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测量测试> 红外线感测装置独创技术10134字

红外线感测装置

2021-02-01 16:06:02

红外线感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温度感测技术,特别是一种能有效判断出待测物的信号的红外线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为一种可将温度转换成可测量的信号,以测量温度的机器。目前见的温度传感器包括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传感器(Resistance TemperatureDetector,RTD)与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其中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利用热敏电阻在不同的温度下,可表现出不同的电阻值的特性来进行温度的测量。

  热敏电阻被应用在温度侦测时,多半采连接桥式线路来进行测量,用户通过对测量电路中的热敏电阻施以电压,令电压通过热敏电阻后产生输出电压,测试者即可根据输出电压判断出目前的电阻值,并对应该电阻值推测出目前热敏电阻所感测到的温度。

  但目前热传感器较常被用来侦测固定发热源的温度变化,但若热传感器要感应移动物的移动方向时,此时就使用计算功能较高的处理器,以辨识所有感应到的温度信息中,何种温度信息属于移动物的温度信息,以致于整个热传感器成本相对提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提出一种红外线感测装置,以有效克服上述多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红外线感测装置,其通过特殊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判断待测物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异,以有效判断并侦测出待测物热源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红外线感测装置,其通过特殊简单的结构设计,即能有效判断出待测物的移动方向。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感测装置,包括一种红外线感测装置,包括一基板上设有至少一红外线感测模块。红外线感测模块包括一感应单元及一环境参考单元,感应单元及环境参考单元连接一处理器,处理器可根据感应单元及环境参考单元的信号差取得待测物温度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感测模块可为四组红外线感测模块,四组红外线感测模块分别设置在基板上的四个方位,令处理器根据四组红外线感测模块产生的待测物温度信号,感应待测物移动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更包括一第一感测层设置于基板上,且第一感测层外包覆有一第一护层。第一感测层的两个电极更分别连接第一导线的一端,两根第一导线的另一端则露出第一护层外,以连接处理器。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单元更包括一第一绝缘层,设置在基板与第一感测层的间,且包覆于第一护层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层可为氧化钒(VOX)热感应薄膜、氧化锰热感应薄膜、氧化镍热感应薄膜或氧化钴热感应薄膜。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参考单元更包括一第二感测层设置于基板上,且第二感测层外包覆有一第二护层。第二护层上设置有一遮光层,且遮光层遮蔽第二感测层。第二感测层的两个电极更分别连接第二导线的一端,两根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则露出第二护层外,以连接处理器。

  在本实施例中,环境参考单元更包括一第二绝缘层,设置在基板与第二感测层之间,且包覆于第二护层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感测层可为氧化钒(VOX)热感应薄膜、氧化锰热感应薄膜、氧化镍热感应薄膜或氧化钴热感应薄膜。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可为红外线遮光层。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可为金属薄膜或塑料膜。

  兹为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更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上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境参考单元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上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红外线感测装置;10-基板;20-红外线感测模块;22-感应单元;220-第一感测层;222-第一绝缘层;224-第一护层;226-第一导线;24-环境参考单元;240-第二感应层;242-第二绝缘层;244-第二户层;246-遮光层;248-第二导线;30-处理器;2-红外线感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线感测装置可判断并侦测出待测物的热源,且通过该技术特征可有效判断出待测物的移动方向。

  为能更加了解如何达到上述功效,在此详叙述红外线感测装置1的结构,请参照图1,红外线感测装置1包括一基板10,可为硅基板或石英基板。基板10上设有至少一红外线感测模块20,以产生待测物(图中未示)所发出来的温度,红外线感测模块20的结构包括一感应单元22及一环境参考单元24。基板10上更设有一处理器30连接感应单元22及环境参考单元24,处理器30可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以针对感应单元22及环境参考单元24所传递的信号进行处理,处理器30可根据感应单元22及环境参考单元24的信号差取得待测物温度信号。

  接下来请配合参照图2,以详细说明红外线感测模块20的感应单元22的结构,感应单元22的结构包括一第一感测层220设置在基板10上,且第一感测层220与基板10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层22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测层220可为热敏传感器,如氧化钒(VOX)热感应薄膜、氧化锰热感应薄膜、氧化镍热感应薄膜或氧化钴热感应薄膜。第一感测层220外包覆有可穿透红外线的一第一护层224,以防护第一感测层2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护层224可为碳化硅护层、氧化铝护层或氮化铝薄膜护层。第一感测层220的两个电极更分别连接第一导线226的一端,两根第一导线226的另一端则露出第一护层224外,以连接并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30。

  接下来请参照图1与图3,以说明红外线感测模块20的环境参考单元24的结构,环境参考单元24的结构包括一第二感测层240设置于基板10上,且第二感测层240与基板10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层24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感测层240可为热敏传感器,如氧化钒(VOX)热感应薄膜、氧化锰热感应薄膜、氧化镍热感应薄膜或氧化钴热感应薄膜。第二感测层240外更包覆有一第二护层244,以防护第二感测层2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护层244可为碳化硅护层、氧化铝护层或氮化铝薄膜护层。第二护层244上设有一遮光层246,遮光层246遮蔽第二感测层244,以阻挡红外线直接射入第二感测层244中,令第二感测层240仅能接收到环境中的红外线,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层246可为红外线遮光层,其材质选用不与第二护层244下方第二感测层240产生作用,且能阻隔或反射红外线波长的金属薄膜或塑料膜,例如铝金属膜、钨金属膜或聚乙烯(PE)黑胶膜。第二感测层240的两个电极更分别连接第二导线248一端,两根第二导线248的另一端则露出第二护层外,以连接并将信号传递给处理器30。

  接下来请配合参照图1至图3,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侦测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环境参考单元24具遮光层246的设计,因此可有效遮蔽直接射入第二感应层240的红外线,令第二感应层240仅根据环境中飘散的红外线反应,以产生环境温度信号。感应单元22未设置遮光层246,因此感应单元22除了可接收到环境中飘散的红外线的环境温度信号之外,更可接收到待测物射出的红外线,以产生待测物温度信号及环境温度信号。但对于处理器30来说,处理器30仅会知道感应单元22取得了两种不同温度的信号,处理器30无法辨识这两种信号为环境温度信号还是待测物温度信号。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环境参考单元24,令处理器30接收到感应单元22传递的待测物温度信号及环境温度信号时,处理器30可根据环境参考单元24的环境温度信号,将感应单元22中的环境温度信号扣除,以辨识出待测物温度信号,进而侦测待测物所发出来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特征,能有效侦测出待测物温度信号,因此可有效应用在辨识待测物移动方向的感测上。详细来说,并请参照图4,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感测装置2包括一基板10上可供设置四组红外线感测模块20,四组红外线感测模块20分别设置在基板10上的四个方位,以及一处理器30设置在基板10上以连接四组红外线感测模块20,处理器30接收并判断出每一个感测模块20的待测物温度信号,令处理器30可根据这四组红外线感测模块20产生的待测物温度信号,判断出待测物移动方向。其中基板10、感测模块20及处理器30的结构及连接关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重复叙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判断待测物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异,以有效判断并侦测出待测物热源的温度,并能有效应用在判断待测物的移动方向的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红外线感测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