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水利工程> 一种锚孔淤泥处理杆独创技术4424字

一种锚孔淤泥处理杆

2021-02-27 17:23:02

一种锚孔淤泥处理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孔淤泥处理杆。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更好的解决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程中就出现了遇到地下水位较浅的大型地下构筑物如地下或露天游泳池、大型地下室、大型地下洞室等。由于该类地下结构物建筑面积大、基础埋藏较深,建筑层数相对较少,在历史最高地下水位情况下,结构自重不足以抵抗地下水的上浮力,地下结构物的抗浮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这些地下结构在抗浮设计中较多的采用抗浮锚杆和抗浮桩等形式。其中,岩体抗浮锚杆因为抗拔力高、经济、环保,且不占用空间,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在进行锚孔钻孔过程中,锚孔内有残留一定淤泥,淤泥的存在后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清除锚孔内淤泥的锚孔淤泥处理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锚孔淤泥处理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套杆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套杆内的内套杆组件,所述外套杆的下端侧面对称开通有矩形口,所述内套杆组件包括内套杆,所述内套杆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部密封顶部敞开的除泥套筒,所述内套杆组件的长度大于所述外套杆。

  所述除泥套筒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滤水口。

  所述外套杆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外径要大于锚孔的内径。

  所述外套杆的下端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矩形口连通的槽。

  所述内套杆的顶端设置有按压盘。

  所述定位环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清除锚孔内的淤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内套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套杆组件去除内套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外套杆;2、内套杆;3、套筒;4、连接杆;5、除泥套筒;6、定位环;7、按压盘;101、矩形口;102、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锚孔淤泥处理杆,包括中空的外套杆1以及设置在外套杆1内的内套杆组件,外套杆1的下端侧面对称开通有矩形口101,内套杆组件包括内套杆2,内套杆2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套筒3,套筒3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部密封顶部敞开的除泥套筒5,内套杆组件的长度大于外套杆1。

  除泥套筒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滤水口。

  外套杆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定位环6。

  外套杆1的下端侧面设置有与矩形口101连通的槽102。

  内套杆2的顶端设置有按压盘7。

  定位环6上设置有把手。

  使用方式:将外套杆1插到锚孔内,然后拔出外套杆1,通过观察预估淤泥的深度,并调节定位环6的位置,然后安装内套杆组件,再将外套杆1伸入锚孔内,此时由于定位环6的存在使外套杆1与锚孔底部具有一定的距离,然后将内套杆组件插入外套杆1内,然后用力按压,当连接杆4与矩形口101重叠时,淤泥通过槽102进入除泥套筒内,然后拔出内套杆组件,在拔出的过程中部分水通过滤水口流出。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锚孔淤泥处理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