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技术 > 教育印鉴> 标签独创技术11956字

标签

2021-01-31 23:28:29

标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粘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标签的粘贴工作,大多数的厂家还是通过人工手动粘贴目标物上,这种工作模式效率极其低下,而且还容易将标签撕坏。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市场上也有自动标签粘贴装置,发明人发现,自动标签粘贴装置具有回收结构,回收结构通常将底纸和外层膜全部收集,可使回收结构处越来越大,不仅占用体积,也会导致标签进给位置的不准确,导致标签没有贴设到合适的位置,造成控制复杂。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方便地将底纸和标签膜剥离,减少回收结构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便于底纸与标志的分离,以及便于标志与标签膜的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标签,包括底纸、标签膜、多个标志、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多个所述标志设置于所述标签膜和所述底纸之间,所述标志与所述底纸之间的粘贴力小于所述标志与所述标签膜之间的粘贴力;

  所述第一线条设置于所述标签膜的朝向所述底纸的一侧,所述第二线条设置于所述底纸的朝向所述标签膜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底纸包括多个底纸段,每个所述底纸段设置于一个所述标志的相应侧。

  可选地,所述标签膜包括多个膜段,每个所述膜段设置于一个所述标志的相应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条为两组,每组所述第一线条具有至少一根线条;

  两组所述第一线条处于所述标志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线条为至少两组,每组所述第二线条具有至少一根线条;

  至少两组所述第二线条沿垂直于所述第二线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线条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二线条处于所述标志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条和所述第二线条均为绳。

  本实用新型的标签,因为具有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借助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的拉扯,不仅便于底纸与标志分离,也便于标志与标签膜分离,即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方便剥离使用。特别地,因为可使第一线条与标签膜分离和第二线条与底纸分离,可减少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上的回收物的量,使贴标签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防止回收轮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标签进给位置的不准确,导致标签没有贴设到合适的位置。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标签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标签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标签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标签装置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标签装置使用时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标签。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标签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标签的示意性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标签10包括底纸11、标签膜12、多个标志13、第一线条14和第二线条15。标志13设置于标签膜12的朝向底纸11的一侧,即多个标志13设置于标签膜11和底纸12之间,标志13与底纸11之间的粘贴力小于标志13与标签膜12之间的粘贴力。第一线条14设置于标签膜12的朝向底纸11的一侧,第二线条15设置于底纸11的朝向标签膜12的一侧。第一线条14和第二线条15均可为线、绳、钢丝等柔性条状物。第一线条14和第二线条15分别作用于标签膜12和底纸11,便于标签膜12上的标志13与底纸11进行分离。第一线条14也便于标签膜12上的标志13与标签膜12的分离。

  因为具有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借助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的拉扯,不仅便于底纸与标志分离,也便于标志与标签膜分离,即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方便剥离使用。特别地,因为可使第一线条与标签膜分离和第二线条与底纸分离,可减少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上的回收物的量,使贴标签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防止回收轮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标签进给位置的不准确,导致标签没有贴设到合适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纸11包括多个底纸段,每个底纸段设置于一个标志13的相应侧。标签膜12也可包括多个膜段,每个膜段设置于一个标志13的相应侧。

  第一线条14为两组,每组第一线条14具有至少一根线条。两组第一线条14处于标志13的两侧,不会影响标志13贴设于目标物80上。第二线条15为至少两组,每组第二线条15具有至少一根线条;至少两组第二线条15沿垂直于第二线条15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优选地,第二线条15为两组,两组第二线条处于标志13的两侧。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标签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贴标签装置的示意性原理图。如图3和图4所示,贴标签装置包括标签输送装置、第一回收装置、第二回收装置和按压装置。标签输送装置具有标签输出位置,标签输出位置也可被称为标签出口。进一步地,标签输送装置还配置成限定出标签行进的标签路径。标签输送装置可具有多个传送辊21,标签可在传送辊21上或两个传送辊21之间的间隙运动。也可用传动轮代替传送辊21。标签输出位置可为底纸11和标签膜12开始分离的位置处。标签输送装置具有盛放标签的标签仓22或者盛放成卷标签的标签轴。

  第一回收装置配置成限定出第一线条14行进的第一路径,且第一回收装置具有第一分离装置31和用于卷绕第一线条14的第一回收轮。第二回收装置配置成限定出第二线条15行进的第二路径,且第二回收装置具有第二分离装置32和用于卷绕第二线条15的第二回收轮。为了形成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第一回收装置和第二回收装置均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传送辊23。

  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转动时,通过第一线条14和第二线条15带动标签10从所述标签输出位置出来并进行分离,后:使第一线条14、标签膜12和标志13沿第一路径移动,在第一预设位置处按压装置按压标签膜12背离标志13的一侧,将标志13贴设置于目标物80,后在第二预设位置处第一分离装置31使标签膜12与第一线条14分离;及使第二线条15和底纸11沿第二路径移动,在第三预设位置处第二分离装置32使底纸11与第二线条15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标签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可使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转动,优选地使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同步转动,通过第一线条14和第二线条15带动标签移动一个标签位置,即使一个标志13处于第一预设位置处,即使该标志13处于按压工位,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停止转动。按压装置工作将标志13贴设于目标物80上。然后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转动继续转动,分别在第二预设位置处和第三预设位置处,使第一线条14与标签膜12分离,使第二线条15与底纸11分离。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转动转动到使下一个标志13处于第一预设位置处停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贴标签装置,因为可使第一线条14与标签膜12分离和第二线条15与底纸11分离,特别适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签10,可减少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上的回收物的量,使贴标签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可防止回收轮越来越大,进而导致标签进给位置的不准确,导致标签没有贴设到合适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贴标签装置还包括动力装置,配置成带动第二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转动。动力装置包括两个单向转动结构41和驱动两个单向转动结构41转动的往复驱动结构,两个单向转动结构41分别连接于第一回收轮和第二回收轮。在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动力装置可电机和传动机构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单向转动结构41为棘轮。往复驱动结构包括推杆42和连接于推杆42以驱动推杆42复位的第一弹性装置43,推杆42在复位的过程中带动单向转动结构41转动。推杆42上具有与棘轮配合的结构,或推杆42通过带动传送轮转动,传送轮与棘轮配合使得棘轮单向转动。两个单向转动结构41设置于推杆42的两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单向转动结构41包括超越离合器和安装于超越离合器的转动轮,往复驱动结构配置成带动转动轮旋转。推杆42上可设置有齿牙,转动轮可为齿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往复驱动结构还配置成在不带动单向转动结构41转动的行程中,作用于按压装置,以使按压装置按压标签膜12背离标志13的一侧。例如,按压装置连接于推杆42。为了减小按压装置的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装置包括压板51和连接于压板51以驱动压板51复位的第二弹性装置52,压板51设置于推杆42的行进路线上,以在推杆42运动到第四预设位置处抵压压板51,带动压板51按压标签膜12背离标志13的一侧。进一步地,压板51上可设置有连杆,连杆穿过推杆42,连杆的远离压板5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弹性装置52。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二弹性装置均可为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贴标签装置还包括壳体60。标签输送装置、第一回收装置、第二回收装置和按压装置均设置于壳体60内,壳体60上设置有与按压装置对准的贴标口,推杆42伸出壳体60。该贴标签装置可为手动贴标装置。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5所示,贴标签装置还包括与目标物80配合的定位工装70,壳体60安装于定位工装70。目标物80可为冰箱的箱体或门体等。第一分离装置31和第二分离装置32均为刮刀,刮刀也可被称为刮板、分离板等。壳体60上设置有与底纸出口和标签膜出口。可选地,贴标口、底纸出口和标签膜出口可形成一个大的连通口。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标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