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门窗帘> 一种玻璃垫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独创技术34597字

一种玻璃垫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2021-02-02 21:09:27

一种玻璃垫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门窗的玻璃垫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门窗可视化的关键部件就是玻璃,玻璃不仅在门窗整体面积占比大,约占70%-80%,并且,玻璃的重量约占铝合金门窗整体重量的50%~60%,因此,玻璃在门窗组成中占主要的部分。而玻璃的正确安装保证整个玻璃的重量完全传导至铰链乃至墙体,才能确保五金配件可以很好地承担窗体载荷,实现窗扇的正常开启功能,并保证窗扇不会发生因长期承载不均发生变形,产生缝隙而漏风。

  而玻璃垫块处在门窗型材和中空玻璃之间的位置,是在玻璃组装中实现承托及均匀分布玻璃重量的组件,它可以避免玻璃和型材玻璃槽直接接触,使得玻璃的重量能够得到很好地支撑,防止窗扇变形。此外,玻璃垫块还保护玻璃的边缘,避免玻璃和型材直接接触,避免玻璃在玻璃槽内滑动;确保窗框或窗扇在正确的位置上,不出现变形等情况,使窗扇能够开关自如。根据功能,玻璃垫块可分为承重型玻璃垫块和定位型玻璃垫块。承重型玻璃垫块主要起到承担玻璃重量的作用,定位型玻璃垫块主要是起到固定玻璃,确保玻璃四周缝隙均匀。根据窗户的类型,在窗体的相应位置设置定位型玻璃垫块和/或承重型玻璃垫块。

  但是,实际应用过程中,将玻璃安装到扇框上时,玻璃垫块的厚度与安装间距之间存在误差,容易导致玻璃垫块的厚度不适用安装的实际间距,要么由于安装缝隙偏窄导致玻璃垫块和玻璃难以安装,要么由于安装缝隙偏宽导致安装后玻璃在型材的玻璃槽内发生滑动,难以达到安装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固定厚度的玻璃垫块存在难以适应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安装误差的问题,对玻璃的承重和定位效果不佳。

  申请号为CN200820045206.6的名为“铝合金窗可调高度玻璃垫块”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的玻璃垫块,如图1所示,该玻璃垫块分为上垫块1及下垫块2,上垫块1及下垫块2上都分别设有梯级形齿状凸起1-1、2-1,上垫块及下垫块通过梯级形齿状凸起相互扣合。通过调整上垫块1及下垫块2的咬合级数,可调节整个玻璃垫块的高度,从而将玻璃与窗扇里口挤牢,使窗扇不会掉角下沉。虽然上述组合式的玻璃垫块能通过调节玻璃垫块齿的配合来调节安装间距,但是上下两垫块的相对位置的调节操作不便利,费事费力。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璃垫片组件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传统的玻璃垫块难以适应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安装误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垫块组件,包括I型玻璃垫块、与I型玻璃垫块进行可拆卸连接的II型玻璃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I型玻璃垫块包括板状的第一主体、从第一主体外侧边向外斜下方延伸出的连接悬臂,连接悬臂的另一端向上衔接定位臂,定位臂上设置有与II型玻璃垫块卡接的第一卡接部、与相配合的窗体型材卡接的第二卡接部;II型玻璃垫块包括板状的第二主体,第二主体的外侧面延伸出与第一卡接部相扣接的第三卡接部。

  所述的玻璃垫块组件中,所述II型玻璃垫块的内侧面向下垂直延伸形成侧向限位板,侧向限位板从外侧抵持I型玻璃垫块的相应侧面即内侧面。

  在此基础上,侧向限位板上设置第二特征部,I型玻璃垫块面向侧向限位板的侧面形成与第二特征部进行卡接配合的第一特征部,第一特征部和第二特征部为相互匹配的定位突起和定位孔(或定位槽)、或者为相互匹配的定位孔(或定位槽)和定位突起。

  优选地,所述第一特征部为至少两个均匀分布。一实施例中,第一特征部为两个分别设置在I型玻璃垫块内侧面的两端的定位销。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进一步地,玻璃垫块组件中,I型玻璃垫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即与定位的玻璃平面相垂直的两侧面分别向上延伸形成限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限位挡边或挡板或多个均布的挡块。

  可选地,所述的玻璃垫块组件中,I型玻璃垫块的第一主体的上表面形成向外侧导向的积水导水槽。所述积水导水槽为第一主体上表面的凸起结构如本实施例的引流条限定围合形成,或者其他实施例中,积水导水槽为第一主体上表面部分内凹所形成的结构。

  为提高积水导水槽的积水引流效果,积水导水槽的底面为向外侧倾斜设置,其两端为开口设置。

  在此基础上,II型玻璃垫块的第二主体上设置至少一个与积水导水槽连通的导水孔。II型玻璃垫块的第二主体近内侧边的位置还设置了导向槽。对玻璃进行拆卸时,可借助工具或者徒手把持导向槽,从而将II型玻璃垫块从窗体内拔出,对玻璃垫片进行解体,便于后续玻璃的拆卸工作的开展。

  可选地,所述的玻璃垫块组件中,I型玻璃垫块的底面垂直设置多条平行于玻璃底面长边的支撑筋板。为了进一步加强I型玻璃垫块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其承重强度,沿着支撑筋板设置加强筋板。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靠近内侧边近室内侧的第一支撑筋板的底部与窗体室内侧型材相卡接,靠近外侧边近室外侧的第二支撑筋板与窗体室外侧型材卡接或抵持。

  优选地,节能窗体中,用于连接窗体室内层和室外层的隔热条形成与上述支撑筋板向卡接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I型玻璃垫块的数量为个,II型玻璃垫块的数量至少为个。

  优选地,所述II型玻璃垫块的数量为多个设置,每个II型玻璃垫块的厚度不同。优选地,厚度相近的II型玻璃垫块间厚度相差1mm。

  优选的实施例中,I型玻璃垫块的厚度为4mm。II型玻璃垫块的数量为个,各个II型玻璃垫块的厚度分别为3mm、4mm、5mm和6mm。因此,上述I型玻璃垫块分别与四种不同II型玻璃垫块组合成7mm、8mm、9mm和10mm厚的玻璃垫片组件,用于适用不同宽度的安装缝隙即玻璃侧边与铝合金型材间的缝隙。

  进一步优选地,不同厚度的II型玻璃垫块设置成不同颜色,且表面进行文字标识。

  可选地,所述组合式玻璃垫块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或尼龙。优选地,所述组合式玻璃垫块的材质采用尼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是通过使用带锤扁铲对所述玻璃垫块组件进行安装或拆卸,所述带锤扁铲包括位于前部用于插入玻璃与型材缝隙间的扁铲部、相连的位于后部的锤状手柄,扁铲部包括位于前部的楔形部和位于后部的板状支撑部;

  位于窗玻璃底部的玻璃垫块的安装方法包括:

  S1.先将I型玻璃垫块安装到窗体型材的相应安装位;

  S2.在所述I型玻璃垫块的两侧的窗体型材表面各放置至少一个第一带锤扁铲的支撑部,并将窗玻璃置于第一带锤扁铲的扁铲部上表面;通过带锤扁铲的板状支撑部对窗玻璃底部进行支撑,使窗玻璃底部与窗体型材间预留出安装缝隙;

  S3.将第二带锤扁铲的楔形部挤入上述缝隙中,通过撬动锤状手柄3托起该处的窗玻璃,以使所述缝隙宽度扩大到大于II性玻璃垫片的厚度,并取出两侧的第一带锤扁铲;

  S4.将II型玻璃垫块平推插入到缝隙中I型玻璃垫块所处位置;

  S5、利用第三带锤扁铲的锤状手柄敲击上述II型玻璃垫块外侧,直至II型玻璃垫块完成与I型玻璃垫块的卡接;

  S6.待上述II型玻璃垫块安装到位后,移出上述第二带锤玻璃扁铲,完成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

  可选地,所述安装方法还包括对窗玻璃顶部及左右两侧的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其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先将I型玻璃垫块安装到窗体型材的相应安装位;

  S02.将第二带锤扁铲的楔形部挤入上述缝隙中,通过撬动锤状手柄移开该处的窗玻璃,使窗玻璃与窗体型材间留出I型玻璃垫块的安装缝隙;

  S03.将II型玻璃垫块平推插入到上述缝隙中I型玻璃垫块所处位置;

  S04.利用第三带锤扁铲的锤状手柄敲击上述II型玻璃垫块外侧,直至II型玻璃垫块完成与I型玻璃垫块的卡接;

  S05.待上述II型玻璃垫块安装到位后,移出上述第二带锤玻璃扁铲,完成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

  可选地,II型玻璃垫块的第二主体近室内侧边的位置还设置了便于拆卸的导向槽,所述带锤扁铲的锤状手柄的后侧面顶边或底边延伸出用于与玻璃垫块导向槽进行插接配合的拉拔部;所述玻璃垫块的安装方法还包括II型玻璃垫块的更换方法,更换方法如下:

  将一带锤扁铲的拉拔部插入安装到位的II型玻璃垫块的导向槽后,水平向外拔拔出II型玻璃垫块,从而解除玻璃与II型玻璃垫块材间的稳定卡接配合,便于I型玻璃垫块、I型玻璃垫块和玻璃的快速拆卸。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玻璃垫片组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上述玻璃垫块组件中,I型玻璃垫块作为主体结构被优先固定于窗框、窗中梃及窗扇上,通过不同厚度的II型玻璃垫块与I型玻璃垫块的配合,调节玻璃垫块组件的工作类型(是作为承重型玻璃垫块或作为定位型玻璃垫块使用),以确保玻璃垫块部件能保证窗体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以及解决安装间隙的误差问题。本套是采用在一定范围内合理选择玻璃垫块厚度自觉实现满足安装间距要求,调节安装间距省时省力。

  2、II型玻璃垫块通过分设在两侧的侧向限位板和第三卡接部,实现与I型玻璃垫块的两端的对应连接,提高玻璃垫片的整体连接和定位的稳定性。侧向限位板的第二特征部和I型玻璃垫块1上的第一特征部的卡接配合,不仅进一步提高两种型玻璃垫块之间的复合强度,并且防止在安装时II型玻璃垫块相对I型玻璃垫块发生偏转,影响两种玻璃垫块间第一卡接部和第三卡接部的准确卡接。

  3、I型玻璃垫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对称设置的限位结构(如限位销)具有多种功能:首先,上述限位结构限制II型玻璃垫块的运动方向,确保I型与II型玻璃垫块间的第一特征部与第二特征部的卡接配合;再者,当侧向安装玻璃垫块时(即图11中窗体型材內缘的纵向面),限位结构可防止II型玻璃垫块相对于I型玻璃垫块上下滑动,避免由此引起的II型玻璃垫块掉落的问题;最后,上述限位结构的设置增强了阻挡两种玻璃垫块发生相对位移变化的抵御能力,因为有定位孔与定位销的定位连接可能会在受到的较大相对滑移力时发生剪切失效,而增设的限位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抵御两种玻璃垫块的相对滑移的能力。

  4、通过I型玻璃垫块1上设置的积水导水槽,起到将积水引流到室外侧型材的排水孔的作用。而II型玻璃垫块上的导水孔与积水导水槽配合,进一步提高积水排除效果。

  5、与现有的容易滑落、安装不便的组合式玻璃垫块相比,该套玻璃垫块组件结构简单,便于稳定安装及快速拆卸和更换,且在装卸过程中不易发生滑落。由于现有的组合式玻璃垫块是通过玻璃垫块的齿状凸起的调节,导致其与玻璃侧部的实际接触面较小,因此承受荷载及定位能力差;而本专利的玻璃垫块组件,无论如何调节,玻璃垫块组件的承受荷载及定位时的接触面大,因此其对玻璃的定位及承受荷载的能力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组合式玻璃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组合式玻璃垫片的使用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玻璃垫片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玻璃垫片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玻璃垫片组件的轴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玻璃垫片组件被安装于窗体中的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为I型玻璃垫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I型玻璃垫块的侧视图;

  图9为II型玻璃垫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安装有玻璃垫片组件的平开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窗体部分结构进行了省略;

  图11为图10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一实施例中玻璃垫块组件的应用实施例示意图;图中窗体省去玻璃和压条以及密封圈等结构;

  图13为四种厚度不同的II型玻璃垫块分别与I型玻璃垫块组合后形成的四种组合式玻璃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7中玻璃底部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流程立体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7中图14的步骤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的步骤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的步骤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4的步骤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4的步骤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7中玻璃两侧和顶部的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7中一体式结构的带锤扁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7中螺接式的带锤扁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7中螺接式的带锤扁铲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7中螺接式的带锤扁铲的纵向剖面示意图;

  图25为实施例7中铆接式连接的带锤扁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实施例3中铆接式连接的带锤扁铲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1I型玻璃垫块、11第一主体、12连接悬臂、13定位臂、131第一卡接部132第二卡接部、14第一特征部(即定位销)、15限位结构、16积水导水槽、161引流条、17支撑筋板、171第一支撑筋板、172第二支撑筋板、18加强筋板;

  2II型玻璃垫块、21第二主体、22第三卡接部、23侧向限位板、24第二特征部(即定位孔)、25导水孔、26导向槽;

  3窗玻璃、4窗体型材、41窗体型材室内层、42窗体型材室外层、43隔热条、44压条;

  C1扁铲部、C2连接部、C3锤状手柄、C31敲击作用面、C11楔形部、C12板状支撑部、C311拉拔部、C41螺纹套筒、C42螺钉、C5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主体或第二主体的“外侧面”是朝向室外侧的侧面,“向外”是指朝向室外;其“内侧面”是指朝向室内侧的侧面。“前侧面”、“后侧面”是指与玻璃主平面相垂直的两侧面。玻璃垫块的结构定位基本参考上述定向方式(参照图10和11的应用状态的定位方向)。

  实施例1

  如图3~9所示的一种玻璃垫块组件,是由I型玻璃垫块1、叠加在I型玻璃垫块上方并与其可拆卸连接的II型玻璃垫块2复合而成。

  其中,所述I型玻璃垫块1包括板状的第一主体11、从第一主体11外侧边向外(向水平或斜下方)延伸出的连接悬臂12,连接悬臂12的另一端向上衔接定位臂13。定位臂13上设置有与I型玻璃垫块水平卡接的第一卡接部131、与其相配合的窗体型材卡接的第二卡接部132。II型玻璃垫块2包括板状的第二主体21,第二主体21的外侧面延伸出与第一卡接部131相扣接的第三卡接部22。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31平行于第一主体11,第二卡接部132基本垂直于第一主体11。

  上述玻璃垫块组件中,I型玻璃垫块作为主体结构被优先固定于窗框、窗中梃及窗扇上,通过不同厚度的II型玻璃垫块与I型玻璃垫块的配合,调节玻璃垫块组件的工作类型(作为承重型玻璃垫块或作为定位型玻璃垫块使用),以确保玻璃垫块部件能保证窗体不同部位的使用要求,以及解决安装间隙的误差问题。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部131和第三卡接部22是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第一卡接部131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部131b和设置在支撑部末端的楔形搭扣部131a,第三卡接部22的结构与第一卡接部131类似,也具有支撑部和楔形搭扣部。第一卡接部131和第三卡接部22的楔形搭扣部的楔形面相对设置。

  在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过程中,使II型玻璃垫块2贴合在I型玻璃垫块1的上表面并进行水平移动,第一卡接部131的楔形面滑动并挤压第三卡接部22的楔形面,使两者的支撑部发生形变直至完成两个卡接部的扣合。

  通过上述结构的第一卡接部131和第三卡接部22的相互配合,实现I型玻璃垫块和II型玻璃垫块的快速、顺畅地组装,同时完成对窗扇型材中玻璃的安装和定位,提高玻璃安装的效率和定位精度。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131和第三卡接部22可采用其他形状的卡扣结构。

  工作时,先组装窗扇或窗框的型材框架,再在型材的内周面水平面(即底面)的相应位置安装上组装好的玻璃垫片组件,并在型材内周面的纵向面上的对应位置安装I型玻璃垫块;接着将玻璃卡入安装位后,根据玻璃与型材间的实际安装间隙选择合适宽度的II型玻璃垫块,并将该II型玻璃垫块贴着I型玻璃垫块插入到安装间隙中,在完成安装的同时,完成对玻璃侧面的固定,实现对玻璃的精准定位。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地提高I型玻璃垫块和II型玻璃垫块的连接稳定性,所述II型玻璃垫块2朝向室内侧的内侧面部分或整体向下延伸形成侧向限位板23,侧向限位板23从侧面抵持I型玻璃垫块1的相应侧面(即内侧面)。侧向限位板23的设置不仅避免II型玻璃垫块的滑动过渡造成对连接悬臂12的损坏,便于II型玻璃垫块快速卡接到安装位。II型玻璃垫块通过分设在两侧的侧向限位板23和第三卡接部22,实现与I型玻璃垫块的两端的对应连接,提高玻璃垫片的整体连接和定位的稳定性。

  为了避免两种玻璃垫块之间发生前后相对滑动,侧向限位板23的上设置第二特征部24,I型玻璃垫块1面向侧向限位板23的侧面形成与第二特征部24进行卡接配合的第一特征部14,第一特征部14和第二特征部24分别为相匹配的定位突起/定位孔、定位孔/定位突起。优选地,所述第一特征部14为至少两个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第一特征部14为2个分别设置在I型玻璃垫块1内侧面的两端的定位销14,第二特征部24为相匹配的定位孔24。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销14与定位孔24的配合,不仅进一步提高I型玻璃垫块和II型玻璃垫块之间的复合强度,并且防止在安装时II型玻璃垫块相对I型玻璃垫块发生偏转,影响两种玻璃垫块间第一卡接部131和第三卡接部22的准确卡接。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玻璃垫块组件中,I型玻璃垫块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即与定位的玻璃平面相垂直的两侧面)分别向上延伸形成限位结构15。限位结构15的高度可等于或小于II型玻璃垫块2的厚度,以I型与II型玻璃垫块配合时不发生脱落为限。

  这种限位结构15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首先,上述限位结构15限制II型玻璃垫块的运动方向,确保I型与II型玻璃垫块间的第一特征部与第二特征部的卡接配合;再者,当侧向安装玻璃垫块时(即图11中窗体型材內缘的纵向面),限位结构15可防止II型玻璃垫块相对于I型玻璃垫块上下滑动,避免由此引起的II型玻璃垫块掉落的问题;最后,上述限位结构15的设置增强了阻挡两种玻璃垫块发生相对位移变化的抵御能力,因为有定位孔24与定位销14的定位连接可能会在受到的较大相对滑移力时发生剪切失效,而增设的限位结构15极大地提高了抵御两种玻璃垫块的相对滑移的能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限位结构15为沿I型玻璃垫块1侧边间隔且均布的多个限位销。这种结构不仅降低玻璃垫块的生产成本,且减轻玻璃垫块的重量。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15可替换成限位挡边或挡板。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为了避免由于玻璃垫块的阻挡影响窗体排水效果,进一步提高窗体的排水能力,对玻璃垫块组件进行了以下进一步的改进:

  所述的玻璃垫块组件中,I型玻璃垫块1的第一主体11的上表面形成向外侧导向的积水导水槽16,起到将积水引流到室外侧型材的排水孔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积水导水槽16为第一主体上表面的凸起结构(如引流条161)围合形成,数量为多条设置。其他实施例中,积水导水槽16为第一主体上表面部分内凹所形成的流道结构。

  优选地,为提高积水导水槽16的积水引流效果,积水导水槽16的底面为向外侧倾斜的坡面设置,其两端为开口设置。这种设置对积水进行导向,避免积水内灌,也便于积水的排净。

  相对应地,II型玻璃垫块2的第二主体21上设置至少一个与积水导水槽16连通的导水孔25。本实施例中,积水导水槽为四个均布设置。

  使用过程中,窗玻璃3上流下的水蓄积到II型玻璃垫块表面,并顺着导水孔25流到I型玻璃垫块的上表面的集水导水槽16中,再沿集水导水槽16的坡面方向流到外侧型材凹槽内,通过排水孔及排水孔盖排到室外。显然,上述多种相应结构的配合设置,大幅度地提高了窗体的积水和排水能力。

  为了保证玻璃垫块的承载强度,积水导水槽16的侧壁顶面与II型玻璃垫块2的底面抵触,从而实现对II型玻璃垫块2以及其上的玻璃的支撑。积水导水槽16的侧壁顶面所在平面与II型玻璃垫块2的底面呈平行设置,以增大两种玻璃垫块间的主体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其承重能力和强度。

  优选地,II型玻璃垫块2的第二主体近内侧边的位置还设置了导向槽26。对玻璃进行拆卸时,可借助工具或者徒手把持导向槽26,从而将II型玻璃垫块2从窗体内拔出,对玻璃垫片进行解体,便于后续玻璃的拆卸工作的开展;其次,导向槽26也连通积水导水槽16,进一步地提高排水效果。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的方案基础上,为了提高玻璃垫片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其整体承重性能,本实施例的玻璃垫块组件进行了如下设置:

  I型玻璃垫块1的底面垂直设置多条平行于玻璃底面长边的支撑筋板17。为了进一步加强I型玻璃垫块1的结构稳定性,提高其承重强度,沿着支撑筋板17设置加强筋板18。加强筋板18可为条形设置或多个间隔设置的筋块组成。

  如图6所示的一应用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垫片组件应用于一节能窗,所述节能窗的主体型材结构包括室内层41、室外层42和连接前两者的隔热条43。靠近内侧边近室内侧的第一支撑筋板171的底部与窗体室内侧型材41相卡接,靠近外侧边近室外侧的第二支撑筋板172与窗体室外侧型材42卡接或抵持。

  如图12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垫片组件应用于另一节能窗,所述节能窗的主体型材结构也包括室内层41、室外层42和连接前两者的隔热条43。

  为了进一步与玻璃垫块的结构进行配合,对其进行更好的定位,隔热条43上形成与上述支撑筋板17相卡接的卡槽431。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所述玻璃垫片组件可作为套件使用。1套玻璃垫片组件由1块I型玻璃垫块和多块II型玻璃垫块组成,而每个II型玻璃垫块2的厚度不同,厚度相近的II型玻璃垫块2间厚度相差1mm。根据不同的安装间隙,选择相应厚度的II型玻璃垫块与I型玻璃垫块配合,满足实际安装的需求,提高玻璃安装的质量。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15的高度等于或略小于最薄的II型玻璃垫块2的厚度,这样设置使其能与套件中所有的II型玻璃垫块配合使用时,不仅都能对各种厚度的II玻璃垫块进行限位,并且在装配后上述限位结构不会阻碍玻璃垫块组件发挥对玻璃的正常定位或承重作用。

  优选的一种实施例中,I型玻璃垫块1的厚度为4mm,II型玻璃垫块2的数量为4个,各个II型玻璃垫块2的厚度分别为3mm、4mm、5mm和6mm。如图13所示,上述I型玻璃垫块1分别与四种不同II型玻璃垫块2(分别为2B、2C、2D和2E)组合成7mm(B)、8mm(C)、9mm(D)和10mm(E)厚的玻璃垫片组件,这些组合后形成的玻璃垫片的规格基本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不同宽度的安装缝隙的要求。因此,上述玻璃垫块作为套件使用,极为便利,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中的I型玻璃垫块和II型玻璃垫块的厚度不限于上述列举的厚度。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在安装过程中快速识别对应型号II型玻璃垫块,提高玻璃安装的效率,不同厚度的II型玻璃垫块设置成不同颜色,还可以再于玻璃垫块表面进行厚度标识。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实施例中的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是使用带锤扁铲对所述玻璃垫块组件进行安装或拆卸。

  具体地,如图21-26所示,所述带锤扁铲包括位于前部用于插入玻璃与型材缝隙间的扁铲部C1、相连的位于后部的锤状手柄C3,扁铲部1通过水平延伸出的连接部C2与锤状手柄C3进行固定连接。扁铲部C1包括位于前部的楔形部C11和位于后部的板状支撑部C12,扁铲部的上表面与连接部的上表面齐平,扁铲部C1的宽度大于连接部C2。

  所述带锤扁铲结构简单,使用便利;首先,可利用扁铲部的支撑部C12,实现对玻璃的支撑(以预留安装缝隙);通过可挤入缝隙的楔形部C11,便于插入玻璃与铝合金型材间的缝隙,通过操作锤状手柄C3利用杠杆原理便利地撬起玻璃,从而扩大窗玻璃3底部与窗体型材4间的安装缝隙;锤状手柄C3,兼顾锤体和手柄的双重功能,通过可用于敲击II型玻璃垫块的锤状手柄,保证II型玻璃垫块与I型玻璃垫块快速卡接到位,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4-19所示,位于窗玻璃底部的玻璃垫块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I型玻璃垫块1安装到窗体型材4的相应安装位。通过I型玻璃垫块上第二卡接部132以及其他结构(如第一支撑筋板171)与窗体型材4的对应部位进行卡接,完成对I型玻璃垫块的定位。

  S2.在所述I型玻璃垫块的两侧的窗体型材表面各放置至少一个第一带锤扁铲C01的支撑部C12,并将窗玻璃3置于第一带锤扁铲C01的扁铲部上表面;通过带锤扁铲的板状支撑部C12对窗玻璃3底部进行支撑,使窗玻璃底部与窗体型材间预留出安装缝隙。

  S3.将第二带锤扁铲C02的楔形部C11挤入上述缝隙中,通过撬动锤状手柄C3即可托起该处的窗玻璃,以使所述缝隙宽度扩大到可容纳II性玻璃垫片的厚度,并取出两侧的第一带锤扁铲。

  S4.将II型玻璃垫块2平推插入到缝隙中I型玻璃垫块所处位置。

  S5、利用第三带锤扁铲C03的锤状手柄敲击上述II型玻璃垫块外侧,直至II型玻璃垫块完成与I型玻璃垫块的卡接。

  S6.待上述II型玻璃垫块2安装到位后,移出上述第二带锤玻璃扁铲,完成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方法还包括对窗玻璃顶部及左右两侧的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如图20所示,该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剖面视图可参考图16-18)

  S01.先将I型玻璃垫块安装到窗体型材4的相应安装位;

  S02.将第二带锤扁铲C02的楔形部C11挤入上述缝隙中,通过撬动锤状手柄C3移开该处的窗玻璃,使窗玻璃与窗体型材间留出I型玻璃垫块的安装缝隙;

  S03.将II型玻璃垫块2平推插入到上述缝隙中I型玻璃垫块所处位置;

  S04、利用第三带锤扁铲C03的锤状手柄敲击上述II型玻璃垫块外侧,直至II型玻璃垫块完成与I型玻璃垫块的卡接;

  S05.待上述II型玻璃垫块2安装到位后,移出上述第二带锤玻璃扁铲C02,完成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

  通过上述前述方法可完成窗体框架的内周面各部位的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完成对窗玻璃的承重和定位。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首次完成玻璃垫块组件的安装后,可能会发现已安装的某部位的II型玻璃垫块厚度不合适,如厚度偏薄,导致窗玻璃的安装定位并未达标或未达到最佳效果,因此,需要对相应位置的II型玻璃垫块更换成厚度更合适的。

  因此,优选地,为了便于快速更换本发明中的II型玻璃垫块,进行了以下改进:

  II型玻璃垫块2的第二主体近室内侧边的位置还设置了便于拆卸的导向槽26,所述带锤扁铲的锤状手柄C3的后侧面顶边或底边延伸出用于与玻璃垫块导向槽26进行插接配合的拉拔部C311。由此,II型玻璃垫块的更换方法为:

  将一带锤扁铲的拉拔部C311插入安装到位的II型玻璃垫块2的导向槽26后,水平向外拔拔出II型玻璃垫块,从而解除玻璃与II型玻璃垫块材间的稳定卡接配合,便于I型玻璃垫块、II型玻璃垫块和玻璃的快速拆卸。

  所述带锤扁铲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如图21所示,所述带锤扁铲的一体式设置,都采用硬质塑料或硬质木,这种材质设置的扁铲部C1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玻璃造成损坏。带锤扁铲的一体式设置,便于快速加工,降低其加工和制造成本。

  如图22-24所示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带锤扁铲中,连接部C2和锤状手柄C3为分体式连接结构,两者进行螺接。为了提高锤状手柄C3的耐冲击性能,锤状手柄C3的材质采用钢铁、铝合金、锌合金或铜,而扁铲部C1和连接部C2依然采用硬质木或硬质尼龙材料。具体地,锤状手柄C3朝向连接部C2的前侧面设置与连接部C2插接配合的插槽C32,锤状手柄C3上设置与插槽垂直的用于安装螺纹套筒C41的定位孔C33,通过两个分别与螺纹套筒两端配合的螺钉C42,实现连接部C2和锤状手柄C3固定连接。本发明的带锤扁铲的连接部C2和锤状手柄C3的螺接方式不限于上述结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其他紧固件实现连接部C2和锤状手柄C3的螺接。

  如图25-26所示的其他实施例中,带锤扁铲的连接部C2和锤状手柄C3进行不可拆卸的铆接,具体地,连接部C2和锤状手柄通过同时贯穿连接部C2和锤状手柄C3的C铆钉5进行铆接。锤状手柄C3朝向连接部C2的前侧面设置与连接部C2插接配合的插槽C32。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本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一种玻璃垫块组件及其安装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