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工程原件> 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独创技术7979字

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

2021-02-15 17:22:43

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变速箱倒挡介轮轴21安装在变速箱壳体22后端的倒挡介轮轴孔内,倒挡齿轮23安装在倒挡介轮轴21上,为了定位倒挡介轮轴21,倒挡介轮轴21上设置有一个凹槽,同时增加了一个倒挡锁片24,倒挡锁片24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变速箱壳体22后端,另一端伸入到倒挡介轮轴21的凹槽内,通过这几个零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倒挡介轮轴21的轴向限位。

  变速箱倒挡介轮轴21在安装时,必须使倒挡介轮轴21的凹槽位置紧贴变速箱壳体22后端面,才能使倒挡锁片24插入到凹槽内;如果在装配倒挡介轮轴21时,凹槽陷入变速箱壳体22过多,则无法装配倒挡锁片24,需要使用工装把倒挡介轮轴21抽出再重新装配,反复调整,找正凹槽位置,才能装配锁片,装配费时费力,安装效率较低;同时需要配合的零件种类也多,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解决现有倒挡介轮轴的安装效率低、费时费力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包括变速箱壳体、倒挡齿轮、后轴盖和倒挡介轮轴,所述倒挡齿轮安装在倒挡介轮轴上,所述倒挡介轮轴安装在变速箱壳体上;所述倒挡介轮轴包括倒挡介轮轴本体和设置在倒挡介轮轴本体后端的倒挡凸台,所述倒挡凸台的顶部固定设置在倒挡介轮轴本体的后端面,底部延伸出倒挡介轮轴本体,安装后与变速箱壳体的后端面相抵靠,从而限制倒挡介轮轴向变速箱壳体前端移动的自由度;所述后轴盖固定设置在变速箱壳体上,且其底端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位于倒挡凸台的上方,且抵靠在倒挡介轮轴本体的后端面上,从而限制倒挡介轮轴向变速箱壳体后端移动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所述倒挡凸台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挡块和下挡块,所述上挡块为矩形板结构,固定设置在倒挡介轮轴本体的后端面上,所述下挡块为弧形板,与变速箱壳体的后端面相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倒挡介轮轴与变速箱壳体配合的面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用于实现倒挡介轮轴与变速箱壳体的可靠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倒挡介轮轴与变速箱壳体配合的面上沿周向还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位于第一密封槽和倒挡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密封槽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用于实现倒挡介轮轴与变速箱壳体的双道可靠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倒挡齿轮通过滚针轴承套装在倒挡介轮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倒挡齿轮和变速箱壳体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后轴盖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变速箱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倒挡装置改进了倒挡介轮轴的结构,通过改进后的结构,保证了倒挡齿轮和倒挡介轮轴的轴向限位,提高了倒挡介轮轴装配效率,减少了倒挡锁片和和其固定螺栓,从而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倒挡装置在倒挡介轮轴的端面设置有凸出来轴肩,在将其装入变速箱壳体时,倒挡介轮轴的轴肩一个面与变速箱壳体结合面相互抵触,限制了倒挡介轮轴向变速箱壳体前端移动的自由度;随后,将改进后的后轴盖固定在变速箱壳体上,后轴盖压在倒挡介轮轴上,限制了倒挡介轮轴向变速箱壳体后端移动的自由度,该种限位方式可靠且装配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变速箱倒挡介轮轴的安装剖面图;

  图2为现有变速箱倒挡介轮轴的安装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倒挡装置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倒挡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倒挡介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倒挡介轮轴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变速箱壳体,2-倒挡齿轮,3-后轴盖,4-倒挡介轮轴,5-倒挡介轮轴本体,6-倒挡凸台,7-限位挡块,8-上挡块,9-下挡块,10-第一密封槽,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槽,13-第二密封圈,14-滚针轴承,15-垫片,16-螺栓,21-倒挡介轮轴,22-变速箱壳体,23-倒挡齿轮,24-倒挡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该装置改进了倒挡介轮轴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倒挡介轮轴的限位方式,方便了倒挡介轮轴的安装,同时减少了零件种类,降低了装置成本。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倒挡装置包括变速箱壳体1、倒挡齿轮2、后轴盖3和倒挡介轮轴4,倒挡齿轮2通过滚针轴承14套装在倒挡介轮轴4上,倒挡介轮轴4装配在变速箱壳体1上。同时,倒挡齿轮2和变速箱壳体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垫片15,防止两者之间的磨损。倒挡介轮轴4包括倒挡介轮轴本体5和设置在倒挡介轮轴本体5后端的倒挡凸台6,倒挡凸台6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倒挡介轮轴本体5的后端面,底端延伸出倒挡介轮轴本体5,安装后与变速箱壳体1的后端面相抵靠,从而限制倒挡介轮轴4向变速箱壳体前端移动的自由度;后轴盖3通过螺栓16固定设置在变速箱壳体1上,且其底端设置有限位挡块7,限位挡块7位于倒挡凸台6的上方,且与倒挡介轮轴本体5的后端面相抵靠,从而限制倒挡介轮轴4向变速箱壳体1后端移动的自由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挡凸台6包括固定连接的上挡块8和下挡块9,上挡块8为矩形板结构,固定设置在倒挡介轮轴本体5的后端面,下挡块9为弧形板,与变速箱壳体1的后端面相抵靠。

  倒挡介轮轴4与变速箱壳体1配合的面上沿周向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0和第二密封槽12,第二密封槽12位于第一密封槽10和倒挡齿轮2之间,第一密封槽10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1,第二密封槽12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3,用于实现倒挡介轮轴4与变速箱壳体1的双道可靠密封。

  本实用新型变速箱倒挡装置改进了倒挡介轮轴4的结构,通过改进后的结构,保证了倒挡齿轮2和倒挡介轮轴4的轴向限位,方便了倒挡介轮轴4的安装,提高了倒挡介轮轴4装配效率,减少了倒挡锁片和和其固定螺栓16,降低了装置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箱倒挡装置在装配时,将倒挡齿轮2和滚针轴承14装为一个整体,然后装配到变速箱壳体1的内腔处,随后将倒挡介轮轴4沿着变速箱壳体1的后轴孔穿过,进入到倒挡齿轮2和滚针轴承14的内孔内,继续移动进入变速箱壳体1的前轴孔,倒挡介轮轴4的轴肩(即倒挡凸台6)一个面与变速箱壳体1结合面相互抵触,限制了倒挡介轮轴4向变速箱壳体1前端移动的自由度;随后将后轴盖3进行装配,将其凸出部位压在倒挡介轮轴4的端面上,然后打紧螺栓16,限制倒挡介轮轴4向变速箱壳体1后端移动的自由度,装配过程中不需要调整倒挡介轮轴4的轴向位置;同时减少了一个倒挡锁片和其固定螺栓16,提高了装配效率。

《一种变速箱倒挡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