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石油煤气> 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独创技术8091字

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

2021-03-10 21:34:11

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化技术领域,具体为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近几年作为一种可直接燃烧的新型清洁燃料,近几年被广泛使用,其主要可通过农林废弃物获取,并经过烘干、炭化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例如块状、颗粒状等),由于较多采用的是炭化炉做炭化处理,其最终通过绞龙出料成型时一般存在如下问题;

  1:炭化炉出料口与绞龙连通后,由于其物料仍处于高温状态,使得绞龙的轴体易发生受热问题,在长时间转动过程中尤其在进料口部的轴体易发生受热变形的问题,这无异给绞龙带来致命损害,严重时会发生轴体断裂;

  2:传统的出料装置采用的绞龙未针对高温绞碎物料而设计,当高温物料进入后,绞龙整个笼体受热,长期运转过程中会导致笼体外部发热变红,尤其针对炭化处理后的物料使用,这不仅大大降低了绞龙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其发红的外壁也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人员烫伤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包括密封连接在绞龙外壳部的冷却夹套,该冷却夹套内形成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环形腔体,并在环形腔体内均布有用于增大其腔内液体导热面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沿着冷却夹套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绞龙内安装有绞龙轴,该绞龙轴的轴体内形成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冷却孔,所述冷却孔沿着绞龙轴的长度方向开设。

  所述冷却夹套底部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二,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二,所述环形腔体分别包括有靠近进水口二一端形成的型腔一、靠近出水口二一端形成的型腔二,以及在型腔一与型腔二之间形成的用于安装散热片的型腔三。

  所述散热片沿着环形腔体所在的圆周面均布有4个,且该散热片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冷却夹套的内壁上,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绞龙的外壁上。

  所述冷却夹套设置为圆柱状结构,其直径是绞龙直径的两倍。

  所述绞龙在靠近进水口二的一侧上端设置有进料口,在靠近出水口二的一侧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的轴向间距大于冷却夹套的长度10c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绞龙外部套装有一个冷却夹套,并通过冷却夹套内的冷却液实现对绞龙的整体管件降温的作用,同时结合绞龙内的轴体中空的结构设计,通过冷却液实现对绞龙轴体的降温,避免了轴体因受热变形导致的问题,提高了绞龙的整体使用寿命,同时防止了绞龙外部受热发红问题,有效的杜绝了因外部受热导致的人员烫伤问题,且结合内部的散热片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绞龙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夹套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龙、2冷却夹套、3绞龙轴、4散热片、5进料口、6进水口一、 7出水口一、8电机、9出料口、10出水口二、11进水口二、12型腔一、13 型腔二、14冷却孔、15型腔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的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该绞龙装置包括绞龙1以及密封连接在绞龙1外壳部的冷却夹套2,如图1所示,在绞龙1的的一端设置有电机8,该电机8用于驱动绞龙1内部的绞龙轴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主要在于用于冷却绞龙轴3以及冷却绞龙1主体,通过协同作用起到作用,下面针对上述绞龙轴以及绞龙1做具体阐述;

  在所述的绞龙1的外壳部密封连接有冷却夹套2,该冷却夹套2内部形成有用于注入冷却液的环形腔体,并在环形腔体内均布有用于增大其腔内液体导热面的散热片4,所述散热片4沿着冷却夹套2的长度方向布置,本实施例优选散热片4沿着环形腔体所在的圆周面均布有4个,且该散热片4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冷却夹套2的内壁上,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绞龙1的外壁上,需要指出的是,该种散热片4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大环形腔体内注入的冷却液与散热片4的接触面积,当绞龙1内的热量通过外壳传递时,一部分热量仅由冷却液吸收,另一部分热量通过散热片4传导,该散热片4上的热量一部分通过环形腔体内的冷却液吸收,另一部份热量通过冷却夹套2的外壁散失,需要指出的时,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冷却液优选为可循环的流体冷却液,故在冷却夹套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二11和出水口二10,下面针对环形腔体内的结构以及进出水方式做详细说明;

  所述的环形腔体包括有三个部分,分别是靠近进水口二11一端形成的型腔一12、靠近出水口二10一端形成的型腔二13,以及在型腔一12与型腔二 13之间形成的用于安装散热片4的型腔三15,所安装的散热片4并非其长度与环形腔体的长度相同,而是预留了具有环形腔体状的型腔一12和型腔二13,当冷却液通过进水口11注满该环形腔体内后,首先其液体经型腔一12分别进入四个由散热片14所隔离的型腔区,如图2和图3所示,经流该型腔区的冷却液将热量导出至型腔二13后通过出水口10排出,另一部份热量通过冷却夹套2外壁导出,本实施例优选散热片4的安装数量为4片,在具体实施中并不限定其实际安装数量,若该种绞龙装置体积较大,其冷却夹套2内部的环形腔体同等较大时,可适当采用数量相适应的散热片4安装。

  同时,该种绞龙装置内设置的绞龙轴3如图3所示,在其中部开设有冷却孔14,该冷却孔14贯通绞龙轴3的长度,其一端设置有进水口一6,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一7,其原理与冷却夹套2相同,注入的冷却液为循环冷却液,注入冷却液后,液体可有效的带走轴体热量,降低温度,防止绞龙轴3因过热出现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该种绞龙装置通过冷却夹套2和具有冷却孔14的绞龙轴 3起到了协同作用,冷却夹套2主要用于降低绞龙1内部产生的高温,而冷却孔14用于降低绞龙1内的绞龙轴3高温,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散热效果,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同时需要说明的有,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环形腔体内的冷却液以及冷却孔14内注入的冷却液均为相同液体,在实施中可选择较为经济且实用的水作为冷却液,同时,实施例不限定具体的冷却液种类,且在该绞龙装置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液循环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系统的出水端接入进水口一6和进水口二11,进水端接入出水口一7和出水口二10.同时循环系统内也包含有泵体,用于液体的循环作用,上述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技术手段,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阐述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5与出料口9之间的轴向间距大于冷却夹套2的长度10cm,保证了冷却夹套2可在最大范围的条件下对绞龙1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炭化炉出料绞龙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