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燃烧设备>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独创技术10934字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2021-03-09 00:10:00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能效果好的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燃气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灶具行业在品种、材质、性能、销量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其性能提升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热效率的提高。家用燃气灶的燃烧器多属于大气式燃烧器。大气式燃烧器是根据部分预混合方式设计的燃烧器,其一次空气系数0<α<1。大气式燃烧器分为头部和引射器两部分。引射器用于引射燃烧所需的一次空气,燃烧器头部的作用则是将燃气、空气混合物均匀地分布到火孔上,并进行稳定和完全的燃烧。燃气灶的燃气主要是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沼气等,其都是一次能源。以天然气为例,每年我国的天然气使用量都在上升,其中有一部分就是用于家庭用气。家庭用气大部分消耗在炊事用具上,因此提高炊事用具的热效率不仅可以减少燃气资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时也可以减少用户的燃气费用开支,提高空气品质。因此提高燃气灶的效率一直是我国灶具行业的奋斗目标之一。现有的燃气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锅具搭置在锅支架上来加热,锅与燃烧器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隔,这样燃气燃烧产生的热能除了用来加热锅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逸到周围环境中,造成能源浪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内国内就出现了一些集热聚能,如中国专利CN203404823U所公开的“用于燃气灶的聚能圈和具有其的燃气灶”,和如中国专利CN204042984U所公开的“一种聚能式燃气灶具”,该灶具中也具有聚能锅支架,虽然上述这样的聚能圈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热能的消耗,但是燃气灶一般放置于厨房的通风处,当外部环境中风力较大时,可能会造成燃气灶燃烧火焰摇摆、不稳,有时甚至会造成熄火,影响使用,为此需要对现有的聚能圈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聚能效果的灶用聚能罩。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灶用聚能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所述罩体的中央形成有环形腔,所述罩体为上层罩和下层罩形成的双层结构并具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罩沿周向间隔的设置有至少两块蓄热体,对应地,所述上层罩的上表面具有用于容纳蓄热体的凹陷部,所述蓄热体在容置于所述凹陷部的状态下能局部凸出于所述凹陷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罩的上表面于相邻两个凹陷部之间具有间隔部,相邻的所述蓄热体之间与各自对应的所述间隔部形成烟气流出的烟气通道。该罩体在围设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外围时会促使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围设”,并使得高温烟气的热量聚集于罩体上,蓄热体“被加热”从而能把热量再一次辐射至锅底周围,有效增加聚能罩的聚热效果,但为了避免高温烟气大量聚集在燃烧器周围而造成内部压力过大,从而导致聚能罩的外部二次空气不能顺畅地补充至燃烧器中,为此烟气通道能解决聚能罩内部部分压力的“泄压”,从而促进二次空气的顺畅补充。

  进一步地,所述上层罩的上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锅支脚,各个锅支脚与各个对应的烟气通道逐一对齐设置。由于锅支脚的设计在本领域人员而言,常规的做法即将锅支脚避开燃烧器的火孔设置,为此锅支脚的温度较低,而从烟气通道流出的高温烟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支脚,必然会加快高温烟气的排出,从而有效地进行聚能罩内部部分压力的“泄压”,从而促进二次空气的顺畅补充,另外锅支脚与各个对应的烟气通道逐一对齐设置,且锅支脚的宽度较窄,为此高温烟气遇到锅支脚时不会迅速降低烟气的温度,从而不易产生高温烟气部分未完全裂解的碳氢颗粒无法继续裂解燃烧而导致烟气偏高的现象。

  为了避免上层罩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热传导至下层罩,优选地,所述下层罩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位于下层罩之下的底层罩,所述底层罩的外侧边沿和内侧边沿分别向所述下层罩间隔地延伸有至少两个连接筋。底层罩通过点接触的方式与下层罩连接,避免了下层罩因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产生的燃烧热传导至底层罩,进而避免底层罩向燃气灶面板导热。

  为了有效补充二次空气,所述罩体的内部中空以形成空腔,并且所述罩体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有至少两个贯通的二次空气补充槽,以便罩体外侧的空气经该二次空气补充槽流入罩体的内侧边沿所包围的区域。由于该聚能罩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可有效保护火焰,还能避免因风吹引起的火焰摆动,不稳定现象。

  优选地,所述的二次空气补充槽沿罩体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二次空气补充槽为径向设置。

  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有如上述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包括燃气灶面板以及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包括有:

  外环火盖,该外环火盖沿周向间隔地具有外火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体的环形腔围住所述燃烧器,所述罩体的蓄热体与所述各个外火孔形成的外圈火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为20°-30°。该夹角如果过大能不利于高温烟气的聚集,而夹角过小则不能避免外火孔形成的外圈火烧到罩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罩体在围设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外围时会促使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围设”,并使得高温烟气的热量聚集于罩体上,此时蓄热体“被加热”从而能把热量再一次辐射至锅底周围,有效增加聚能罩的聚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灶用聚能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蓄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灶用聚能罩围住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灶用聚能罩包括有环形的罩体1,罩体1的中央形成有环形腔10,罩体1为上层罩11和下层罩12形成的双层结构并具有空腔13,上层罩11沿周向间隔的设置有至少两块蓄热体2,对应地,上层罩11的上表面具有用于容纳蓄热体2的凹陷部111,蓄热体2在容置于凹陷部111的状态下能局部凸出于凹陷部111,该罩体1在围设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外围时会促使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围设”,并使得高温烟气的热量聚集于罩体1上,此时蓄热体2“被加热”从而能把热量再一次辐射至锅底周围,有效增加聚能罩的聚热效果。

  具体地,上层罩11的上表面于相邻两个凹陷部111之间具有间隔部112,相邻的蓄热体2之间与各自对应的间隔部112形成烟气流出的烟气通道20,该罩体1在围设于燃气灶的燃烧器外围时会促使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被“围设”,并使得高温烟气的热量聚集于罩体1上,蓄热体2“被加热”从而能把热量再一次辐射至锅底周围,有效增加聚能罩的聚热效果,但为了避免高温烟气大量聚集在燃烧器周围而造成内部压力过大,从而导致聚能罩的外部二次空气不能顺畅地补充至燃烧器中,为此烟气通道20能解决聚能罩内部部分压力的“泄压”,从而促进二次空气的顺畅补充。另外,上层罩11的上表面沿周向设置有至少两个锅支脚113,各个锅支脚113与各个对应的烟气通道20逐一对齐设置,由于锅支脚113的设计在本领域人员而言,常规的做法即将锅支脚113避开燃烧器的火孔设置,为此锅支脚113的温度较低,而从烟气通道20流出的高温烟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锅支脚113,必然会加快高温烟气的排出,从而有效地进行聚能罩内部部分压力的“泄压”,从而促进二次空气的顺畅补充,另外锅支脚113与各个对应的烟气通道20逐一对齐设置,且锅支脚113的宽度较窄,为此高温烟气遇到锅支脚113时不会迅速降低烟气的温度,从而不易产生高温烟气部分未完全裂解的碳氢颗粒无法继续裂解燃烧而导致烟气偏高的现象。而为了避免上层罩11在燃烧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热传导至下层罩12,下层罩12的上表面设置有隔热体3。

  本实施例的灶用聚能罩还包括有位于下层罩12之下的底层罩4,底层罩4的外侧边沿41和内侧边沿42分别向下层罩12间隔地延伸有至少两个连接筋43,底层罩4通过点接触的方式与下层罩12连接,避免了下层罩12因燃烧器在燃烧过程产生的燃烧热传导至底层罩4,进而避免底层罩4向燃气灶面板导热。而为了有效补充二次空气,罩体1的内部中空以形成空腔13,并且罩体1的底部向上凹入形成有至少两个贯通的二次空气补充槽44,其中二次空气补充槽44沿罩体1周向间隔布置,且每个二次空气补充槽44为径向设置,以便罩体1外侧的空气经该二次空气补充槽44流入罩体1的内侧边沿42所包围的区域,由于该聚能罩具有一定的高度,因此可有效保护火焰,还能避免因风吹引起的火焰摆动,不稳定现象。

  参考图4,为罩体1的环形腔围住燃烧器的示意图,该燃气灶包括燃气灶面板(图中未显示)以及燃烧器,该燃烧器包括外环火盖6,该外环火盖6沿周向间隔地具有外火孔611,罩体1的环形腔10围住燃烧器,罩体1的蓄热体2与各个外火孔611形成的外圈火所在平面之间形成有20°-30°的夹角α,优选为25°,该夹角如果过大能不利于高温烟气的聚集,而夹角过小则不能避免外火孔611形成的外圈火烧到罩体1。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