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水利工程> 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独创技术10962字

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

2021-02-10 03:09:06

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兴建、公路路基的修筑、水利工程结构物的构建等土木工程的建设中,遇到软土地基处理和加固问题,常常采用桩基形式,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要求。

  在饱和软土地基施工中,往地基土层中打入预制桩是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土层受到桩挤入的作用,对土体结构造成破坏,地基土层中的水压升高,形成超孔隙水压,尤其是对于饱和软土,这种超孔隙水压很容易使挤土加剧,影响承载强度,造成建筑物倾斜或倒塌等后果。而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桩没有快速消散的排水通道,极易造成地面隆起现象。

  因此,亟需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既能保证排水桩的抗拉、抗压强度,还能够提高排水桩的排水效果,在打入土体后,使土体能够快速排水固结,从而防止地面隆起,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包括:

  混凝土桩芯,沿轴向开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混凝土桩芯的外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排水侧孔,所述排水侧孔连通于所述排水通道;

  混凝土桩盖,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桩芯的顶端,所述混凝土桩盖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排水通道连通;

  混凝土桩头,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桩芯的底端,所述混凝土桩头、所述混凝土桩盖和所述混凝土桩芯一体成型;

  透水部,套设于所述混凝土桩芯外,所述透水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桩盖,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混凝土桩头,所述透水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排水侧孔一一对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桩芯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收集孔,所述收集孔与所述排水通道相连通,孔隙水能够透过所述透水部,经由所述收集孔流入所述排水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部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连通于所述收集孔,所述通槽内的孔隙水能够通过所述收集孔流入所述排水通道内。

  作为优选,所述透水部为圆台型。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桩头为圆锥型。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侧孔绕所述混凝土桩芯周向等间隔分布为多列,每列中相邻两个所述排水侧孔之间的轴向距离自所述混凝土桩芯的顶端到底端依次减小,相邻两列的所述排水侧孔沿轴向交错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过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透水钢板,两个所述透水钢板之间填充有砂衬。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桩芯和所述透水部内分别埋设有钢筋笼。

  作为优选,所述排水侧孔的延伸方向从所述混凝土桩芯的外壁至内部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其包括一体成型的混凝土桩头、混凝土桩盖和混凝土桩芯,保证了排水桩整体的抗拉、抗压强度,透水部套设于混凝土桩芯外,透水部侧壁上的第二通孔连通于排水通道,孔隙水既能透过透水部流入排水通道,也能够通过第二通孔流入排水通道,提高了排水桩的排水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既能保证排水桩的抗拉、抗压强度,还能够提高排水桩的排水效果,在打入土体后,使土体能够快速排水固结,提高打桩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透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中:

  1、混凝土桩芯;2、混凝土桩盖;3、混凝土桩头;4、透水部;

  11、排水通道;12、排水侧孔;13、收集孔;41、第二通孔;42、通槽;51、透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安装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其包括混凝土桩芯1、混凝土桩盖2、混凝土桩头3及透水部4。其中,混凝土桩芯1沿轴向开设有排水通道11,混凝土桩芯1的外侧壁上间隔开设有多个排水侧孔12,排水侧孔12连通于排水通道11;混凝土桩盖2连接于混凝土桩芯1的顶端,混凝土桩盖2上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排水通道11连通;混凝土桩头3连接于混凝土桩芯1的底端,混凝土桩头3、混凝土桩盖2和混凝土桩芯1一体成型;透水部4套设于混凝土桩芯1外,透水部4的一端连接于混凝土桩盖2,另一端连接于混凝土桩头3,透水部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与排水侧孔12一一对正连通。本实施例中的透水部4为透水混凝土。

  本实施例提供的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其混凝土桩头3、混凝土桩盖2和混凝土桩芯1一体成型,保证了排水桩整体的抗拉、抗压强度,透水部4套设于混凝土桩芯1外,透水部4侧壁上的第二通孔41连通于排水通道11,孔隙水既能透过透水部4流入排水通道11,也能够通过第二通孔41流入排水通道11,提高了排水桩的排水效果。本实施例提出的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既能保证排水桩的抗拉、抗压强度,还能够提高排水桩的排水效果,在打入土体后,使土体能够快速排水固结,提高打桩的安全性。

  具体地,混凝土桩芯1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收集孔13,收集孔13与排水通道11相连通,孔隙水能够透过透水部4,经由收集孔13流入排水通道11内。由于重力的作用,透过透水部4的孔隙水大多汇集到混凝土桩芯1的底端,故在混凝土桩芯1侧壁的底部开设收集孔13,孔隙水能够通过收集孔13汇集流入排水通道11内。

  更具体地,透水部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槽42,通槽42连通于收集孔13,通槽42内的孔隙水能够通过收集孔13流入排水通道11内。通槽42的设置更加有利于孔隙水的汇集。通槽42内设置有过滤件,在本实施例中,过滤件为两个间隔设置的透水钢板51,两个透水钢板51之间填充有砂衬,既能起到过滤杂质的目的,又能提高排水桩的强度。

  可选地,透水部4为圆台型,能够增大排水桩与土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排水效果。混凝土桩头3为圆锥型,圆锥型的混凝土桩头3的锥尖能够减小打桩过程中的阻力,便于将排水桩顺利打入土体。

  具体地,排水侧孔12绕混凝土桩芯1周向等间隔分布为多列,每列中相邻两个排水侧孔12之间的轴向距离自混凝土桩芯1的顶端到底端依次减小,相邻两列的排水侧孔12沿轴向交错布置。土体内下部较上部的孔隙水多,故将混凝土桩芯1底部的排水侧孔12设置的更密集,利于孔隙水的进入,从而经由排水通道11排出,在将排水桩打入预设深度后,向排水通道11内插入排水管,对混凝土桩盖2上的第一通孔进行密封处理,通过真空泵使排水通道11内产生负压状态,更好地抽排孔隙水,从而加速土体的固结。

  具体地,混凝土桩芯1和透水部4内分别埋设有钢筋笼,保证排水桩的强度要求。

  可选地,第二通孔41内设置过滤件,用于过滤孔隙水中的泥土、沙粒等杂质,过滤件可以为过滤网,网孔尺寸小于施工现场土样的最小粒径。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通孔41内设置有两个相互间隔的透水钢板51,两个透水钢板51之间填充有砂衬。不仅能够过滤杂质,还能提高排水桩的强度。

  具体地,排水侧孔12的延伸方向从混凝土桩芯1的外壁至内部向下倾斜,利于孔隙水由排水侧孔12流入排水通道11内。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内透水预制混凝土排水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