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摄像光波> 除电装置及复合机独创技术32237字

除电装置及复合机

2021-02-03 15:01:27

除电装置及复合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电子照片式的图像形成中所使用的感光体进行除电的除电装置及具有它的复合机。

  背景技术

  在电子照片式图像形成装置或具有它的复合机中,依序进行如下步骤:使感光鼓的表面带电;通过根据图像使感光鼓曝光而在感光鼓上形成潜影;利用调色剂使潜影显影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及从感光鼓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已转印到记录介质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步骤而定影在记录介质上。而且,在从感光鼓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的步骤之后,进入到感光鼓除去残留调色剂的步骤、除去残留电荷的步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3-2957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旋转的感光鼓反复实施图像形成循环,因此,如图1所示,与循环最后的除电步骤对应的除电装置32和与循环最初的带电步骤对应的带电装置24相邻于感光鼓的周边部而配置。

  为了实现小型化,须使除电装置32与带电装置24相邻,该情况下,如图1所示,除电装置32射出的光所在的区域42与带电装置24释放出的电荷粒子41所在的区域41形成重叠区域43。

  若产生重叠区域43,则感光鼓21在充分除电前开始带电,因此产生带电不均的问题,从而可能导致画质劣化。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也可采用如下结构:通过在除电装置与带电装置之间配置分隔件而将来自除电装置的光限制在感光鼓旋转方向上。然而,此结构中,因须要追加分隔件而存在问题。

  而且,除电装置中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在EDGELIGHT的导光棒上设置多个反射部,并设置角度而使光向感光鼓方向反射(专利文献1)。然而,此结构中,多个反射部所含的各反射部的反射光的强度可能不同。而且,此结构中,在原理上,在反射部的配置的周期中,反射光可能不均匀。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利用简单的结构使从除电装置射出的光一致的除电装置及具有它的复合机。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部件,是利用光对除电对象进行除电的除电装置中使用的棒状导光部件,该导光部件的特征在于:

  在长边方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规定范围即凸面形状范围内,以截面观察时与所述除电对象相对的表面即相对侧表面具有相同的凸形状,在长边方向上的与所述规定范围相同或不同的至少一部分规定范围即漫反射面范围内,在所述相对侧表面的相反侧表面自身或距该相反侧表面规定距离以内的内部侧的位置具有漫反射面。

  而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除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导光部件、及用于从所述导光部件的长边方向上的一个或两个端面向所述导光部件射入光的至少一个光源。

  而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除电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利用简单的结构使从除电装置射出的光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除电装置及带电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除电装置及带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除电装置及带电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3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5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俯视图、主视图、仰视图、左侧视图、右侧视图、A-A′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6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左侧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左侧视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形状的左侧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另一形状的左侧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又一形状的左侧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又一形状的左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复合机的与图像形成相关的部分的结构的示意性侧视图。图3是用以概略性说明除电装置200的配置的立体图。

  与图1所示的除电装置32射出的光所在的区域42相比,图4所示的除电装置200射出的光所在的区域51在感光鼓21的旋转方向上较窄,因此,不与带电装置24释放出的电荷粒子41所在的区域41重叠。下文将对除电装置200的结构进行叙述。

  图2的图像形成装置包含感光鼓21、使感光鼓21带电的带电装置24、使带电的感光鼓21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影的曝光装置28、利用调色剂使通过曝光而形成的静电潜影显影并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装置25、将通过显影而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记录材上的转印装置26、回收残留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的清洁器27、将已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上而形成图像的定影装置31、及对感光鼓21除电的除电装置200。转印纸30为记录材,经过感光鼓21与转印装置26之间而使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21转印到其上。

  感光鼓21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未图示的主体,并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而以旋转轴线22为中心向箭头23方向旋转驱动。驱动装置包含例如电机及减速齿轮,将其驱动力传递到构成感光鼓21的芯体的导电性支撑体,由此,使感光鼓21以规定的圆周速度旋转驱动。带电装置24、曝光装置28、显影装置25、转印装置26、清洁器27及除电装置200依次沿感光鼓21的外周面从箭头23所示的感光鼓21的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向下游侧设置。

  带电装置24使感光鼓21的外周面带有规定电位。作为带电装置24,例如,使用栅格电极型带电装置,具有锯齿状电极24a、屏蔽箱24b、及配置在感光鼓21与锯齿状电极24a之间的栅格24c。锯齿状电极24a安装于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的未图示的保持部件,使安装有锯齿状电极24a的保持部件收容于屏蔽箱24b中。

  在清洁器27回收了残留于感光体的调色剂后,除电装置200为了除去残留于感光鼓21的电荷而将除电光照射于感光鼓21上。以下,将感光鼓21上受到除电装置200的除电光照射的区域称为除电光照射区域。

  曝光装置28中具有例如半导体激光等作为光源。感光鼓21在带电装置24与显影装置25之间移动期间,受到从光源输出的激光束等光28a的照射。通过光28a的照射,与图像信息相应地对带电的感光鼓21的外周面进行曝光。光28a在作为主扫描方向的感光鼓21的旋转轴线22的延伸方向反复扫描,而且,随着感光鼓21的旋转,主扫描位置向副扫描方向移动,因此随之,在感光鼓21的表面依次形成静电潜影。

  显影装置25是将通过曝光而形成在感光鼓21表面的静电潜影利用显影剂进行显影的显影单元,其靠近感光鼓21,且具有向感光鼓21的外周面供给调色剂的显影辊25a、及支撑显影辊25a并使其可绕与感光鼓21的旋转轴线22平行的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内部空间内收容含有调色剂的显影剂的箱体25b。

  转印装置26是将通过显影形成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可视像即调色剂图像,转印到通过未图示的传送单元从箭头29方向供给到感光鼓21与转印装置26之间的记录材(记录介质)即转印纸30上的转印单元。转印装置26例如具有带电单元,是通过对转印纸30供给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电荷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30上的非接触式转印单元。

  清洁器27是在转印装置26的转印动作后将残留于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调色剂除去并回收的清理单元,具有剥离残留于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调色剂的清洁刮刀27a、及收容由清洁刮刀27a剥离的调色剂的回收用箱27b。

  而且,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已经过了感光鼓21与转印装置26之间的转印纸30所传送到的下游侧,设有使已转印的图像定影的定影装置31。定影装置31具有包含未图示的加热单元的加热辊31a、及与加热辊31a相对而设并挤压加热辊31a而形成抵接部的加压辊31b。

  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动作如以下方式进行。首先,感光鼓21通过驱动装置而沿箭头23方向旋转驱动后,通过设在比曝光装置28的光28a的成像点更靠感光鼓2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的带电装置24,而使感光鼓21的表面均匀地带有正或负的规定电位。

  接着,由曝光装置28对感光鼓21的表面照射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光28a。感光鼓21的受到光28a照射的部分的表面电荷被该曝光而除去,而受到光28a照射的部分的表面电位与未受到光28a照射的部分的表面电位产生差异,形成静电潜影。

  接着,由设在比曝光装置28的光28a的成像点更靠感光鼓2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显影装置25,向形成有静电潜影的感光鼓21的表面供给调色剂而使静电潜影显影,从而形成调色剂图像。

  与对于感光鼓21的曝光同步地,向感光鼓21与转印装置26之间供给转印纸30。通过转印装置26向所供给的转印纸30供给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电荷,从而将形成在感光鼓21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转印纸30上。

  接着,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30通过传送单元传送到定影装置31,当经过定影装置31的加热辊31a与加压辊31b的抵接部时受到加热及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转印纸30上而成为牢固的图像。如此形成有图像的转印纸30通过传送单元而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

  另一方面,转印装置26进行调色剂图像转印后仍残留于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通过清洁器27而从感光鼓21的表面剥离并回收。如此除去调色剂后的感光鼓21的表面的电荷被来自除电装置200的除电光除去,感光鼓21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影消失。之后,感光鼓21进一步旋转驱动,反复进行从再次带电开始的一系列动作从而连续形成图像。

  第1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可运用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

  [第2实施方式]

  参照图5可知,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包含导光部件201及光源301。

  导光部件201为棒状,在长边方向的全范围内,以截面观察时与所述除电对象相对的表面即相对侧表面201a具有相同的凸形状,在长边方向的全范围内,在距相对侧表面201a的相反侧表面201b规定距离以内的内部侧的位置具有漫反射面。也就是说,漫反射面203既可形成在相反侧表面201b自身上,也可形成在与导光部件201内部的相反侧表面201b相距规定距离的位置。而且,漫反射面203优选以平面为中心而形成,但也可并非如此。

  导光部件201的材质是折射率比周边空间的折射率大的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例如,可采用亚克力。

  而且,光源301使光入射到导光部件201的长边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面。虽不同于图5,但实际上,光源301与导光部件201接合。

  从光源301射出的光从与光源301接合的入光部201h入射至导光部件201。

  从导光部件201的内部向导光部件201的外表面以临界角以上的入射角入射的光在该外表面上全反射后返回到导光部件201。

  从导光部件201内部入射到漫反射面203的光的一部分满足全反射的条件,由此,漫反射光从漫反射面203出射到导光部件201内部。这样的漫反射光中的一部分到达相对侧表面201a。调整截面形状(高度、宽度等)以使从漫反射面203到达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面形状范围的光不满足全反射的条件,因此所述光向外部出射。尤其是,所述光是以从凸面形状范围射出的光在凸面形状范围内以截面观察时比折射前更接近平行光的方式折射并向外部出射。

  尤其是,凸形状构成柱面透镜,但也可为形成为准直透镜的形状。而且,也可为与为准直形状的情况相比,射出的光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当从截面观察时更加集光的形状,相反,也可为某种程度上更加分散的形状。

  在长边方向上,经漫反射面203漫反射后到达相对侧表面201a的光以与相对侧表面201a上的入射角度及表面两侧的折射率相应的角度折射后出射。图5中描绘成未折射,但这只是作图时的处理。

  因此,可由导光部件201将带状的平行光、宽度方向上聚集的带状的光或宽度方向上某种程度分散的光照射到感光鼓21的表面。因此,即便除电装置200与带电装置感24接近,也能避免感光鼓21的表面上被除电光照射的区域与带电装置24发出的电荷粒子所到达的区域重叠。因此,能使整个装置小型化。

  而且,从导光部件201的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是漫反射面203的漫反射光,在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发挥作用的短边方向上极其一致,尤其是在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不发挥作用的长边方向上一致。因此,能均匀地对感光鼓21除电。尤其能在长边方向即主扫描方向上均匀地除电。在短边方向即副扫描方向上,感光鼓21通过沿该方向旋转可非常均匀地除电。因此,能对感光鼓21的整个表面均匀地除电。

  漫反射面203例如可通过喷射处理形成。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导光部件201,可采用截面形状从长边方向的一端到另一端都相同的部件。可通过挤出成型高精度且经济地制造出所述导光部件201。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导光部件201也同样如此。

  [第3实施方式]

  图6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仅一个光源301发出的光到达导光部件201的一端的入光部201h,而在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2个光源301、303发出的光到达导光部件201的两端的入光部201h、201j(各自与图5不同,实际上与光源301、303接合。)。

  因此,当使用相同光源时,在第3实施方式中,与第2实施方式相比,能将2倍强度的光照射到感光鼓21。

  [第4实施方式]

  图7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光源301发出的光入射的一端的相反端未配设其他零件,而在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光源301发出的光入射的一端的相反端配设有反射部件221。但是,也可代替反射部件221而设置反射膜。本发明中,当称作反射部件时也包含反射膜。

  反射部件221使从导光部件201到达相反端的光朝导光部件201反射,因此,与无该反射的第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相比,从导光部件201的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强度增强。

  [第5实施方式]

  图8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相反侧表面201b未配设其他零件,而在第5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相反侧表面201b配设有反射部件231。

  反射部件231也可相邻于漫反射面203。尤其是,反射部件231也可具有与漫反射面203的凹凸表面相匹配的凹凸面,而使双方的凹凸面无间隙地接触。

  而且,反射部件231也可配设在与漫反射面203相距规定距离的位置。例如,当漫反射面203配设在导光部件201的内部,且反射部件231配设在相反侧表面201b的表面时,便如此设置。

  因此,欲从相反侧表面201b射出到导光部件201外部的光通过反射部件231反射后返回到内部,因此,与无这种反射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相比,从导光部件201的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强度相应地增强。

  [第6实施方式]

  图9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相反侧表面201b及侧面201c未配设其他零件,而在第6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相反侧表面201b配设有反射部件233,且在两侧面201c也配设有反射部件235。

  而且,反射部件235既可仅配设在两侧面201c的一部分区域,也可配设在整个区域。

  因此,欲从相反侧表面201b射出到导光部件201的外部的光经反射部件233反射后返回到内部,欲从各侧面201c射出到导光部件201外部的光经反射部件235反射后返回到内部,因此,与无这种反射的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相比,从导光部件201的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强度相应地增强。

  [第7实施方式]

  图10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平面状的相反侧表面201b设有漫反射面203,而在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导光部件201设有从相反侧表面201b敞开且沿长边方向延伸的沟槽201d,在该沟槽201d设有漫反射面203。

  因此,可保护漫反射面203使其不与外部接触。

  通过使沟槽201d变细,能使出射光变细。相反,通过使沟槽201d变粗,能提高出射效率。

  [第8实施方式]

  图11表示第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0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沟槽201d内未配设其他零件,而在第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沟槽201d内配设有反射部件237。

  因此,可保护漫反射面203使其不与外部接触。而且,也可保护反射部件237使其不与外部接触。

  配设反射部件237所带来的光学效应如上文的说明所述。

  [第9实施方式]

  图12表示第9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0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而在第9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越靠近中心则沟槽201d越深的凹形状。

  因此,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7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与第7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从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拓宽。

  [第10实施方式]

  图13表示第10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0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而在第10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越靠近中心则沟槽201d越浅的凸形状。

  因此,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7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与第7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从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变窄。

  [第11实施方式]

  图14表示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0所示的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从光源301射出的光到达导光部件201的一端的入光部201h,而在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从光源305射出的光到达入光部201k。入光部201h实际存在导光部件201,而入光部20h并不实际存在导光部件201。

  而且,在第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沟槽201d的周边未配设其他零件,而在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以覆盖沟槽201d的方式,在与沟槽201d的底部相离的位置配设有反射部件237。

  入光部201k位于沟槽201d一端的位置,由入光部201k入射到沟槽201d的光通过反射部件237及漫反射面203以入射角进行全反射,并包括漫反射成分在内而在沟槽201d中前进。从沟槽201d到达漫反射面203的光的一部分入射到导光部件201,经过导光部件201内部后到达相对侧表面201a,在相对侧表面201a上折射后从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到外部。从沟槽201d到达漫反射面203的光的其余部分返回到沟槽201d。

  例如,在第2实施方式中,若光源301与入光部201h的接合状态不佳,则从光源301射出的光入射到入光部201h时的入光效率可能降低。

  对此,光源305发出的光是以入光效率100%入射到沟槽201d。

  另外,也可将另一光源配设在导光部件201的配设有光源305这一侧的端面的相反端面侧,从而由两端面使光入射到沟槽201d。

  [第12实施方式]

  图15表示第1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4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沟槽201d的内侧面未配设其他零件,而在第1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沟槽201d的内侧面配设有反射部件239。

  入光部201k位于沟槽201d的一端的位置,由该入光部201k入射的光通过反射部件237及漫反射面203而以入射角进行全反射,并包含漫反射成分在内而在沟槽201d内前进。从沟槽201d到达漫反射面203的光的一部分入射到导光部件201,经过导光部件201的内部后到达相对侧表面201a,并在该相对侧表面201a上折射后从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到外部。从沟槽201d到达漫反射面203的光的其余部分返回到沟槽201d。

  而且,由沟槽201d以任意入射角度入射到反射部件239的光经该反射部件239反射后返回到沟槽201d。

  [第13实施方式]

  图16表示第13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4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而在第1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越靠近中心则沟槽201d越深的凹形状。

  因此,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11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与第11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从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拓宽。

  [第14实施方式]

  图17表示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4所示的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而在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沟槽201d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为越靠近中心则沟槽201d越浅的凸形状。

  因此,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11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与第11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从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变窄。

  [第15实施方式]

  图18表示第15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导光部件201的内部被规定的材质填满,而在第15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导光部件201的内部设有第1中空孔201f。

  而且,第1中空孔201f的除电对象侧的内壁面以截面观察时具有直线形状。

  图18的结构中,第1中空孔201f以在导光部件20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面具有第1开口部且在另一端面具有第2开口部的方式设在导光部件201的整个长边方向上,光源301射出的光经过第1开口部而入射到第1中空孔201f。但也可为,第1中空孔201f以在导光部件201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面具有第1开口部且在另一端面不设置第2开口部而封闭的方式设在导光部件201的长边方向上的部分长度上,光源301射出的光经过第1开口部而入射到第1中空孔201f。

  第1中空孔201f内填充着折射率高于导光部件201的第2导光部件。因此,从第1开口部入射的光通过导光部件201与第1中空孔201f的分界而以入射角进行全反射,并包含漫反射成分在内而在第1中空孔201中前进。从第1中空孔201f入射到漫反射面203的光的一部分经该漫反射面203漫反射后入射到导光部件201的内部,之后从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

  另外,也可使光经过第1开口部及第2开口部而入射到第1中空孔201f。

  [第16实施方式]

  图19表示第16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8所示的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第1中空孔201f的顶部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而在第16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第1中空孔201f的顶部的截面形状为越靠近头部中心则越靠近底部的凹形状。

  因此,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14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与第14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变窄。

  [第17实施方式]

  图20表示第1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图18所示的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第1中空孔201f的顶部的截面形状为直线状,而在第17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第1中空孔201f的顶部的截面形状为越靠近头部中心越远离底部的凸形状。

  因此,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14实施方式相同,与第14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拓宽。

  [第18实施方式]

  图21表示第1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与第18所示的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的不同点在于,在第14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导光部件201未设置第1中空孔201f以外的孔,而在第18实施方式的除电装置中,在导光部件201设有第1中空孔10f及第2中空孔201g。

  通过调整第2中空孔201g的截面形状,能构成柱面的凸透镜或凹透镜。例如,若构成为凸透镜,则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14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与第14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变窄。相反,若构成为凹透镜,则即便相对侧表面201a的凸形状与第14实施方式中的相同,与第14实施方式相比,也能使相对侧表面201a射出的光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拓宽。

  图22表示由第2中空孔201g构成2个凸透镜的示例。图23表示设有多个第2中空孔的示例。图24表示由2个中空孔201g构成3个凸透镜的示例。

  [第19实施方式]

  所述实施方式中,导光部件201在长边方向的全范围内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状。而且,设在漫反射面221、反射部件231、233、235、237、239、导光部件201的长边方向的全范围内。

  然而,只要可在感光鼓21的图像形成区域的主扫描方向上使除电光维持一定程度以上的一致性,则也能将长边方向的延伸范围从全范围变更为部分范围。例如,当导光部件201的全长超出感光鼓21的图像形成区域的主扫描方向的长度一定程度以上时,便如此设置。

  不论第1中空孔201f、第2中空孔201g是两端具有开口部还是仅一端具有开口部,只要能在感光鼓21的图像形成区域的主扫描方向上使除电光维持固定的一致性,则也能变更长边方向的延伸范围。

  [第20实施方式]

  为了校正来自导光部件201的出射光的强度在长边方向上的分布,例如,可调整漫反射面203的短边方向上的宽度以使其根据长边方向的位置而有所不同、调整反射部件231、233、235、237、239的宽度以使其根据长边方向上的位置而有所不同、调整反射部件231、233、235、237、239的反射率以使其根据长边方向的位置而有所不同、调整沟槽201d的宽度以使其根据长边方向的位置而有所不同。

  例如,若分布为随着在长边方向上远离光源,来自导光部件201的出射光的强度变弱,则可通过所述调整而进行校正以使其具有固定的分布。

  而且,若光从导光部件201的两端入射,则以长边方向的中心为对称中心而使导光部件201的出射光的强度沿长边方向分布,但对此也可同样进行校正。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除电。

  附图标记说明

  21 感光鼓

  24 带电装置

  32、200 除电装置

  201 导光部件

  201a 相对侧表面

  201b 相反侧表面

  201c 侧面

  201d 沟槽

  201e 沟槽的底部

  201f 第1中空孔

  201g 第2中空孔

  201h、201j、201k、201m 入光部

  203 漫反射面

  221、231、233、235、237、239 反射部件

  301、303、305 光源

《除电装置及复合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