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水利工程> 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及其组装方法独创技术9933字

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2021-03-12 12:48:51

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中防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防浪墙是堤防、大坝等防洪工程中,保障防洪安全的重要结构,设于堤顶或坝顶迎水侧边缘,其作用与堤坝相同,高程计入堤防或大坝的防洪高度。

  目前防浪墙多为钢筋混凝土墙、圬工墙等形式,美观性较差。由于城市沿江一带因空间限制,只得采用防洪墙以减少占地和拆迁,对景观性要求较高。此外,随着生态水利的发展,部分堤坝对景观性要求较高,随之也对防洪墙的景观性要求较高。

  因此,提出一种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这种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的组装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浪墙和位于防浪墙临路侧的景观休闲结构;所述景观休闲结构为地面花坛或休闲坐凳;

  当所述景观休闲结构为地面花坛,所述防浪墙的临水侧与堤防连接时;所述地面花坛与道路连接,地面花坛内有景观植物;所述地面花坛与道路之间的下方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通过第一排水管与地面花坛内连通;此时景观休闲结构为一级花坛型式。

  当所述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所述防浪墙的临水侧与堤防连接时;所述休闲坐凳与道路连接;所述休闲坐凳与道路之间的下方有排水沟;所述防浪墙临路侧中部以上贴有景墙;此时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式。

  当所述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所述休闲坐凳位于亲水平台的下方时;所述亲水平台与防浪墙连接;此时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变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景观休闲结构为地面花坛,所述防浪墙的临水侧与堤防连接时;所述防浪墙顶部有墙顶花坛;所述墙顶花坛底部通过第二排水管与地面花坛上部的侧面连通;此时景观休闲结构为二级花坛型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沟紧贴地面花坛底部侧面;所述第一排水管位于地面花坛内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排水管位于防浪墙内部;所述墙顶花坛内有景观植物或爬藤植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所述防浪墙的临水侧与堤防连接时;所述休闲坐凳位于防浪墙临路侧的中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所述休闲坐凳位于亲水平台的下方时;所述休闲坐凳位于防浪墙临路侧的中上部。

  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现场勘测,确定防洪墙的高度要求;

  步骤2:当防洪墙高度较低时,具备水面观赏性时,选用一级花坛型式,通过地面花坛对防洪墙起到景观美化作用,不影响观赏视线;

  当防洪墙较高,不具备水面观赏性时,选用二级花坛型式,通过地面花坛和墙顶花坛,对防洪墙进行绿植覆盖,增强生态性;

  当防洪墙提供市民休憩需求时,选用休闲坐凳式,结合防洪墙上景墙,增强景观性;

  当防洪墙位于滨水侧,选用休闲坐凳变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大幅提升了防洪墙的景观性,使硬化混凝土防洪墙兼具观赏、景观、休闲等多种功能,并通过绿化和休闲设施,消隐防洪墙,使得防洪墙不再突兀。

  2)本发明适用于多种高度防洪墙,防洪墙景观性提升后,可在城市、滨水景观中广泛使用,并可适当降低堤顶或平台高程,更好与周围环境融合。

  3)本发明若用于亲水平台临水侧,可将防洪墙转化为坐凳,可弱化防洪墙型式,或可在不影响防洪的条件下降低亲水平台高程,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景观休闲结构为一级花坛型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景观休闲结构为二级花坛型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发明景观休闲结构为休闲坐凳变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发明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浪墙1和位于防浪墙1临路侧的景观休闲结构2;所述景观休闲结构2为地面花坛21或休闲坐凳22;景观休闲结构2对防洪墙起到遮挡消隐作用。地面花坛21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砖砌、混凝土、仿木结构等材质。

  所述景观休闲结构2为地面花坛21,所述防浪墙1的临水侧与堤防3连接;所述地面花坛21与道路4连接,地面花坛21内有景观植物211;所述地面花坛21与道路4之间的下方有排水沟41;所述排水沟41通过第一排水管51与地面花坛21内连通;此时景观休闲结构2为一级花坛型式;景观植物211,对防洪墙1起到遮挡消隐作用。

  所述景观休闲结构2为休闲坐凳22,所述防浪墙1的临水侧与堤防3连接;所述休闲坐凳22与道路4连接;所述休闲坐凳22与道路4之间的下方有排水沟41;此时景观休闲结构2为休闲坐凳式;防浪墙1上间隔一定距离或公交车站附近,设置坐凳22,提供市民休憩使用。

  所述景观休闲结构2为休闲坐凳22,所述休闲坐凳22位于亲水平台6的下方;所述亲水平台6与防浪墙1连接;此时景观休闲结构2为休闲坐凳变式。

  所述防浪墙1顶部有墙顶花坛23;所述墙顶花坛23底部通过第二排水管52与地面花坛21上部的侧面连通;此时景观休闲结构2为二级花坛型式。

  所述排水沟41紧贴地面花坛21底部侧面;所述第一排水管51位于地面花坛21内部。

  所述第二排水管52位于防浪墙1内部;所述墙顶花坛23内有爬藤植物231;在防洪墙1的墙顶花坛23内种植景观植物或爬藤植物,让其自然垂下,对防洪墙1起到遮挡消隐作用;排水沟路面雨水,并通过第一排水管51和第二排水管52收集地面花坛21和墙顶花坛23的排水,保障道路4、防洪墙1等结构的排水通畅。

  所述休闲坐凳22位于防浪墙1临路侧的中部,防浪墙1临路侧中部以上贴有景墙11,提升墙体美观性。

  所述休闲坐凳22位于防浪墙1临路侧的中上部,若防洪墙1高度不高,可将防洪墙1顶部几乎与休闲坐凳22平齐,将防洪墙1转化为休闲坐凳22,弱化防洪墙1结构,并可降低亲水平台11高程,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现场勘测,确定防洪墙1的高度要求;

  步骤2:当防洪墙1高度较低时,具备水面观赏性时,选用一级花坛型式,通过地面花坛21对防洪墙1起到景观美化作用,不影响观赏视线;

  当防洪墙1较高,不具备水面观赏性时,选用二级花坛型式,通过地面花坛21和墙顶花坛23,对防洪墙1进行绿植覆盖,增强生态性;

  当防洪墙1提供市民休憩需求时,选用休闲坐凳式,结合防洪墙1上景墙11,增强景观性;

  当防洪墙1位于滨水侧,选用休闲坐凳变式;若防洪墙1高度不高,可将防洪墙1顶部几乎与休闲坐凳22平齐,将防洪墙1转化为休闲坐凳22,弱化防洪墙1结构,或在不影响防洪的条件下降低亲水平台6高程,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实际使用中,有别于传统的防洪墙,本发明将地面花坛21和休闲坐凳22与防洪墙1结合起来,可大幅减小占地;并根据防洪墙1的不同高度,不同功能需求,设置不同的组装方法;

  当防洪墙1高度较低时,具备水面观赏性时,选用一级花坛型式,通过地面花坛21对防洪墙1起到景观美化作用,不影响观赏视线;

  当防洪墙1较高时,充分利用防洪墙1的顶部空间,设置墙顶花坛23,并将排水排入地面花坛21中,将水资源二次利用,以达到节水效果。

  当有休闲需要,或位于城市道路公交车站处时,可利用此结构,减小防洪堤放坡占地,并结合防洪墙1、景墙11设置休闲坐凳22,以供人们休憩用,具有较强创新性和广泛适用性。

  当为临水亲水平台,也可采用休闲坐凳变式,将防洪墙1转化为坐凳22,可弱化防洪墙1的型式,或可在不影响防洪的条件下降低亲水平台6的高程,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景观休闲多功能消隐式防洪墙结构及其组装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