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铁路建筑> 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独创技术30376字

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

2023-03-12 11:50:48

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监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

  背景技术

  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信号灯,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往城市的迁移,目前各大城市车辆保有量巨大,道路拥堵,机动车和行人过街矛盾突出,行车难,过街难成为一大交通难题,为确保交通顺畅,道路交叉口采用红绿灯信号控制起到关键作用,但由于部分行人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注意力不集中、各种视觉障碍等原因导致忽视人行信号,没有按人行信号指示安全过街,迫使机动车被动“礼让”未能按交通信号正常行驶,进而严重影响路口交通秩序和通行效率,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玩手机,手机“低头族”越来越多,故导致斑马线行人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现象越发频繁。当语音提示柱在对路口禁止行人通行的时候,由于伸缩门和限位杆通过移动与转动进行对路口禁止通行,并且行人需在路口进行等待,并且当非机动车辆进行路口时速度过快,导致了伸缩门和限位杆误伤到部分行人和行人在高温天气中等待受热过度中暑,并且非机动车辆速度较高与行人发生事故。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0639748U提出了一种新型行人闯红灯语音提示桩,其结构包括主桩、副桩、LED文字提示板、扬声器、倒计时、LED通行指示板、光伏发电板、伞具和限位机构,控制模块控制对电机进行反转使弹簧带动限位对路口进行阻碍,并且通过底壳对非机动车辆进行限速,达到了安全对行人的红灯限制,并且可避免行人受到太阳毒晒和对非机动车辆的限速,解决了当语音提示柱在对路口禁止行人通行的时候,由于伸缩门和限位杆通过移动与转动进行对路口禁止通行,并且行人需在路口进行等待,并且当非机动车辆进行路口时速度过快,导致了伸缩门和限位杆误伤到部分行人和行人在高温天气中等待受热过度中暑,并且非机动车辆速度较高与行人发生事故问题。但是该装置中使用弹簧拉动连接带对限位带进行复位,在多次使用中弹簧易损坏且连接带在使用中易发生断裂,影响装置运行。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使用弹簧拉动连接带对限位带进行复位,在多次使用中弹簧易损坏且连接带在使用中易发生断裂,影响装置运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包括底壳,所述底壳的左右两端均与一组提示桩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底壳的顶部开设有收卷孔,收卷孔的内壁与限位带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限位带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与两组夹块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夹块远离限位带的一侧与升降杆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块,所述升降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靠近升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推动块,所述推动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与一组固定轴外壁的前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轴外壁的中部与辅助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辅助板的顶部与限位板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前侧与提示桩的前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外壁的后侧与第二转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与连接轴外壁的后侧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连接轴外壁的中部分别与固定杆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外壁的后侧与第一转动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部与主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设置为两组,一组所述主转轴的后端与提示桩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组所述主转轴的后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前侧与提示桩的后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带后侧的底部与收卷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收卷辊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底壳左右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提示桩前侧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分别与LED提示板、扬声器和计时器的后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提示桩的相对面均与一组红外线传感器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提示桩的背对面均与伞具的底部支撑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提示桩的底部与地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提示桩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提示桩的底部与固定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长度与宽度均等于推动板和升降杆长度与宽度之和且提示桩底部开设有通过孔,通过孔的尺寸与固定箱的内腔相等,所述固定箱埋设在地下,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内壁至升降杆底部的距离等于限位带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的外壁与提示桩的内壁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提示桩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组滑动孔,滑动孔的宽度与限位带的厚度相等且滑动孔的顶部内壁至底壳顶部内壁的距离等于限位带的高度,所述夹块的顶部与限位带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限位带左侧或右侧的两组夹块均通过螺栓与限位带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伞具前后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两端所位于的水平面低于排水槽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带为T型带,所述限位带的下半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提示桩靠近其的一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上推动块和升降杆上固定块的长度之和大于推动板右侧至升降杆左侧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夹块底部至收卷辊顶部的距离等于限位带的高度减去夹块的高度的差值。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提示桩靠近所述升降杆一侧内壁,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挤压板,所述挤压板远离所述第一凹槽一侧与所述升降杆侧壁接触;

  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一端与所述挤压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凹槽滑动连接;

  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提示桩内壁,所述第三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心,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凹槽另一端与第二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三凹槽滑动连接;

  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设置在所述提示桩靠近所述升降杆一侧内壁,所述第四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下方;

  第一沉孔,所述提示桩下端开设第一沉孔,所述第一沉孔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凹槽处,所述第一沉孔分别与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四凹槽连通,所述第一沉孔与所述第三凹槽连通处设置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沉孔与所述第四凹槽连通处设置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连接端均与所述第一沉孔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为不完全齿轮;

  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提示桩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驱动电机靠近所述升降杆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齿形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上还设置有卷筒;

  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所述卷筒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凹槽、所述第一沉孔、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滑块朝向所述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轮上。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外壁,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电机外壁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提示桩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提示桩外部的环境温度;

  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外壁,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电机的工作时长;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提示桩外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提示桩外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计时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计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所述计时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驱动电机的损失功率:

  

  其中,P1为所述驱动电机的损失功率,C1为所述驱动电机材质的平均比热容,M1为所述驱动电机的总质量,T2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驱动电机外壁的温度,T1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提示桩外部的环境温度,I1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流,R1为所述驱动电机内线圈的电阻,t1为所述计时器检测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工作时长;

  步骤2: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驱动电机的实际工作效率:

  

  其中,μ1为所述驱动电机的实际工作效率,P2为所述驱动电机的额定功率;

  步骤3:基于步骤2,当所述驱动电机的实际工作效率低于所述驱动电机的预设工作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在主转轴和第一转动杆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使第二转动杆带动推动板运动,并设置推动板、固定块、推动块和升降杆与第二转动杆相配合,使得推动板通过固定块与推动块的碰撞带动升降杆和夹块升降,从而带动限位带上升或下降,以实现红灯时升起限位带并在绿灯时收卷限位带。

  2、该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通过在两组提示桩的相对面均开设一组滑动孔,并设置滑动孔的宽度与限位带的厚度相等且滑动孔的顶部内壁至底壳顶部内壁的距离等于限位带的高度,使得限位带更便于随着夹块上升或下降,提高了装置运行的流畅性。

  3、该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通过设置升降板与升降杆顶部固定连接,并设置升降板的外壁与提示桩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升降杆在上升或下降时不会偏离运动轨迹,通过设置辅助板和限位板相配合,使得辅助板对推动板的运动轨迹起限制作用。

  4、该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通过设置推动板上推动块和升降杆上固定块的长度之和大于推动板右侧至升降杆左侧之间的距离,使得推动板更易于通过推动块与固定块的碰撞带动升降杆上升或下降,提高了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5、该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通过设置固定装置,第一弹簧带动挤压板对升降杆挤压,增大了升降杆侧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升降杆与提示桩内壁的摩擦力,防止升降杆在提示桩内下滑而导致提示桩功能失效,在升降杆上升或下降运动过程中,挤压板在钢丝绳作用下向远离升降杆方向移动,减小了升降杆在提示桩内壁滑动过程中的阻力,减少了机械损失,同时也减小了升降杆与提示桩内壁的磨损,增加了提示桩的使用寿命。

  6、该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通过设置报警器并计算驱动电机的实际工作效率,当驱动电机的实际工作效率低于预设工作效率时,工作人员收到报警器的报警,将对驱动电机进行检修,从而提高驱动电机的工作效率,保证语音提示桩可正常运行,通过计算驱动电机的工作效率并进行报警,提高了语音提示桩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示桩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电机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夹块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放大图;

  图8为图6中B处放大图。

  图中:1、提示桩;2、LED提示板;3、红外线传感器;4、扬声器;5、计时器;6、伞具;7、底壳;8、收卷辊;9、限位带;10、驱动电机;11、主转轴;12、第一转动杆;13、连接轴;14、固定杆;15、第二转动杆;16、辅助板;17、固定箱;18、限位板;19、推动板;20、升降杆;21、夹块;22、升降板;23、固定轴;24、第一凹槽;25、挤压板;26、第二凹槽;27、第一滑块;28、第三凹槽;29、第一弹簧;30、第二滑块;31、第四凹槽;32、第一沉孔;33、第一滑轮;34、第二滑轮;35、第一齿轮;36、第二齿轮;37、第一转轴;38、卷筒;3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包括底壳7,底壳7的左右两端均与一组提示桩1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底壳7的顶部开设有收卷孔,收卷孔的内壁与限位带9的外表面相接触,限位带9前后两侧的左右两端均与两组夹块21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夹块21远离限位带9的一侧与升降杆20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升降杆2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固定块,升降杆20的另一侧设置有推动板19,推动板19靠近升降杆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组推动块,推动板19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与一组固定轴23外壁的前侧固定连接,固定轴23外壁的中部与辅助板16的底部转动连接,辅助板16的顶部与限位板18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板18的前侧与提示桩1的前侧内壁转动连接,固定轴23外壁的后侧与第二转动杆15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5的底部与连接轴13外壁的后侧转动连接,两组连接轴13外壁的中部分别与固定杆14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连接轴13外壁的后侧与第一转动杆12的顶部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杆12的底部与主转轴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转轴11设置为两组,一组所述主转轴11的后端与提示桩1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组主转轴11的后端与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0的前侧与提示桩1的后侧固定连接。

  具体的,限位带9后侧的底部与收卷辊8的外壁固定连接,收卷辊8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底壳7左右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提示桩1前侧的底部、中部和顶部分别与LED提示板2、扬声器4和计时器5的后侧固定连接,两组提示桩1的相对面均与一组红外线传感器3靠近其的一侧固定连接,两组提示桩1的背对面均与伞具6的底部支撑架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提示桩1的底部与地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提示桩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地面固定连接,提示桩1的底部与固定箱17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箱17内腔的长度与宽度均等于推动板19和升降杆20长度与宽度之和且提示桩底部开设有通过孔,通过孔的尺寸与固定箱17的内腔相等,固定箱17埋设在地下,固定箱17的底部内壁至升降杆20底部的距离等于限位带9的长度,升降杆20下降时穿过提示桩1底部进入固定箱17,当收卷辊8将限位带9完全收卷时升降杆20底部与固定箱17底部内壁接触,升降杆20不会继续下降。

  具体的,为了避免升降杆20偏离运动轨迹,升降杆20的顶部与升降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板22的外壁与提示桩1的内壁滑动连接,升降板22对升降杆20起到限位作用,为了便于限位带9上升或下降,两组提示桩1的相对面均开设有一组滑动孔,滑动孔的宽度与限位带9的厚度相等且滑动孔的顶部内壁至底壳7顶部内壁的距离等于限位带9的高度,限位带9在夹块21带动下沿滑动孔内壁滑动,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限位带9,夹块21的顶部与限位带9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位于限位带9左侧或右侧的两组夹块21均通过螺栓与限位带9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转动螺栓就可将限位带9取出。

  具体的,为了避免伞具6上的水掉落在行人头上,伞具6前后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排水槽,排水槽的两端所位于的水平面低于排水槽的中部。

  具体的,为了便于收卷辊8对限位带9进行,限位带9为T型带,限位带9的下半部分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组提示桩1靠近其的一侧相接触,限位带9的下半部分与底壳7和收卷辊8的长度均相等,便于收卷。

  具体的,为了便于推动板19带动升降杆20运动,推动板19上推动块和升降杆20上固定块的长度之和大于推动板19右侧至升降杆20左侧之间的距离,推动板19通过推动块与固定块碰撞带动升降杆20进行上升或下降。

  具体的,为了避免夹块21随限位带9转动,夹块21底部至收卷辊8顶部的距离等于限位带9的高度减去夹块21的高度的差值,限位带9运动至最低点时夹块21底部与收卷辊8顶部位于同一水平上。

  工作原理:在红灯转绿灯的前两秒,启动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通过与其连接的主转轴11带动其前方的第一转动杆12转动,第一转动杆12通过连接轴13和固定杆14带动另一组第一转动杆12和第二转动杆15转动,第二转动杆15通过固定轴23带动推动板19运动,限位板18和辅助板16对推动板19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推动板19推动升降杆20下降,升降杆20通过夹块21带动限位带9下降使收卷辊8对限位带9进行收卷,直至限位带9全部收卷进底壳中,在绿灯转红灯的前两秒,反向启动驱动电机10,使升降杆20带动限位带升起,当红外线传感器3检测到有人闯红灯时,LED提示板2和扬声器4发出警告。

  综上所述,该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通过设置驱动电机10在主转轴11和第一转动杆12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转动杆15转动,使第二转动杆15带动推动板19运动,并设置推动板19、固定块、推动块和升降杆20与第二转动杆15相配合,使得推动板19通过固定块与推动块的碰撞带动升降杆20和夹块21升降,从而带动限位带9上升或下降,以实现红灯时升起限位带9并在绿灯时收卷限位带9,通过在两组提示桩1的相对面均开设一组滑动孔,并设置滑动孔的宽度与限位带9的厚度相等且滑动孔的顶部内壁至底壳7顶部内壁的距离等于限位带9的高度,使得限位带9更便于随着夹块上升或下降,提高了装置运行的流畅性,通过设置升降板22与升降杆20顶部固定连接,并设置升降板22的外壁与提示桩1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升降杆20在上升或下降时不会偏离运动轨迹,通过设置辅助板16和限位板18相配合,使得辅助板16对推动板的运动轨迹起限制作用,通过设置推动板19上推动块和升降杆20上固定块的长度之和大于推动板19右侧至升降杆20左侧之间的距离,使得推动板19更易于通过推动块与固定块的碰撞带动升降杆20上升或下降,提高了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凹槽24,所述第一凹槽24设置在所述提示桩1靠近所述升降杆20一侧内壁,所述第一凹槽24内设置挤压板25,所述挤压板25远离所述第一凹槽24一侧与所述升降杆20侧壁接触;

  第二凹槽26,所述第一凹槽24上下两端均设置有第二凹槽26,所述第二凹槽26与所述第一凹槽24连通,所述第二凹槽26内设置第一滑块27,所述第一滑块27一端与所述挤压板2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27与所述第二凹槽26滑动连接;

  第三凹槽28,所述第三凹槽28设置在所述提示桩1内壁,所述第三凹槽28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4中心,所述第三凹槽28与所述第一凹槽24连通,所述第三凹槽28内设置第一弹簧29,所述第一弹簧29一端与所述第三凹槽28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凹槽28另一端与第二滑块3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0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板2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0与所述第三凹槽28滑动连接;

  第四凹槽31,所述第四凹槽31设置在所述提示桩1靠近所述升降杆20一侧内壁,所述第四凹槽3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4下方;

  第一沉孔32,所述提示桩1下端开设第一沉孔32,所述第一沉孔32上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凹槽28处,所述第一沉孔32分别与所述第三凹槽28、所述第四凹槽31连通,所述第一沉孔32与所述第三凹槽28连通处设置第一滑轮33,所述第一沉孔32与所述第四凹槽31连通处设置第二滑轮34,所述第一滑轮33与所述第二滑轮34连接端均与所述第一沉孔32内壁固定连接;

  第一齿轮35,所述第一齿轮35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0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齿轮35为不完全齿轮;

  第二齿轮36,所述第二齿轮36通过第一转轴37与所述提示桩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36位于所述驱动电机10靠近所述升降杆20一侧,所述第二齿轮36与所述第一齿轮35齿形相啮合,所述第一转轴37上还设置有卷筒38;

  钢丝绳39,所述钢丝绳39一端与所述卷筒38外壁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39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四凹槽31、所述第一沉孔32、所述第三凹槽28与所述第二滑块30朝向所述第一弹簧29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丝绳39分别缠绕在所述第一滑轮33与所述第二滑轮34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当驱动电机10不工作时,挤压板25在第一弹簧29的作用下挤压升降杆20,可以增大升降杆20侧面的压力,从而增大升降杆20与提示桩1内壁的摩擦力,将升降杆20固定在提示桩1内,避免升降杆20下滑,当驱动电机10启动正转时,驱动电机10输出端带动第一齿轮35转动,第一齿轮35为不完全齿轮,当第一齿轮35转动至与第二齿轮36啮合时,第一齿轮35带动第二齿轮36转动,第二齿轮36带动通过第一转轴37带动卷筒38转动,钢丝绳39一端与卷筒38外壁固定连接,钢丝绳39会随卷筒38转动而缠绕在卷筒38上,钢丝绳39绕过第二滑轮34与第一滑轮33拉动第二滑块30,使第二滑块30在第三凹槽28内由右向左滑动,从而带动挤压板25向第一凹槽24内移动,挤压板25逐渐远离升降杆20,升降杆20侧面的挤压力减小,同时升降杆20在推动板19的推动作用下下降,然后驱动电机10继续转动,当推动板19开始远离升降杆20时,第一齿轮35转动至未设置齿一侧,第一齿轮35结束与第二齿轮36的一侧,在第一弹簧29的弹力作用下,第二滑块30由左向右滑动,带动挤压板25向升降杆20方向移动,并重新挤压升降杆20,第二滑块30向右移动同时拉动钢丝绳39,使缠绕在卷筒38上的钢丝绳39恢复原状,然后当第一齿轮35与第二齿轮36重新啮合时,继续重复上述运动过程,直至升降杆20降至最低处,驱动电机10停止转动,当驱动电机10反转时,推动板19带动升降杆20上升,同时,第一齿轮35与第二齿轮36啮合并带动第二齿轮36反转,第二齿轮36反转带动卷筒38反转,钢丝绳39继续缠绕在卷筒38上并拉动第二滑块30,使得挤压板25远离升降杆20,当推动板19远离升降杆20时,第一齿轮35与第二齿轮36结束啮合,在第一弹簧29弹力作用下,挤压块恢复原状并挤压升降杆20,钢丝绳39从卷筒38上脱离,通过设置固定装置,第一弹簧29带动挤压板25对升降杆20挤压,增大了升降杆20侧面受到的压力,增加了升降杆20与提示桩1内壁的摩擦力,防止升降杆20在提示桩1内下滑而导致提示桩1功能失效,在升降杆20上升或下降运动过程中,挤压板25在钢丝绳39作用下向远离升降杆20方向移动,减小了对升降杆20侧面的压力,也减小了升降杆20在提示桩1内壁滑动过程中的阻力,减少了机械损失,同时降低了升降杆20与提示桩1内壁的磨损程度,增加了提示桩1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0外壁,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电机10外壁的温度;

  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提示桩1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提示桩1外部的环境温度;

  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0外壁,用于检测所述驱动电机10的工作时长;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提示桩1外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提示桩1外壁,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计时器、所述报警器电性连接;

  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计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工作,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基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及所述计时器的检测值,通过公式(1)计算所述驱动电机10的损失功率:

  

  其中,P1为所述驱动电机10的损失功率,C1为所述驱动电机10材质的平均比热容,M1为所述驱动电机10的总质量,T2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驱动电机10外壁的温度,T1为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所述提示桩1外部的环境温度,I1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0的电流,R1为所述驱动电机10内线圈的电阻,t1为所述计时器检测的所述驱动电机10的工作时长;

  步骤2:通过公式(2)计算所述驱动电机10的实际工作效率:

  

  其中,μ1为所述驱动电机10的实际工作效率,P2为所述驱动电机10的额定功率;

  步骤3:基于步骤2,当所述驱动电机10的实际工作效率低于所述驱动电机10的预设工作效率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驱动电机10长时间工作后,驱动电机10内部的部件容易出现损耗,使驱动电机10寿命减少,同时降低了驱动电机10的工作效率,不利于提示桩1的使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驱动电机10外壁的温度与提示桩1外部的环境温度,并通过计时器检测驱动电机10的工作时长,然后根据检测的温度值与工作时长,通过公式(1)可以准确计算驱动电机10工作时的损耗功率,然后再根据驱动电机10的额定功率,通过公式(2)计算此时驱动电机10的实际工作效率,当驱动电机10的实际工作效率低于驱动电机10的预设工作效率时,控制器将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传输装置,能够将报警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终端服务器,从而实现驱动电机10工作效率的远程监控,当驱动电机10的实际工作效率低于预设工作效率时,工作人员收到报警器的报警,将对驱动电机10进行检修,从而提高驱动电机10的工作效率,保证语音提示桩可正常运行,通过计算驱动电机10的工作效率并进行报警,提高了语音提示桩智能化程度。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一种智能红外行人过街语音提示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