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门窗钥匙> 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独创技术10330字

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

2021-02-01 21:07:35

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明显,同时对汽车部件的外观和功能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汽车外把手是车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外把手总成零件主要包括外把手手柄、外把手罩盖、外把手支架、外把手连杆、车门锁芯等零件。

  传统的外把手往往突出在车门外板外面,并需要车门外板作一个相应的沉坑,因此外把手手柄、外把手罩盖和车门外板面的匹配非常困难,而且外把手凸出在车门外板上,对整车的侧面风阻显然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厂商就推出了隐藏式汽车外把手。隐藏式汽车外把手一般都有三个状态,分别是初始隐藏状态、预展开状态和完全展开状态。现有的隐藏在车身内部的外把手,大都采用多连杆的结构,虽然在外观上能满足人们需求,但结构较为复杂,往往可靠性不高,性能较差,装配精度要求很高,需要反复调试,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且制造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包括:

  把手底座,所述的把手底座固定在车体中;

  把手主体,所述的把手主体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内并与所述的车体齐平,且所述的把手主体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的把手主体具有初始隐藏状态和预展开状态及完全展开至少3个自由位置;

  摆臂和解锁块,所述的摆臂与解锁块可接触连接,所述解锁块上连接有用于解锁车门门锁的拉线;

  执行器,其与汽车行车电脑通信连接,用于推动摆臂并能够将所述把手主体从初始隐藏状态推动至预展开状态;

  所述的把手主体和摆臂通过同一传动轴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的把手主体和摆臂通过该传动轴实现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把手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的摆臂上设有第一转孔,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有第二转孔,所述传动轴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的第一转孔中,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通孔后插入至所述的第二转孔中;

  所述传动轴的侧壁凸设有传动齿条,所述的第一转孔和第二转孔均开设有传动槽,所述的传动齿条卡入至所述的传动槽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齿条有四条,且间隔90度均匀分布在传动轴的外周上。

  作为优选,所述摆臂靠近解锁块的一端设有抵接部,所述的解锁块上设有传动勾部,所述的抵接部与所述的传动勾部可接触连接,且所述的抵接部与所述的传动勾部之间存在一段空行程。

  作为优选,所述执行器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块,所述的摆臂靠近执行器的一端开设有推槽,所述的推块能够插入至推槽中并推动摆臂发生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解锁块通过转轴与所述的把手底座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轴上套设有第一复位扭簧,所述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复位扭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特殊结构的传动轴的设置,代替了现有的多连杆的传动结构,既实现了把手主体和摆臂与把手底座转动连接,也实现了把手主体和摆臂传动连接,结构上更加简单合理,可靠性高,性能稳定,装配简单,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且能够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初始隐藏状态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初始隐藏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预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预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完全展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8是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把手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摆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10,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包括:

  把手底座1,所述的把手底座1固定在车体中;

  把手主体2,所述的把手主体2隐藏于所述的把手底座1内并与所述的车体齐平,且所述的把手主体2与所述的把手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的把手主体2具有初始隐藏状态和预展开状态及完全展开至少3个自由位置;

  摆臂3和解锁块4,所述的摆臂3与解锁块4可接触连接,所述解锁块4上连接有用于解锁车门门锁的拉线(图纸未表示);

  执行器5,其与汽车行车电脑通信连接,用于推动摆臂3并能够将所述把手主体2从初始隐藏状态推动至预展开状态;

  所述的把手主体2和摆臂3通过同一传动轴6与所述的把手底座1转动连接,且所述的把手主体2和摆臂3通过该传动轴6实现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7,所述的摆臂3上设有第一转孔8,所述的把手主体2上设有第二转孔9,所述传动轴6的一端插入至所述的第一转孔8中,所述传动轴6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通孔7后插入至所述的第二转孔9中;所述传动轴6的侧壁凸设有传动齿条10,所述的第一转孔8和第二转孔9均开设有传动槽11,所述的传动齿条10卡入至所述的传动槽11中。本实施例提供了具体的传动轴6的结构,使之既实现了把手主体2和摆臂3与把手底座1转动连接,也能够实现了把手主体2和摆臂3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传动齿条10有四条,且间隔90度均匀分布在传动轴6的外周上。采用本优选结构中对传动齿条10的设定,使得整个传动轴6呈十字型,在摆臂3与把手主体2传动时各部位的受力更加均匀,不会出现卡住或是打滑的情况,确保把手主体2顺畅的打开或关闭。

  在把手主体2从初始隐藏状态切换至预展开状态的过程中,需要汽车的车门门锁始终保持在上锁状态,而从预展开状态到完全展开状态的过程中,需要汽车的车门门锁从上锁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的动作和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摆臂3靠近解锁块4的一端设有抵接部12,所述的解锁块4上设有传动勾部13,所述的抵接部12与所述的传动勾部13可接触连接,且所述的抵接部12与所述的传动勾部13之间存在一段空行程14。把手主体2从初始隐藏状态切换至预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抵接部12在空行程14中运动且未与传动勾部13接触,当把手主体2从预展开状态到完全展开状态的过程中,抵接部12与传动勾部13接触并带动解锁块4一起转动,从而通过拉线带动车门门锁实现解锁。

  由于执行器5的输出轴一般较小且大都呈圆柱状,因此与摆臂3的接触面较小,稳定性一般传动效率较低,传动的效果也较差。优选的,所述执行器5的输出轴上连接有推块15,所述的摆臂3靠近执行器5的一端开设有推槽16,所述的推块15能够插入至推槽16中并推动摆臂3发生转动。通过推块15与推槽16的配合,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大大提升了传动效率和稳定性,使得摆臂3的走位更加精准,确保整体的正常的工作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解锁块4通过转轴17与所述的把手底座1转动连接。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使得解锁块4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解锁和上锁时的位置切换,相较于平移等方式,结构上更加简单合理,稳定性更好,且占用的安装空间更小。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轴6上套设有第一复位扭簧18,所述的转轴17上套设有第二复位扭簧19。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在打开车门松开把手主体2之后,通过第一复位扭簧18和第二复位扭簧19的回复力的作用,能够使得把手主体2、摆臂3和解锁块4均回归至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把手至少具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初始隐藏状态,即是把手主体2关闭时的状态,此时在外观上与车身融为一体;预展开状态,即执行器5得到指令启动后,推动摆臂3发生一次转动,进而使得把手主体2起翘弹出时的状态;完全展开状态,即预展开状态,即乘客抓住预展开状态的把手主体2,并用力拉动把手主体2大幅度转动至完全展开状态,从而带动摆臂3发生二次转动,此时摆臂3的抵接部12与解锁块4的传动勾部13接触并传动,通过拉线实现解锁车门的功能。

  打开车门时,先发出指令使得执行器5启动,执行器5通过推块15推动摆臂3进行第一段转动,摆臂3通过传动轴6使得把手主体2从初始隐藏状态转动至预展开状态,此过程中摆臂6上的抵接部12在空行程14中运动,解锁块4为发生变化,因此车门仍然处于锁止状态;接着,用手握住处于预展开状态的把手主体2,并用力向外转动把手主体2至完全展开状态,同时带动摆臂3发生第二段转动,此过程中摆臂3的抵接部12与解锁块4的传动勾部13接触并传动,传动勾部13转动并通过拉线实现解锁车门的功能。

  打开车门并松开把手主体2之后,执行器5完成之前的指令后自动退回,在第一复位扭簧18和第二复位扭簧19的回复力作用下,摆臂3和解锁块4均回归至初始位置,把手主体2重新回位至初始隐藏状态。

《一种二段式汽车门拉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