层和触控电极层,其中,所述显示功能层和所述触控电极层均设置于所述显示岛上,且所述触控电极层在所述显示岛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所述显示功能层在所述显示岛上的正投影。

  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阵列排布的显示岛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显示岛的拉伸桥,还包括同时设置于显示岛上的显示功能层和触控电极层,其中,触控电极层在显示岛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在显示岛上的正投影。显示岛和拉伸桥的设置方式,使得显示面板具备了可拉伸性能。特别是,本发明将显示功能层和触控电极层均设置于显示岛上,且采用触控电极层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的设置方式,在满足拉伸性能的同时,既有利于避免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发生串扰,提高显示可靠性与触控可靠性,又无需为触控电极层单独设置岛结构,因而还有利于简化制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AA’向的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0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层和显示功能层与外围走线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16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17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图1中BB’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所示为是图19中第二衬底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1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的一种放大示意图;

  图23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4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5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体用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的一种放大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AA’向的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3仅是示意性画出显示岛和拉伸桥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不仅限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00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显示岛10和多个连接相邻两个显示岛10的拉伸桥20;

  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显示功能层30和触控电极层40,其中,显示功能层30和触控电极层40均设置于显示岛10上,且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

  具体而言,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显示岛10和多个连接在显示岛10之间的拉伸桥20,显示岛10用于设置显示功能层30和触控电极层40,实现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拉伸桥20用于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功能。可选的,任意相邻两个显示岛10之间具有拉伸桥20,显示岛10可以是一个个分离的结构,拉伸桥20的一端与一个显示岛10相连,拉伸桥20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显示岛10相连,以实现相邻两个显示岛10的连接,即相邻两个显示岛10之间可以通过间隙或刻缝使相邻的两个显示岛10彼此间隔,并且,彼此间隔的相邻两个显示岛10又通过拉伸桥20连接。

  在包含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中,如果将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显示功能层的远离显示岛的一侧,则在与触控电极层相连的触控信号线的设置路线上,触控信号线需要经过显示功能层中的无机层形成的台阶,实现与触控电极层的连接,该设置方式容易造成触控信号线断线,另外,触控电极层与显示功能层在膜层层叠的方向上交叠,两者的信号会发生相互干扰,影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可靠性和触控可靠性。

  本实施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请结合图1至图3,本发明将显示功能层30和触控电极层40均设置于显示岛10上的同时,将触控电极层40设置为其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的结构,避免了与触控电极层40相连的触控信号线从显示功能层30形成的台阶处经过,而且使得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在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不交叠或交叠很小,从而,减小触控信号线发生断线的可能性,有效减小了触控电极层40中的触控信号和显示功能层30中的显示信号发生串扰的可能,有利于提高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可靠性与触控可靠性,同时又无需为触控电极层40单独设置岛结构,因而还有利于简化制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出了触控电极层40环绕显示功能层30设置的一种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40还可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例如请参见图4,图4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10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图3仅是示意性画出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仅以矩形结构为例对显示功能层30和触控电极层40进行了示意,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不仅限于此,可选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层30还可以包括设置于显示岛10上的缓冲层、各个绝缘层、发光器件层、平坦化层、像素定义层(图中未示意)等。显示功能层中的发光器件层可以包括发光单元和与发光单元相连的驱动电路(图中未示意)以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栅极驱动电路,还可以连接有驱动芯片等,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中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可选地,本发明中的触控电极层40的材料可包括Ti、Al、Mo中的至少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示出了显示岛10包括一层结构的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岛10还可体现为多个膜层的堆叠结构,例如可包括有机层和无机层的堆叠,其中,无机层例如可以包括氮化硅、氧化硅、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铝)中的至少一者,有机层例如可以包括亚克力、聚酰亚胺、聚酯等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者。

  显示岛10靠近显示功能层30的膜层可设置为有机层,远离显示功能层30的膜层可设置为无机层,将无机层设置在有机层远离显示功能层30的一侧,使得显示岛10具备一定的刚度,避免显示岛10发生拉伸形变;将有机层设置于无机层靠近显示功能层30的一侧,当显示岛10上设置有信号线时,信号线能够与有机层可靠接触,有利于减小信号线发生断线的风险。

  图3仅示出了拉伸桥20包括一层结构的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拉伸桥20可包括有机层、无机层、走线层等膜层的堆叠结构,其中,无机层例如可以包括氮化硅、氧化硅、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铝)中的至少一者,有机层例如可以包括亚克力、聚酰亚胺、聚酯等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一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拉伸桥中的一些膜层可以与显示岛中的一些膜层同层设置,例如拉伸桥中的无机层可以显示岛中的某一无机层同层制作,二者连为一体,如此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即可完成二者的制作,从而有利于简化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工序。

  此外,图1仅以可拉伸显示面板中显示岛10的俯视结构为方形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岛10的俯视结构还可体现为圆形、椭圆形或其他形状,例如图5中的圆形结构,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其中,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的拉伸桥20为蛇形桥,即波浪形桥,在未拉伸状态下,拉伸桥20的弯折状态为蛇形,当可拉伸显示面板未被拉伸时,拉伸桥20自然收缩成蛇形卷曲状,当可拉伸显示面板被拉伸时,拉伸桥20拉直,最大可被拉伸成近似直线状态,使得显示岛10之间的间隙增大,但是,每个显示岛10的大小和形状并不会发生变化,以保证显示岛10上的显示功能层30和触控电极层40等不被损坏。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以显示岛10是方形或圆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显示岛10还可以为椭圆形或其他结构等。本实施例拉伸桥20的形状也并不仅限于图1和图5所示的蛇形桥,在其他实施例中,拉伸桥20的形状也可以为弹簧状或波浪形等。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6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功能层30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均不接触。

  具体而言,图6实施例以显示功能层30包括沿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层叠设置的驱动电路层50、发光层60和封装层70为例进行说明。可选地,驱动电路层包括栅极金属层51、半导体有源层53、源漏极金属层52,其中,栅极金属层51和半导体有源层53之间由栅绝缘层54隔离,该栅绝缘层54例如可体现为包括诸如氮化硅、氧化硅或金属氧化物的无机层;栅极金属层51和源漏极金属层52之间由层间绝缘层55隔离,该层间绝缘层55也可体现为包括诸如氮化硅、氧化硅等的无机层。可选地,在源漏极金属层52远离层间绝缘层55的一侧还设置有钝化层56,该钝化层56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无机层形成。发光层60可包括第一电极、发光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并且还可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中的至少一个,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发光材料层发射可见光,从而实现显示功能。封装层70位于发光层60远离驱动电路层50的一侧,能够保护发光层60免受外部湿气和氧气的影响,封装层70包括第一无机层71、有机层72和第二无机层73。可见,显示功能层30中的栅绝缘层54、层间绝缘层55、钝化层56等均可能由无机层构成,封装层70也包括无机层。

  可以理解的是,图6所示的显示功能层30的具体膜层结构仅为示意,并不是对本发明中显示功能层30的膜层结构的限定。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封装层70还可以包括一层无机层,该无机层覆盖在发光层60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同样能够对发光层60进行封装,保护发光层60免受外部湿气和氧气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触控电极层在显示岛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在显示岛上的正投影时,在触控电极与显示功能层的排列方向上,触控电极层40可以与显示功能层30接触(例如请参见图3),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之间也可包括一间隔(例如请参见图6)。

  图7以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于显示岛10上的驱动电路层50和发光元件80为例进行说明,此处的发光元件例如可以为无机发光二极管,例如,发光元件50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小于或者等于100微米,该驱动电路层50中的栅绝缘层54和层间绝缘层55同样体现为包括诸如氮化硅、氧化硅或金属氧化物的无机层。

  请继续参见图6和图7,本申请在将触控电极层40设置为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设置的同时,使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均不接触,当触控走线X与触控电极层40电连接时,触控走线X将不会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接触,也不会沿着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爬坡,因而在有利于减小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发生串扰的可能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触控走线X发生断线的风险,因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和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可选地,该实施例所提及的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为图6或图7所示实施例中的所有无机层。

  具体而言,为实现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均不接触,本申请可将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设置为不交叠,在同一显示岛10上,将触控电极层40设置于显示功能层30的外围的同时使得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与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均不交叠,如此,在将触控电极层40层与触控走线X电连接时,触控走线X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也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不交叠,避免了触控走线X沿着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进行爬坡的可能,因而有利于降低触控走线X发生断线的风险,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示出了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和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不交叠的情形,此种方式可将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有效隔离。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显示功能层30中的部分无机层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也可与触控电极层40交叠,此时,在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触控电极层40与无机层之间可由有机层隔离,例如请参见图8,图8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显示功能层中的栅绝缘层54由显示功能层30延伸至触控电极层40靠近显示岛10的一侧,也就是说,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与作为无机层的栅绝缘层54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是有交叠的,此时,在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触控电极层40与栅绝缘层54之间由有机层59隔离,而且沿平行于显示岛10的方向,该有机层59还设置在触控走线X与栅绝缘层54之间,避免了触控走线X与无机层的接触,此种结构同样能够减小触控电极层40中的触控信号和显示功能层中的显示信号发生串扰的可能,同时还有利于减小触控走线X发生断线的风险。此外,将部分无机层延伸至触控电极层40靠近显示岛10的一侧时,还能够对触控电极层40起到垫高的作用,有利于减小触摸主体与触控电极40之间的距离,从而还有利于提升触控灵敏度。需要说明的是,图8所示实施例中,除栅绝缘层54外,触控电极层40仍然是环绕或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中的其他膜层设置的。本发明所提及的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可以理解为是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中至少部分膜层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9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10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之间包括第一间隔S。

  具体而言,参见图9,该实施例示出了在同一显示岛10上触控电极层40环绕显示功能层30一圈设置的情形,当触控电极层40环绕或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设置时,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之间包括第一间隔S,通过该第一间隔S可以将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完全隔离,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可通过将位于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之间的部分膜层去除的方式来形成第一间隔S,使得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体现为彼此独立的两个部分。当需要将触控走线X与触控电极层40电连接时,由于触控电极层40位于显示功能层30的外围且与显示功能层30完全独立,一方面,有效隔离了触控电极层40的触控信号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显示信号,避免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发生串扰;另一方面,触控走线X将不会与显示功能层30接触,从而有效避免了触控走线X沿着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爬坡而可能导致的断线的风险,因而有利于提高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9,沿触控电极层40指向显示功能层30的方向,第一间隔S的宽度为D,D≥5μm。

  具体而言,本发明将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之间的第一间隔S的宽度设置为大于或等于5μm时,有利于确保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之间的有效隔离,而且第一间隔S的宽度越大,隔离效果越好,越有利于避免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发生串扰,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及显示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10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显示岛10上的第一有机垫层91,第一有机垫层91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触控电极层40位于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

  具体而言,请参见图10,本发明在显示岛10上引入了第一有机垫层91,而且将至少部分触控电极设置于该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由于触控电极是通过感测其电容变化量来实现触控检测的,当触摸主体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距离越近时,在发生触摸时,触控电极与触摸主体之间形成的电容越大,对应触控电极上的电容变化量越大,使得触控更加灵敏。本发明通过引入第一有机垫层91将触控电极相对于显示岛10进行了抬高设置,减小了触控电极与触摸主体之间的距离,因而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进而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此外,当在显示岛10上引入第一有机垫层91并将触控电极层40设置在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时,为实现触控走线X与触控电极层40之间的电连接,触控走线X需要在第一有机垫层91的侧面进行爬坡,由于金属走线与有机材料之间的结合性能较好,当触控走线X沿着第一有机垫层91的侧面进行爬坡时,触控走线X与第一有机垫层91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接触,因而有利于减小触控走线X在爬坡的过程中发生断线的可能,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为减小触控走线X在第一有机垫层91侧面的爬坡难度,本发明可将第一有机垫层91与触控走线X所接触的表面设置为斜面的形式,例如请参见图11,以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触控走线X发生断线的风险,其中,图11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第一有机垫层91中与触控走线X接触的表面和显示岛10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然,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垫层91的截面还可体现为等腰梯形的结构,从而有利于简化第一有机垫层91的制作复杂度。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0和图11,设置于显示岛10上的第一有机垫层91可与显示功能膜层中的任一有机层在同一工艺中形成。例如,当显示功能膜层体现为有机发光结构时(例如图11),在钝化层56远离源漏极金属层52的一侧还可设置有平坦化层57,该平坦化层可体现为包括亚克力、聚酰亚胺(PI)或苯并环丁烯(BCB)等的有机层。在制作平坦化层57时,可一并在显示岛10上形成第一有机垫层91,从而无需为有机垫层的制作引入单独的新的制作工艺,因而有利于简化可拉伸显示面板中第一有机垫层91的制作工序,提高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为增加第一有机垫层91的高度,本发明的第一有机垫层91可分别与显示功能层中的两层有机层同层制作。以图12为例,图12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发光层60包括像素限定层61,该像素限定层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苯并环丁烯、亚克力树脂或酚醛树脂等有机材料制作,平坦化层57也可由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苯并环丁烯、亚克力树脂或酚醛树脂等有机材料制作。第一有机垫层91包括两部分,分别为垫层911和垫层912,在制作平坦化层57的同时,可一并完成垫层911的制作;在制作像素限定层61的同时,可一并完成垫层912的制作;如此,一方面,无需为第一有机垫层91的制作引入新的制作工序,复用显示功能层30中有机层的制作工序即可,有利于简化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第一有机垫层91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两层有机层同层设置,还有利于增大第一有机垫层91的高度,减小触控电极层40与触摸主体之间的距离,因而还有利于提高触控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图10-图12仅示出了第一有机垫层91与显示功能层30之间包括第二间隔S0的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垫层91还可与显示功能层30的侧面直接接触,例如请参见图13,图13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此种设置方式有利于节约有机层的刻蚀工艺,同时也能够有效隔离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有效减小触控电极层中的触控信号与显示功能层中的显示信号发生串扰的可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4,图14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沿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第一有机垫层91的高度H1大于或者等于显示功能层30的高度H2。

  具体而言,图14示出了沿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Z第一有机垫层91的高度H1等于显示功能层30的高度H2的方案,通常,可拉伸显示面板在形成显示装置时,可在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出光面的一侧设置盖板,此处的出光面位于触控电极层40远离显示岛10一侧,且与盖板所在平面平行,用户在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通常是对盖板进行触摸,当第一有机垫层91的高度H1等于显示功能层30的高度H2时,相当于将触控电极层40进行了进一步垫高,使触控电极更接近于触摸主体,有利于增大触摸主体与触控电极之间的耦合电容,因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为使得触控电极层40与触摸主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本发明还可将第一有机垫层91沿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的高度H1设置为大于显示功能层30的高度H2,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灵敏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中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与外围走线的一种连接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5仅对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进行了示意,并不代表触控电极层40和显示功能层30的实际膜层结构。该实施例中,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与触控电极层40电连接的第一信号线X1,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X1从拉伸桥20延伸至显示岛10、并至少延伸至第一有机垫层91的侧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信号线X1与上文所提及的触控走线X等同,同一第一信号线X1的部分位于拉伸桥20,另一部分位于显示岛10,也就是说第一信号线X1从拉伸桥20延伸至显示岛10,位于显示岛10上的第一信号线X1还延伸至第一有机垫层91的侧壁,沿着第一有机垫层91的侧壁延伸至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从而实现与触控电极层40的电连接。本发明在显示岛10上设置第一有机垫层91,与第一信号线X1所接触的膜层为有机层,如此使得第一信号线X1与有机膜层之间能够可靠接触,有效降低第一信号线X1发生断线的风险,因而有利于提升第一信号线X1对触控信号的传输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5,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显示功能层30电连接的第二信号线X2,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X2从拉伸桥20延伸至显示岛10,位于显示岛10上的第二信号线X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有机垫层91靠近显示岛10的一侧。

  具体而言,请继续参见图15,本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二信号线X2为显示信号线,即用于为显示功能层30提供信号的走线,例如可以体现为栅极线、数据线、固定电平信号线等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同一第二信号线X2中的一部分位于拉伸桥20,另一部分位于显示岛10,也就是说,第二信号线X2从拉伸桥20延伸至显示岛10,而且位于显示岛10上的第二信号线X2从第一有机垫层91靠近显示岛10的一侧延伸至显示功能层30所对应的位置,从而实现与显示功能层30的电连接,第二信号线X2从第一有机垫层91的下方(靠近显示岛10的一侧)走线的形式,一方面能够避免第二信号线X2在第一有机垫层91上进行绕线,简化第二信号线X2的布线工艺,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增大位于显示岛10上的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之间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减小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所传输的信号发生串扰的可能,因此还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可靠性和触控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5,至少部分拉伸桥20上同时设置有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异层设置。

  具体而言,由于与触控电极层40电连接的至少部分第一信号线X1和与显示功能层30电连接的至少部分第二信号线X2均由拉伸桥20延伸至显示岛10,因此拉伸桥20上可能会同时设置有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当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同时设置于同一拉伸桥20上时,本发明将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异层设置的方式,有利于增加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在沿垂直于拉伸桥20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当距离增大时,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之间的耦合电容将减小,因而此种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第一信号线X1所传输的触控信号和第二信号线X2所传输的显示信号之间发生的串扰现象,有利于可拉伸显示面板中触控信号和显示信号的可靠传输,进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和显示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5,沿垂直于拉伸桥20的延伸方向,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之间由有机绝缘层22隔离。

  具体而言,当同一拉伸桥20上同时设置有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时,沿垂直于拉伸桥20的延伸方向,可在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之间设置有机绝缘层22,有机绝缘层22的弹性模量较小,具备较佳的可拉伸性能,当对拉伸桥20进行拉伸时,该有机绝缘层22随着拉伸力而发生较佳的拉伸形变,因而将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之间的绝缘层设置为有机绝缘层22时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图15仅示出了第一信号线X1和第二信号线X2异层设置的情形,此时第二信号线X2设置于显示岛10远离显示功能层30的一侧。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信号线X2还可设置与显示岛10靠近显示功能层30的一侧,例如与第一信号线X1同层设置。此时,第二信号线X2可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一些金属膜层同层设置,例如可以与显示功能层30中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同层设置,如此,在制作源漏极的同时即可完成第二信号线X2的制作,因而有利于简化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工序,提高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16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10的另一种放大示意图,图17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7仅是示意性画出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不仅限于此),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显示岛10上的至少一个第二有机垫层92,第二有机垫层92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且第二有机垫层92位于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显示功能层30的一侧;至少部分触控电极层40位于第二有机垫层92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

  具体而言,图16和图17示出了在同一显示岛10上设置两个有机垫层的方案,两个有机垫层分别为第一有机垫层91和第二有机垫层92,其中,第一有机垫层91和第二有机垫层92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均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设置,图16示出了第一有机垫层91和第二有机垫层92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环绕显示功能层30的情形,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有机垫层91还可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30,第二有机垫层92还可完全环绕显示功能层30,本发明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第一有机垫层91和第二有机垫层92对显示功能层30的环绕形式。图16和图17所示实施例中,第二有机垫层92设置在第一有机垫层91的外围,使第一有机垫层91的至少部分是位于第二有机垫层92和显示功能层30之间的,本发明在同一显示岛10上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有机垫层,并将触控电极层40设置在各有机垫层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相当于增加了触控电极层40在显示岛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进而增加了触控电极层40在整个可拉伸显示面板中所占用的面积,当触摸主体在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由于触控电极层40的面积增大,触控电极层40在可拉伸显示面板上的覆盖区域将增多,因而有更多的区域能够感应到触控,因此有利于增加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区域,进而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6和图17,触控电极层40包括触控电极41,在同一显示岛10上,位于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显示岛10一侧的触控电极41和位于第二有机垫层92远离显示岛10一侧的触控电极41电连接。

  具体而言,当在同一显示岛10设置两个或更多个有机垫层时,触控电极层40设置在多个有机垫层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本发明将位于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显示岛10一侧的触控电极41和位于第二有机垫层92远离显示岛10一侧的触控电极41电连接,使得位于不同有机垫层上的触控电极41等电位,如此相当于增大了同一触控电极在显示岛10的正投影的面积,触摸主体发生触摸时,显示岛10上的更多的区域将能够感应到触摸主体的触控,因而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触控电极层中的触控电极可以是自电容形式的触控电极,亦可是互电容形式的触控电极,本申请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7,沿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Z,第一有机垫层91和第二有机垫层92的高度相同。

  具体而言,当同一显示岛10上同时设置有第一有机垫层91和第二有机垫层92时,本发明将第一有机垫层91和第二有机垫层92沿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Z的高度设置为相同,如此使得位于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电极41所在平面和位于第二有机垫层92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电极41所在平面位于同一平面,当触摸主体对可拉伸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时,位于第一有机垫层91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电极41和位于第二有机垫层92远离衬底基板一侧的触控电极41与触摸主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相等,考虑到位于不同有机垫层上的触控电极是等电位的,相同于属于同一触控电极,因此上述设计有利于保证同一触控电极41在感应到触摸主体的触摸时,同一触控电极41的不同位置感应到的电容变化量是相同的,从而有利于提升同一触控电极在不同位置处的触控均一性,进而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18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8仅是示意性画出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不仅限于此),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衬底P1,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均形成于第一衬底P1上。

  具体而言,本发明将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均形成于同一第一衬底P1上时,在同一第一衬底P1上完成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的制作即可,无需为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分别提供不同的衬底,从而有利于简化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提高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同时,将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设置在同一第一衬底P1上时,还可使得整个面板结构更加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拉伸桥20的弹性模量小于显示岛10的弹性模量,拉伸桥20用于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功能,当拉伸桥20发生拉伸时,显示岛10不发生形变。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19所示为图1中BB’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9仅是示意性画出拉伸桥20的部分膜层的剖面示意图,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不仅限于此),图20所示为是图19中第二衬底P2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P1与显示岛10之间的第二衬底P2;第一衬底P1为整面铺设结构,第二衬底P2设置多个镂空90,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在第一衬底P1的正投影位于第二衬底P2在第一衬底P1的正投影内。

  具体而言,图19和图20所示实施例示出了可拉伸显示面板包括两个衬底的情形。其中,可拉伸显示面板的第一衬底P1为整面铺设结构,用于作为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其他膜层结构的载体,用于使得整个面板结构更加稳定;可选地,第一衬底P1的制作材料可以具有较大的可形变量,可以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拉伸性能。而设置于第一衬底P1和显示岛10之间的第二衬底P2不是整面结构,包括多个镂空90,镂空90对应的位置不设置显示岛10和拉伸桥20,即第二衬底P2为图案化的结构,除镂空90以外的地方用以在其上方制作各个独立的显示岛10以及连接显示岛10的拉伸桥20。由于面板的各个膜层制程中需要耐受较高的温度,因此,第二衬底P2一般较薄,其制作材料本身的可拉伸性能差,本实施例将第二衬底P2设置镂空90,继而可以通过图形化第二衬底P2提高第二衬底P2的拉伸性能。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衬底P1的制作材料可以但不限于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polydimethylsiloxane),第二衬底P2的制作材料可以但不限于聚酰亚胺(PI,polyimide),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1,图21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2所示为图1中一个显示岛10的一种放大示意图,显示功能层30包括驱动电路层50、发光层60和封装层70,沿垂直于显示岛10的方向,发光层60位于驱动电路层50和封装层70之间,且封装层70位于发光层60远离显示岛10的一侧;驱动电路层50和封装层70的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

  在前面图6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示出了同一显示岛10上设置一个子像素且该子像素对应体现为有机发光结构的情形,图21所示实施例中显示功能层30的膜层结构与图6所示实施例相同,均对应有机发光结构,区别在于图21示所示实施例中同一显示岛10上设置有3个子像素,即对应3个发光元件62,3个子像素可以为红、绿和蓝子像素,3个子像素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像素单元,触控电极层40环绕该3个子像素设置,请参见图22。驱动电路层50中的栅绝缘层54、层间绝缘层55、钝化层56可采用无机层制作,封装层70中也可包括两层无机层。当显示岛10上设置有上述有机发光结构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无机层包括上述驱动电路层50和封装层70中的各无机层。本发明中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均不接触,当触控走线X与触控电极层40电连接时,触控走线X将不会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接触,也不会沿着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爬坡,因而在有利于减小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发生串扰的可能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触控走线X发生断线的风险,因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同一显示岛10上的3个腹杆元件62的发光颜色可不相同,例如发光颜色可分别为红色、绿色和蓝色,从而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多彩显示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图23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4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功能层30包括驱动电路层50和位于驱动电路层50远离显示岛10一侧的发光元件80,发光元件80为Micro LED和MiniLED中的至少一者;驱动电路层50和发光元件80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至少一层无机层。

  在前面图7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示出显示功能层30为无机发光显示结构,并且同一显示岛10上设置一个发光元件80,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同一显示岛10上还可设置两个发光元件80,例如请参见图23,图23所示实施例中,同一显示岛10上设置两个发光元件80,分别为第一发光元件81和第二发光元件82,可选地,正常情况下第一发光元件81发光,第二发光元件82作为备用发光元件80,当第一发光元件81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发光时,可控制第二发光元件82发光,从而实现了对同一显示岛10上发光元件80的修复。当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同一显示岛10上所包含的发光元件80的数量还可为3个,例如请参加图24,3个发光元件80的发光颜色均不相同,例如3个发光元件80的发光颜色可分别体现为红色、绿色和蓝色,3个发光元件80构成一个像素单元,实现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多彩显示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当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层30对应如图23或图24所示的无机发光显示结构时,驱动电路层中的栅绝缘层、层间绝缘层、钝化层可采用无机层制作;为避免外界的水分和氧气对发光元件80的发光性能造成影响,在发光元件80外围可设置至少一层封装层88,例如请参见图25,可选地,该封装层88可体现为无机层,无机层有较好的隔离水分和氧气的功能,从而有利于提升发光元件80的发光可靠性,其中,图25所示为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当显示岛10上设置有上述无机发光结构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无机层包括上述驱动电路层50和封装层70中的各无机层。本发明中触控电极层40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均不接触,当触控走线X与触控电极层40电连接时,触控走线将不会与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接触,也不会沿着显示功能层30中的无机层爬坡,因而在有利于减小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发生串扰的可能的同时,还能够减少触控走线发生断线的风险,因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可拉伸显示面板的触控可靠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11,图2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11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000。图26所示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可拉伸显示面板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阵列排布的显示岛和用于连接相邻两个显示岛的拉伸桥,还包括同时设置于显示岛上的显示功能层和触控电极层,其中,触控电极层在显示岛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在显示岛上的正投影。显示岛和拉伸桥的设置方式,使得显示面板具备了可拉伸性能。特别是,本发明将显示功能层和触控电极层均设置于显示岛上,且采用触控电极层至少部分环绕显示功能层的设置方式,在满足拉伸性能的同时,既有利于避免触控信号与显示信号之间发生串扰,提高显示可靠性与触控可靠性,又无需为触控电极层单独设置岛结构,因而还有利于简化制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可拉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