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技术 > 高分子化合> 包含银改性纳米碳纤维的防水防油织物独创技术18897字

包含银改性纳米碳纤维的防水防油织物

2021-03-19 03:02:18

包含银改性纳米碳纤维的防水防油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含银改性纳米碳纤维的防水防油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服装提出了各种功能性的要求,对于衣物的防水性、防油性和抗菌性要求越来越高。通常的做法是将织物整理剂采用浸轧、浸渍、喷涂等方式形成于衣物表面,起到防水、防油和/或抗菌的目的。一方面,以防水为例,通常采用涂层使得织物表面的间隙被封闭或减小,从而具有防水性,但是会影响织物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现有技术并未过多关注处理后的织物,其防水性、防油性和抗菌性的持久能力。

  现有技术CN110924147A公开了一种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将织物的纤维浸没于织物整理剂中处理,干燥后纺织成织物;使织物具有芳香气味,容易被人接受,还含有杀螨剂达到抗菌除螨的作用。该申请的织物纤维的处理方法仅为在8-12℃浸泡0.5-1h,也未对抗菌能力和持久力进行测试。

  另外,处理剂是否使用方便,也是未考虑的问题。例如CN101161916A公开了一种纺织用纳米防护液,对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实现防水防油等功能;但是使用时需要先对织物进行洗净油污、灰尘等处理,然后将该纳米防护液喷涂在织物表面,再在80-100℃进行熨烫;织物脏了清洗之后,还需再次熨烫才能具被防护功能。

  因此,需要一种使用方便及防水性、防油性和抗菌性能力持久的织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织物,采用有机氟化物对纺丝原料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纺丝原料制备成织物;其中所述有机氟化物为硅氧烷羟基全氟聚醚。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织物,防水性、防油性和抗菌能力特别持久。

  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有机氟化物硅氧烷羟基全氟聚醚:

  [CF(CF3)CF2O]n-CH2OCH2CH2CH2Si(OCH3)3。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氟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全氟聚醚甲醇[CF(CF3)CF2O]n-CH2OH和叔丁醇钾加入到叔丁醇中,40-60℃搅拌30-50min,加入烯丙基溴,40-60℃反应6-10h,用三氟三氯乙烷萃取,取下层液体旋蒸后,得到烯丙基羟基全氟聚醚[CF(CF3)CF2O]n-CH2OCH2CH=CH2;

  三甲氧基硅烷和烯丙基羟基全氟聚醚在卡斯特催化剂存在下,60-100℃反应6-10h,加入无水乙醇和氢氟醚进行分相萃取和减压蒸馏,即得产品。

  其中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纺丝原料为玻璃纤维、阻燃晴纶、聚烯烃弹性纤维、聚氨酯纤维、咖啡碳纤维、银改性纳米碳纤维或莱竹纤维中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本发明的纺丝原料为咖啡碳纤维、银改性纳米碳纤维和莱竹纤维。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改性纳米碳纤维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竹纤维素、硝酸银和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制成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再经过碳化处理和氢化处理,即可得到银改性纳米碳纤维。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改性酚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溶剂为水、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二氯乙烷、三氯乙烷、甲苯、二甲苯、1,4-二氧六环或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静电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15-40kV、纺丝距离10-25cm、溶液推进速率为1-5mL/h。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碳化处理为在空气气氛中以1-5℃/min速率升温至150-200℃,保温时间为1-3h。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氢化处理为在氢气炉中以1-5℃/min速率升温500-650℃,保温时间为2-6h。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竹纤维素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030-0.065)。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纺丝原料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氟化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偶氮二异丁腈及九氟丁基乙醚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加入少量醋酸;将纺丝原料浸于其中,再在搅拌下反应,即得到具有防水防油抗菌性能的纺丝原料;

  其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或甘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有机氟化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偶氮二异丁腈及九氟丁基乙醚的质量比为:(20-30):(10-15):(2-4):(1-3):(1-3):(1-3):(120-16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有机氟化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偶氮二异丁腈及九氟丁基乙醚的质量比为:(20-30):(10-15):(2-4):(1-2.5):(1-2.5):(1-2.5):(120-150);

  纺丝原料处理时,使用的有机氟化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偶氮二异丁腈及九氟丁基乙醚等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达到防水防油效果即可;

  所述醋酸的加入量为有机氟化物质量的0.15-0.4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醋酸的加入量为有机氟化物质量的0.20-0.30%;所述反应温度为190-200℃,反应时间为150-200min。

  现有技术通常是将织物成品浸入处理液中,通过浸渍等方式获得织物成品的防水、防油和/或抗菌性能。本发明从纺丝原料出发,赋予纺丝原料以防水、防油和/或抗菌性能,先将纺丝原料中的纳米碳纤维进行银改性,再采用一种新的有机氟化物对一种或多种纺丝原料进行浸渍和反应,方法简单。将得到的具有防水防油抗菌性能的纺丝原料制备成的织物,防水性、防油性和抗菌性的能力特别持久。

  在本发明中,纺丝原料的种类不受限制,包含但不限于,玻璃纤维、阻燃晴纶、聚烯烃弹性纤维、聚氨酯纤维、碳纤维、莱竹纤维或咖啡碳纤维等。

  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包含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咖啡碳纤维35-55份、银改性纳米碳纤维10-25份和莱竹纤维25-40份。

  在本发明中,织物的组分不受限制,包含但不限于,玻璃纤维、阻燃晴纶、聚烯烃弹性纤维、聚氨酯纤维、咖啡碳纤维、银改性纳米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等。

  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的制备方法,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例如将咖啡碳纤维35-55份、银改性纳米碳纤维10-25份和莱竹纤维25-40份共同投入开松机,经开松、混合、梳理成条、并条、加捻成纱后,经过纺织作用,再经过160-200℃加热处理,得到织物。

  最优选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所述织物的制备包含以下步骤:(1)将有机氟化物[CF(CF3)CF2O]n-CH2OCH2CH2CH2Si(OCH3)3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偶氮二异丁腈及九氟丁基乙醚加入到乙醇中;其中有机氟化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偶氮二异丁腈及九氟丁基乙醚的质量比为(20-30):(10-15):(2-4):(1-2.5):(1-2.5):(1-2.5):(120-150);加入醋酸,所述醋酸的加入量为有机氟化物质量的0.15-0.4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醋酸的加入量为有机氟化物质量的0.20-0.30%;将咖啡碳纤维、银改性纳米碳纤维和莱竹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浸于其中,所述咖啡碳纤维、银改性纳米碳纤维和莱竹纤维的质量比为(7-11):(2-5):(5-8);再在190-200℃搅拌下反应150-200min,得到具有防水防油抗菌性能的纺丝原料;

  (2)将处理后的纺丝原料投入开松机,经开松、混合、梳理成条、并条、加捻成纱后,经过纺织作用,再经过160℃加热处理,得到织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在纳米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加入银元素,银通过化学结合的方式与纳米碳纤维具有更强的结合力,与其他形式存在的银相比,具有更高和更持久的抗菌性能;

  (2)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有机氟化物,通过采用有机氟化物对纺丝原料进行浸渍和反应,通过氟化物反应聚合,在纺丝原料表面形成一层防水防油保护膜,且具有更强的结合力;并且本发明可以仅选择其中一部分纺丝原料进行处理,就能获得优异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氟化物的使用量;

  (3)本发明从纺丝原料出发,赋予纺丝原料以防水、防油和/或抗菌性能,先将纺丝原料中的纳米碳纤维进行银改性,再采用一种新的有机氟化物进行纺丝原料的浸渍和反应,方法简单;将得到的具有防水防油抗菌性能的纺丝原料制备成的织物,防水性、防油性和抗菌性的能力特别持久。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述实施例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仅限于以下这些实施例。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和设备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制备例1纳米碳纤维

  将100g竹纤维素和200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200g乙醇和300g水的混合溶剂中,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6h,得到均一稳定的静电纺丝液。将静电纺丝液转移到静电纺丝设备中,设定静电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20kV、纺丝距离15cm、溶液推进速率为4mL/h,并收集前驱体纳米纤维。将所得的前驱体纳米纤维置于碳化炉中,在空气气氛中由室温开始,以1℃/min速率升温至20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h;然后将其置于氢气炉中,设定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2h,得到纳米碳纤维。

  制备例2银改性纳米碳纤维

  将100g竹纤维素、3.5g硝酸银和200g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200g乙醇和300g水的混合溶剂中,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6h,得到均一稳定的静电纺丝液。将静电纺丝液转移到静电纺丝设备中,设定静电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20kV、纺丝距离15cm、溶液推进速率为4mL/h,并收集前驱体纳米纤维。将所得的前驱体纳米纤维置于碳化炉中,在空气气氛中由室温开始,以1℃/min速率升温至200℃,并在此温度下保温1h;然后将其置于氢气炉中,设定升温速率为5℃/min,保温温度为600℃,保温时间为2h,得到银改性纳米碳纤维。以银质量与银改性纳米碳纤维质量计,银含量为2.78%。

  制备例3银-纳米碳纤维

  将制备例1的50g纳米碳纤维放入含3.5g硝酸银的水溶液中浸轧,浸轧率为200%,时间为15分钟,然后100℃烘干备用。以银质量与银-纳米碳纤维质量计,银含量为4.15%。

  制备例4有机氟化物

  在氮气保护下,在三口烧瓶中加入50g全氟聚醚甲醇[CF(CF3)CF2O]n-CH2OH(Mw=3000g/mol)和1.64g叔丁醇钾,加入150mL叔丁醇作为反应溶剂,50℃搅拌30min后,滴入3.50mL烯丙基溴,50℃下反应6h,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置于分液漏斗中,水洗,下层样品用200mL三氟三氯乙烷萃取,取下层液体旋蒸后,得到烯丙基羟基全氟聚醚[CF(CF3)CF2O]n-CH2OCH2CH=CH2。

  将2.44g三甲氧基硅烷和50g烯丙基羟基全氟聚醚加入到三口烧瓶中,再加入卡斯特催化剂(Pt含量约为950ppm)80μL,在80℃搅拌反应8h。反应结束后,加入无水乙醇和氢氟醚于产物中,快速搅拌10分钟。最后分相萃取和减压蒸馏,即得硅氧烷羟基全氟聚醚[CF(CF3)CF2O]n-CH2OCH2CH2CH2Si(OCH3)3。

  制备例5有机氟化物的聚合物溶液

  称取20g硅氧烷羟基全氟聚醚[CF(CF3)CF2O]n-CH2OCH2CH2CH2Si(OCH3)3、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1g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1g偶氮二异丁腈和120g九氟丁基乙醚于四口瓶中,在190℃搅拌下反应2.5h,得到聚合物溶液。

  制备例6银改性纳米碳纤维的处理

  称取20g硅氧烷羟基全氟聚醚[CF(CF3)CF2O]n-CH2OCH2CH2CH2Si(OCH3)3、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1g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1g偶氮二异丁腈和120g九氟丁基乙醚于四口瓶中,加入100g乙醇和0.045g醋酸;将100g银改性纳米碳纤维(制备例2)浸于其中,再在190℃搅拌下反应2.5h,即得到具有防水防油抗菌性能的银改性纳米碳纤维。

  实施例

  称取20-30g硅氧烷羟基全氟聚醚[CF(CF3)CF2O]n-CH2OCH2CH2CH2Si(OCH3)3、10-15g甲基丙烯酸甲酯、2-4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3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1-3g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1-3g偶氮二异丁腈和120-160g九氟丁基乙醚于四口瓶中,加入100-130g乙醇和0.045-0.090g醋酸;将35-55g咖啡碳纤维、10-25g银改性纳米碳纤维(制备例2)、和25-40g莱竹纤维浸于其中,再在190℃搅拌下反应2.5h,即得到具有防水防油抗菌性能的纺丝原料。

  将处理后的纺丝原料投入开松机,经开松、混合、梳理成条、并条、加捻成纱后,经过纺织作用,再经过160℃加热处理,得到织物。

  表1实施例1-4各物质/组分的用量

  实施例5

  将咖啡碳纤维55份、制备例6的银改性纳米碳纤维25份和莱竹纤维25份共同投入开松机,经开松、混合、梳理成条、并条、加捻成纱后,经过纺织作用,再经过160℃加热处理,得到织物。

  对比例1

  将咖啡碳纤维55份、制备例2的银改性纳米碳纤维25份和莱竹纤维25份共同投入开松机,经开松、混合、梳理成条、并条、加捻成纱后,经过纺织作用,再经过160℃加热处理,得到织物。

  将100g织物浸泡于100g乙醇稀释的聚合物溶液(制备例5)中,浸泡20分钟后,取出用轧车轧一次,带液率100%;经过二浸二轧工艺后,将织物先在80℃下烘5分钟,再在170℃下烘烤10分钟。

  对比例2

  称取20g硅氧烷羟基全氟聚醚[CF(CF3)CF2O]n-CH2OCH2CH2CH2Si(OCH3)3、10g甲基丙烯酸甲酯、2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g乙烯基三甲氧基硅氧烷、1g甲基丙烯酸异氰基乙酯、1g偶氮二异丁腈和120g九氟丁基乙醚于四口瓶中,加入100g乙醇和0.045g醋酸;将55g咖啡碳纤维、25g银-纳米碳纤维(制备例3)和25g莱竹纤维浸于其中,再在190℃搅拌下反应2.5h,即得到具有防水防油抗菌性能的纺丝原料。

  将处理后的纺丝原料投入开松机,经开松、混合、梳理成条、并条、加捻成纱后,经过纺织作用,再经过160℃加热处理,得到织物。

  对比例3

  将咖啡碳纤维55份、制备例1的纳米碳纤维25份和莱竹纤维25份共同投入开松机,经开松、混合、梳理成条、并条、加捻成纱后,经过纺织作用,再经过160℃加热处理,得到织物。

  将100g织物浸泡于100g乙醇稀释后的聚合物溶液(制备例5)中,浸泡20分钟后,取出用轧车轧一次,带液率100%;经过二浸二轧工艺后,将织物先在80℃下烘5分钟,再在170℃下烘烤10分钟。

  再取处理后的100g织物,用含7g的硝酸银水溶液100mL均匀喷洒,待织物充分吸收,然后置于阳光照射下1小时,晾干备用。

  织物性能测试

  防水性测试方法按照AATCC-22进行喷淋水测试。用防水等级表示防喷淋性。附在数据后的后缀“+”意味着性能稍好于数值表征的等级性能,后缀“-”意味着性能稍次于数值表征的等级性能。评定标准见表2。

  表2防水性能

  防油性能测试方法按照AATCC-TM118进行防油性能测试,将对应等级的油滴在织物上,观察在30秒内渗透情况,不渗透的最高等级油为该处理剂的防油等级,标准评定见表3。

  表3防油等级

  防油性能测试方法按照AATCC%20100-2012进行抗菌性能测试,通过织物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接触24小时后,对抗菌活性的定量评定,经培养后,细菌从织物上洗脱,通过计算细菌的减少百分比来计算。

  抑菌率=[(C-A)/C]*100%

  其中:A表示含药样品接种后培养24小时后的细菌数;C表示空白样品接种后“0”接触时间的活菌数。

  测试结果见表4。

  表4测试结果

  

  注:60次是指将织物洗涤60次后,再进行防水、防油和抗菌性能测试。

  由表4结果可知:(1)本发明采用有机氟化物对纺丝原料进行浸渍和反应,通过氟化物反应聚合,在纺丝原料表面形成一层防水防油保护膜,且具有更强的结合力;并且本发明可以仅选择其中一部分纺丝原料进行处理,就能获得优异的效果,有利于减少氟化物的使用量;对比例1是将织物成品在有机氟化物的聚合物溶液中浸泡处理,其防水和防油性能均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差;

  (2)本发明通过在纳米碳纤维制备过程中加入银元素,银通过化学结合的方式与纳米碳纤维具有更强的结合力,从而具有更高和更持久的抗菌性能;对比例2使用的银-纳米碳纤维是将纳米碳纤维经硝酸银浸轧得到,织物洗涤60次后的抗菌能力大幅度下降;

  (3)对比例3是将织物成品在有机氟化物的聚合物溶液中浸泡处理,再用硝酸银溶液喷洒处理,得到的织物,其防水性能、防油性能和抗菌性能的持久力都本发明实施例差。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织物进行处理,能够得到防水性能、防油性能和抗菌性能优异,且能力持久的织物。

《包含银改性纳米碳纤维的防水防油织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