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立体感针织面料独创技术5064字

一种立体感针织面料

2021-02-01 22:56:17

一种立体感针织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体感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面料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weft knitted fabric)和经编(warp knitted fabric)。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但针织面料一般只是具有平面图案,为了实现立体效果,一般也会有采用压纹、刺绣等方式,但是压纹效果不持久,刺绣成本较高。申请人日前申请的CN205934287U和CN205954228U均通过设计独特的花型设计实现凹凸的立体布纹效果,但是呈现的主要是单一方向的波浪纹效果,效果并不够出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呈现网格状的立体感针织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体感针织面料,由最小花型循环编织而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若干个第一横路、若干个第二横路和若干个第三横路,所述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间隔排列,每个横路包括6个编织位,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正面花型循环和背面花型循环;

  正面花型循环中,第一横路的第一编织位和第六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其余编织位为成圈单元,第二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不编织单元,第三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背面花型循环中,第一横路的第一编织位和第六编织位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为不成圈单元,第二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第三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不编织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横路的数量为5个,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的数量均为5个。

  其中,所述第一横路的数量为3个,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的数量均为2个。

  其中,所述第一横路穿20S/1的精棉纱。

  其中,所述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均穿26S/1的poly短纤。

  其中,所述poly短纤为涤纶、锦纶、维纶和丙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花型进行独特的设计,赋予面料凹凸的接触手感,并且形成网格状的图案风格,具有横向和纵向的波浪效果,而且双面针织的面料也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编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立体感针织面料,由最小花型循环编织而成,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若干个第一横路、若干个第二横路和若干个第三横路,所述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间隔排列,每个横路包括6个编织位,所述最小花型循环包括正面花型循环和背面花型循环;

  正面花型循环中,第一横路的第一编织位和第六编织位为不编织单元,其余编织位为成圈单元,第二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不编织单元,第三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

  背面花型循环中,第一横路的第一编织位和第六编织位为成圈单元,其余编织位为不成圈单元,第二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成圈单元,第三横路的所有编织位均为不编织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花型进行独特的设计,赋予面料凹凸的接触手感,并且形成网格状的图案风格,具有横向和纵向的波浪效果,而且双面针织的面料也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路的数量为3个,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的数量均为2个。第一横路、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的数量会影响网格的间隙,需要进行合理的数量设计,一般以第一横路的数量3-5个为宜,在其它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一横路的数量为5个,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的数量均为5个。

  其中,所述第一横路穿20S/1的精棉纱。

  其中,所述第二横路和第三横路均穿26S/1的poly短纤。通过不同的纱线组合可以强化网格的外观效果,并且也有利于面料的结构稳定性的提升和成本的节约。

  其中,所述poly短纤为涤纶,在其它的可替代的实施例中,所述poly短纤为锦纶、维纶和丙纶中的一种。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立体感针织面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