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工程原件> 真空泵和节能装置独创技术14733字

真空泵和节能装置

2021-03-22 08:45:11

真空泵和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泵和节能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节省电力的真空泵和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真空泵具有抽气马达、抽气腔体和排放管。抽气马达可以从特定物体中抽取气体,并将抽取的气体传送至抽气腔体,抽气腔体会再将气体经由排放管输送至外部。

  然而,外部的大气压力也会经由排放管而牵引抽气腔体内的气体压力,使得抽气腔体无法保持为稳定的负压;因此抽气马达需耗费更多电力来维持负压以抽取气体。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让真空泵节省电力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可以让真空泵节省电力的节能装置。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装置应用于一真空泵的一真空泵出气端,节能装置包括一主体、一阀门和一真空产生器。主体包括一主体进气端、一主体出气端、一第一腔体和一第二腔体。主体进气端连通真空泵出气端。第一腔体连通主体进气端。第二腔体连通主体出气端和第一腔体。阀门位于第二腔体,并用以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连通关系封闭或开放。真空产生器包括一真空产生器进气端、一真空产生器出气端和一气流调整件。真空产生器进气端连通第一腔体。真空产生器出气端连通第二腔体。气流调整件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当真空泵待机时,气流调整件朝真空产生器出气端提供一主动气流,主动气流牵引真空产生器进气端里的一气流朝真空产生器出气端移动,以连带牵引和抽取从真空泵出气端流入第一腔体的一气体,使得真空泵内的一气体压力维持负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在气流调整件连带牵引和抽取从真空泵出气端流入第一腔体的气体后,气流调整件的主动气流将气体推动至真空产生器出气端,并流入第二腔体,再经由主体出气端流向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节能装置更包括一阀门滑槽,阀门滑槽设于第二腔体;阀门滑槽包括一滑槽部,阀门在滑槽部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阀门滑槽更包括至少一通气口;气流调整件的主动气流将气体推动至真空产生器出气端,并流入第二腔体,穿过至少一通气口,再经由主体出气端流向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节能装置更包括一弹性件,弹性件连接滑槽部和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弹性件对阀门提供一弹力,以使阀门移动至使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连通关系封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中当真空泵运作时,真空泵向第一腔体输入一排放气体,排放气体推动阀门,使得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连通关系开放;藉此,排放气体流入第二腔体,穿过至少一通气口,再经由主体出气端流向外。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节省电力的真空泵。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真空泵包括一真空泵出气端和如上所述的节能装置。

  藉由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的结构设计,可以让真空泵内的气体压力不会受到外部大气牵引,真空泵内的气体压力可以维持稳定的负压,真空泵内的抽气马达不需耗费更多电力来维持负压,故可以达到节省能量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节能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排气管、节能装置和待机时的真空泵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排气管、节能装置和运作时的真空泵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节能装置1

  主体10

  主体进气端11

  主体出气端12

  第一腔体13

  第二腔体14

  弹性件20

  阀门30

  阀门滑槽40

  滑槽部41

  通气口42

  真空产生器50

  真空产生器进气端51

  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

  气流调整件53

  真空泵100

  真空泵出气端110

  排气管200

  吸气方向A

  气流引导方向B

  真空泵出气方向C

  排气方向D、E、F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申请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申请。

  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节能装置。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节能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排气管、节能装置和待机时的真空泵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排气管、节能装置和运作时的真空泵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真空泵100包括一真空泵出气端110和一节能装置1。节能装置应用于一排气管200和真空泵出气端110。节能装置1可以让真空泵100内部保持负压,以节省电力。节能装置1包括一主体10、一弹性件20、一阀门30、一阀门滑槽40和一真空产生器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主体10包括一主体进气端11、一主体出气端12、一第一腔体13和一第二腔体14。主体进气端11连通真空泵出气端110,以接收真空泵出气端110排出的气体。主体出气端12连通排气管200,以排出气体至排气管200,再由排气管200将气体排放至外部。第一腔体13连通主体进气端11。第二腔体14连通主体出气端12和第一腔体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阀门30位于第二腔体14,并且可以在第二腔体14内上下移动至堵住或远离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的连通处,以使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关系封闭或开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阀门滑槽40设于第二腔体14。阀门滑槽40包括一滑槽部41和两个通气口42。阀门30在滑槽部41内上下移动以堵住或远离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的连通处。通气口42用以让气体穿过以流向排气管200以排放至外部;然而,通气口42的数量不以两个为限,其可根据设计需求而变更为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真空产生器50包括一真空产生器进气端51、一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和一气流调整件53。真空产生器进气端51连通第一腔体13,真空产生器进气端51用以供第一腔体13内的气体流入。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连通第二腔体14,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用以让气体流入第二腔体14。气流调整件53连通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气流调整件53用以朝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提供一主动气流,主动气流牵引真空产生器进气端51里的一气流朝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移动,并连带牵引和抽取从真空泵出气端110流入第一腔体13的一气体,使得真空泵100内的气体压力维持负压。气流调整件53的主动气流将气体推动至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并流入第二腔体14,穿过两个通气口42,再经由主体出气端12流向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弹性件20例如为弹簧,其连接滑槽部41和阀门30。弹性件20对阀门30提供一弹力,以使阀门30向下移动至堵住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处,以使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关系封闭。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之中,当用户须运用节能装置1在真空泵100,以使真空泵100节能时,首先,使用者必须将真空泵100的真空泵出气端110和主体进气端11结合,并且选择性地将排气管200和主体出气端12结合。

  接着,当真空泵100待机时,真空泵100内的抽气马达(图未示)仍会待续以低速转动让残留的少量气体排出;此时,弹性件20对阀门30提供的弹力,会使阀门30向下移动至堵住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处,以使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关系封闭。气流调整件53朝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提供一主动气流,主动气流牵引真空产生器进气端51里的一气流朝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移动,以连带牵引和抽取从真空泵出气端110流入第一腔体13的一气体;在气流调整件53连带牵引和抽取从真空泵出气端110流入第一腔体13的气体后,气流调整件53的主动气流会将气体沿着气流引导方向B推动至真空产生器出气端52,并流入第二腔体14,再通过通气口42并经由主体出气端12流向外部。因此阀门30和真空产生器50会阻隔外部的大气压力直接影响真空泵100,因此真空泵100内的气体压力不会受到外部大气牵引,真空泵100内的气体压力可以维持稳定的负压,真空泵100内的抽气马达不需耗费更多电力来维持负压,故可以达到节能省电的功效。

  另外,如图3所示,当真空泵100运作时,真空泵100会向特定物体(图未示)抽取气体,并向第一腔体13输入抽取到的大量排放气体,大量排放气体会推动阀门30向上移动,使得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关系开放;借此,排放气体可以沿着真空泵出气方向C直接从第一腔体13流入第二腔体14,碰撞到阀门30再沿着排气方向D转向,沿着排气方向E穿过两个通气口42,最后再沿着排气方向F并经由主体出气端12流向外部。当真空泵100停止向第一腔体13输入抽取到的排放气体之后,弹性件20会对阀门30提供弹力,以使阀门30移动至堵住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处,以切断第一腔体13和第二腔体14之间的连通关系。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的结构设计,会阻隔外部的大气压力,可以让真空泵内的气体压力不会受到外部大气牵引,真空泵内的气体压力可以维持稳定的负压,真空泵内的抽气马达不需耗费更多电力来维持负压,故可以达到节省能量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均显示其迥异于现有技术的特征。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保护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真空泵和节能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