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教育印鉴> 一种蓄能发光涂料、反光布及制备工艺独创技术37082字

一种蓄能发光涂料、反光布及制备工艺

2021-03-21 04:38:39

一种蓄能发光涂料、反光布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光环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的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以及该反光布采用的蓄能发光材料和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公路隧道、海底隧道、铁路隧道、下穿人行通道、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等。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隧道的建成数量逐年增加。

  随着隧道建成数量的逐年增加,为保证隧道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与舒适,隧道光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隧道设计和施工建设的一般技术要求,公路隧道、海底隧道、铁路隧道、下穿人行通道、地下停车场、人防工程等应用环境应当具备一定的光照亮度,为车辆和行人通行提供安全保障。

  为了提升隧道光照效果,在隧道设计和施工实践中安装大量的照明灯具来提升隧道的光照亮度。但是,大量使用灯具必然带来巨大的能源消耗,同时,受到灯具使用寿命的影响不断投入的灯具更换费用又大大增加了隧道的使用成本。为实现节能安全目的,隧道墙面反光材料对隧道光环境照明质量的影响不可忽视。根据相关规范,隧道路面两侧2m高范围内墙面宜铺设反射率高的材料,建议选择易维护、高反射率、非镜面反射且初始反射率至少为50%以上的墙面材料,使用这些材料对计算隧道亮度、亮度均匀度、物体对比等有影响,洞壁照明对乘车者的视觉引导有很大好处。

  现有技术中,墙面材料主要为反光涂料或者应用了反光涂料的反光瓷砖。专利CN104263153B公开了一种蓄能型自发光纳米涂料,其在稀土性自发光材料中添加玻璃微珠作为填料以提高蓄能发光涂料的反光性能。专利CN110577798A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专用蓄能发光自清洁水性涂料,其在涂料中添加的半透明中空玻璃微珠可对光线进行一定程度的漫反射,减少眩光。CN101372598B公开了一种蓄能自发光道路标线涂料,通过将玻璃微珠添加至蓄能发光材料中以提高涂料整体的反光性能。现有技术中在蓄能发光涂料中直接添加玻璃微珠作为填料的方式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涂料的反光性能和漫反射效果,但是玻璃微珠的热隔断效应差,分布不均匀的玻璃微珠导致涂料局部隔热效果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局部粘胶更容易失效,出现局部涂料脱落,进而降低整体的反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发光涂料,其利用一定含量的反光粉、光亮剂、荧光增白剂等组分提高蓄能发光涂料的总反射率,使得蓄能发光涂料中无需增加用于折射的玻璃微珠或其他填料同样能够达到较高的总反射率,避免了填料的分布不均匀以及热隔断效应所产生的局部温度梯度,使得蓄能发光涂料整体温度分布均匀,不易产生局部脱落的情况,进而提高了涂料反光的均匀性。

  该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能发光涂料,原料用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无机胶粘剂40~60%、反光粉5~10%、红色荧光粉2~4%、绿色荧光粉2~4%、蓝色荧光粉2~4%、荧光增白剂0.02~0.1%、光亮剂0.1~0.3%、去黄透明剂0.01~0.05%、紫外线吸收剂0.1~0.5%、分散剂0.5~3%、消泡剂0.2~1.5%、TiO2粉10~20%,余量为水。

  本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荧光粉为市售的荧光粉。添加的RGB荧光粉,也即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以及蓝色荧光粉为稀土性自发光材料,能够将照明光源中肉眼看不见200~380nm的短波激发转化成480~580nm白色可见光,达到增光节能的目的。

  除了RGB荧光粉外,该蓄能发光涂料中的原料中还包括反光粉、荧光增白剂和光亮剂,能够进一步提高蓄能发光涂料的总反射率,使得蓄能发光涂料对波段在380~1020nm的光的全反射率达到97%,因此涂料中无需添加玻璃微珠、陶瓷微珠等填料,涂层中各处传热效果相同,保温效果好,使得被涂覆的反光材料如反光膜、反光布、反光瓷砖的各处受热一致,避免了温度梯度所产生的局部涂层脱落的问题。此外,蓄能发光涂料添加的去黄透明剂使得涂层能够经受400℃不发黄、不变色。

  作为本发明的蓄能发光涂料的优选实施方案,该蓄能发光涂料的原料用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无机胶粘剂40~48%、反光粉5~8%、红色荧光粉2~3%、绿色荧光粉2~3%、蓝色荧光粉2~3%、荧光增白剂0.02~0.1%、光亮剂0.1~0.3%、去黄透明剂0.01~0.05%、紫外线吸收剂0.1~0.4%、分散剂0.5~1.2%、消泡剂0.2~0.5%、TiO2粉10~15%,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蓄能发光涂料作为反光层的反光布,该反光布在反光层上设置有含有若干透明方解石晶体的折射层,利用方解石具有双折射功能和较大的偏振光性能的光学特性,达到了高漫反射效果,使反射光线向四周散射,广角出光,反射光线均匀柔和,减少眩光,保护视力,提供更广阔的照射范围和更均匀的照射效果。

  该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包括上述任一种蓄能发光涂料,反光层上粘接有折射层,所述折射层含有若干透明方解石。

  本技术方案中,基层采用棉布、涤纶布、陶瓷纤维布等布料,优选地,基层采用防火耐高温的陶瓷纤维布能够进一步提高反光布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基层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其中,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别指反光布贴附于隧道墙面时,基层朝向墙面的表面和朝向道路的表面。在部分实施例中,基层内表面上设置的高强度透明背胶层用于粘接墙面和基层,使得反光布能够稳定、牢固地贴合在墙面上。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对隧道墙面粘贴普通的浅色瓷砖或反光瓷砖来解决隧道光照亮度问题的方式,利用背胶粘贴反光布能够从根源上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瓷砖在脱落时对隧道内的车辆和行人造成的安全风险。

  基层外表面上设置的反光层采用前述任一种蓄能发光涂料,不仅使反光层各处传热效果基本一致,提高反光布的使用寿命,而且能够显著提高蓄能发光涂料的总反射率。在此基础上,在反光层的外表面上粘接有折射层,所述折射层含有若干透明方解石晶体颗粒。方解石具有双折射功能和较大的偏振光性能,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的微晶方解石表面时,表面会把光线成双倍折射,再通过反射层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由于微晶方解石晶体形态多种多样,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进而形成漫反射率高达94%的高漫反射效果,使反射光线向四周散射,广角出光,从而反射光线均匀柔和,减少眩光,保护视力,提供更广阔的照射范围和更均匀的照射效果。优选地,所述方解石晶体颗粒为茶色透明微晶方解石,在折射过程中可将光源色温6000~6500K的正白光转换成3000~4000K的暖色光源,有效提高显色指数。

  通过上述设置,利用防火耐高温的陶瓷纤维布代替瓷砖作为基层,并利用背胶实现反光布与隧道墙面的粘接,从根源上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瓷砖在脱落时对隧道内的车辆和行人造成的安全风险;同时,折射层采用透明方解石颗粒,利用方解石的双折射功能和较大的偏振光性能,能够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进而形成漫反射率高达94%的高漫反射效果,从而使反射光线均匀柔和,减少眩光,提供更广阔的照射范围和更均匀的照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一种反光布,包括以下步骤:

  清洗基层;

  按比例配制蓄能发光涂料,将所述蓄能发光涂料喷涂在基层表面后烘干,在基层的外表面形成反光层;

  混合方解石和光固化涂料形成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喷涂在反光层上后烘干,在反光层上形成折射层。

  所述微晶方解石粉通过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固定于反光层表面构成折射层。光固化涂料不仅作为方解石粉的固定材料,还作为反光层的保护层对蓄能发光涂料进行密封,使得蓄光材料处在一个完全密封的环境里,减少了氧化老化过程,增加了原有产品的应用范围、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具有良好的环保节能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温度为300~500℃,所述喷涂压力为0.3~0.4MPa。设置喷射枪的压力为0.3MPa,将蓄能发光涂料喷涂在基层上后,将其置于500℃的烘箱中快速干燥;设置喷射枪的压力为0.4MPa,将方解石混合物喷涂在反光层上后,将其置于300℃的烘箱中快速干燥。

  作为折射层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折射层所采用的透明方解石包括晶体状方解石和块状方解石,所述晶体状方解石的总质量为块状方解石的总质量的1.2~1.8倍。本技术方案中,晶体状方解石的粒径为500~800目,块状方解石的粒径为180~325目。晶体状的方解石的双折射效果较块状方解石更强,由于方解石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作为填料时的漫反射效果更佳,因此可以通过调节折射层中晶体状方解石和块状方解石的含量调节反光布的漫反射率,使得折射层的漫反射率可以依据光强进行调节,进而使隧道内的光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层包括第一折射层和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小于第二折射层的厚度。隧道中照明灯具等间距排列,靠近照明灯具的墙面由于入射光强较大通常更加明亮,而远离照明灯具的墙面通常更加暗淡,因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给驾驶员造成忽明忽暗的视觉差异,导致驾驶疲劳,产生安全隐患。为了使反射光线更加均匀,本技术方案中交替设置厚度不同的第一折射层和第二折射层,更厚的第二折射层的漫反射率更高,反射光线更加暗淡,因此可将第二折射层设置在靠近照明灯具的区域,将第一折射层设置在远离照明灯具的区域,使得漫反射的光照强度更加均匀,且进一步减少眩光。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第二折射层的厚度的0.3~0.7倍,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第二折射层的厚度的0.58~0.64倍,且方解石的折光率为1.4864,重折率为0.1720。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中晶体状方解石的总质量为块状方解石的总质量的1.2倍,第二折射层中晶体状方解石的总质量为块状方解石的总质量的1.8倍。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基层的边缘连接有压边。压边可采用与基层相同的材料,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优选地,所述压边采用陶瓷纤维布。反光布通过背胶层贴附在墙面上以后,隧道中空气流动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导致背胶层逐渐老化或失效,造成反光布脱落。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光布固定的稳定性,在反光布的边缘连接有压边,利用紧固件将压边固定在墙面上形成安装固定,以使得背胶失效后反光布仍固定于墙面上,降低安全隐患,工作人员可以在隧道定期维护时检查反光布贴合状态,并及时更换背胶失效的反光布。优选地,所述压边设置在基层的两端,也即反光布贴合在墙面时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边上设置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用于卡接在位于隧道内的搭载装置中。卡块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压边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可拆卸方式与压边连接。若干卡块的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应用于隧道的平整的壁面,还能够适应隧道内弧形的内壁。在使用时,逐一将卡块放入搭载装置中,卡块自适应地调整相邻卡块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隧道壁面的弧度,确保反光布能够均匀且平整地贴合在壁面上,并且能够大幅缩短反光布的装卸时间,降低装卸难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能够自适应地调节卡块之间的距离,使用保持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并在外力卸除后复位相邻卡块间的距离,避免了反光布在安装或铺设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出现的不平整,减少褶皱,提高漫反射效果。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布的搭载装置,利用设置在隧道中的搭载装置将两块反光布拼装在一起,提高了反光布的稳定性,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从墙面脱落,进一步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

  该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搭载装置,用于安装上述任一种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所述搭载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两根卡槽,所述卡槽用于夹持反光布的端部、压边或卡块。

  搭载装置的主体的形状根据隧道壁面设置。对于平直的壁面,搭载装置为一根竖直的杆状或管状结构,其面向墙面的一侧与壁面贴合;对于弧形的壁面,搭载装置整体为一根弧形的杆状或管状结构,其面向壁面的一侧与壁面贴合。使用状态下,相邻的两根搭载装置之间安装一段完整的反光布。主体上设置有两根卡槽,两根卡槽对称设置,每根卡槽用于夹持反光布的一端以使得反光布能够在两个搭载装置之间展开。在部分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搭载装置的间距略小于反光布的长度,以使得反光布在安装时不是完全展开,而是具有一定形变空间的松弛状态,以使得背胶失效后反光布虽然夹持在搭载装置上,但会产生一定的形变甚至摆动,从而在空气流动反光表面时,能够通过测距仪检测到反光布的摆动,进而向工作人员报警以便于及时对相应的反光布进行维护。

  卡槽可以通过紧固件直接夹持反光布的端部或者夹持反光布端部上的压边,也可以以滑槽的形式容纳卡块,使得卡块能够沿卡槽移动、定位,有利于调整反光布的弧度和局部张力,使反光布整体均匀贴合于墙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外部,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轴承槽,所述轴承槽内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中活动设置有滚轮的轮轴;所述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弧形定位槽;在定位状态下,卡块的滚轮位于对应的弧形定位槽中。

  本技术方案中,卡块上设置的凹槽用于容纳滚轮。主体内壁上的弧形定位槽位置,滚轮具有定位状态和移动状态。在移动状态下,受主体内壁挤压,滚轮大部分位于凹槽内,仅有一小部分位于滚轮外且与主体内壁抵接,使得卡块与主体内壁为滑动摩擦,不仅能够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对卡块进行一定程度限位,防止其相对于主体晃动,而且能够使卡块相对于主体移动,进而更加容易地调整卡块在卡槽中的位置。当卡块移动到定位槽的中时,第二弹簧推动轴承在轴承槽中移动,滚轮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进入至定位槽中,定位槽为弧形槽,在竖直方向的作用力较小时,滚轮在第二弹簧的推动下不易移出定位槽,此时滚轮处于定位状态。当需要从定位状态切换至移动状态时,拉动压边的上端或者下端,弧形定位槽对滚轮的横向分力促使第二弹簧压缩,滚轮移出定位槽且再次抵接主体的内壁。

  使用时,在调节搭载装置的位置后,通过紧固件将搭载装置固定在隧道壁面上。之后将反光布展开,将反光布的两端的卡块放入对应的搭载装置,反光布沿横向方向初步展开。随后,沿着竖直方向拖动反光布,以调节各卡块的位置,使得至少部分卡块处于定位状态,进而使反光布沿纵向方向进一步展开,此时反光布的弧度与壁面弧度接近且各处受力基本均匀,之后向墙面推动反光布,使得反光布内表面的背胶与墙面接触,实现反光布的安装。

  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反光布的快速安装,而且在安装过程中,能够通过调整卡块的位置而调整反光布沿纵向方向的松弛或张紧程度,使得反光布的弧度与壁面的弧度接近,之后再利用背胶完成与墙面的粘接,消除反光布局部不平整区域,显著地提高了贴合效果,且漫反射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弧形定位槽一一对应,所述安装孔内安装有磁体。滚轮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磁体用于辅助定位滚轮。在调整反光布的张紧程度和弧度时,对于已经确定位置,可以在滚轮处于定位状态后,再在该弧形定位槽所对应的安装孔中放入磁体,以进一步提高该点的定位,避免调整其他卡块时带动该卡块移动,进而提高调整效率,简化操作步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采用塑料制成。

  进一步地,卡块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测距装置,所述测距装置用于检测反光布是否与墙面贴合。对于两根搭载装置的间距略小于反光布的长度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部分卡块上设置支架,并在支架上搭载测距装置,能够通过测距装置检测到反光布在脱离墙面后的摆动,进而向工作人员报警以便于及时对相应的反光布进行维护。其原理为,摆动的反光布在靠近测距装置时,收发的信号的时间差会产生变化,进而监测到反光布的移动,而在背胶有效的情况下,贴合在墙面上的反光布与测距装置的信号发送和接收单元的距离不会变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蓄能发光涂料不仅对波段在380~1020nm的光的全反射率达到97%,而且组分中未添加玻璃微珠、陶瓷微珠等填料,涂层中各处传热效果相同,保温效果好,使得被涂覆的反光材料如反光膜、反光布、反光瓷砖的各处受热一致,避免了温度梯度所产生的局部涂层脱落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折射层采用透明方解石颗粒,利用方解石的双折射功能和较大的偏振光性能,能够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进而形成漫反射率高达94%的高漫反射效果,从而使反射光线均匀柔和,减少眩光,提供更广阔的照射范围和更均匀的照射效果;

  3、本发明通过调节折射层中晶体状方解石和块状方解石的总质量比例,利用晶体状的方解石的双折射效果较块状方解石更强,粒径越小的方解石表面积越大,作为填料时的漫反射效果更佳的特点,使得折射层的漫反射率可以依据光强进行调节,进而使隧道内的光分布更加均匀;

  4、本发明交替设置厚度不同的第一折射层和第二折射层,更厚的第二折射层的漫反射率更高,反射光线更加暗淡,因此可将第二折射层设置在靠近照明灯具的区域,将第一折射层设置在远离照明灯具的区域,使得漫反射的光照强度更加均匀,且进一步减少眩光;

  5、本发明利用防火耐高温的陶瓷纤维布代替瓷砖作为反光布基层,并利用背胶实现反光布与隧道墙面的粘接,从根源上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瓷砖在脱落时对隧道内的车辆和行人造成的安全风险;

  6、本发明利用设置在隧道中的搭载装置将两块反光布拼装在一起,提高了反光布的稳定性,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从墙面脱落,进一步提高了隧道的安全性;

  7、本发明通过对卡块和卡槽的结构优化,不仅能够实现反光布的快速安装,而且在安装过程中,能够通过调整卡块的位置而调整反光布沿纵向方向的松弛或张紧程度,使得反光布的弧度与壁面的弧度接近,之后再利用背胶完成与墙面的粘接,消除反光布局部不平整区域,显著地提高了贴合效果,且漫反射效果更好;

  8、本发明将相邻两根搭载装置的间距略小于反光布的长度,以使得反光布在安装时呈略微松弛状态,以使得背胶失效后反光布虽然夹持在搭载装置上,但会产生一定的形变甚至摆动,从而在空气流动反光表面时,能够通过测距仪检测到反光布的摆动,进而向工作人员报警以便于及时对相应的反光布进行维护;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反光布制备工艺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有卡块的反光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搭载装置中卡接有反光布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搭载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滚轮未滑入搭载装置内壁上的定位槽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滚轮滑入搭载装置内壁上的定位槽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滚轮滑入搭载装置内壁上的定位槽中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基层,2-反光层,3-折射层,31-第一折射层,32-第二折射层,4-背胶层,5-背胶保护层,6-保护膜,7-压边,8-卡块,81-夹持件,82-轴承槽,83-第二弹簧,84-轴承,85-轮轴,86-滚轮,9-第一弹簧,10-主体,11-安装孔,12-隧道,13-检修道,14-弧形定位槽,15-磁体,16-支架,17-测距装置,18-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来源没有特别限制,在市场上购买的或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常规方法即可制备。其中,红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蓝色荧光粉购自广州顶凡变色颜料有限公司,分散剂和消泡剂为潍坊市腾远化工有限公司的BYK-037和CO-436。

  本发明所有原料,对其纯度没有特别限制,本发明优选采用分析纯或涂料领域常规的纯度要求。

  本发明所有原料,其牌号和简称均属于本领域常规牌号和简称,每个牌号和简称在其相关用途的领域内均是清楚明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牌号、简称以及相应的用途,能够从市售中购买得到或者通过常规方法制备得到。

  实施例1:

  按质量百分比混合以下原料:无机胶粘剂40%、反光粉5%、红色荧光粉2%、绿色荧光粉2%、蓝色荧光粉2%、荧光增白剂0.02%、光亮剂0.1%、去黄透明剂0.01%、紫外线吸收剂0.1%、分散剂0.5%、消泡剂0.2%、TiO2粉10%,水38.07%。混合后,采用高速搅拌器搅拌5min即得纳米蓄能发光涂料P1。其中,TiO2粉的粒径为80nm,荧光增白剂采用二苯乙烯。

  实施例2:

  按质量百分比混合以下原料:无机胶粘剂45%、反光粉6%、红色荧光粉2.5%、绿色荧光粉2.5%、蓝色荧光粉2.5%、荧光增白剂0.05%、光亮剂0.1%、去黄透明剂0.02%、紫外线吸收剂0.2%、分散剂0.8%、消泡剂0.3%、TiO2粉12%,水28.03%。混合后,采用高速搅拌器搅拌8min即得纳米蓄能发光涂料P2。其中,TiO2粉的粒径为90nm,荧光增白剂采用二苯乙烯。

  实施例3:

  按质量百分比混合以下原料:无机胶粘剂48%、反光粉8%、红色荧光粉3%、绿色荧光粉3%、蓝色荧光粉3%、荧光增白剂0.1%、光亮剂0.3%、去黄透明剂0.05%、紫外线吸收剂0.4%、分散剂1.2%、消泡剂0.5%、TiO2粉15%,水17.45%。混合后,采用高速搅拌器搅拌12min即得纳米蓄能发光涂料P3。其中,TiO2粉的粒径为100nm,荧光增白剂采用二苯乙烯。

  实施例4:

  按质量百分比混合以下原料:无机胶粘剂53%、反光粉5%、红色荧光粉4%、绿色荧光粉4%、蓝色荧光粉4%、荧光增白剂0.05%、光亮剂0.1%、去黄透明剂0.02%、紫外线吸收剂0.4%、分散剂2%、消泡剂1.5%、TiO2粉12%,水13.93%。混合后,采用高速搅拌器搅拌15min即得纳米蓄能发光涂料P4。其中,TiO2粉的粒径为80nm,荧光增白剂采用二苯乙烯。

  实施例5:

  按质量百分比混合以下原料:无机胶粘剂60%、反光粉6%、红色荧光粉2%、绿色荧光粉2%、蓝色荧光粉2%、荧光增白剂0.1%、光亮剂0.3%、去黄透明剂0.05%、紫外线吸收剂0.1%、分散剂3%、消泡剂1.5%、TiO2粉10%,水12.95%。混合后,采用高速搅拌器搅拌15min即得纳米蓄能发光涂料P5。其中,TiO2粉的粒径为80nm,荧光增白剂采用二苯乙烯。

  实施例6:

  将待涂层整理的陶瓷纤维布进行清洁处理。陶瓷纤维布的外表面采用喷射枪进行喷涂,将纳米蓄能发光涂料P1装入喷射枪的料腔内,设置喷射枪的压力为0.3MPa。将待涂层整理的陶瓷纤维布衬底基材放置于距离喷射枪喷口10cm处,匀速来回移动喷射枪和陶瓷纤维布衬底基层使纳米蓄能发光涂料喷涂更加均匀,陶瓷纤维布基材移动速度为0.1cm/s,喷涂2min后完成喷涂。之后将涂层整理后的陶瓷纤维布置于500℃的烘箱中快速干燥,在陶瓷纤维布的外表面形成反光层。

  将茶色透明微晶方解石和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按1:10的比例搅拌均后装入喷射枪料腔内,设置喷射枪的压力为0.4MPa。将已形成反光层的陶瓷纤维布放置于距离喷射枪喷口10cm处,匀速来回移动喷射枪和陶瓷纤维布使透明微晶方解石和聚氨酯紫外光固化涂料的混合物喷涂地更加均匀,陶瓷纤维布移动速度为0.1cm/s,喷涂2min后完成喷涂,将其置于300℃的烘箱中快速干燥。

  最后通过涂胶设备将高强度透明背胶层涂在陶瓷纤维布的内表面,采用双面覆膜机分别将背胶保护层和产品保护膜覆膜在本产品内、外表面,即得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F1,如图1所示。

  将纳米蓄能发光涂料P1依次更换为P2至P5,重复上述步骤,得到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F2至F5。

  性能测试:

  对比例1采用专利CN104263153B公开的蓄能发光涂料,并将该涂料喷涂于陶瓷纤维布表面后烘干得到反光布D1。利用多角度逆反射系数测试仪(STT-101A)对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F1至F5及对比例D1的总反射率和漫反射率进行测定,反射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反射率测试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反光布不仅能够实现高达97%的全反射率,高于现有技术中的蓄能发光涂料,而且反光层中未添加玻璃微珠、陶瓷微珠等填料,反光层中各处传热效果相同,使得反光层各处受热一致,避免了温度梯度所产生的局部粘胶失效、提前老化的问题。

  此外,利用方解石的双折射功能和较大的偏振光性能,能够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进而形成漫反射率高达94%的高漫反射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蓄能发光涂料中的玻璃微珠进行折射,本发明的漫反射效果显著提高,从而使隧道中的反射光线均匀柔和,减少眩光,提供更广阔的照射范围和更均匀的照射效果。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层还可以采用棉布、涤纶布等布料。

  实施例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折射层3包括第一折射层31和第二折射层32,所述第一折射层31的厚度小于第二折射层32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折射层和第二折射层交替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远离照明灯具到靠近照明灯具的方向,第二折射层和第一折射层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且第二折射层相较于第一折射层更加靠近照明灯具。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第二折射层的厚度的0.3~0.7倍,优选地,所述第一折射层的厚度为第二折射层的厚度的0.58~0.64倍,且方解石的折光率为1.4864,重折率为0.1720。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中晶体状方解石的总质量为块状方解石的总质量的1.2倍,第二折射层中晶体状方解石的总质量为块状方解石的总质量的1.8倍。

  实施例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和图4所示,基层1的边缘连接有压边7;压边7上设置有若干卡块8,所述卡块8用于卡接在位于隧道12内的搭载装置中。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压边设置在基层的两端,也即反光布贴合在墙面时的左右两端。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卡块上设置有夹持件81,所述夹持件81用于夹持、固定压边,防止卡块脱离。

  若干卡块的设置方式不仅能够应用于隧道的平整的壁面,还能够适应隧道内弧形的内壁。在使用时,逐一将卡块放入搭载装置中,卡块自适应地调整相邻卡块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隧道壁面的弧度,确保反光布能够均匀且平整地贴合在壁面上,并且能够大幅缩短反光布的装卸时间,降低装卸难度。

  在部分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9,第一弹簧9能够自适应地调节卡块之间的距离,使用保持卡块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并在外力卸除后复位相邻卡块间的距离,避免了反光布在安装或铺设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而出现的不平整,减少褶皱,提高漫反射效果。

  实施例9:

  如图5和图6所示,用于安装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种高漫反射蓄能反光布的搭载装置,包括主体10,主体10上设置有两根卡槽,卡槽用于夹持反光布的端部、压边7或卡块8。

  在部分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搭载装置的间距略小于反光布的长度,以使得反光布在安装时不是完全展开,而是具有一定形变空间的松弛状态,以使得背胶失效后反光布虽然夹持在搭载装置上,但会产生一定的形变甚至摆动,从而在空气流动反光表面时,能够通过测距仪检测到反光布的摆动,进而向工作人员报警以便于及时对相应的反光布进行维护。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主体10上设置有螺孔87,螺孔87用于设置紧固件以将主体固定于隧道的壁面上。

  在部分实施例中,如图7至图8所示,卡槽的截面形状为L形,卡槽的开口靠近墙面,更有利于反光布与墙面的贴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和图10所示,卡块8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滚轮86,所述滚轮86至少部分位于凹槽外部,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轴承槽82,所述轴承槽82内设置有第二弹簧83,所述第二弹簧83上连接有轴承84,所述轴承84中活动设置有滚轮86的轮轴85;所述主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弧形定位槽14;在定位状态下,卡块8的滚轮86位于对应的弧形定位槽14中。

  使用时,在调节搭载装置的位置后,通过紧固件将搭载装置固定在隧道壁面上。之后将反光布展开,将反光布的两端的卡块放入对应的搭载装置,反光布沿横向方向初步展开。随后,沿着竖直方向拖动反光布,以调节各卡块的位置,使得至少部分卡块处于定位状态,进而使反光布沿纵向方向进一步展开,此时反光布的弧度与壁面弧度接近且各处受力基本均匀,之后向墙面推动反光布,使得反光布内表面的背胶与墙面接触,实现反光布的安装。

  通过上述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反光布的快速安装,而且在安装过程中,能够通过调整卡块的位置而调整反光布沿纵向方向的松弛或张紧程度,使得反光布的弧度与壁面的弧度接近,之后再利用背胶完成与墙面的粘接,消除反光布局部不平整区域,显著地提高了贴合效果,且漫反射效果更好。

  实施例1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和图9所示,主体10上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安装孔11与弧形定位槽14一一对应,所述安装孔11内安装有磁体15。在调整反光布的张紧程度和弧度时,对于已经确定位置,可以在滚轮处于定位状态后,再在该弧形定位槽所对应的安装孔中放入磁体,以进一步提高该点的定位,避免调整其他卡块时带动该卡块移动,进而提高调整效率,简化操作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采用塑料制成。

  实施例1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卡块8上设置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上设置有测距装置17,所述测距装置17用于检测反光布是否与墙面贴合。

  对于两根搭载装置的间距略小于反光布的长度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部分卡块上设置支架,并在支架上搭载测距装置,能够通过测距装置检测到反光布在脱离墙面后的摆动,进而向工作人员报警以便于及时对相应的反光布进行维护。

  本实施例中,测距装置可以是市售的微型激光测距仪,也可以是超声波测距仪或者红外线测距仪。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例如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蓄能发光涂料、反光布及制备工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