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铁路建筑> 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独创技术12849字

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

2021-01-26 11:58:17

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

  背景技术

  隔音墙主要用于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城市轻轨地铁等交通市政设施中的隔声降噪、控制交通噪声对附近城市区域的影响,也可用于工厂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

  现有技术中的隔音墙,一般包括有立柱和多个隔音板,在安装时,通过从上往下的方式,将隔音板从立柱的上方往下插入,从而实现多个隔音板的拼接。

  例如,公开号为CN109853409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隔音墙,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有多个立柱以及多个设置在两个相邻的立柱之间的隔音板,所述立柱上开有放置槽,所述隔音板的侧端插入至放置槽内,所述立柱中间位置处开有连通放置槽并供单一隔音板插入的插入槽,所述立柱上设有用于将隔音板沿放置槽向上移动的上升机构,本发明无需借助设备,具有方便安装的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隔音墙的立柱上的放置槽一般对称的设置在立柱的两侧,没有考虑到弯道处的隔音墙安装,导致弯道处的隔音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其具有适应多种弧度的弯道处安装,保证弯道处的隔音效果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包括立柱、设于所述立柱之间的隔音板,所述立柱设为圆柱状,所述立柱周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多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沿立柱周圈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容置槽包括间隔设置的卡紧槽和送入槽,所述送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紧槽的宽度,所述隔音板上间隔的突出设有卡紧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弯道处的隔音墙时,首先将立柱围绕弯道进行放置,然后将隔音板插入到相邻两个立柱上、与弯道的弯度基本相符的方向上的容置槽内,使得相邻两个隔音板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多个隔音板之间通过不同的安装角度进行延伸,最终构成近似弯道的弧度的形状,使得整个隔音墙能够沿着弯道边缘设置,保证了道路弯曲处的隔音效果;当安装隔音板时,首先将隔音板上的卡紧块正对送入槽段插入,然后将整个的隔音板上下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卡紧块与卡紧槽的内壁进行配合,从而将隔音板紧紧地卡在容置槽内,整个安装过程中,无需借助工具将隔音板举高,从而方便了弯道处隔音板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紧槽为燕尾槽,所述送入槽的宽度大于所述卡紧槽的最大宽度;所述卡紧块的截面形状为与所述卡紧槽配合的燕尾榫,每段所述卡紧槽与每段所述送入槽的长度相等,所述卡紧块的长度不大于所述送入槽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紧槽能够在卡紧块滑入的时候将卡紧块牢牢地限制在容置槽内,起到了防止隔音板的端部脱离立柱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上转动套设有封口环,所述封口环上对应于所述容置槽设有多个宽度大于送入槽宽度的送入口,所述送入口水平正对所述送入槽处的宽度小于正对所述卡紧槽处的宽度,且二者的宽度差值集中于送入口的单侧边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隔音板时,可以将封口环转动到送入口完全偏离容置槽处,将隔音板安装好之后,由于相邻两个锁紧块之间与立柱上的送入槽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因此,此处会存在噪声隔离效果不好的情况,此时可以将封口环转动一定的角度,使得封口环上用于集中余量的边缘紧挨隔音板一侧,并将隔音板与立柱之间的空隙堵住,防止声音从此处直接透过,增强了隔音墙的隔声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下方设有底座,所述立柱靠近底座的位置设有下挡环,所述立柱顶端设有顶帽,所述顶帽螺纹连接于所述立柱顶部,所述顶帽下方设有上挡环,所述封口环上、下两端分别嵌于所述上挡环与所述下挡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的设置使得立柱在地面上放置的更加牢固,防止立柱发生倾倒。封口环在安装时,首先将其套入到立柱上,使得封口环的下端部位于下挡环内,然后安装隔音板,并转动封口环,使之对隔音板与立柱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最后将顶帽转动而拧入到立柱顶部,使得封口环顶部逐渐陷入到与顶帽连接的上挡环内,上挡环与下挡环将封口环牢牢地固定在所在位置处,防止其发生旋转,进而防止封口环对立柱与隔音板之间的缝隙封堵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入口单侧边缘上设有封口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口凸起进一步增大了送入口边缘的厚度,使得封口环能够对隔音板与立柱之间的缝隙进行更好的封堵,减少声音的穿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音板整体呈波浪形,且波峰和波谷沿平行于立柱的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波浪形的隔声板与平面的隔音板相比,前者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效果更好,从而更好地起到隔音效果;并且,当隔音板设置成柔性材料时,波浪形的隔音板具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使得车辆撞击到隔音板上时,隔音板能够通过自身的伸展而对车辆的冲撞力具有一定的缓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音板两侧粘贴有表面呈蜂窝状的吸声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声层进一步增强了隔音板对噪声的吸收能力,防止噪声穿透隔音板,提高了隔音墙的吸声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于隔音墙一侧或两侧设有反光标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标识使得隔音墙更加的醒目,车辆在行驶途中,司机能够在距离更远处看到隔音墙,并避开隔音墙,防止车辆碰撞到隔音墙上而发生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立柱四周设置多个容置槽,相邻两个隔音板可以根据弯道的弧度而分别安装在对应角度上的容置槽内,多个隔音板之间通过不同的安装角度进行延伸,最终构成近似弯道的弧度的形状,使得整个隔音墙能够沿着弯道边缘设置,保证了道路弯曲处的隔音效果;

  2.通过将容置槽设置成包括送入槽跟卡紧槽的不同段,当安装隔音板时,首先将隔音板上的卡紧块正对送入槽段插入,然后将整个的隔音板上下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卡紧块与卡紧槽的内壁进行配合,从而将隔音板紧紧地卡在容置槽内,整个安装过程中,无需借助工具将隔音板举高,从而方便了弯道处隔音板的安装;

  3.通过设置封口环,对隔音板于立柱之间的间隙进行了良好的封堵,保证了隔音墙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的局部视图。

  图中,1、立柱;2、隔音板;21、吸声层;3、反光标识;4、容置槽;41、卡紧槽;42、送入槽;5、卡紧块;6、封口环;61、送入口;7、底座;8、下挡环;9、顶帽;10、上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包括立柱1、设置于相邻立柱1之间的隔音板2,立柱1设为圆柱状,立柱1周壁上沿其轴向开设有多个容置槽4,容置槽4沿立柱1周圈呈环形阵列分布。

  参照图2,为了增强吸声效果,隔音板2整体呈波浪形,且波峰和波谷沿平行于立柱1的方向设置,隔音板2两侧粘贴有表面呈蜂窝状的吸声层21,同时,为了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立柱1于隔音墙一侧或两侧设有反光标识3,反光标识3位移一侧或两侧,取决于隔音墙两侧均为行驶车道或者单侧为行驶车道。波浪形的隔声板与平面的隔音板2相比,前者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效果更好,从而更好地起到隔音效果;并且,当隔音板2设置成柔性材料时,波浪形的隔音板2具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使得车辆撞击到隔音板2上时,隔音板2能够通过自身的伸展而对车辆的冲撞力具有一定的缓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反光标识3使得隔音墙更加的醒目,车辆在行驶途中,司机能够在距离更远处看到隔音墙,并避开隔音墙,防止车辆碰撞到隔音墙上而发生安全事故。

  当安装弯道处的隔音墙时,首先将立柱1围绕弯道进行放置,然后将隔音板2插入到相邻两个立柱1上、与弯道的弯度基本相符的方向上的容置槽4内,使得相邻两个隔音板2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多个隔音板2之间通过不同的安装角度进行延伸,最终构成近似弯道的弧度的形状,使得整个隔音墙能够沿着弯道边缘设置,保证了道路弯曲处的隔音效果。

  参照图2、图3,容置槽4包括间隔设置的卡紧槽41和送入槽42,送入槽42的宽度大于卡紧槽41的宽度,隔音板2上间隔的突出设有卡紧块5。本实施例中的卡紧槽41为燕尾槽,送入槽42的宽度大于卡紧槽41的最大宽度;卡紧块5的截面形状为与卡紧槽41配合的燕尾榫,每段卡紧槽41与每段送入槽42的长度相等,卡紧块5的长度不大于送入槽42的长度,优选的,卡紧块5的长度等于送入槽42的长度。

  当安装隔音板2时,首先将隔音板2上的卡紧块5正对送入槽42段插入,然后将整个的隔音板2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使得卡紧块5与卡紧槽41的内壁进行配合,从而将隔音板2紧紧地卡在容置槽4内,整个安装过程中,无需借助工具将隔音板2举高,从而方便了弯道处隔音板2的安装。

  参照图1、图2,由于将隔音板2安装好之后,相邻两个锁紧块之间的隔音板2边缘与立柱1上的送入槽4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立柱1上转动套设有封口环6,封口环6上对应于容置槽4设有多个宽度大于送入槽42宽度的送入口61,送入口61水平正对送入槽42处的宽度小于正对卡紧槽41处的宽度,且二者的宽度差值集中于送入口61的单侧边缘上,并且,该侧边缘上设置有封口凸起。

  此外,立柱1下方设置有底座7,立柱1靠近底座7的位置设置有下挡环8,立柱1顶端设置有顶帽9,顶帽9螺纹连接于立柱1顶部,顶帽9下方连接有上挡环10,封口环6上、下两端分别嵌于上挡环10与下挡环8内。

  使用时,首先将封口环6套入到立柱1上,使封口环6的下端部位于下挡环8内,然后旋转封口环6,使得立柱1上的容置槽4完全从封口环6上的送入口61露出;接着安装隔音板2;隔音板2安装好之后转动封口环6,使得封口环6上用于集中余量的边缘紧挨隔音板2一侧,并将隔音板2与立柱1之间的空隙堵住,防止声音从此处直接透过;最后将顶帽9转动而拧入到立柱1顶部,使得封口环6顶部逐渐陷入到与顶帽9连接的上挡环10内,上挡环10与下挡环8将封口环6牢牢地固定在所在位置处,防止其发生旋转,进而防止封口环6对立柱1与隔音板2之间的缝隙封堵效果不佳。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弯道处隔音墙结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