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摄像光波> 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和全息投影纱幕独创技术15493字

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和全息投影纱幕

2021-02-01 06:12:26

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和全息投影纱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息投影纱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和全息投影纱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纱幕装置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全息纱幕装置,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全息投影技术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象,还可以使幻象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现有的纱幕在工作时,经常由于电机工作载荷较大,所产生的热量较多,影响电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利于纱幕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旨在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提高纱幕工作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端部,对应所述散热风扇开设有散热风口;所述壳体的周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壳体侧壁的进风孔;

  进风筒,所述进风筒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进风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过风孔;

  所述进风筒可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过风孔与进风孔的正对面积。

  可选地,电机具有相对设置的头部和尾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头部,所述散热风扇的扇叶靠近电机的尾部,所述散热风口位于电机的尾部;

  所述扇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出风侧朝向散热风口,所述进风侧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隔为进风段和出风段,进风孔开设在进风段的侧壁上。

  可选地,所述进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孔沿所述进风段的周侧壁均匀排布,所述过风孔与所述进风孔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出风段的侧壁上开设若干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孔沿所述出风段的周侧壁均匀排布。

  可选地,所述进风筒相对于所述壳体至少具有全开状态和全关状态,在所述全开状态下,所述过风孔与所述进风孔重合;在所述全关状态下,所述过风孔与所述进风孔错开。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和分别位于筒体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进风筒位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可沿所述筒体的长度方向移动。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进风孔设置有防水透气膜。

  可选地,所述进风筒呈圆筒状设置,和/或,

  所述进风孔呈圆形设置;和/或,

  所述过风孔呈圆形设置,且所述过风孔的孔径与所述进风孔的孔径相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全息投影纱幕,包括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其中,所述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壳体的端部,对应所述散热风扇开设有散热风口;所述壳体的周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壳体侧壁的进风孔;

  进风筒,所述进风筒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进风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过风孔;

  所述进风筒可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过风孔与进风孔的正对面积。

  可选地,所述全息投影纱幕还包括:

  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纱幕本体,缠绕于所述收卷筒上,随所述收卷筒的转动收放;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供收卷筒安装的安装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壳体上开设进风孔,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孔进入到壳体内部,与壳体内的发热元件进行换热后,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将换热后的空气从散热风口送出,如此,形成进风位置和出风位置不同的散热风道,相较于现有的电机散热方式,有利于电机更好的散热;同时,通过进风筒的设置,可以通过调节进风筒的位置,从而调节过风孔和进风孔的正对面积,从而调节进风孔的有效进风面积,有利于调节进入到壳体内的进风量,从而可以根据壳体内的温度对进风量进行调节,既可以有效的散热,又不会在电子元器件上形成冷凝水;如此,有利于电机稳定可靠的运行,有利于用户对全息纱幕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出一种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主要应用于全息投影纱幕中,以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提高电机的工作稳定性和持续性。

  以下将主要描述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内设置有散热风扇200,所述壳体100的端部,对应所述散热风扇200开设有散热风口131;所述壳体100的周侧壁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壳体100侧壁的进风孔150;

  进风筒300,所述进风筒300套设于所述壳体100的外部,所述进风筒300的侧壁上开设有过风孔310;

  所述进风筒300可沿所述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过风孔310与进风孔150的正对面积。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电机包括具有转轴的转子、轴承、定子绕组以及容纳转子、轴承及定子绕组的壳体100,壳体100包括筒体120及设于其两端的前端盖110和后端盖130,轴承套设于转轴上并安装于前端盖110上。在电机运转的过程中,由于定子绕组中的绕线电阻、轴承的高速运转通常会在壳体100内产生大量热量,随着热量的不断积聚,整个电机将会过热。为了散热,电机在其转轴的一端设有散热风扇200,且散热风扇200位于壳体100内,散热风扇200的叶片指向设置成在随着转轴转动时,环境空气从外部被吸入到电机壳体100内或者热空气从壳体100内被向外排出(一般是通过在后端盖130上开孔的方式实现壳体100内外的气体流通)。

  其中,进风筒300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很多,下面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进风筒300的整体外形呈筒状,其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如方向、椭圆形等,以呈圆形为例,即所述进风筒300的整体外形呈圆筒状设置。由于电机的整体外形呈圆柱状,如此,有利于充分合理的利用空间,提高结构的紧凑性。进风筒300上开设有若干的过风孔310,过风孔310的形状与进风孔150的形状相当,以呈圆形设置为例。进风筒300的材质可以为导热材质,如金属(例如铸铁)、陶瓷等等。进风筒300套设在壳体100的外部,壳体100的热量可以快速的通过进风筒300进行散失。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进风筒300相对于所述壳体100至少具有全开状态和全关状态,在所述全开状态下,所述过风孔310与所述进风孔150重合;在所述全关状态下,所述过风孔310与所述进风孔150错开。当然,过风孔310和进风孔150还具有部分重合状态,从而通过调节进风筒300的位置,可以实现对气流进入到壳体100内的流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100上开设进风孔150,外部空气可以通过进风孔150进入到壳体100内部,与壳体100内的发热元件进行换热后,在散热风扇200的作用下,将换热后的空气从散热风口131送出,如此,形成进风位置和出风位置不同的散热风道,相较于现有的电机散热方式,有利于电机更好的散热;

  同时,通过进风筒300的设置,可以通过调节进风筒300的位置,从而调节过风孔310和进风孔150的正对面积,从而调节进风孔150的有效进风面积,有利于调节进入到壳体100内的进风量,从而可以根据壳体100内的温度对进风量进行调节,既可以有效的散热,又不会在电子元器件上形成冷凝水;如此,有利于电机稳定可靠的运行,有利于用户对全息纱幕的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气流可以更好的在壳体100内流动,并与元器件进行换热,电机具有相对设置的头部和尾部,电机的输出轴位于所述头部,所述散热风扇200的扇叶靠近电机的尾部,所述散热风口131位于电机的尾部;所述扇叶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出风侧朝向散热风口131,所述进风侧将所述壳体100的内部分隔为进风段171和出风段172,进风孔150开设在进风段171的侧壁上。所述进风孔1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进风孔150沿所述进风段171的周侧壁均匀排布,所述过风孔310与所述进风孔150对应设置。所述出风段172的侧壁上开设若干的出风孔160,所述出风孔16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孔160沿所述出风段172的周侧壁均匀排布。所述壳体100包括筒体120和分别位于筒体120两端的前端盖110和后端盖130,进风筒300位于所述前端盖110和后端盖130之间,可沿所述筒体120的长度方向移动。在进风筒300的端部和出风孔160所在的位置之间,具有供进风筒300移动的移动间隙320。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散热风扇20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以呈平面设置为例,进风侧将壳体100的腔室沿其长度方向分为进风段171和出风段172,进风段171形成于进风侧与前端盖110之间,出风段172形成于出风侧与后端盖130之间。

  散热风扇200将出风段172的气流吹出电机,在出风段172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进风段171中的气流流入到出风段172。在进风段171形成负压,外部的空间在负压的作用下,穿过过风孔310和进风孔150进入到进风段171。

  出风段172的出风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后端盖130的散热风口131(用于供风扇的轴向气流流出),另一个则是侧壁上的出风孔160,用于供风扇的径向气流流出。如此,无论是风扇的轴向还是径向,气流均可快速的流出。如此,可以降低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散热风扇200的风扇叶片在旋转时,切割空气会形成径向气流,相较于传统电机的径向气流从轴向(散热风口131)流出,本实施例中的径向气流通过出风孔160和过风孔310直接从径向排出电机。如此,在气流从径向排出电机的的过程中,避免径向气流与壳体100碰撞会,从而避免在叶片的外端造成涡流,从而避免产生令人不悦的噪声,同时也避免叶片与涡流产生共振现象而导致叶片损坏。

  关于进风筒300的移动,其方式可以有很多,可以为外力调节,如手动,或者工具调节,也可以为在其上设置驱动结构,实现自动调节,如伸缩杆、液压杆等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电机工作的稳定性,所述壳体100上,对应所述进风孔150设置有防水透气膜。通过防水透气膜的设置,使得气流可以自由的流出,而防止外界的杂物,如水、蚊虫等进入到电机,而影响电机的工作,有利于提高电机工作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和空间利用率,所述进风筒300呈圆筒状设置,和/或,所述进风孔150呈圆形设置;和/或,所述过风孔310呈圆形设置,且所述过风孔310的孔径与所述进风孔150的孔径相当。通过将进风孔150和过风孔310设置为圆形,有利于提高进风效率,通过出风孔160设置为圆形,有利于提高出风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全息投影纱幕,该全息投影纱幕包括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该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全息投影纱幕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全息投影纱幕还包括:收卷筒,所述收卷筒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纱幕本体,缠绕于所述收卷筒上,随所述收卷筒的转动收放;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供收卷筒安装的安装位。

  安装支架安装在墙体上,或者其它固定面上,收卷筒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纱幕本体随着收卷筒的转动,收卷或者展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全息投影纱幕用电机和全息投影纱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