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摄像光波> 碳粉容器独创技术20048字

碳粉容器

2021-03-03 03:07:55

碳粉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向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供应碳粉的碳粉容器。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通常具有图像处理单元和显影单元,利用显影单元提供的碳粉等显影剂,为图像处理单元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在纸张等介质上形成可见图像。其中碳粉作为消耗品,需要不断地向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补充。一般采用可拆卸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内显影单元的具有容纳一定量碳粉的碳粉容器向显影单元提供碳粉。

  现有一种碳粉容器包括用于容纳碳粉的容器主体以及设置有朝远离容器主体突出的安装部,安装部的自由端设置有驱动部件和联结部件,驱动部件用于从成像设备接收驱动力驱动碳粉容器沿其中心轴旋转,联结部件用于将驱动部件与成像设备内的旋转驱动件锁定,安装部周向上设置有用于排放容器主体内容纳的碳粉的出粉口,出粉口靠近驱动部件设置。出粉口处设置有密封件,在将碳粉容器装入成像设备后,驱动部件与成像设备内的旋转驱动件联接并锁定,接着驱动部件拉动密封件向远离容器主体的方向移动打开出粉口,实现从容器主体向成像设备内待续供粉。

  但是此种碳粉容器只在出粉口处内置密封件进行密封,且该密封件通过沿容器主体的轴向移动实现出粉口密封和打开,密封效果不好,存在易漏粉的情况。而且,碳粉容器在运输或保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振动跌落等情况,一旦碳粉容器受到振动或者跌落,密封件将会沿容器主体的轴向移动,则出现严重的漏粉情况,进而影响产品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密封效果良好的碳粉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粉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容器主体用于容纳碳粉,容器主体的一端具有开口;端盖,端盖套接在容器主体的开口端,端盖远离开口的一端周壁开设有出粉口;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位于端盖内并可沿端盖的轴向移动地打开或关闭出粉口;驱动杆,驱动杆用于驱动第一密封件轴向移动,驱动杆的一端由端盖远离开口的端壁穿入到端盖内并与第一密封件连接,端盖的端壁开设有供驱动杆穿过的通孔;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位于端盖内并靠近开口设置,第二密封件封闭开口,驱动杆的一端可穿过第二密封件使得容器主体与出粉口相连通。

  由以上方案可见,当驱动杆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件使得容器主体与出粉口相连通时,第一密封件沿端盖的轴向移动地打开出粉口,碳粉可以由容器主体流到端盖并从出粉口流出向成像设备中供粉。碳粉容器利用第一密封件关闭密封出粉口的同时,第二密封件封闭容器主体的开口,采用双层密封,密封效果良好,有效防止碳粉容器振动跌落以及运输或者保存过程中出现漏粉现象。而且,碳粉容器利用驱动杆沿端盖的轴向移动,实现打开出粉口和刺穿第二密封件,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密封件为密封膜。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密封件为填充有气体的气球。

  进一步的方案是,碳粉容器还包括送粉件,送粉件位于端盖内,送粉件具有套管部、环形部和多个送粉叶片,套管部套接在驱动杆的一端,环形部套设在套管部的外侧并同轴设置,第一密封件位于环形部的外周壁上,多个送粉叶片绕套管部的轴线均匀分布,每一个送粉叶片在套管部的径向上延伸地连接套管部的外周壁和环形部的内周壁之间,每一个送粉叶片在套管部的轴向上延伸至驱动杆的一端,送粉叶片的一端可穿过第二密封件。

  由以上方案可见,驱动杆和送粉叶片的一端均可刺破穿过第二密封件,使得容器主体与出粉口相连通,在碳粉容器的持续旋转运动情况下,多个送粉叶片对容器主体开口端的碳粉进行搅拌,从而使容器主体内部的碳粉顺畅地从出粉口流出。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密封件呈圆环状地套接在环形部的外周壁上,出粉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粉口关于端盖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一个出粉口在端盖的周向上延伸。

  进一步的方案是,环形部在远离端盖的端壁的一端设置有轴肩部,轴肩部的外周壁设置有两个凸条,两个凸条关于轴肩部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一个凸条在轴肩部的轴向上延伸,端盖的内周壁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凸条适配的滑槽,一个凸条可沿端盖的轴向移动地位于一个滑槽内。

  由以上方案可见,轴肩部的外周壁设置有两个凸条,端盖的内周壁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凸条适配的滑槽,提高驱动杆带动第一密封件和送粉件轴向移动工作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每一个送粉叶片靠近端盖的端壁的一端在套管部周向上的两侧凸出设置有凸檐,凸檐倾斜设置,对出粉口处的碳粉进行导向,使得碳粉顺畅地从出粉口流出。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碳粉容器还包括旋转力传递组件,端盖的端壁外侧具有安装部,旋转力传递组件安装在安装部的自由端,驱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旋转力传递组件的轴心设置,旋转力传递组件与安装部在安装部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旋转力传递组件可沿着安装部的轴向移动,安装部的内周壁上靠近自由端处设置有止挡部,旋转力传递组件包括旋转力传递头、齿复位件和旋转力接收齿,旋转力接收齿铰接至旋转力传递头上,旋转力传递头的外周壁上远离旋转力接收齿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配合部,止挡部与止挡配合部配合限制旋转力传递组件相对于端盖的位移,旋转力传递头还具有力传递面,旋转力接收齿能够转动至与力传递面抵接的位置并向力传递面传递旋转驱动力,旋转力接收齿包括啮合部,啮合部自旋转力传递头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齿复位件的一端抵靠在旋转力接收齿上,齿复位件的另一端抵靠在旋转力传递头上,齿复位件迫使旋转力接收齿抵靠力传递面。

  由以上方案可见,旋转力接收齿与成像设备的旋转驱动件抵接并绕铰轴向靠近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联接,旋转力传递组件与旋转驱动件的联接更稳定,且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简单,不易损坏。通过设置力传递面,在具有该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碳粉容器的就位过程中,可有效地确保旋转力接收齿在与成像设备的旋转驱动件抵靠时,不会由联接位置转向远离脱离位置的方向而无法实现二者间的联结。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接收齿的旋转轴线与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平行或形成夹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旋转力传递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旋转力传递头远离旋转力接收齿的一端具有弹性件放置槽,弹性件安装在弹性件放置槽中,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接在旋转力传递头上,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部的端壁上。

  由以上方案可见,碳粉容器装入成像设备后,且在旋转力接收齿与成像设备的旋转驱动件联接之前,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在旋转力接收齿进入旋转力驱动件的啮合孔时,在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前推动旋转力接收齿,促使旋转力传递组件更快速且稳定地与旋转驱动件联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的结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的第一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的第二视角局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的第一视角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驱动杆和送粉件配合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中第一密封件、驱动杆和送粉件配合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的第二视角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旋转力接收齿处于联接位置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中旋转力传递组件的旋转力接收齿处于脱离位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的第一工作状态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碳粉容器实施例的第二工作状态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碳粉容器包括容器主体1、端盖2、第一密封件4、驱动杆5、第二密封件7、送粉件6以及旋转力传递组件3,容器主体1用于容纳碳粉,容器主体1的一端具有开口11,端盖2套接在容器主体1的开口端11,端盖2远离开口11的一端周壁开设有出粉口221。第一密封件4位于端盖2内并可沿端盖2的轴向移动地打开或关闭出粉口221,驱动杆5用于驱动第一密封件4轴向移动,驱动杆5的一端由端盖2远离开口11的端壁穿入到端盖2内并与第一密封件4连接,端盖2的端壁开设有供驱动杆5穿过的通孔(未标示)。第二密封件7位于端盖2内并靠近开口11设置,第二密封件7封闭开口11,驱动杆5的一端可穿过第二密封件7使得容器主体1与出粉口221相连通。当驱动杆5的一端穿过第二密封件7使得容器主体1与出粉口221相连通时,第一密封件4沿端盖2的轴向移动地打开出粉口221,碳粉可以由容器主体1流到端盖2并由出粉口221排放到成像设备的碳粉接收部分。

  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密封件7为密封膜,即在端盖2内周壁上靠近开口11的位置贴附密封膜,驱动杆5驱动第一密封件4沿端盖2的轴向移动地打开出粉口221的同时,驱动杆5的一端刺破密封膜使得容器主体1与出粉口221相连通,在碳粉容器的持续旋转运动情况下,从而使容器主体1内部的碳粉从出粉口221流出。

  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密封件7为填充有气体的气球,即填充有气体的气球密封在端盖2内周壁上靠近开口11的位置,驱动杆5驱动第一密封件4沿端盖2的轴向移动地打开出粉口221的同时,驱动杆5的一端刺破气球使得容器主体1与出粉口221相连通,在碳粉容器的持续旋转运动情况下,从而使容器主体1内部的碳粉从出粉口221流出。

  参见图5和图6,送粉件6位于端盖2内,送粉件6具有套管部61、环形部62和三个送粉叶片63,套管部61套接在驱动杆5的一端,环形部62套设在套管部61的外侧并同轴设置,第一密封件4位于环形部62的外周壁上。三个送粉叶片63绕套管部61的轴线均匀分布,每一个送粉叶片63在套管部61的径向上延伸地连接套管部61的外周壁和环形部62的内周壁之间,每一个送粉叶片63在套管部61的轴向上延伸至驱动杆5的一端,送粉叶片63的一端可穿过第二密封件7。每一个送粉叶片63靠近端盖2的端壁的一端在套管部61周向上的两侧凸出设置有凸檐66,凸檐66倾斜设置。环形部62在远离端盖2的端壁的一端设置有轴肩部64,轴肩部64的外周壁设置有两个凸条65,两个凸条65关于轴肩部64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一个凸条65在轴肩部64的轴向上延伸。端盖2的内周壁开设有两个分别与两个凸条65适配的滑槽(未标示),一个凸条65可沿端盖2的轴向移动地位于一个滑槽内。本实施例出粉口2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出粉口221关于端盖2的轴线对称设置,每一个出粉口221在端盖2的周向上延伸,第一密封件4呈圆环状地套接在环形部62的外周壁上。

  参见图7至图10,端盖2的端壁外侧具有安装部21,旋转力传递组件3安装在安装部21的自由端,驱动杆5的另一端贯穿旋转力传递组件3的轴心设置。旋转力传递组件3与安装部21在安装部21的周向上相对固定,旋转力传递组件3可沿着安装部21的轴向移动,安装部21的内周壁上靠近自由端处设置有止挡部211。旋转力传递组件3包括旋转力传递头31、齿复位件、旋转力接收齿33和弹性件34。弹性件34为弹簧,齿复位件为扭簧32,扭簧32和旋转力接收齿33的数量均为四个,且四个旋转力接收齿33沿着旋转力传递头31的周向均匀布置。

  旋转力传递头31包括旋转力传递件311和固定盖312,固定盖312安装在旋转力传递件311的一端,且旋转力传递件靠近固定盖的一端的端壁上设置有四个定位柱3111,固定盖上与定位柱3111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四个定位孔3121,定位柱3111与定位孔3121过盈配合,从而将固定盖312固定连接在旋转力传递件311上。固定盖312与旋转力传递件311之间形成有容纳槽313,旋转力接收齿33和扭簧32均设置在容纳槽313中。旋转力接收齿33包括基部334、啮合部331、铰轴332和抵接部333,啮合部331和铰轴332分别设置在基部334的两端,抵接部333设置在基部334上靠近啮合部331的一端,且抵接部333和啮合部331分别设置在基部334的两侧。

  容纳槽313中设置有铰轴孔314和安装柱315,抵接部333和安装柱315分别位于铰轴孔314的两侧。铰轴332安装在铰轴孔314中,铰轴332的轴线平行于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旋转力接收齿33通过铰轴332铰接至旋转力传递头31上,铰轴332的第一端支撑在旋转力传递件311上,铰轴332的第二端支撑在固定盖312上。扭簧32的簧圈323套设在铰轴332上,扭簧32的一个扭臂321抵靠在抵接部333上,扭簧32的另一个扭臂322抵靠在安装柱315上,扭簧32的弹性恢复力迫使旋转力接收齿33抵靠力传递面310。

  啮合部331绕铰轴332在联接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转动,联接位置为啮合部331与旋转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接合的位置,脱离位置为啮合部331与旋转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脱离的位置。在旋转力传递头31的径向上,脱离位置比联接位置靠近旋转力传递头31的中心轴。即,在联接位置,啮合部331与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最大距离L1大于旋转力传递头31的半径R;在脱离位置,啮合部331与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最大距离L2小于或等于旋转力传递头31的半径R。

  容纳槽313的侧壁上具有力传递面310,在啮合部331自脱离位置向联接位置转动的方向上,力传递面310位于旋转力接收齿33的下游侧。啮合部331背向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一侧具有相互连接且相对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334和第二导向面335,第一导向面334和第二导向面335沿着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布置,第一导向面334和第二导向面335的连接处自旋转力传递头31的外周壁径向向外突出。啮合部331还具有驱动面336,驱动面336与第一导向面334、第二导向面335连接,且驱动面336平行于旋转力传递头的轴线L设置,驱动面336用于与成像设备配合传输驱动力。

  旋转力传递件311远离旋转力接收齿33的一端具有弹性件放置槽316,弹性件放置槽316中设置有定位柱318,弹性件34位于弹性件放置槽316中并安装在定位柱318上,并且弹性件34的第一端抵接在弹性件放置槽316的底壁上,弹性件34的第二端抵接在安装部21的端壁上。碳粉容器装入成像设备后,且在旋转力接收齿与成像设备的旋转驱动件101联接之前,弹性件34处于压缩状态,在旋转力接收齿33进入旋转力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时,在弹性件34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前推动旋转力接收齿33,促使旋转力传递组件3更快速且稳定地与成像设备的旋转驱动件联接。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不设置该弹性件34。

  旋转力传递组件3的通孔30依次贯穿固定盖312和定位柱318,驱动杆5的受力端依次穿过套管41和定位柱318并从固定盖312伸出,用于接收打开出粉口221的驱动力。

  旋转力传递组件3与安装部21在安装部21的周向上相对固定,安装部2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沿径向突出的限位凸起210,旋转力传递头31的外周壁上与限位凸起210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导向槽319,限位凸起210伸入导向槽319中,导向槽319的延伸方向平行于安装部21的轴线,旋转力传递组件3可沿着安装部21的轴线移动,此时,限位凸起210沿着导向槽319移动,安装部21的内周壁上靠近自由端处设置有止挡部211,旋转力传递头31的外周壁上远离旋转力接收齿33的一端设置有止挡配合部317,止挡部211与止挡配合部317配合限制旋转力传递组件3相对于端盖2的位移。

  本实施例碳粉容器利用第一密封件4关闭密封出粉口221的同时,第二密封件7封闭容器主体1的开口11,采用双层密封,密封效果良好,有效防止碳粉容器振动跌落以及运输或者保存过程中出现漏粉现象。

  参见图11和图12,当把碳粉容器插入成像设备时,驱动杆5与顶销102抵接并在顶销102推力的作用下向远离顶销102的方向移动,驱动杆5带动第一密封件4和送粉件轴向移动地打开出粉口221,同时驱动杆5和送粉叶片的一端刺破穿过第二密封件7,使得容器主体1与出粉口221相连通。同时,旋转力接收齿33的第一导向面334与旋转驱动件101抵接,旋转力接收齿33在旋转驱动件101反向推力的作用下绕铰轴332转动,啮合部331向靠近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方向转动,即沿着图9中箭头R2所示的方向转动,旋转力接收齿33转动至脱离位置,扭簧32受力处于压缩状态,直到碳粉容器移动至联接位置之前。接着,继续向前推送碳粉容器,其中两个径向相对的旋转力接收齿33的啮合部331移动至旋转驱动件101的啮合孔103位置,并且在扭簧3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驱动旋转力接收齿33绕铰轴332反向转动,啮合部331向远离旋转力传递头31的轴线L的方向转动,即沿着图8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转动,旋转力接收齿33转动至啮合位置后与旋转驱动件101联接。随后,旋转驱动件101带动旋转力接收齿33,从而带动旋转力传递组件3向远离容器主体1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由于旋转驱动件101需要后退,因此,为避免旋转力接收齿33在旋转驱动件101后退过程中从啮合孔103中脱出,需要选择具有较大扭力的扭簧32。最后,碳粉容器完成装机,旋转驱动件101带动碳粉容器转动,从而使容器主体1内部的碳粉从出粉口221流出向成像设备中供粉。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碳粉容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