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独创技术29660字

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

2021-02-10 17:07:55

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调线器种类较多,其结构多为简单的握持送纱过程,必须安装于编织区上,通过与织针的配合完成换纱,由于离编织区较近,震动冲击较大,易出现机械故障,维修保养很不方便,且多数的调线器需要织机配合安装一套繁琐的机械传动机构来辅助调线器工作,故障率增加,成本提高,增加客户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冲击震动小、便于安装、独立控制、适用性强的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包括换线器壳体,换线器壳体上设置有选纱控制机构、主线路板和第一驱动马达,选纱控制机构包括音圈马达和喂纱指,音圈马达在主线路板的驱动信号下驱动喂纱指按预设行程摆出,使纱线形成喂纱角度,第一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换线器壳体上还设置有打结机构,打结机构包括夹紧弹簧、副剪纱刀、主剪纱刀、夹纱板、连接轴和剪纱刀座,夹纱板和主剪纱刀分别由夹紧弹簧和夹紧弹簧上的弹簧副翼夹紧在副剪纱刀上,夹紧弹簧、副剪纱刀、主剪纱刀和夹纱板依次贴合组成打结刀组,换线器壳体上设置有滑道,剪纱刀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驱动马达、与滑道配合的滑块、与第一驱动马达上的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条以及连接第二驱动马达的副线路板,主剪纱刀上设置有刀柄,刀柄的上端设置有主刀刀嘴,刀柄的下端设置有外力作用部,刀柄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退套平台和导纱斜面,主刀刀嘴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主刀刀刃,主刀刀嘴的外侧面、退套平台、导纱斜面和外力作用部由上而下依次连接,副剪纱刀的一端设置有副刀刀嘴,副刀刀嘴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主刀刀刃相配合的副刀刀刃,副剪纱刀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剪纱刀座上的第二驱动马达连接,从而将打结刀组设置在剪纱刀座上,剪纱刀座通过滑块能够在滑道上滑动;第一驱动马达上的驱动齿轮通过与传动齿条配合带动打结刀组做直线运动,由打结刀组带动纱线到达预定位置,通过第二驱动马达带动打结刀组旋转完成绕纱动作,在打结刀组旋转过程中,纱线在导纱斜面的作用下滑落到退套平台上,旋转结束后第一驱动马达上的驱动齿轮通过与传动齿条配合继续带动打结刀组做直线运动,外力作用部在外力作用下使主剪纱刀与打结刀组形成相对运动,通过主剪纱刀上设置的主刀刀刃和副剪纱刀上设置的副刀刀刃的开合,并在夹纱板的夹持作用下完成夹纱剪纱动作,从而使纱线在主剪纱刀、副剪纱刀和夹纱板之间形成的刀口内形成纱套,然后通过退套平台将纱套推出,纱线在外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松弛状态转为结紧状态并脱离打结刀组的夹持从而完成打结过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安装位置远离针织机的编织区,自行完成两种或多种颜色纱线的连接,使纱线平稳的进入编制区域,进一步减少布面的织疵,无需织机参与配合即可完成自动换纱,降低了生产维修成本和故障率,有效提高了织机生产的稳定性,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织机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②结构简单,冲击震动小、便于安装,独立控制,适用性强。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还包括定位键和定位键卡簧,夹紧弹簧、副剪纱刀和夹纱板上均设置有与定位键配合的定位长孔,主剪纱刀上设置有与定位键配合的滑动长孔,定位键从一侧依次穿过夹纱板上的定位长孔、主剪纱刀上的滑动长孔、副剪纱刀上的定位长孔、夹紧弹簧上的定位长孔与另一侧的定位键卡簧卡接,从而使夹纱板、主剪纱刀、副剪纱刀和夹紧弹簧连接组成打结刀组,主剪纱刀通过定位长孔能够在打结刀组上横向滑动。

  副剪纱刀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安装孔,连接轴上设置有固定孔,副剪纱刀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将安装孔位置连接到连接轴的固定孔位置处。

  打结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换线器壳体上剪纱挡板和复位挡板,剪纱挡板和复位挡板分别位于主剪纱刀的刀柄上的外力作用部的两侧;当第一驱动马达驱动打结刀组在滑道上做直线往返运动时,外力作用部在剪纱挡板和复位挡板的作用下使主剪纱刀与打结刀组形成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主剪纱刀上设置的主刀刀刃与副剪纱刀上设置的副刀刀刃之间的开合。

  打结机构还包括导纱板,导纱板设置在剪纱刀座上,导纱板上设置有用于将滑落到退套平台上的纱线导入主剪纱刀、副剪纱刀和夹纱板之间形成的刀口内的导纱槽。

  副线路板上设置有传感器,第二驱动马达的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与传感器配合的感应磁铁;在第二驱动马达带动打结刀组旋转过程中,感应磁铁脱离传感器的感应区域,纱线在导纱斜面的作用下滑落到退套平台上,并在导纱板的导纱槽的作用下进入打结刀组的刀口内,当感应磁铁回到传感器的感应区域时,副线路板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停止第二驱动马达工作。

  换线器壳体上还设置有储纱机构,储纱机构包括连接块、挑纱杆、弹力储纱杆、储纱杆;导纱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长孔、第二滑动长孔和第三滑动长孔;挑纱杆的头部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挡纱的挡纱板和用于穿纱的氧化铝陶瓷环,挑纱杆的尾部位置上设置有位于第三滑动长孔内的第一驱动杆,弹力储纱杆的头部位置上设置有用于穿纱的氧化铝陶瓷环,弹力储纱杆的尾部位置上设置有位于第二滑动长孔内的第二驱动杆,挑纱杆的尾部和弹力储纱杆的尾部通过定位销轴分别设置在连接块的两侧,连接块和储纱杆分别设置在换线器壳体上,弹力储纱杆位于挑纱杆与储纱杆之间;当第一驱动马达驱动剪纱刀座在滑道上做直线往返运动时,导纱板也随剪纱刀座在滑道上做直线往返运动,导纱板通过其上的第二滑动长孔和第三滑动长孔带动弹力储纱杆和挑纱杆摆动,通过弹力储纱杆的摆动将正在参与编织的纱线储备于打结机构上。

  换线器壳体上还设置有纱线夹持机构,纱线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机构主体,夹持机构主体上分别设置有纱线通道、气流通道和工作腔,气流通道的进口端形成进气口,气流通道的出口端与纱线通道的出口端连接形成排纱口,工作腔分别与纱线通道和气流通道相贯通,工作腔内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弹簧压板、夹纱滑块、滑动气阀开关,弹簧压板与夹纱滑块之间设置有压纱弹簧,滑动气阀开关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滑动长孔内的外力作用杆,夹持机构主体上设置有与外力作用杆配合的滑动长孔;外力作用杆在第一滑动长孔的作用下带动滑动气阀开关在工作腔内上下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纱线通道和气流通道;当纱线通道和气流通道打开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从而使纱线通道内形成负压,将外部的纱线由纱线通道的入口端吸入纱线通道内,并将废纱头从排纱口排出;当纱线通道和气流通道关闭时,夹纱滑块在压纱弹簧的作用下与滑动气阀开关配合将吸入纱线通道内的纱线夹持住;能够有效夹持一条或多条纱线,实现多条纱线的同时夹持,防止飞纱现象发生。

  滑动气阀开关上设置有通气槽,当滑动气阀开关向下滑动打开纱线通道和气流通道时,气流通道内的压缩空气从夹持机构主体与通气槽之间形成的缝隙经过,夹持机构主体的进气口和排纱口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嘴和排气嘴。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实施例主剪纱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发明实施例副剪纱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发明实施例夹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发明实施例夹紧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 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发明实施例定位键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本发明实施例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 是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 是本发明实施例传动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 是本发明实施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 是图1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 是本发明实施例剪纱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 是图1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5 是本发明实施例导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 是本发明实施例打结刀组与滑块、传动齿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7 是图1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8 是图16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 是本发明实施例换线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0 是图1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1 是本发明实施例挑纱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2 是图2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3 是本发明实施例弹力储纱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4 是图2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5 是本发明实施例储纱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6 是图2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7 是本发明实施例导纱板、挑纱杆、弹力储纱杆、储纱杆之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8 是图3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9 是本发明实施例挑纱杆、弹力储纱杆、储纱杆安装在换线器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0 是图2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1 是本发明实施例打结机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二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2 是本发明实施例打结机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三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3 是本发明实施例打结机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四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4 是本发明实施例打结机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五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5 是本发明实施例打结机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六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6 是本发明实施例打结机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七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7 是本发明实施例纱线夹持机构工作过程中滑动气阀开关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8 是图37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9 是本发明实施例纱线夹持机构工作过程中滑动气阀开关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0 是图3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1 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2 是图4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3 是图4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4 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一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45 是图4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6 是图4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7 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二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48 是图47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9 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三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50 是图49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1 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四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52 是图5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3 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五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54 是图5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5 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工作过程中处于第七步的结构示意图;

  图56 是图55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7 是本发明实施例副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8 是图57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剪纱刀1;主刀刀刃1-1;退套平台1-2;导纱斜面1-3;外力作用部1-4;第四滑动长孔1-5;主刀刀嘴1-6;刀柄1-7;副剪纱刀2;副刀刀刃2-1;第一定位长孔2-2;安装孔2-3;副刀刀嘴2-4;夹纱板3;第二定位长孔3-1;夹紧弹簧4;弹簧副翼4-1;第三定位长孔4-2;定位键5;定位键卡簧6;连接轴7;固定孔7-1;传动齿条8;滑块9;滑槽9-1;剪纱刀座10;导纱板11;导纱槽11-1;滑道12;第二驱动马达13;感应磁铁14;副线路板15;传感器15-1;剪纱挡板16;挡纱板17;复位挡板18;第一驱动马达19;驱动齿轮19-1;换线器壳体20;主线路板21;正在编织的纱线22;需要更换的纱线23;定位块24;通孔25;夹持机构主体26;滑动气阀开关27;夹纱滑块28;压纱弹簧29;弹簧压板30;外力作用杆31;通气槽32;进气嘴33;排气嘴34;纱线通道35;气流通道36;工作腔37;滑动长孔38;连接块39;挑纱杆40;第一驱动杆40-1;弹力储纱杆41;第二驱动杆41-1;储纱杆42;定位销轴43;第一穿纱板44;第二穿纱板45;氧化铝陶瓷环46;第一滑动长孔47;第二滑动长孔48;第三滑动长孔49;喂纱指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图29、图30、图37、图38、图41、图42、图43、图57、图58,一种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包括换线器壳体20,换线器壳体20上分别设置有选纱控制机构、打结机构、储纱机构、纱线夹持机构、主线路板21和第一驱动马达19,选纱控制机构包括音圈马达、喂纱指50、定位块24、第一穿纱板44和第二穿纱板45,第一穿纱板44和第二穿纱板45上均装有氧化铝陶瓷环46用于引导纱线,音圈马达在主线路板21的驱动信号下驱动喂纱指50按预设行程摆出,使纱线形成喂纱角度。

  打结机构包括夹紧弹簧4、副剪纱刀2、主剪纱刀1、夹纱板3、定位键5、定位键卡簧6、连接轴7和剪纱刀座10,夹纱板3和主剪纱刀1分别由夹紧弹簧4和夹紧弹簧4上的弹簧副翼4-1夹紧在副剪纱刀2上,换线器壳体20上设置有主线路板21和第一驱动马达19,第一驱动马达19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19-1,夹紧弹簧4、副剪纱刀2、主剪纱刀1和夹纱板3依次贴合组成打结刀组,夹紧弹簧4、副剪纱刀2和夹纱板3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键5配合的第三定位长孔4-2、第一定位长孔2-2、第二定位长孔3-1,主剪纱刀1上设置有与定位键5配合的第四滑动长孔1-5,定位键5从一侧依次穿过夹纱板3上的第二定位长孔3-1、主剪纱刀1上的第四滑动长孔1-5、副剪纱刀2上的第一定位长孔2-2、夹紧弹簧4上的第三定位长孔4-2与另一侧的定位键卡簧6卡接,从而使夹纱板3、主剪纱刀1、副剪纱刀2和夹紧弹簧4连接组成打结刀组,主剪纱刀1通过滑动长孔1-5能够在打结刀组上横向滑动,换线器壳体20上还设置有滑道12,剪纱刀座20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导纱的导纱板11、用于带动打结刀组旋转的第二驱动马达13、与滑道12配合的滑块9、与第一驱动马达19上的驱动齿轮19-1相啮合的传动齿条8以及连接第二驱动马达13的副线路板15,第二驱动马达13的输出轴与连接轴7连接,副线路板15上设置有传感器15-1,第二驱动马达13的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与传感器15-1配合的感应磁铁14,当传感器15-1检测到感应磁铁14时,此处为打结刀组的初始基准位置,导纱板11上设置有用于将滑落到退套平台1-2上的纱线导入主剪纱刀1、副剪纱刀2和夹纱板3之间形成的刀口内的导纱槽11-1,主剪纱刀1上设置有刀柄1-7,刀柄1-7的上端设置有主刀刀嘴1-6,刀柄1-7的下端设置有外力作用部1-4,刀柄1-7的外侧面上设置有退套平台1-2和导纱斜面1-3,退套平台1-2为垂直面,主刀刀嘴1-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主刀刀刃1-1,主刀刀嘴1-6的外侧面、退套平台1-2、导纱斜面1-3和外力作用部1-4由上而下依次连接,副剪纱刀2作为打结刀组的骨架,厚度为1mm,副剪纱刀2的一端设置有副刀刀嘴2-4,副刀刀嘴2-4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主刀刀刃1-1相配合的副刀刀刃2-1,副剪纱刀2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7与剪纱刀座10上的第二驱动马达13的输出轴连接,副剪纱刀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安装孔2-3,连接轴7上设置有固定孔7-1,副剪纱刀2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将安装孔2-3位置连接到连接轴7的固定孔7-1位置处,从而将打结刀组设置在剪纱刀座10上,滑道12穿过滑块9上的滑槽9-1,并将滑道固定在换线器壳体20上,剪纱刀座10通过滑块9能够在滑道12上滑动,打结机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换线器壳体20上剪纱挡板16和复位挡板18,剪纱挡板16和复位挡板18分别位于主剪纱刀1的刀柄1-7上的外力作用部1-4的两侧,剪纱挡板16上设置有用于打结刀组做直线运动时穿行的通孔25;当第一驱动马达19驱动打结刀组在滑道12上做直线往返运动时,外力作用部1-4在剪纱挡板16和复位挡板18的作用下使主剪纱刀1与打结刀组形成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主剪纱刀1上设置的主刀刀刃1-1与副剪纱刀2上设置的副刀刀刃2-1之间的开合。

  储纱机构包括连接块39、挑纱杆40、弹力储纱杆41、储纱杆42;导纱板1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动长孔47、第二滑动长孔48和第三滑动长孔49;挑纱杆40的头部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挡纱的挡纱板17和用于穿纱的氧化铝陶瓷环46,挑纱杆40的尾部位置上设置有位于第三滑动长孔49内的第一驱动杆40-1,弹力储纱杆41的头部位置上设置有用于穿纱的氧化铝陶瓷环46,弹力储纱杆41的尾部位置上设置有位于第二滑动长孔48内的第二驱动杆41-1,挑纱杆40的尾部和弹力储纱杆41的尾部通过定位销轴43分别设置在连接块39的两侧,连接块39和储纱杆42分别设置在换线器壳体20上,弹力储纱杆41位于挑纱杆40与储纱杆42之间;当第一驱动马达19驱动剪纱刀座10在滑道12上做直线往返运动时,导纱板11也随剪纱刀座10在滑道12上做直线往返运动,导纱板11通过其上的第二滑动长孔48和第三滑动长孔49带动弹力储纱杆41和挑纱杆40摆动,通过弹力储纱杆41的摆动将正在参与编织的纱线储备于打结机构上。

  纱线夹持机构包括夹持机构主体26,夹持机构主体26上分别设置有纱线通道35、气流通道36和工作腔37,气流通道36的进口端形成进气口,气流通道36的出口端与纱线通道35的出口端连接形成排纱口,工作腔37分别与纱线通道35和气流通道36相贯通,工作腔37内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弹簧压板30、夹纱滑块28、滑动气阀开关27,弹簧压板30与夹纱滑块28之间设置有压纱弹簧29,滑动气阀开关27上设置有位于第一滑动长孔47内的外力作用杆31,夹持机构主体上设置有与外力作用杆配合的滑动长孔;外力作用杆在第一滑动长孔的作用下带动滑动气阀开关27在工作腔37内上下滑动,从而打开或关闭纱线通道35和气流通道36;当纱线通道35和气流通道36打开时,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36从而使纱线通道35内形成负压,将外部的纱线由纱线通道35的入口端吸入纱线通道35内,并将废纱头从排纱口排出;当纱线通道35和气流通道36关闭时,夹纱滑块28在压纱弹簧29的作用下与滑动气阀开关27配合将吸入纱线通道35内的纱线夹持住;能够有效夹持一条或多条纱线,实现多条纱线的同时夹持,防止飞纱现象发生。

  滑动气阀开关27上设置有通气槽32,当滑动气阀开关27向下滑动打开纱线通道35和气流通道36时,气流通道36内的压缩空气从夹持机构主体26与通气槽32之间形成的缝隙经过,夹持机构主体26的进气口和排纱口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进气嘴33和排气嘴34。

  打结机构的工作过程:第一步,将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放在打结刀组上,正在编织的纱线22的前端22A(以下简称22A)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的前端23A(以下简称23A)位于打结刀组一侧,正在编织的纱线22的尾端22B(以下简称22B)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的尾端23B(以下简称23B)位于打结刀组的另一侧;第二步,参见图31,在第一驱动马达19的作用下,第一驱动马达19上的驱动齿轮19-1通过与传动齿条8配合带动打结刀组沿滑道做直线运动,打结刀组将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拉出一定的角度,使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到达预定位置,第一驱动马达19暂停工作,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在导纱板11的作用下进入导纱槽11-1内,并在挡纱板17的作用下形成预设角度,辅助打结刀组工作;第三步,参见图32,剪纱刀座8上设有使连接轴7旋转的第二驱动马达13,第二驱动马达13带动打结刀组旋转完成绕纱动作,在打结刀组旋转过程中,感应磁铁14脱离传感器15-1的感应区域,纱线22和纱线23在导纱斜面1-3的作用下滑落到退套平台1-2上;第四步,参见图33,当感应磁铁14回到传感器15-1的感应区域时,副线路板15通过传感器15-1反馈的信号停止第二驱动马达13工作,打结刀组旋转结束旋转,当打结刀组旋转结束时,纱线22与纱线23绕打结刀组一周,纱线22A和纱线23A端被纱线22B和纱线23B端压于内侧,纱线22B和纱线23B端在导纱板11上的导纱槽11-1的作用下准确进入主剪纱刀1、副剪纱刀2和夹纱板3之间形成的刀口内;第五步,参见图34,第一驱动马达19上的驱动齿轮19-1通过与传动齿条8配合继续带动打结刀组做直线运动,外力作用部1-4在剪纱挡板16的作用下使主剪纱刀1与打结刀组形成相对运动,通过主剪纱刀1上的主刀刀刃1-1和副剪纱刀2上的的副刀刀刃2-1的闭合,将纱线22B和23B端剪断同时将纱线22和纱线23夹持在主剪纱刀1与夹纱板3的重合部位,从而使纱线在主剪纱刀1、副剪纱刀2和夹纱板3之间形成的刀口内形成纱套,然后通过设于主剪纱刀1上的退套平台1-2将纱套推出;第六步,参见图35,纱线22A端在外部牵引力的作用下被拉动,将纱套从打结刀组上拉出并形成结扣;第七步,参见图36,外部牵引力持续作用在纱线22上,纱线由松弛状态转为结紧状态并脱离打结刀组的夹持,此时纱线22和纱线23组合成一条纱线,打结过程结束;第八步,第一驱动马达19带动打结刀组反方向做直线运动,使打结刀组回到预设的初始位置,在复位的过程中,外力作用部1-4在复位挡板18的作用下使主剪纱刀1与打结刀组形成相对运动,使主剪纱刀1上设置的主导刀刃1-1和副剪纱刀2上设置的副刀刀刃2-1的打开,形成打结刀口,第一驱动马达19停止工作。

  纱线夹持机构的工作过程:参见图37、图38,滑动气阀开关26上设有通气槽32并安装有外力作用杆31,滑动气阀开关27上安装的外力作用杆31在外部机构的控制下将纱线通道35和气流通道36打开,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流通道36,使纱线通道35内形成负压,将外部的纱线(一条或多条)由纱线通道35的入纱口吸入纱线通道35内,并将废纱头从排纱口排出;参见图39、图40,滑动气阀开关27上安装的外力作用杆31在外部机构的控制下闭合,使纱线通道35和气流通道36同步关闭,并在夹纱滑块28与压纱弹簧29的配合下将吸入纱线通道35内的纱线夹持住。

  本装置的纱线分别经过第一穿纱板44;第二穿纱板45再由喂纱指50穿出,其中需要更换的纱线23由纱线夹持机构夹持住,正在编织的纱线22由喂纱指50穿出后经挑纱杆40、弹力储纱杆41、储纱杆42送入针织机的编织区,整体工作过程为:

  第一步,参见图44、图45、图46,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的换线器壳体内部装有选纱控制机构,喂纱指50在选纱控制机构设置的音圈马达驱动下带动纱线摆出,打结机构上安装有导纱板11、传动齿条8、第二驱动马达13、副线路板15,第二驱动马达13一端的轴头上设有感应磁铁14,副线路板15上设有传感器15-1,传感器15-1与第二驱动马达13上设有的感应磁铁14重合,传感器15-1与安装在换线器壳体20上的感应磁铁14重合,此处为打结机构的初始位置;第二步,参见图47、图48,打结机构上装有的传动齿条8与第一驱动马达19上装有的传动齿轮19-1啮合,并在第一驱动马达19驱动下,带动导纱板11在滑道12上沿箭头方向直线运动,同时将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同步拉动,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在导纱板11上设有的导纱槽11-1和挡纱板17的作用下形成预设角度,以便更好的辅助打结机构工作,安装于挑纱杆40与储纱杆42之间的弹力储纱杆41在导纱板11上设置的第二滑动长孔48和第三滑动长孔49的作用下摆动,将正在参与编织的纱线22储备用于打结机构上;第三步,参见图49、图50,第一驱动马达19暂停工作,打结机构在其内部设有的第二驱动马达13的驱动下做轴向旋转运动,同时带动第二驱动马达13轴头上安装的感应磁铁14脱离传感器15-1的感应区域,由于导纱板11上设有第二滑动长孔48,此时的弹力储纱杆41不受第二滑动长孔48的控制,纱线在外部牵引力的作用下弹力储纱杆41可根据纱线张力的需求自由抬起;第四步,参见图51、图52,打结机构运动结束,此时传感器15-1和感应磁铁14重合,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在打结机构的运动过程中形成纱套;第五步,参见图53、图54,打结机构在第一驱动马达19的驱动下,继续在滑道12上做直线运动,此时打结机构上设有的主剪纱刀1在剪纱挡板16的作用下完成夹纱剪纱退套动作,同时挑纱杆40在第三滑动长孔49的作用下将纱线挑起。导纱板11将纱线送入纱线夹持机构的入纱口,此时纱线夹持机构上设有的外力作用杆31在第一滑动长孔47的作用下将其内部气道打开,压缩气体从进气口进入,由于纱线夹持机构的内部特殊结构形成负压,将尾纱收入纱线夹持机构的气道内,同时被剪断的废纱头从排纱口排出;第六步,纱线被挑起后,由于安装在挑纱杆40上的氧化铝陶瓷环46的位置关系,使得纱线的运动方向与打结机构形成便于退套的角度,纱线22A端在外部牵引力的作用下,将纱线从打结机构中拉出,同时正在编织的纱线22和需要更换的纱线23系成结扣,完成纱线的打结动作;第七步,参见图55、图56,打结机构在第一驱动马达13的作用下反方向做直线运动,退回到初始位置,纱线夹持机构的外力作用杆31在第一滑动长孔47的作用下将内部气道闭合,同时将收入气道内的纱线夹持住,挑纱杆40和弹力储纱杆41在各自的第二滑动长孔48和第三滑动长孔49的作用下回到原始位置,打结机构上设有的主剪纱刀1在复位挡板18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使打结机构上设有的刀组打开,等待下一次的工作。

  本发明安装位置远离针织机的编织区,自行完成两种或多种颜色纱线的连接,使纱线平稳的进入编制区域,进一步减少布面的织疵,无需织机参与配合即可完成自动换纱,降低了生产维修成本和故障率,有效提高了织机生产的稳定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织机生产效率和成品率,结构简单,冲击震动小、便于安装,独立控制,适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全自动打结换线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