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土层钻进> 带压反冲砂笔尖及油井管柱独创技术7682字

带压反冲砂笔尖及油井管柱

2021-02-01 04:25:23

带压反冲砂笔尖及油井管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井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压反冲砂笔尖及油井管柱。

  背景技术

  因以往没有带压专用反冲砂工具,所以多年来带压冲砂都是采取正冲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冲砂只适用于直井或同一尺寸的套管内冲砂,否则无法有效将井内地层砂冲洗至地面;且消耗大量洗井液,冲砂时间长,还存在较大的工程质量隐患,即冲砂更换单根油管时卡管柱。特别是近年来,侧钻井、水平井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在Φ139.7mm以上的大尺寸套管内采取带压正冲砂施工时的弊端就更加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压反冲砂笔尖及油井管柱,以解决大尺寸套管带压不能反冲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压反冲砂笔尖,包括:筒体组件,具有轴向内通孔;球座,设置在筒体组件内,球座上设置有对应配合的密封球;切削导锥头,呈圆锥状结构,切削导锥头的锥底与筒体组件的下端连接,切削导锥头设置有与轴向内通孔连通的冲砂通孔。

  进一步地,筒体组件还设置有球篮,球篮位于球座与切削导锥头之间。

  进一步地,球篮上的设置有多个过流孔,过流孔的直径小于密封球的外径。

  进一步地,筒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和外筒体,切削导锥头与外筒体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球座和球篮设置在外筒体内。

  进一步地,外筒体内设置有卡接台阶,球篮与卡接台阶配合卡接,球座座设在球篮上。

  进一步地,上接头和外筒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冲砂通孔轴线与筒体组件轴线共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油井管柱,包括上述带压反冲砂笔尖。

  进一步地,油井管柱包括套管,套管内径与筒体组件最大外径之差为 6mm~2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球座和密封球可以防止液体流入,球座和密封球可单向打开,能够实现带压冲砂管柱的可靠密封,在切削导锥头设置冲砂通孔,能够套管内的反冲砂,从而解决大尺寸套管带压不能反冲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上接头;2、密封球;3、球座;4、球篮;5、外筒体;6、切削导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压反冲砂笔尖,包括筒体组件、球座3和切削导锥头6。筒体组件具有轴向内通孔。球座3设置在筒体组件内,球座3 上设置有对应配合的密封球2。切削导锥头6呈圆锥状结构,切削导锥头6的锥底与筒体组件的下端连接,切削导锥头6设置有与轴向内通孔连通的冲砂通孔,冲砂通孔轴线与筒体组件轴线共线。

  通过设置球座3和密封球2可以防止液体流入,球座3和密封球2可单向打开,能够实现带压冲砂管柱的可靠密封,在切削导锥头6设置冲砂通孔,能够套管内的反冲砂,从而解决大尺寸套管带压不能反冲砂的问题。

  并且切削导锥头6起引导作用,避免因锐角结构而出现的卡、阻。并且对井内有胶皮类杂物有切削、捣碎功能,更有利于反冲砂施工。

  筒体组件还设置有球篮4,球篮位于在球座3与切削导锥头6之间。球篮4上的设置有多个过流孔,过流孔的直径小于密封球2的外径。当密封球2被打掉后,落入球篮4不影响反冲砂时的流体通路,不让井内有落物。

  筒体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1和外筒体5,切削导锥头6与外筒体5的一端连接。上接头1和外筒体5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以密封上接头1与外筒体5连接处。

  外筒体5连接、保护各部件,具有局部反循环构造,且对井内套管变形情况起辅助判断作用。

  优选地,外筒体5内设置有卡接台阶,球篮4与卡接台阶配合卡接,球座3座设在球篮4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油井管柱,包括上述带压反冲砂笔尖。

  具体地,油井管柱包括套管和下井第一根油管,上接头1与下井第一根油管公扣连接,套管内径与筒体组件最大外径之差为6mm~25mm。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时:

  在冲砂作业前,将带压反冲砂笔尖连接在入井第一根油管公扣端,并先将其下入井内后,依次连接下井管柱。当冲砂管柱遇阻后,上提冲砂管柱5-10m,油管连接管线,泵车正打压,当压力瞬时上升又突然降低后,说明密封球2已打掉,油管通路已打开,此时,可正常洗井,将井内油、气循环替出。当井筒已循环洗净后,倒换管线,泵车从套管打液,从油管出液,循环正常后,操作手,缓慢下放游动滑车,下放距离在5-10cm为宜,管柱下放带压反冲砂笔尖逐渐接近井内砂面,通过带压反冲砂笔尖前端的切削导锥楔入砂面,在冲砂流体的作用下,井内砂子进入油管内,被冲砂流体带至地面。当单根油管内返砂结束后,且单根已下放至井口,此时停泵,可接下一单根油管,继续实施反冲砂,直至冲出井内全部地层砂,完成带压反冲砂施工。

  需要说明的是:

  1、该装置适用与井斜90°以内的直井和复合套管井;

  2、该装置下井前,应做地面密封试验,确保入井时的密封可靠性;

  3、反冲砂前,必须循环正常后,再下放单根,进行反冲砂施工。严禁在油管内地层砂未返净的情况下,更换单根;

  4、若反冲砂过程中,泵车出现故障,无法循环,立即起出全部冲砂管柱;

  5、若反冲砂过程中,出现泵车憋压无法循环,应分析原因或起出全部冲砂管柱,严禁强行憋压操作;

  6、下放冲砂管柱时,操作手必须控制好单次下放管柱的距离,5-10cm为宜

  7、带压反冲砂时,控制出口的反液量(出口闸门控制);

  8、严禁反冲砂中途频繁变换冲砂方式。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加工容易;

  2、使用可靠性高,密封严密,开启容易;

  3、可重复使用,适用于各类尺寸套管内反冲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带压反冲砂笔尖及油井管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