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技术 > 编织制作> 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独创技术15743字

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

2021-02-14 18:41:18

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

  背景技术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没有经纬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成为口罩生产的首选材料。无纺布采用熔喷模具进行生产,聚丙烯粒料在注塑机内制成热流体,通过熔喷模具的喷丝孔向下注射,同时在两侧风力的作用下拉出丝线,由于无纺布具有一定的幅宽,需要数千个喷丝孔呈线性排布,熔喷模具的喷丝板的空腔为与喷丝孔对应的长条状。

  现有熔喷模具的浇口套设置在中间位置,一定压力的热流体由中间位置向下注入喷丝板的空腔内,导致喷丝板的空腔内的压力不均衡,位于中间位置的喷丝孔注射压力大,两侧位置的喷丝孔注射压力小,生产出的无纺布中间后、两侧薄,产品品质差。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解决现有熔喷模具的各喷丝孔的喷射压力不一致,导致无纺布厚度不均匀、品质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包括模头、喷丝板及风刀,所述模头为长方形结构,且沿其长度方向横向水平布置,喷丝板固定安装在模头的底部。

  模头的内部开设有衣架式结构的进料空腔,其上方设有浇口套,浇口套与进料空腔上端中间位置相连相通。

  喷丝板的内部具有储料槽,储料槽的顶部配置有分流过滤组件,储料槽通过分流过滤组件与进料空腔相通。

  喷丝板的底部具有横向线性分布的若干个喷丝孔,储料槽通过各喷丝孔与外界相通。

  风刀有两个,且位于喷丝板的下方,两个风刀对称布置于喷丝孔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进料空腔包括主进料通道、分流通道及底凹槽,主进料通道竖向布置在模头的上部,其上端与进料口相连相通。

  分流通道有两个,两个分流通道呈倾斜方式对称布置在主进料通道下方的左右两侧,主进料通道的下端与各分流通道的对应端相连相通。

  所述底凹槽位于分流通道的下方,两个分流通道的下端均通过狭槽与底凹槽相通。

  进一步地,底凹槽位于模头的底部,沿模头的长度方向横向延伸至与分流通道端部对应的位置。

  所述狭槽竖向开设,狭槽的上端与两个分流通道的底部相连通,其下端与底凹槽的顶部相连通,狭槽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分流通道远离主进料通道的一端。

  进一步地,分流通道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水滴形,狭槽的上端为前后张开的扩口结构,且与分流通道的底部平滑过渡相连。

  分流通道的横截面由与主进料通道相连的一端至远离主进料通道的一端依次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模头包括两个模头本体,两个模头本体前后对称且螺栓固定连接成一体,其底部边缘向下延伸并包裹喷丝板的侧壁。

  所述两个模头本体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开设有主进料槽、分流槽及内凹区域,两个模头本体上的主进料槽配合形成所述主进料通道。

  两个模头本体上的分流槽配合形成所述分流通道,两个模头本体上的内凹区域配合形成所述狭槽。

  进一步地,储料槽为顶部敞口的长条状空腔,且与进料空腔底部正对,所述分流过滤组件固定安装在储料槽的顶部。

  所述分流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滤网支撑座,滤网支撑座以内嵌的方式固定在喷丝板上,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滤网支撑座的上表面上。

  所述滤网支撑座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流孔,各分流孔均为竖向开设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喷丝板的底部具有相对于其下表面向下凸出且横向延伸的喷孔座,喷孔座为等截面结构。

  喷孔座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所有喷丝孔沿喷孔座的轴线方向依次等间隔布置,喷丝孔的直径为0.15mm~0.35mm。

  进一步地,模头位于进料空腔的前后两侧对称布置有两个进风主管,每个进风主管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均匀设有多个进风支管。

  进一步地,风刀为长条结构,风刀的顶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风腔,各风腔与其同侧的进风主管相连相通。

  风刀靠近喷孔座的一侧为倾斜面,喷孔座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风刀配合形成出风间隙,风腔内的气流可通过出风间隙吹出。

  进一步地,所述喷丝板为钢制的长方形平板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模头内部采用衣架式结构的进料空腔,增加中部的进料阻力,使料流向两侧均匀扩散,实现其在底凹槽内均匀分布且压力均衡,实现各喷丝孔的流速一致,成型后的无纺布厚度均匀,产品品质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主体部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本发明某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喷丝板。

  图4是图1中本发明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示出的是模头本体。

  图5是本发明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本发明A-A视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中本发明B-B视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7,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包括模头1、喷丝板2及风刀3,所述模头1为长方形结构,模头1沿其长度方向横向水平布置,所述喷丝板2为钢制的长方形平板结构,喷丝板2位于模头1的下方,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模头1的底部。模头1的内部开设有衣架式结构的进料空腔,模头1的上方设有浇口套11,浇口套11与进料空腔上端中间位置相连相通,所述浇口套11优选采用竖向的方式与模头1的顶部螺栓固定相连。

  进料空腔包括主进料通道12、分流通道13及底凹槽14,主进料通道12竖向布置在模头1的上部,其上端与浇口套11相连相通。分流通道13有两个,两个分流通道13呈倾斜方式对称布置在主进料通道12下方的左右两侧,分流通道13与主进料通道12相连的一端高于其远离主进料通道12的一端,主进料通道12的下端与各分流通道13的对应端相连相通。

  所述底凹槽14位于分流通道13的下方,两个分流通道13的下端均通过狭槽15与底凹槽14相通,狭槽15的竖向高度由中间向两侧分别逐渐减小。本发明公开的熔喷模具与注塑机相连接,聚丙烯粒料在注塑机内加热至300℃左右形成热流体,具有一定压力的热流体通过浇口套11进入模头1的主进料通道12内并向下输送,主进料通道12内的热流体分流至两个分流通道13内。

  分流通道13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水滴形,狭槽15的上端为前后张开的扩口结构,且与分流通道13的底部平滑过渡相连。分流通道13的横截面由与主进料通道12相连的一端至远离主进料通道12的一端依次减小。底凹槽14位于模头1的底部,沿模头1的长度方向横向延伸至与分流通道13端部对应的位置。所述狭槽15竖向开设,狭槽15的上端与两个分流通道13的底部相连通,其下端与底凹槽14的顶部相连通,狭槽15的两侧分别延伸至分流通道13远离主进料通道12的一端。

  所述模头1包括两个模头本体8,两个模头本体8前后对称,两端分别用螺栓固定密封相连成一体,模头1的底部边缘向下延伸并包裹喷丝板2的侧壁。所述两个模头本体8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开设有主进料槽、分流槽及内凹区域,两个模头本体上的主进料槽121配合形成所述主进料通道12。两个模头本体8上的分流槽配合形成所述分流通道13,两个模头本体上的内凹区域配合形成所述狭槽15。

  两个分流通道13内的热流体向两侧行进过程中,同时向下进入狭槽15内并沿狭槽15向下运动,由于狭槽15中部的高度大于其两侧的行程,在压力作用下,热流体沿模头1的长度方向均匀向下输送,其原因是狭槽15的竖向高度越长的位置对热流体的阻力越大,有利于热流体向两侧输送,热流体由狭槽15的下端进入底凹槽14内,热流体在底凹槽14内部沿其长度方向的各处压力均匀。

  喷丝板2的内部具有储料槽21,储料槽21的顶部配置有分流过滤组件,储料槽21通过分流过滤组件与进料空腔相通。储料槽21为顶部敞口的长条状空腔,且与进料空腔底部正对,所述分流过滤组件固定安装在储料槽21的顶部。

  所述分流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4和滤网支撑座5,滤网支撑座5以内嵌的方式固定在喷丝板2上,所述过滤网4设置在滤网支撑座5的上表面上,所述过滤网4上均匀布置有若干个过滤孔,过滤网4的作用是对热流体其过滤作用,避免热流体堵塞位于喷丝板2上的喷丝孔。

  所述滤网支撑座5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分流孔51,各分流孔51均为竖向开设的通孔,所述滤网支撑座5的作用是对过滤网4起支撑作用,避免过滤网4在热流体的压力作用下变形。若干个分流孔51在滤网支撑座5上均匀布置,底凹槽14内部的热流体通过各分流孔51进入储料槽21内,由于热流体在底凹槽14内部的压力均匀,在其通过均匀分布的分流孔51进入储料槽21后,热流体在储料槽21内沿其长度方向的各处压力均衡。

  喷丝板2的底部具有横向线性分布的若干个喷丝孔,储料槽21通过各喷丝孔与外界相通。具体地,所述喷丝板2的底部具有相对于其下表面向下凸出且横向延伸的喷孔座22,喷孔座22的顶部与喷丝板2为一体结构,所述喷孔座22为等截面结构。喷孔座22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所有喷丝孔沿喷孔座22的轴线方向依次等间隔分布,所有喷丝孔竖向平行布置,喷丝孔的直径为0.25mm。所述储料槽21内的热流体通过各喷丝孔向下排出,由于储料槽21内热流体的压力均匀,所以各喷丝孔的出料压力及流速均相等。

  模头1位于进料空腔的前后两侧对称布置有两个进风主管6,每个进风主管6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均匀设有多个进风支管61,进风主管6为沿模头1的长度方向布置的一段等截面风道,各进风支管61纵向平行布置。每个所述模头本体8的底部均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个模头风槽63,所述模头风槽63的上方通过一组模头风道与其上方的进风主管6相连通,每组模头风道包括沿模头风槽63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隔布置的若干个模头风道64。模头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与进风支管61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气路转接头37,气路转接头37通过固定块10安装好在模头3的侧壁上。各进风支管61的一端通过对应的气路转接头37与供气系统相连,另一端与对应侧的进风主管6相连通,设置在熔喷机上的供风系统通过进风支管61向进风主管6吹入气流,进风主管6具有一定的稳压和缓冲作用,进风主管6内的风通过均匀布置的各模头风道64进入模头风槽63内。所述供气系统为现有技术,可采用现有的空气压缩机。

  所述风刀3有两个且以内嵌的方式固定安装在喷丝板2的底部,两个风刀3对称布置于所有喷丝孔的前后两侧。风刀3为长条结构,风刀3的顶部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风腔31,风腔31的横截面均为U形且左右两端均为敞口结构,风刀3位于其风腔31靠近喷丝孔的一侧与喷丝板2的底部配合形成长条状的过风间隙32,各风腔31与其同侧的进风主管6相连相通,风腔31横向延伸至风刀3的左右两端。

  具体地,所述喷丝板2的两侧顶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喷丝板风槽23,各喷丝板风槽23与其上方的模头风槽63配合形成稳压空腔,每个喷丝板风槽23的内部均开设有一组喷丝板风道,每组喷丝板风道包括沿喷丝板风槽23的长度方向依次等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喷丝板风道24,每个喷丝板风槽23通过其下方的喷丝板风道24与同侧的风腔31相通,模头风槽63通过喷丝板风道24为同侧风刀3的风腔31供风。

  所述模头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盖板91,盖板91和模头1之间配置有垫片92,盖板91和垫片92将风腔31和过风间隙32的两端的封闭,保证风腔31内的风仅能通过过风间隙吹出。风刀3靠近喷孔座22的一侧为倾斜面,喷孔座22的前后两侧分别与对应侧的风刀3配合形成出风间隙7,风腔31内的风通过出风间隙7吹出,出风间隙7沿风刀3长度方向的各处气流的流速均衡且稳定。

  工作时,进风主管6内的风由同侧的各进风支管61提供,并在进风主管6内部并进行第一次缓冲和均衡,进风主管6内的风通过模头风道64进入喷丝板风槽23与模头风槽63配合形成稳压空腔25,在稳压空腔内进行第二次缓冲和均衡,再通过喷丝板风道24进入风刀3顶部的风腔31内,在风腔31内进行第三次缓冲和均衡之后,通过风刀3与喷丝板2的底部配合形成长条状的过风间隙32吹出,出风间隙7沿风刀3长度方向的各处气流的流速均衡且稳定。

  喷丝孔在向下出料过程中,其前后两侧的出风间隙7吹出的气流将喷丝孔下方的热流体牵伸成续线的丝线,每个喷丝孔下方丝线的成型速度一致,成型后的无纺布各处的厚度均匀。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衣架式无纺布熔喷模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