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技术 > 发动机装置>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以及平衡装置独创技术32523字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以及平衡装置

2021-03-21 11:13:34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以及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以及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例如已知有以下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

  在专利文献1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中,从油泵导向内燃机的主油通路的油向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平衡装置的平衡轴的各轴承部供给。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433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将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中,需要将油泵的容量确保为余出相对于所述轴承部的供给量。因此,油泵大型化,阻尼变大,其结果是,油泵的效率可能降低。

  本发明鉴于以往的实际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油泵的效率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以及平衡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平衡轴具有沿该平衡轴的内部轴向延伸的油通路、与该油通路连通的第一开口部以及第二开口部。第一开口部与泵壳体侧壁部的油槽连通,另一方面,第二开口部朝向第二轴承部开口。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高油泵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等的纵剖面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图3是图2的泵壳体侧壁部等放大剖面图。

  图4是图2的非泵壳体侧壁部等放大剖面图。

  图5是从泵壳体侧壁部取下的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油泵的主视图。

  图6是从泵壳体取下的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泵壳体侧壁部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油泵的油压回路图。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图9是第三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图10是第四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图11是第五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图12是第六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是第七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构造)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等纵剖面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放大剖面图。

  油泵1被从曲柄轴2传递的转矩驱动,使以曲柄轴2水平延伸的姿势配置的串联3汽缸的未图示的内燃机的油盘3内的油向主油通路4(参照图7)供给。油泵1配置于油盘3内,在内燃机的缸体5或者梯架(ラダーフレーム)6的下表面以吊起状态利用多个固定部件例如螺栓7固定。油泵1在利用金属,例如铝合金形成的泵壳体8的凹部8a收容有泵元件63,凹部8a的开口面利用后述平衡壳体9的泵壳体侧壁部10封堵而构成。油泵1同样安装在配置于油盘3内的平衡装置11。

  平衡装置11使由于串联3汽缸的内燃机的活塞的往复运动导致的内燃机的二次振动减少。平衡装置11具有:平衡壳体9;能够旋转地支承于该平衡壳体9平衡轴12;设于该平衡轴12的两端部的旋转部件即平衡配重13、23。

  平衡壳体9具有:由金属,例如铝合金形成,并作为封堵泵壳体8的凹部8a的盖部件发挥功能的板状的泵壳体侧壁部10;与该泵壳体侧壁部10对置的板状的非泵壳体侧壁部15。

  在泵壳体侧壁部10形成有沿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方向(沿着旋转轴线M的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即环状的第一轴承部16。另一方面,在非泵壳体侧壁部15形成有沿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的内周面即环状的第二轴承部17,在该第二轴承部17设有成为环状的金属制的平面轴承18。平衡轴12利用设于第一轴承部16、第二轴承部17的平面轴承18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在平衡轴12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状态下,平衡轴12分别向比泵壳体8以及非泵壳体侧壁部15更靠近旋转轴线方向外侧突出。

  在平衡轴12的泵壳体8侧的端部12a嵌入设于金属构成的圆盘状的平衡配重13的圆形凹部13a的基础上,利用固定部件,例如螺栓19使平衡配重13安装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a。即,通过使螺栓19经由圆形凹部13a的底壁的插入孔20,螺入设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a的安装孔21,以螺栓19的轴向力,将平衡配重13安装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a。

  形成于平衡配重13的外周部的未图示的齿部与固定于曲柄轴2的曲柄齿轮64的外周部的未图示的齿部啮合。因此,来自曲柄轴2的转矩经由曲柄齿轮64以及平衡配重13向平衡轴12传递,而且,油泵1的泵元件63与平衡轴12一体地旋转,而经由平衡轴12驱动。

  另一方面,在平衡轴12的非泵壳体侧壁部15侧的端部12b嵌入设于由金属构成的圆盘状的平衡配重23的圆形凹部23a,并且利用密封部件,例如螺栓24使平衡配重23安装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b。即,螺栓24经由圆形凹部23a的底壁的插入孔25螺入设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b的轴开口部26,从而以螺栓24的轴力使平衡配重23安装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b。换言之,螺栓24从第二轴承部17的旋转轴线M的方向的外端部17a插入到泵壳体8侧,通过螺入将与油通路27连通的轴开口部26封堵,并且将平衡配重23安装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b。另外,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圆形凹部23a形成在平衡配重23的径向外侧附近。因而,平衡配重23以相对于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M向径向偏心的方式,安装于平衡轴12的端部12b。

  平衡轴12具备形成于内部,在泵壳体侧壁部10以及非泵壳体侧壁部15的外侧的端面10a、15a沿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油通路27。油通路27以从第一轴承部16越朝向第二轴承部17越以圆锥状扩径的方式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即,油通路27以从与第一轴承部16对置的后述的第一开口部28侧越朝向与第二轴承部17的平面轴承18对置的后述第二开口部29侧越以圆锥状扩径的方式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油通路27与螺栓24之间,用于形成螺栓24的安装孔即轴开口部26的下孔留下一部分,但由于轴开口部26的加工的情况,多少残留一些,该下孔也包含在油通路27中。

  泵壳体侧壁部10具有从平衡配重23侧的端面10b向非泵壳体侧壁部15侧以筒状突出的突出部34,在该突出部34的前端面在旋转轴线方向形成有具有两级台阶部的泵壳体侧密封部35。另一方面,在平衡轴12的外周侧形成有在泵壳体侧密封部35的两级台阶部之间具有形成迷宫构造的两级台阶部的平衡轴侧密封部36。

  图3为图2的泵壳体侧壁部10等放大剖面图。

  油通路27在泵壳体侧壁部10侧,与沿平衡轴12的径向延伸的孔即第一开口部28连通。如图3所示,第一开口部28向在第一轴承部16沿周向形成的环状槽部30开口。环状槽部30与形成于第一轴承部16的油槽32连通,该油槽32沿着第一轴承部16的轴向形成,与凹部8a内的泵元件63的后述的泵室33连通。

  图4是图2的非泵壳体侧壁部15等放大剖面图。

  油通路27在非泵壳体侧壁部15侧,与沿平衡轴12的径向延伸的孔即第二开口部29连通。第二开口部29设于从第一开口部28向平衡轴12的周向偏移180°的位置。如图4所示,第二开口部29在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向沿周向形成的环状的轴承槽部31开口。

  (油泵的构成)

  图5是将油泵1从泵壳体侧壁部10取下的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油泵1的主视图。图6是从泵壳体8取下的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泵壳体侧壁部10的主视图。

  泵壳体8形成为厚壁的板状,在泵壳体侧壁部10(参照图1以及图2)侧的端部形成有转子收容部即圆形的凹部8a。在凹部8a能够旋转地收纳有外转子37,在该外转子37的内周侧能够旋转地配置有内转子38。利用外转子37、内转子38以及平衡轴12构成泵元件63。

  外转子37在内周具有由余摆线曲线构成的九个内齿37a。另一方面,内转子38在其外周形成有与外转子37的内齿37a啮合的由余摆线曲线构成的八个外齿38a。在设于内转子38的中央位置的贯通孔39插入并且结合有平衡轴12。外转子37相对于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M向径向偏心配置,内齿37a在最偏心位置与内转子38的外齿38a、38a之间啮合,剩余的部分在周向的多个位置相对于外齿38a滑动接触。

  形成于外转子37与内转子38的接触部间的多个空间部成为泵室33,伴随内转子38的旋转而使泵室33的容积连续地增减变化。

  如图6所示,泵壳体侧壁部10的内底面在轴承孔65的两侧构成吸入端口40(图6的左侧)以及排出端口41(图6的右侧)。

  各泵室33经由吸入端口40,与设于泵壳体侧壁部10的吸入口44连通。该吸入口44经由滤油器45(参照图7)与图外的油盘3连通。

  而且,各泵室33经由排出端口41,与设于泵壳体侧壁部10的排出口46连通。该排出口46与主油通路4(参照图7)连接。

  另外,在泵壳体侧壁部10形成有大致环状的轴保持部47,轴保持部47的内周侧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承平衡轴12的轴承孔65。

  在泵壳体侧壁部10的轴保持部47的内端部形成有沿该轴保持部47的轴向延伸,并与轴承孔65连通的油槽32。油槽32与沿着轴保持部47的径向延伸的槽部48连通,该槽部48与排出端口41连通。油槽32在轴承孔65中供给对平衡轴12进行润滑的油。而且,油槽32通过使经由该油槽32泄漏出的油通过环状槽部30、第一开口部28、油通路27向第二开口部29引导,从而有助于对第一轴承部16以及平面轴承18进行润滑。

  泵壳体8在其外周的六个位置具有大致圆形的突起部8b,在各突起部8b形成有供未图示的固定部件,例如螺栓插入的插入孔8c。另一方面,具有与泵壳体8对应的外形的泵壳体侧壁部10在与泵壳体8的外周的突起部8b对应的六个位置的位置具有相同的大致圆形的突起部10c,并形成有供固定部件,例如螺栓插入的插入孔10d。通过经由插入孔10d使螺栓螺入插入孔8c,而在泵壳体8安装有泵壳体侧壁部10。

  图7是第一实施例的油泵1的油压回路图。

  油泵1利用从曲柄轴2经由曲柄齿轮64以及平衡配重13向平衡轴12输入的旋转驱动力驱动,将存储于油盘3的油经由滤油器45从吸入通路50吸入。而且,从吸入通路50吸入的油被泵元件63加压,经由排出部即排出通路51向滤油器52流入。在滤油器52中,除去油中的污泥等杂质。来自滤油器52的油向形成于内燃机的内部的主油通路4引导,并内燃机的动阀装置等滑动部、各种机器类供给。需要说明的是,将滑动部等润滑之后的剩余的油向油盘3返回。

  另外,排出通路51在油泵1与滤油器52之间的位置,经由分支通路53连接于压力控制阀54,该压力控制阀54释放从油泵1排出的剩余的压力。压力控制阀54包括开闭分支通路53的开口端的球阀体54a、使该球阀体54a向闭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即线圈弹簧54b、未图示的圆环状的弹簧座圈。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工作的说明)

  在该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中,曲柄轴2的旋转驱动力经由曲柄齿轮64以及平衡配重13向平衡轴12传递(参照图1)。由此,通过使油泵1的泵元件63与平衡轴12一体地旋转,来驱动油泵1(参照图1)。而且,从泵壳体侧壁部10的吸入口44导入的油经由吸入端口40向泵元件63的泵室33流入而被加压(参照图5以及图6)。加压后的油通过排出端口41以及排出口46向主油通路4供给(参照图5以及图6)。

  另外,泵室33内的油的一部分通过对平衡轴12进行润滑的泵壳体侧壁部10的槽部48以及油槽32向平衡装置11侧泄漏,并流入环状槽部30内(参照图1、图2以及图6)。而且,环状槽部30内的油向第一轴承部16与平衡轴12之间的间隙66(参照图3)流动。由此,第一轴承部16被油润滑。另外,环状槽部30内的油通过第一开口部28向油通路27内引导,沿着油通路27的圆锥状的倾斜向非泵壳体侧壁部15侧流动。而且,油经由第二开口部29向环状的轴承槽部31内流入。轴承槽部31内的油向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2之间的间隙67流动。此时,在该间隙67内流动的油中的杂质的一部分通过埋没在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而被回收,残余的杂质与油一起通过间隙67而排出,落入油盘3。

  而且,利用来自曲柄轴2的转矩,平衡配重13、23与平衡轴12一体旋转,从而减少由于未图示的串联3汽缸的内燃机的活塞的往复运动导致的内燃机的二次振动。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在专利文献1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中,从油泵向内燃机的主油通路引导的油向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平衡装置的平衡轴的各轴承部供给。因而,在该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中,除了用于向主油通路供给的油以外,还需要确保向平衡装置供给的量的油富余。由此,由于油泵大型化,阻尼变大,因此油泵的效率可能降低。

  但是,第一实施例中,从油泵1泄漏的油通过泵壳体侧壁部10的槽部48和油槽32以及第一轴承部16的环状槽部30,向第一轴承部16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66流动。而且,环状槽部30内的油通过第一开口部28、油通路27以及第二开口部29,向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67流动。

  如此,在第一实施例中,不需要确保用于向平衡装置11供给的多余的油,利用从油泵1漏出的油,对第一轴承部16以及平面轴承18进行润滑。因而,抑制伴随着第一轴承部16以及平面轴承18的润滑的油泵1的大型化,抑制伴随于此的阻尼的增加。由此,能够提高油泵1的效率。

  另外,第一实施例中,油通路27从第一开口部28越朝向第二开口部29越以圆锥状扩径。

  因此,油容易沿着油通路27的倾斜从第一开口部28向第二开口部29流动。因而,能够有效地对平面轴承18进行润滑。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轴承部16在内周面具有将油槽32与第一开口部28连通起来的环状槽部30。

  因此,包围平衡轴12的环状槽部30中,相对于在平衡轴12的旋转时沿平衡轴12的周向移动的第一开口部28,从油槽32流动并积存于环状槽部30的油能够从周向的任意位置供给。由此,在油泵1工作时,在平衡轴12旋转时,环状槽部30内的油一直向第一开口部28供给,通过了油通路27的向第二开口部29的油的供给稳定。因而,能够有效润滑平面轴承18。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泵壳体侧壁部10具备具有台阶部的泵壳体侧密封部35,平衡轴12具备具有台阶部的平衡轴侧密封部36,该台阶部在泵壳体侧密封部35的台阶部之间形成迷宫构造。

  由此,抑制油从平衡轴12与泵壳体侧壁部10之间的间隙66泄漏。因而,在环状槽部30内积存更多的油而容易使油通过第一开口部28以及油通路27向第二开口部29供给。由此,能够有效地润滑平面轴承18。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平面轴承18在其内周面具有与第二开口部29连通的环状的轴承槽部31。

  因此,积存在轴承槽部31的油通过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67大量流出,因此能够通过间隙67使大量的杂质向油盘3排出。因而,无需增加油泵1的容量就能够排出平衡装置11内的杂质。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第二轴承部17安装有平面轴承18。

  因此,在油通过油通路27、第二开口部29向间隙67流入时,油中的杂质通过埋没在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而被回收。因而,不使用过滤器,而利用平衡装置11的构成元件来高效地回收杂质,并且能够使向油盘3返回的杂质的量减少。

  而且,第一实施例中,平衡轴12具有与油通路27连通,并在非泵壳体侧壁部15的端部12b开口的轴开口部26,轴开口部26被螺栓24封堵。

  因此,不使用橡胶制的密封部件,而通过作为固定部件以及密封部件这两方发挥功能的螺栓24,而能够高效地封堵轴开口部26。因而,平衡装置11的部件数量减少,伴随平衡装置11的制造的成本减少。而且,通过该部件数量的减少,提高平衡装置11的组装性。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螺栓24插入到比第二轴承部17的旋转轴线M的方向的外端部17a更靠近泵壳体8侧的位置。

  由此,油通路27中的油向第二开口部29的进入位置被限制在第二开口部29附近。因而,来自油通路27的油通过第二开口部29而容易向平面轴承18与平衡轴12之间的间隙67流动。由此,能够有效地对平面轴承18进行润滑。

  而且,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平衡轴12的非泵壳体侧壁部15侧的端部12b利用螺栓24安装有平衡配重23。

  假设在通过压入在平衡轴12固定平衡配重23的情况下,需要用于压入的特别的设备。

  但是,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利用螺栓24进行安装,因此不需要上述那样的特别的设备。因而,平衡装置11的组装变得容易。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平衡轴12的泵壳体侧壁部10侧的端部12a形成有安装有螺栓19的安装孔21,在泵壳体侧壁部10的端部12a利用螺栓19安装有平衡配重13。

  因此,与非泵壳体侧壁部15侧相同,不需要用于安装平衡配重13的的特别的设备,因此平衡装置11的组装变得容易。

  [第二实施例]

  图8是第二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第二实施例中,油通路27的内周面具有从第一开口部28向第二开口部29以螺旋状连续的螺旋凹部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凹部55在图8中用点表示,其表示在比油通路27的内周面更靠近平衡轴12的外周侧凹陷,并且在平衡轴12的周向连续的槽。

  螺旋凹部55构成为在通过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M的剖面,被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M与螺旋凹部55的侧壁55a夹着的角度中的劣角α为钝角。

  [第二实施例的效果]

  在第二实施例中,油通路27的内周面具有从第一开口部28向第二开口部29以螺旋状连续的螺旋凹部55。

  由此,油利用平衡轴12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一边向平衡轴12的内周部的螺旋凹部55引导一边从第一开口部28向第二开口部29高效地流动。因而,与仅使用以圆锥状扩径的倾斜相比,能够进行平面轴承18的高效的润滑。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螺旋凹部55在通过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M的剖面,被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M与螺旋凹部55的侧壁55a夹着的角度中的劣角α为钝角。

  由此,如图8所示,螺旋凹部55从第一开口部28向第二开口部29朝向下方倾斜的通路沿着旋转轴线方向重复,因此油不向第一开口部28侧逆流,而容易向第二开口部29侧流动。

  [第三实施例]

  图9是第三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第三实施例中,平衡轴12具有不形成于向圆锥状扩径的油通路27,而形成于平衡轴12的内部,并且在第一开口部28与第二开口部29之间以在轴向上内径一定的圆柱状延伸的油通路56。而且,油通路56的内周面具有从第一开口部28向第二开口部29以螺旋状连续的螺旋凹部55。与第二实施例的螺旋凹部55相同,螺旋凹部55构成为被平衡轴12的旋转轴线M与螺旋凹部55的侧壁55a夹着的角度中的劣角α为钝角。

  而且,平衡轴12具备将油通路56与第二开口部29连通的存油部57,存油部57通过使油通路56以台阶状扩径而形成。而且,油通路56与存油部57利用使油通路56的内径逐渐变大的环状的倾斜部58连接。

  [第三实施例的效果]

  在第三实施例中,平衡轴12具有将油通路56与第二开口部29连通的存油部57,存油部57通过使油通路56以台阶状扩径而形成。

  由此,在内燃机启动时,已经存留在存油部57内的油通过第二开口部29,而容易向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67流动。因而,提高内燃机的启动时的平面轴承18的润滑。

  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油通路56与存油部57利用油通路56的内径逐渐变大的倾斜部58连接。

  由此,在油通路56内流动的油容易沿着倾斜部58向存油部57流入。

  [第四实施例]

  图10是第四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第四实施例中,在非泵壳体侧壁部15从其上表面15b贯通非泵壳体侧壁部15以及平面轴承18并向轴承槽部31开口的油连通孔59。向油连通孔59导入从缸体5侧滴下的油,例如被活塞环刮落的油、从喷油部喷出的油。从油连通孔59导入的油通过轴承槽部31向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67流动。

  [第四实施例的效果]

  第四实施例中,导入从缸体5侧滴下的油的油连通孔59形成于非泵壳体侧壁部15,与第二开口部29连通。

  因此,除了利用从油泵1泄漏的油润滑第一轴承部16以及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并利用通过油连通孔59而流入的油,润滑平面轴承18的内周面。由此,进一步提高平面轴承18的润滑。

  [第五实施例]

  图11是第五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第五实施例中,平衡轴12具有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油通路27以及螺旋凹部55,不在非泵壳体侧壁部15,而在泵壳体侧壁部10形成有从其上表面10c贯通泵壳体侧壁部10而向环状槽部30开口的油连通孔60。在油连通孔60中,与第四实施例相同,导入从缸体5侧滴下的油。从油连通孔60导入的油通过环状槽部30,向第一轴承部16的内周面与平衡轴12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66流动。

  [第五实施例的效果]

  在第五实施例中,导入从缸体5侧滴下的油的油连通孔60形成于泵壳体侧壁部10,与第一开口部28连通。

  因此,通过油连通孔60、环状槽部30、第一开口部28、油通路27以及第二开口部29向轴承槽部31流动。因而,即便不使用从油泵1泄漏的油,而利用来自油连通孔60的油,能够对第一轴承部16以及平面轴承18这两方进行润滑。换言之,即便是不具有油泵1的平衡装置单体,也能够实现第一轴承部16以及平面轴承18的润滑。

  [第六实施例]

  图12是第六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在第六实施例中,不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螺栓24,而在设于平衡轴12的非泵壳体侧壁部15的端部12b的轴开口部26内压入封堵部件61。

  而且,在第六实施例中,不使用第一实施例的平衡配重23,平衡配重62在第一开口部28与第二开口部29之间的第二开口部29靠近的位置安装于平衡轴12的外周部。

  [第六实施例的效果]

  在第六实施例中,在平衡轴12的外周部,在第一开口部28与第二开口部29之间固定有平衡配重62。

  由此,利用泵壳体侧壁部10与非泵壳体侧壁部15,能够利用双持的方式稳定地支承平衡配重62。

  [第七实施例]

  图13是第七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剖面图。

  在第七实施例中,平衡轴12在轴向具有内径一定的圆柱状的油通路56。另外,在第七实施例中,在曲柄齿轮64侧相对于水平线H向上方倾斜角度β的状态的未图示的内燃机上安装有带油泵1的平衡装置11。换言之,平衡装置11以使泵壳体侧壁部10侧配置于比非泵壳体侧壁部15更靠近重力方向上侧的方式倾斜而安装于内燃机。

  [第七实施例的效果]

  在第七实施例中,平衡装置11以使泵壳体侧壁部10侧配置于比非泵壳体侧壁部15更靠近重力方向上侧的方式安装于内燃机。

  因此,平衡轴12内的油通路56也成为从第一开口部28跨过第二开口部29而向下方倾斜的状态,因此从第一开口部28导入油通路56的油由于重力,沿着倾斜的油通路56向第二开口部29侧流动。与以圆锥状扩径的油通路27相比,使用加工更简单的圆柱状的油通路56,能够更廉价并且高效地对第一轴承部16以及平面轴承18这两方进行润滑。

  作为基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的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例如考虑以下所述的方式。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作为其一方式,具有:泵壳体,其将通过旋转驱动而进行油的吸入以及排出的泵元件收容于凹部;平衡壳体,其具有泵壳体侧壁部和非泵壳体侧壁部,所述泵壳体侧壁部封堵所述泵壳体的所述凹部,并具有与所述泵元件的泵室连通的油槽,非泵壳体侧壁部与该泵壳体侧壁部对置;平衡轴,其为被形成于所述泵壳体侧壁部的第一轴承部和形成于所述非泵壳体侧壁部的第二轴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并贯通所述泵壳体而延伸的平衡轴,该平衡轴具有形成于该平衡轴的内部并沿该平衡轴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油通路,连通所述油通路与所述油槽的第一开口部,与所述油通路连通并朝向所述第二轴承部开口的第二开口部,所述平衡轴与所述泵元件一体地旋转;旋转部件,其设于所述平衡轴。

  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优选方式中,所述油通路从所述第一开口部越朝向所述第二开口部越以圆锥状扩径。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油通路的内周面具有从所述第一开口部向所述第二开口部以螺旋状连续的螺旋凹部。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螺旋凹部在通过所述平衡轴的旋转轴线的剖面,被所述平衡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螺旋凹部的侧壁夹着的角度中的劣角为钝角。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第一轴承部在其内周面具有连通所述油槽与所述第一开口部的环状槽部。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泵壳体侧壁部具备具有台阶部的泵壳体侧密封部,所述平衡轴具备平衡轴侧密封部,平衡轴侧密封部具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在所述泵壳体侧密封部的台阶部之间形成有迷宫构造。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在所述第二轴承部安装有平面轴承。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平面轴承在其内周面具有与所述第二开口部连通的环状的轴承槽部。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平衡轴具备连通所述油通路与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存油部,所述存油部通过使所述油通路以台阶状扩径而形成。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油通路与所述存油部利用使所述油通路的内径逐渐变大的倾斜部连接。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平衡轴具有与所述油通路连通,在所述非泵壳体侧壁部的端部开口的轴开口部,所述轴开口部利用密封部件封堵。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密封部件插入到比所述第二轴承部的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的外端部更靠近所述泵壳体侧的位置。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在所述平衡轴的所述非泵壳体侧壁部侧的端部,利用所述密封部件安装有所述旋转部件。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在所述平衡轴的外周部,在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之间固定有所述旋转部件。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在所述平衡轴的所述泵壳体侧壁部侧的端部形成有安装固定部件的安装孔,在所述泵壳体侧壁部的端部利用所述固定部件安装有所述旋转部件。

  另外,作为基于以上说明实施例的另一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例如考虑以下所述的方式。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作为其一方式,具备:泵壳体,其将泵元件收容于凹部,所述泵元件通过利用来自曲轴的输入而旋转驱动进行油的吸入以及排出;平衡壳体,其具有泵壳体侧壁部和非泵壳体侧壁部,所述泵壳体侧壁部封堵所述泵壳体的所述凹部,并具有与所述泵元件的泵室连通的油槽,非泵壳体侧壁部与该泵壳体侧壁部对置;平衡轴,其为被形成于所述泵壳体侧壁部的第一轴承部和形成于所述非泵壳体侧壁部的第二轴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并贯通所述泵壳体而延伸的平衡轴,该平衡轴具有形成于该平衡轴的内部并沿该平衡轴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油通路,连通所述油通路与所述油槽的第一开口部,与所述油通路连通并朝向所述第二轴承部开口的第二开口部,所述平衡轴与所述泵元件一体地旋转;旋转部件,其设于所述平衡轴;所述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以使所述泵壳体侧壁部侧配置于比所述非泵壳体侧壁部更靠近重力方向上侧的方式安装于内燃机。

  而且,作为基于以上说明的实施例的平衡装置,例如考虑以下所述的方式。

  平衡装置作为其一方式,具备:平衡壳体,其设于缸体的下部,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壁部,形成有导入从所述缸体侧滴下的油的油连通孔;平衡轴,其为利用形成于一方的壁部的第一轴承部和形成于另一方的壁部的第二轴承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平衡轴,该平衡轴具有形成于该平衡轴的内部并沿该平衡轴的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油通路,与所述油通路连通的第一开口部,与所述油通路连通并朝向所述第二轴承部开口的第二开口部;旋转部件,其设于所述平衡轴。

  在所述平衡装置的优选方式中,所述油连通孔形成于所述一方的壁部,与所述第一开口部连通。

  在另一优选方式中,在所述平衡装置的方式中的任一个中,所述油连通孔形成于所述另一方的壁部,与所述第二开口部连通,所述第一开口部经由设于所述一方的壁部的油槽与油泵的泵室连通。

《带油泵的平衡装置以及平衡装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