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小豌豆知识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技术 > 门窗钥匙> 一种密码开锁执手独创技术16420字

一种密码开锁执手

2021-02-27 00:37:39

一种密码开锁执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密码开锁执手。

  背景技术

  门锁是建筑中必备的设施,用于锁住房门。在人们外出时,人们便会使用门锁将房门锁住。传统的门锁在反的情况下,用户需要通过钥匙来打开门锁才能重新进入屋内。但由于用户可能存在忘带或丢失钥匙的情况,此时已经反锁的门锁便会给用户重新进入屋内造成困难,但若不在外出时将门锁进行反锁,又会给用户的房屋造成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已经设计有可解决用户忘带或丢失钥匙等问题的电子密码锁,用户在忘带或丢失钥匙的情况下,可通过输入密码直接实现开锁。然而这类电子密码锁成本偏高,且安装过程十分繁琐,在电子密码锁的使用过程中,用户还需要保证其始终通电,一旦这类电子密码锁断电,用户也将无法正常使用电子密码锁。

  针对上述问题,可设计一种节省成本且易于使用,在不需要反锁门锁的情况下也可起到保护屋内安全作用的开锁执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密码开锁执手,其将密码开锁结构设计于执手上,在外出时,用户不需要将门锁进行反锁,但用户只有在密码正确的情况下转动该开锁执手才可实现开门,当密码错误时,用户即便转动该开锁执手也不会开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密码开锁执手,包括执手,执手上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执手与固定板之间设有开锁组件,所述开锁组件包括向外伸出所述固定板的方芯,方芯可相对所述固定板转动,所述方芯上形成有向内伸入所述执手与固定板之间的转动轴,转动轴上套有至少一组的密码组轮,密码组轮包括可同步转动的外拨动轮与内联动轮,内联动轮上形成有朝向所述转动轴的联动凹槽,所述转动轴内分别形成有联动缺口与限位凹槽,所述转动轴内设有可移动的联动件,联动件上分别形成有位于所述联动缺口中,并可伸入所述联动凹槽的联动挡板,以及位于所述限位凹槽中,并可相对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限位挡板,所述转动轴内还设有使得所述联动挡板具备弹出所述联动缺口趋势,以及使得所述限位挡板具有转动趋势的弹簧,所述执手上还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凹槽左半部对齐的换码通孔;

  当所述弹簧推动所述联动件移动时,所述联动挡板弹出所述联动缺口,并伸入所述联动凹槽,所述联动挡板转动至所述限位凹槽中的右端,在所述换码通孔中插入伸至所述限位凹槽中左半部的圆销,圆销与所述限位挡板的左端相抵。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挡板朝向所述联动凹槽的端面为弧面,所述联动凹槽由所述内联动轮内朝向所述转动轴方向形成的第一凸块组成,第一凸块朝向所述转动轴的端面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内联动轮之间设有套于所述转动轴上的对码阻力簧圈,对码阻力簧圈上形成有可容纳所述第一凸块的第一夹紧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外拨动轮表面形成有防滑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拨动轮套于所述内联动轮外端,所述外拨动轮内形成有限位端面,所述内联动轮表面形成有可与所述限位端面相抵的第二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外拨动轮与内联动轮之间设有套于所述内联动轮上的换码阻力簧圈,换码阻力簧圈上形成有可容纳所述第二凸块的第二夹紧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密码组轮之间设有套于所述转动轴上的挡圈。

  进一步的,所述挡圈与转动轴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转动轴上形成有定位凹槽,所述挡圈上形成有嵌入所述定位凹槽的定位凸体。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内形成有联轴凹槽,所述联动件上形成有可在所述联轴凹槽中转动的支撑轴。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侧端形成有联动通孔,所述弹簧设于所述联动通孔中,并从所述联动通孔的两端伸出,且分别抵于所述内联动轮与联动件之间。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将该开锁执手安装于门上后,用户不需要将门锁进行反锁,也可实现保护房屋安全的目的,且通过该开锁执手开门时不再需要钥匙,只需要在密码正确地情况下转动该开锁执手即可,易于用户操作,在任意环境下都可使用。

  2、该开锁执手为纯机械结构,结构稳定且易于安装使用,能够有效地节约其生产成本。

  3、该开锁执手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密码进行自由更换,具备更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图二。

  图5为密码组轮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一。

  图6为密码组轮的分解状态立体示意图二。

  图7为方芯与转动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联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1-执手,11-换码通孔,2-固定板,3-方芯,31-转动轴,311-联动缺口,312-限位凹槽,313-定位凹槽,314-联轴凹槽,315-联动通孔,4-密码组轮,41-外拨动轮,411-防滑凹槽,412-限位端面,42-内联动轮,421-联动凹槽,422-第一凸块,423-第二凸块,5-联动件,51-联动挡板,52-限位挡板,53-支撑轴,6-弹簧,7-对码阻力簧圈,71-第一夹紧缺口,8-换码阻力簧圈,81-第二夹紧缺口,9-挡圈,91-定位凸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8所示,一种密码开锁执手,包括执手1,执手1上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执手1与固定板2之间设有开锁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锁组件10包括向外伸出所述固定板2的方芯3,方芯3可相对所述固定板2转动,所述方芯3上形成有向内伸入所述执手1与固定板2之间的转动轴31,转动轴31上套有至少一组的密码组轮4,密码组轮4包括可同步转动的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内联动轮42上形成有朝向所述转动轴31的联动凹槽421,所述转动轴31内分别形成有联动缺口311与限位凹槽312,所述转动轴31内设有可移动的联动件5,联动件5上分别形成有位于所述联动缺口311中,并可伸入所述联动凹槽421的联动挡板51,以及位于所述限位凹槽312中,并可相对所述转动轴31转动的限位挡板52,所述转动轴31内还设有使得所述联动挡板51具备弹出所述联动缺口311趋势,以及使得所述限位挡板52具有转动趋势的弹簧6,所述执手1上还形成有与所述限位凹槽312左半部对齐的换码通孔11。具体的,所述固定板2侧端表面形成有刻度线,所述外拨动轮41表面形成有数字,将所述外拨动轮41转动至其表面作为数字的密码对准所述外拨动轮41上刻度线的位置,转动该开锁执手即可实现开门。在用户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的过程中,所述内联动轮42随所述外拨动轮41同步转动,当所述外拨动轮41转动至密码正确的位置时,所述联动件5被所述转动轴31内的弹簧6推动,所述联动挡板51从所述转动轴31的联动缺口311中弹出,并伸入所述内联动轮42的联动凹槽421中,此时所述内联动轮42与转动轴31之间形成联动关系,当用户转动该开锁执手时,由于所述密码组轮4随该开锁执手整体转动,所述内联动轮42将通过伸入所述联动凹槽421的所述联动挡板51带动所述转动轴31转动,所述转动轴31在转动即为所述方芯3转动,所述方芯3通过插入方钢并接入门内的门锁,此时转动该开锁执手即可控制门锁并实现开门。再次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时,所述内联动轮42还可通过所述联动凹槽421将所述联动挡板51压回所述联动缺口311内,并使得所述联动件5复位。当所述外拨动轮41未转动至密码正确的位置时,所述联动挡板51始终位于所述联动缺口311中无法弹出,所述内联动轮42与转动轴31之间无法形成联动关系,此时转动该开锁执手,尽管所述密码组轮4可随该开锁执手的整体转动,但由于所述内联动轮42在转动时无法带动所述转动轴31转动,即所述方芯3无法转动,该开锁执手的转动未无效的空转,无法控制门锁实现开锁。当用户需要更改该开锁执手的开锁密码时,先将所述外拨动轮41转动至密码正确的位置,此时由于弹簧6推动所述联动件5移动,所述限位挡板52也会在所述限位凹槽312中从左端至右端,所述限位凹槽312的左半部将留有空位,将尺寸符合的圆销穿过所述执手1的换码通孔11并伸入所述限位凹槽312留有空位的左半部中,圆销与所述限位挡板52的左端相抵,所述联动件5将无法复位。此时用户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所述内联动轮42受伸入所述联动凹槽421中的联动挡板51影响无法转动,用力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所述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之间不再进行同步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转动,所述内联动轮42不转动,此时用户将所述外拨动轮41转动至需要作位密码的数字对准所述固定板2上的刻度线,即可完成该开锁执手开锁密码的更换。完成密码更换后,拔出圆销,再次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所述内联动轮42与其恢复同步转动关系,且可通过所述联动凹槽421将所述联动挡板51压回所述联动缺口311中,所述联动件5恢复为可复位状态,该开锁执手可继续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挡板51朝向所述联动凹槽421的端面为弧面,所述联动凹槽421由所述内联动轮42内朝向所述转动轴31方向形成的第一凸块422组成,第一凸块422朝向所述转动轴31的端面为弧面。具体的,当用户不转动该开锁执手,只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时,由于所述内联动轮42随之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凸块422与联动挡板51上存在可相互配合的弧面,在所述内联动轮42转动时,所述第一凸块422与联动挡板51发生接触,所述第一凸块422通过其弧面对所述联动挡板51施加推动,并通过两者的弧面来减少两者在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使得第一凸块422能够顺利地将所述联动挡板51压回所述联动缺口311内。

  如图4-6所示,所述转动轴31与内联动轮42之间设有套于所述转动轴31上的对码阻力簧圈7,对码阻力簧圈7上形成有可容纳所述第一凸块422的第一夹紧缺口71。具体的,所述对码阻力簧圈7可增加所述内联动轮42与所述转动轴31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所述内联动轮42可随意相对所述转动轴31转动,造成在开锁时,转动该开锁执手整体无法通过所述内联动轮42正常带动所述转动轴31转动,避免出现所述内联动轮42在随执手整体转动时直接将所述联动挡板51直接压回所述联动缺口311中,不带动所述转动轴31转动的情况出现,所述第一夹紧缺口71与第一凸块422的配合加固了所述对码阻力簧圈7与所述内联动轮42之间的连接。

  如图5-6所示,所述外拨动轮41表面形成有防滑凹槽411。具体的,所述防护凹槽411可使得用户在拨动所述外拨动轮41时更加省力,同时所述防滑凹槽411也增加了所述外拨动轮41与所述执手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用户转动该开锁执手整体时,所述执手1能够有效地带动所述密码组轮4随之转动。

  如图5-6所示,所述外拨动轮41套于所述内联动轮42外端,所述外拨动轮41内形成有限位端面412,所述内联动轮42表面形成有可与所述限位端面412相抵的第二凸块423。具体的,通过所述第二凸块423抵住所述限位端面412可实现所述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凸块423可增加所述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所述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之间能够更好地实现同步转动。

  如图4-6所示,所述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之间设有套于所述内联动轮42上的换码阻力簧圈8,换码阻力簧圈7上形成有可容纳所述第二凸块423的第二夹紧缺口81。具体的,所述阻力簧圈8进一步地增大了所述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除换码时出现所述外拨动轮41转动,所述内联动轮42不转动的情况,同时所述夹紧缺口81与第二凸块423的配合加固了所述换码阻力簧圈8在所述外拨动轮41与内联动轮42之间的位置。

  如图2所示,所述密码组轮4之间设有套于所述转动轴31上的挡圈9。具体的,所述挡圈9可对所述密码组轮4之间进行阻隔,由于多组的密码组轮4可增加该开锁执手的安全性,使得在该开锁执手需要更多的数字进行组合才能实现开锁所述挡圈9可避免用户在转动所述外拨动轮41来调出密码时,所述密码组轮4之间因摩擦而相互干扰的情况出现。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挡圈9与转动轴31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转动轴31上形成有定位凹槽313,所述挡圈9上形成有嵌入所述定位凹槽313的定位凸体91。具体的,由于所述联动挡板51会从所述联动缺口311中伸出,即所述联动挡板51从所述转动轴31中伸出后才进入所述内联动轮42的联动凹槽421,所述挡圈9与转动轴31之间留有间隙可避免所述挡圈9妨碍所述联动挡板51的伸出。所述定位凹槽313与定位凸体91的配合起到了将所述挡圈9固定于所述转动轴31上的作用,避免所述挡圈9因与所述转动轴31之间的间隙而出现晃动。

  如图3、图7和图8所示,所述转动轴31内形成有联轴凹槽314,所述联动件5上形成有可在所述联轴凹槽314中转动的支撑轴53。具体的,所述支撑轴53与联轴凹槽314的配合为所述联动件5在所述转动轴31中的移动提供支撑点,使得该开锁执手的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31侧端形成有通孔315,所述弹簧6设于所述联动通孔315中,并从所述联动通孔315的两端伸出,且分别抵于所述内联动轮42与联动件5之间。具体的,所述弹簧6一端抵于所述内联动轮42的内端,一端抵于所述联动件5的侧端上,当所述内联动轮42转动至所述联动凹槽421对准所述联动挡板51时,所述弹簧6即可推动所述联动件5在所述转动轴31中移动,使得所述联动挡板51弹出所述联动缺口311,并伸入所述联动凹槽421,所述联动通孔315起到对所述弹簧6的固定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密码开锁执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或pdf格式)