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天然纤维> 聚酰胺纤维及机织针织物、和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独创技术32057字

聚酰胺纤维及机织针织物、和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

2021-02-02 12:01:42

聚酰胺纤维及机织针织物、和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色性、染色坚牢性优异的聚酰胺纤维。

  背景技术

  以聚己酰胺、聚六亚甲基己二酰胺为代表的聚酰胺纤维由于力学特性、耐化学性、耐热性优异而广泛利用于衣料用途、工业材料用途等中。尤其由于其优异的强度、耐磨损性等而被使用于许多衣料用途中。另外,近年来,随着时尚的多样化、用途的扩展而对内衣、运动装、休闲装等要求性能提高。尤其是最近对于显色性、特别是哑光色调的显色性优异的聚酰胺纤维的要求提高。

  至今为止,作为提高聚酰胺纤维的染色性的技术,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由染色性各不相同的合成纤维形成的多色膨体纱,作为其一个例子,记载了对酸性染料染色良好的NH3末端基量多的聚合物和对酸性染料轻微染色的NH3末端基量少的聚合物的组合。另外,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二氧化钛3~6.5%、氨基末端基量4×10-5~8×10-5mol/g的聚酰胺纤维。

  聚酰胺纤维由于纤维结构中具有能够与染料分子形成离子键的酰胺键、氨基末端基,因此通过离子键合性染料(酸性染料等)而被显色性良好地染色。因此,如专利文献1、2所述,氨基末端基越多,染料的上染位置变得越多,染色性、显色性提高的技术正在展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189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929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示例的聚酰胺中虽然记载了对酸性染料染色良好的NH3末端基量多的聚合物,却并没有公开具体的NH3末端基量,但能够推测其显色性提高。另外,由于为部分取向丝,因此,对于用于地毯用途的多色膨松加工前的聚酰胺纤维而言,从纤维结构的观点考虑,存在染色坚牢性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取向丝为非晶部分少的丝,部分取向丝是其取向部为局部的丝。

  所谓染色坚牢性,是指相对于阳光、洗涤、汗液、摩擦、酸、熨烫等各种外在条件而言的染色的坚牢性的程度。从实用性方面而言,以耐光坚牢性和洗涤坚牢性等来表示。另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聚酰胺纤维虽然在用于衣料用途中规定了氨基末端基量,提高了显色性,但越是增加作为白色颜料的二氧化钛的量,显色性越易于降低,纤维取向易变得疏松,从纤维结构的观点考虑存在染色坚牢性差的问题。

  如上所述,对于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聚酰胺纤维而言,可得到显色性优异的聚酰胺纤维,但另一方面,存在用于染色坚牢性标准严苛的衣料用途中的聚酰胺纤维的染色坚牢性变差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显色性和坚牢性优异的聚酰胺纤维。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上述课题可通过下述构成而解决。

  (1)聚酰胺纤维,其为包含脂肪族聚酰胺作为主成分的聚酰胺纤维,所述脂肪族聚酰胺中的氨基末端基量为7.0×10-5mol/g以上且10.0×10-5mol/g以下,并且,聚酰胺纤维中要求的刚直非晶量为40%以上。

  (2)根据(1)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中,相对于纤维总量而言包含0.1重量%~10.0重量%的二氧化钛。

  (3)根据(1)或(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纤维,其总纤度为5~235dtex。

  (4)衣料用机织针织物,其包含(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纤维。

  (5)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将聚酰胺树脂原料熔融并从喷丝头排出所述聚酰胺树脂,然后,进行冷却固化制成丝条,对所述丝条进行拉伸及热处理后进行卷绕,

  聚酰胺树脂原料包含脂肪族聚酰胺,所述脂肪族聚酰胺纤维中的氨基末端基量为7.0×10-5mol/g以上且10.0×10-5mol/g以下,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下述(a)~(d)的工序:

  (a)排出工序,其中,牵引速度为1300m/min~2400m/min;

  (b)拉伸工序,其中,丝条利用牵引辊与拉伸辊的牵伸比而被拉伸,拉伸辊的温度为150~190℃,并且,拉伸倍率为1.7~3.0倍;

  (c)松弛处理工序,其中,在拉伸处理后,使丝条在拉伸辊与卷绕辊之间松弛,松弛率为0~2.0%;

  (d)卷绕速度为3000~4500m/min的卷绕工序。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能够提供显色性和染色坚牢性优异的聚酰胺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中使用的聚酰胺是将所谓的烃基作为主链并通过酰胺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体,可以以氨基羧酸、环状酰胺作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而制造,或者也可以以二羧酸和二胺作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而制造。以下,将这些高分子量体的原料称为单体。作为单体,并不限制于来自石油的单体、来自生物质的单体、来自石油的单体和来自生物质的单体的混合物等。作为所述聚酰胺,没有特别限制,作为例子,可举出聚己酰胺、聚十一内酰胺、聚月桂内酰胺或聚六亚甲基己二酰胺、聚六亚甲基癸二酰胺、聚六亚甲基十二烷二酰胺等,其中,由于制丝性、机械特性优异、不易凝胶化而优选聚己酰胺。

  本发明中的聚酰胺纤维中,在不脱离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除了所含最多的单体成分(例如,环状酰胺或者二羧酸和二胺)以外,也可以共聚或混合第2、第3成分。作为共聚成分,例如可包含衍生自脂肪族二羧酸、脂环式二羧酸、芳香族二羧酸、脂肪族二胺、脂环式二胺、芳香族二胺的结构单元。

  本发明中,“包含脂肪族聚酰胺作为主成分的聚酰胺纤维”是以脂肪族聚酰胺成分作为主成分的聚酰胺共聚纤维。此处,主成分的意思是指全部聚酰胺成分中所占脂肪族聚酰胺的比例为90重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成为主成分的单体和与其共聚的单体均生成脂肪族聚酰胺的情况下,只要其合计为90重量%以上即可。

  本发明中的聚酰胺的粘度,只要选择在制造衣料用纤维时通常范围的粘度即可,优选使用98%硫酸相对粘度为2.0以上且4.0以下的聚合物。通过在所述范围内,能够得到可实用的原丝强度。进而,为了施加最佳拉伸及热定型时的张力,聚酰胺的结晶化、取向进行,刚直非晶量增加,成为适当的值,染色坚牢性提高,因而优选。另一方面,硫酸相对粘度为4.0以下时,能够以适于纺丝的熔融粘度来生产,因而优选。

  另外,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中可以根据需要以相对于聚酰胺纤维整体而言为0.001~10重量%之间的范围添加各种添加剂,例如消光剂、阻燃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结晶成核剂、荧光增白剂、抗静电剂、吸湿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抗菌剂(银沸石、氧化锌等)等。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的氨基末端基量为7.0×10-5mol/g以上。氨基末端基成为上染位置,因此氨基末端基量为7.0×10-5mol/g以上时,能够得到适于衣料用途的显色性。氨基末端基量小于7.0×10-5mol/g时,供染料上染的氨基末端基不充分,因此显色性差,不易于在衣料用途中应用。另外,氨基末端基量越大越优选,但在本发明中其上限值为10×10-5mol/g左右。优选为7.5×10-5mol/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10-5mol/g以上。

  所谓刚直非晶(Rigid%20amorphous),是指其量可由实施例的项目中说明的方法求得的非晶,并且该非晶为结晶与可动非晶(Mobile%20amorphous;以往的完全非晶)的中间状态,即使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分子运动也处于冻结状态,在高于Tg的温度成为流动状态的非晶(例如,十时稔,“DSC(3)-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行为编-”,纤维学会志(纤维与工业),Vol.65,No.10(2009))。刚直非晶量(率)以100%-结晶度-可动非晶量表示。

  本发明中,聚酰胺纤维中包含结晶部、刚直非晶部和可动非晶部。

  而且,聚酰胺纤维中要求的刚直非晶量为40%以上。刚直非晶量为40%以上时,分配于可动非晶部的染料被抑制,染料选择性地上染于氨基末端基,因此显色性优异,并且表现出优异的染色坚牢性。刚直非晶量小于40%时,较多的染料分配于可动非晶部,因此在坚牢性评价中,染料从可动非晶部去除,无法得到优异的染色坚牢性。另外,刚直非晶量越大越优选,优选为4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5%以上。从生产率的观点考虑,本发明中其上限值为50%左右。可动非晶部的染料易被除去,与此相比,刚直非晶部更能够保持染料,得到优异的染色坚牢性。

  相对于纤维总量而言,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优选为含有0.1~10.0重量%的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已知为优异的白色颜料,作为消光剂被广泛用于合成纤维。由于该白色颜料,包含于纤维中时,衣料品的外观发白,不易得到深色。若增大二氧化钛的含量,则容易变成高白度的颜色(淡色调(pastel%20tone)),染色性降低。尤其是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通过氨基末端基量为7×10-5mol/g以上,即使含有二氧化钛,由于能够上染于氨基末端基的染料变多,因此染色性提高,能够更加显著地表现出染色性的效果而优选。相对于纤维总量而言,二氧化钛的量优选为0.3~5.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5~3.0重量%。作为二氧化钛,优选为通常用作白色颜料的非活性二氧化钛,为了防止纤维的物理特性降低,优选使用平均粒径为1μm以下的二氧化钛。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的拉伸强度优选为2.5cN/dtex以上。拉伸强度更优选为3.0cN/dtex以上。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能够在衣料用途(主要为内衣衣料用途、运动装衣料用途)中提供能够耐受实际使用的强度优异的衣料。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的伸长率优选为35%以上。优选范围为35~50%。通过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获得具有显色性、染色坚牢性,且适于衣料用途的纤维,因而优选。另外,在织造、编织、假捻等高阶工序中的工序通过性良好。

  考虑到用作衣料用长纤维原材料的情况,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制成复丝时的总纤度优选为5~235分特(dtex),长丝数优选为1~144根长丝。当降低单丝纤度时,能够得到柔软性,但通过光的漫反射而衣料品的外观发白,难以得到深色,进而染料容易从非晶部除去。从制成衣料品所要求的质地、显色性、染色坚牢性的观点考虑,总纤度优选为5~235分特。尤其是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通过氨基末端基量为7×10-5mol/g以上、纤维的刚直非晶量为40%以上,由此即使降低单丝纤度,染料也能够选择性地上染于氨基末端基,抑制染料分配于可动非晶部,从而更加显著地表现出显色性和染色坚牢性的效果。更优选总纤度为5~110分特。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的截面形状优选为圆形、三角、扁平、透镜型(扁平凸型)、豆型(扁平凹型)、Y型、十字型、星形。

  下面对本发明的脂肪族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中使用的聚酰胺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通过向聚酰胺单体中添加作为氨基末端基量调节剂的二胺和消光剂的二氧化钛,进行已知的缩聚来制造所期望的氨基量、二氧化钛含量的聚酰胺。二胺和二氧化钛可以在原料阶段投入,或者也可在缩聚反应的中途添加。另外,通过混合2种以上制造得到的聚酰胺聚合物,也能够达设定为所期望的氨基量、二氧化钛含量。混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通过挤出机等进行的熔融混合、混合粒料的干式混合等。

  作为氨基末端基调节剂的二胺,例如乙二胺、1,3-二氨基丙烷、1,4-二氨基丁烷、1,6-二氨基己烷、1,7-二氨基庚烷、1,8-二氨基辛烷、1,9-二氨基壬烷、1,10-二氨基癸烷、1,11-二氨基十一烷、1,12-二氨基十二烷、1,13-二氨基十三烷、1,14-二氨基十四烷、1,15-二氨基十五烷、1,16-二氨基十六烷、1,17-二氨基十七烷、1,18-二氨基十八烷、1,19-二氨基十九烷、1,20-二氨基二十烷、2-甲基-1,5-二氨基戊烷等脂肪族二胺,环己二胺、双(4-氨基己基)甲烷这样的脂环式二胺,二甲苯二胺这样的芳香族二胺等。

  对于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中使用的聚酰胺聚合物的相对粘度而言,作为样品浓度0.01g/mL的98%硫酸溶液于25℃的相对粘度,优选为2.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5~7.0,尤其优选为2.1~6.5,最优选为2.15~6.0。若相对粘度为2.0以上,则能够表现出聚酰胺纤维的丝强度;若为8.0以下,则熔融纺丝性不会变差,因而优选。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中使用的聚酰胺聚合物可以进一步添加已知的封端剂以调节分子量。作为封端剂,优选为单羧酸。另外,还可举出邻苯二甲酸酐等酸酐、单异氰酸酯、单羧酸卤化物、单酯类、一元醇类等。作为可用作封端剂的单羧酸,只要与氨基具有反应性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举出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辛酸、月桂酸、十三烷基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新戊酸、异丁酸等脂肪族单羧酸,环己烷羧酸等脂环式单羧酸,苯甲酸、甲苯甲酸、α-萘甲酸、β-萘甲酸、甲基萘甲酸、苯乙酸等芳香族单羧酸等。本发明中,这些单羧酸可使用1种以上。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可通过已知的熔融纺丝装置制造。若对已知的熔融纺丝进行示例,可通过如下方法制造聚酰胺纤维:将聚酰胺树脂的粒料等熔融,用齿轮泵进行计量、输送并从喷丝头排出,通过气道(chimney)等丝条冷却装置喷吹冷却风从而将丝条冷却至室温,制成丝条。将丝条用给油装置给油并且集束,用流体交织喷嘴装置交织,使其通过牵引辊、拉伸辊。此时按照牵引辊与拉伸辊的圆周速度之比进行拉伸。进而,利用拉伸辊的加热对丝条实施热处理,用卷绕机(卷绕装置)卷绕,从而能够制造聚酰胺纤维。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可通过如下纺丝条件制造:熔融纺丝中使用的聚酰胺聚合物的硫酸相对粘度为2.0~4.0;熔融纺丝的熔融温度相对于聚酰胺的熔点而言为大于20℃且小于85℃;并且汽封的加热器温度为200℃以上以将喷丝头下的气氛温度保持在高温;为了逐渐冷却从喷丝头下的排出孔排出的聚酰胺聚合物,使冷却开始距离为30~170mm,牵引辊速度为1300~2400m/min,拉伸倍率为1.7~3.0倍,卷绕速度为3000m/min以上且4500m/min以下。

  尤其是在低速区域(1300~2400m/min)通过牵引辊进行牵引,使得在拉伸之前进行取向松弛,从而在拉伸时进行适当的取向·结晶化。进而,优选以拉伸辊作为加热辊实施热处理,其热处理温度优选为150~190℃。加热辊与卷绕机之间的松弛率优选为0~2.0%。这是因为通过在上述范围内控制热处理时的张力,能够进行适当的取向、结晶化,聚酰胺纤维的刚直非晶量能够控制在40%以上。

  另外,为了逐渐冷却从喷丝头下的排出孔排出的聚酰胺聚合物,通过设置冷却开始距离为30~170mm,促进取向松弛,能够进一步增加刚直非晶量。进一步优选为通过在喷丝头与丝条冷却装置之间设置加热筒并使筒内的气氛温度为100~300℃的范围,促进取向松弛,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刚直非晶量。

  本发明的机织物可通过采用通常的方法进行织造而制成机织物。将经纱用的纤维并列在经轴架上进行整经卷成束状,然后,将卷成束状的纤维上浆·干燥从而进行经纱的准备。然后,使经纱通过织机的筘,投入纬纱制作机织物。织机具有梭式织机、喷气织机式织机、喷水织机式织机、剑杆式织机、片梭式织机等种类,可以采用任一种织机来制造。另外,根据纬纱的投入方式的不同,具有平纹组织、斜纹组织(斜纹(twill))、缎纹组织(缎纹(satin))等几个织制组织,也可以根据目的任意选择。

  本发明的针织物可通过采用通常的方法进行编织而制成针织物。针织机具有纬编机、圆编机、经编机等种类,可以用任一种针织机来制造。另外,根据编制,圆编、纬编时有平织、罗纹织、双反面针织、双罗纹(两面织(double%20knitting)),经编时有缎纹组织、单梳栉经平组织、经绒组织等几种编制组织,也可以根据目的选择任一种。

  进而,对于在机织针织物中使用的丝,必须至少一部分使用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其它纤维可以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没有特别限制。

  接着,利用已知的方法实施染色加工。一般而言,实施精练、中间定型、染色、完工定型从而完成。染色机有液流染色机、卷染机、织轴染色机、绳状染色机(wins%20dyeingmachine)等种类,可以利用任一种染色机进行染色。对于聚酰胺染料有分散染料、酸性染料、络合盐染料、酸性媒染染料、反应性染料等种类,从染色·洗涤·阳光·摩擦等的总体坚牢性的观点考虑,另外,从均染性的观点考虑,可优选使用酸性染料、金属络合盐酸性染料,可在90℃以上的温度进行30~90分钟左右的处理而进行。另外,为了防止染色后的掉色,也可以利用合成丹宁、丹宁/吐酒石等实施固定处理(fixing%20treatment)。

  染色后,可以实施以赋予功能为目的的功能加工。例如,在羽绒服基布的情况下,作为功能赋予,实施砑光加工、防水加工。砑光加工可以在单面或两面实施,可以在染色加工工序的任意阶段进行,但优选在染色加工后实施。防水加工是使用石蜡系、氟树脂系、硅系树脂等防水剂,通过浸轧、涂布、吸尘、层压等实施树脂加工等。

  对于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和机织针织物而言,其用途没有限制,可制成以风衣、羽绒服、高尔夫球服、雨衣等为代表的运动装、休闲装、女装男装衣料、内衣等各种衣料用制品。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测定方法使用以下方法。

  A.硫酸相对粘度

  将0.25g试样以相对于100ml的浓度为98质量%的硫酸而言为1g的方式进行溶解,使用奥斯特瓦尔德型粘度计测定25℃的流下时间(T1)。接着,测定只有浓度为98质量%的硫酸的流下时间(T2)。将T1相对T2之比即T1/T2作为硫酸相对粘度。

  B.总纤度

  总纤度是将按照JIS%20L%201013(2010)8.3.1%20A法,测定规定荷重0.045cN/dtex下的公量纤度作为总纤度(dtex)。单纤维纤度是将总纤度除以长丝数而得的值作为单纤维纤度(dtex)。

  用框架周长1.125m的检尺机将试样卷200次制作成绞丝,用热风干燥机干燥(105±2℃×60分钟),然后用天平称量绞丝的重量,由重量乘以公定回潮率而得的值计算出纤度。将测定进行4次,将平均值作为纤度。另外,将所获得的纤度除以长丝数而得的值作为单纤维纤度。

  C.强度及伸长率

  使用ORIENTEC(株)制的“TENSILON”UCT-100作为测定机器在JIS%20L1013(1953年制定,2010年修订(化学纤维长丝试验方法))中所示的定速伸长条件下进行测定。对于伸长率,由拉伸强度-伸长曲线中的显示出最大强力的点的伸长求得。另外,对于强度,将最大强力除以纤度而得的值作为强度。将测定进行10次,将平均值作为强度和伸长率。

  D.刚直非晶量

  使用TA%20Instruments公司制Q1000作为测定机器对刚直非晶量进行测定。使用如下数值: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测定(以下,简称为DSC)测定得到的熔解热与冷结晶化热之差(ΔHm-ΔHc),通过温度调制DSC测定得到的比热差(ΔCp),以及聚酰胺为100%结晶(完全结晶)的理论值和聚酰胺为100%非晶(完全非晶)的理论值。此处,ΔHm0为聚酰胺(完全结晶)的熔解热。另外,ΔCp0为聚酰胺(完全非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前后的比热差。

  基于式(1)、(2),求出结晶度(Xc)、可动非晶量(Xma)。进而,由式(3)计算出刚直非晶量(Xra)。需要说明的是,刚直非晶量由进行2次这些测定而得的平均值计算出。

  (1)Xc(%)=(ΔHm-ΔHc)/ΔHm0×100

  (2)Xma(%)=ΔCp/ΔCp0×100

  (3)Xra(%)=100-(Xc+Xma)。

  DSC和温度调制DSC的测定条件如下所示。

  (DSC测定)

  测定装置:TA%20Instruments公司制Q1000

  数据处理:TA%20Instruments公司制Universal%20Analysis%202000

  气氛:氮气流量(50mL/min)

  试样量:约10mg

  试样容器:铝制标准容器

  温度·热量校准:高纯铟(Tm=156.61℃、ΔHm=28.71J/g)

  温度范围:约-50~300℃

  升温速度:10℃/min第1次升温过程(first%20run)

  (温度调制DSC测定)

  装置:TA%20Instruments公司制Q1000

  数据处理:TA%20Instruments公司制Universal%20Analysis%202000

  气氛:氮气流量(50mL/min)

  试样量:约5mg

  试样容器:铝制标准容器

  温度·热量校准:高纯铟(Tm=156.61℃、ΔHm=28.71J/g)

  温度范围:约-50~210℃

  升温速度:2℃/min

  E.氨基末端基量

  将进行干燥处理后的聚酰胺薄片或纤维试样精确称量1g,溶解于25ml的苯酚·乙醇混合溶剂(83.5:16.5,体积比)后,由使用0.02N盐酸水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时的滴定对氨基末端基量进行测定。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说明书中的氨基末端基量数值以×10-5mol/g表示。

  F.二氧化钛含量

  将坩埚在800℃的电炉中烘烤,冷却后精确称重(A1)。在该坩埚中称量绝对干燥的试样(S),用电炉进行加热的同时,使试样碳化。试样为原料薄片或纤维试样。然后,将该坩埚在电炉中烘烤直至达到800℃的恒温,冷却并精确称量(A2)。利用由此测得的结果,通过如下所示的方法,求出二氧化钛的含有率。

  二氧化钛含有率(%)=(A2-A1)/S×100。

  G.布帛制作(H.项及I.项的测定中的试样的制作)

  使用英光产业(株)制筒形针织机NE450W,由2根给丝制成筒形针织物。将得到的筒形针织物精炼后,在170℃×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中间定型,并在100℃×30分钟的条件下利用含金属的染料(lanasyn%20black%20M-DL%20170%205%owf)实施染色·固定(Fix)处理,然后在160℃×1分钟的条件下进行完工定型。

  H.显色性

  使用Suga试验机(株)制色度计SM-T,对上述G项得到的布帛进行3次L值测定,由其平均值计算。L值与光学参数的亮度有关,且L值越大,越为白色。对于深色的显色性评价而言,L值越小越优选。

  关于L值得结果判定,以下述所示的范围为基准,C以上为合格。

  A:小于13

  B:13以上~小于16

  C:16以上~小于19

  D:19以上。

  I.坚牢性

  通过JIS%20L0844(洗涤坚牢性试验方法)中所示的A-2法对上述G项中得到的布帛进行测定,对变色和褪色进行等级判定。关于判定结果,3级以上为合格。

  (实施例1)

  作为聚酰胺,以使氨基末端基量成为9.0×10-5mol/g的方式进行调节,在容量200升的聚合反应装置中加入175kg的ε-己内酰胺的85%水溶液、460g的六亚甲基二胺、12.5kg的二氧化钛的20%水溶液并使其溶解,形成均匀的溶液。将聚合反应装置内氮气密封后,进行1小时的升温直至反应装置的内压达到0.98MPa,维持该压力的同时继续升温至250℃。达到250℃后,以40分钟进行放压至达到大气压。然后,在大气压下于250℃保持50分钟后,排出聚合物并进行冷却/切割,制成粒料状。用相对于粒料而言为20倍量的98℃的热水萃取该粒料中的未反应成分,并用真空干燥机进行干燥。得到的聚酰胺薄片的硫酸相对粘度(缩写为ηr)为2.6、氨基末端基量为9.0×10-5mol/g、二氧化钛含量为1.85重量%。

  将如上所述得到的聚酰胺薄片在纺丝温度260℃下熔融,从具有68个圆孔(圆孔的排出孔径为0.20mm、孔长为0.50mm)的喷丝头排出。在喷丝头至丝条冷却装置之间配置长50mm的加热筒并将冷却开始距离设定为169mm,使丝条从上层设定为300℃、下层设定为150℃的筒内通过,用冷却装置对从筒内通过后的丝条喷吹冷风使其冷却固化,通过给油装置给油后,用交织喷嘴装置实施交织,以牵引辊与表面温度155℃的拉伸辊之间的拉伸倍率为2.1倍进行拉伸,将拉伸辊与卷绕机之间的松弛率设为1.0%,用卷绕速度为4000m/min的卷绕机进行卷绕,得到44dtex-34长丝的聚酰胺纤维。

  对于得到的聚酰胺纤维,对其强度、伸长率、刚直非晶量、氨基末端基量、二氧化钛量进行测定,通过筒形针织物进行染色性、坚牢性的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调节六亚甲基二胺的量以使聚酰胺的氨基末端基量成为7.7mol/g,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酰胺薄片。

  将如上所述得到的聚酰胺薄片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

  调节六亚甲基二胺的量及聚合时间以使聚酰胺的ηr成为3.3、氨基末端基量成为7.9mol/g,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酰胺薄片。

  除拉伸倍率为2.0倍、松弛率为1.6%之外,将如上所述得到的聚酰胺薄片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

  调节六亚甲基二胺的量以使聚酰胺的氨基末端基量成为7.0mol/g,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酰胺薄片。

  除拉伸倍率为1.9倍、松弛率为0.8%之外,将如上所述得到的聚酰胺薄片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

  除松弛率为1.5%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

  除松弛率为2.0%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7)

  调节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以使聚酰胺的二氧化钛含量成为0.40重量%,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己酰胺,除拉伸倍率为1.8倍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8)

  调节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以使聚酰胺的二氧化钛含量成为5.00重量%,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己酰胺,除拉伸倍率为2.5倍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9)

  调节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以使聚酰胺的二氧化钛含量成为0.10重量%,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己酰胺,除拉伸倍率为1.7倍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0)

  调节二氧化钛的添加量以使聚酰胺的二氧化钛含量成为9.00重量%,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己酰胺,除拉伸倍率为2.8倍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中。

  (实施例11)

  在容量200升的聚合反应装置中加入300kg的己二酸与六亚甲基二胺的等摩尔盐的50%水溶液、575g的六亚甲基二胺、12.5kg的二氧化钛的20%水溶液使其溶解,制成均匀的溶液。将聚合反应装置内氮气密封后,将反应装置的内压维持在0.2MPa,并进行浓缩直至溶液中的水分为85wt%。然后,以1小时进行升温直至反应装置的内压达到1.7MPa,在维持该压力的同时继续升温直至255℃。达到255℃后,经60分钟进行放压至达到大气压。然后,将罐中的压力降至-13kPa并维持30分钟,结束缩聚反应。将聚合物排出并进行冷却/切割,制成粒料状。得到的聚酰胺薄片的ηr为2.7、氨基末端基量为9.0×10-5mol/g、二氧化钛含量为1.85重量%。

  将如上所述得到的聚酰胺薄片在纺丝温度290℃下熔融,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纺丝条件得到聚酰胺纤维,对该聚酰胺纤维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2中。

  (比较例1)

  除拉伸倍率为2.4倍、松弛率为3.0%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2)

  除调节六亚甲基二胺的量以使聚酰胺的氨基末端基量成为5.1×10-5mol/g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而得到。将聚己酰胺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3)

  牵引辊速度为4545m/min、拉伸倍率为1.0倍、拉伸辊不加热、松弛率为1.0%、卷绕速度为4500m/min,除此之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3中。

  (比较例4)

  调节六亚甲基二胺的量以使聚酰胺的氨基末端基量成为7.5×10-5mol/g,除此之外,通过与实施例1同样的制造方法得到聚酰胺薄片。牵引辊速度为3550m/min、拉伸倍率为1.3倍、松弛率为2.5%、卷绕速度为4500m/min,除此之外,将聚己酰胺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进行同样的测定、评价,其结果示于表3中。

  [表1]

  

  [表2]

  

  [表3]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聚酰胺纤维的显色性良好,且坚牢性优异,因此能够制成运动装、休闲装、女装男装衣料、内衣等各种衣料用制品。

《聚酰胺纤维及机织针织物、和聚酰胺纤维的制造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